?

探究馬克思主義哲學與當代中國現實之間的關系

2020-02-04 07:41孟楠楠
銀幕內外 2020年9期
關鍵詞: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哲學

摘要:以習近平思想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發展提供了指導,通過對相關理論基礎的提供,促進了中國的進步。中國將馬克思主義納入哲學體系后,為了能夠避免與中國現實出現不匹配的問題,馬克思主義在向著中國化發展的過程中,為中國提供了與國情相符的哲學理論,然而近現代的中國有著十分復雜的國情,馬克思主義與當代中國的差異和大多問題,主要出現在哲學和現實之間,本文簡要的闡述了相關內容,以供參考。

關鍵詞:馬克思主義哲學;當代中國;存在的問題

一、馬克思主義哲學與當代中國現實之間的關系

(1)與中國現實經濟之間的關系

馬克思主義哲學中也對部分經濟規律進行了基本的陳述,為現代化的中國經濟建設提供了指導,我國有著十分復雜的經濟成分,由于我國十分復雜的發展進程,我國經濟在這一復雜發展階段出現了諸多問題,給我們帶來了歷史遺留以及經濟全球化的挑戰,此類問題想要得到良好的解決,必須要以理論為基礎,如果理論支持并不堅實,那么很難為基本問題的解決提供相應的思路和方向。

總書記習近平對“善于觀大勢、謀大事”做出了強調。隨著世界變化的深入化、復雜化,以及中國前所未有的與世界的聯系和互動,只有對世界大勢和國際國內事務進行把握和協調。為了實現對主動權的把握,促進時代潮流的進一步發展。習近平根據新時代的中國社會主義特色,科學的對我們目前的時代特點進行了判斷。針對國際形勢來說,不僅對“時代主題賀萍與發展”做出了強調,同時它還強調,經過國際金融危機后,世界的發展十分重大,隨著重大變革的開展,雖然全球化缺乏可逆性,然而人類將面臨更大的挑戰,出現了越來越多的不確定因素。

(2)與中國現實文化之間的關系

我國一直以來的文化發展都是百家爭鳴、百花齊放的景象,如果僅留下馬克思主義哲學,固然可以通過這一枝獨秀,為馬克思主義地位的鞏固提供指導,但是并無法解放民眾的思想,并實現對文化的發展。提高人民的素質,不只是培養人民對單個思想體系的了解,能夠確定的是,維知者對單個思想體系的認定,所傳播出來思想和理論都優速偶不太,并且不會對各個思想的傳播造成限制,人民只有通過對目前各項基本思想的了解比較,并從各個方面對其進行綜合分析,以及對馬克思主義哲學的選擇和信任,才能夠促進馬克思主義指導地位的基本確立。

二、對馬克思政治哲學的集成和發展

對中國當代社會現實的直面。所謂的“對中國當代社會現實的直面”,指的就是根據現實對中國當代社會主體的研究,以當代中國現實社會為基礎,對其的改造和轉態的超越。詳細的來說就是:將構成世界歷史的中國當代現實社會作為研究主體,而不是以政治哲學的某種普遍原則為主體;將中國國家與中國公民之間存在的關系作為研究主體,而不是對兩者關系的淡化或掩蓋;以為馬克思主義政治哲學提供方法論支持目標,研究如何正確對中國當代現實社會加以認識和改造,而不只是將各概念、范疇內涵以及相互關系,作為馬克思政治哲學知識的主要論證。因此能夠得知,“對中國當代現實社會的直面”主要涉及到了三個要素:“出發點”、“對象”以及“旨趣”,三者不可缺一,否則的話就無法真正的做到對“中國當代現實社會的直面”。

首先,到目前為止,我國國家的類型仍然是弱社會,因此民間社會組織以及公民的私人和公共這兩種空間,仍有成熟和拓展的空間。雖然自我國改革開放以來,一定程度上使得社會組織在民間的發展,并促進了“私人空間”和“公共空間”在公民手中的發展,但是“弱社會”似乎還沒有得到明顯的變強?!爸圆幻黠@”的原因,成為了研究的中國問題的切入點。本文認為從這一點入手并確立“對象”的“背景”,就能夠避免中國民間組織的內生性自主發展,“結構自主”就更加無法被“內在自主”所超越了。當然,如果只是為了對目前“弱社會”的中國狀態進行“合理性”的論證,以及國家權力對民間社會組織的直接合理干預,而進行內在的自主杜撰,也是可以理解的,但是與以上所說的“對中國當代現實社會的直面”也是無法比擬的。明顯的,以上觀點并沒有將“對中國當代現實社會的直面”作為旨趣。

其次,西方國家只是簡單的對民間社會組織進行了發展,以此作為對國家“結構性自主”的削弱前提,這缺乏科學性。為了實現對這一關系的理清,需要采用相關方法論來對真正的“削弱國家”做出界定,否則就會導致混亂的指向上額研究的出現。如果“削弱國家”指的是從治理能力和治理體系方面對國家的削弱,那么這一規律不僅與當代世界各民族國家的發展規律不相符,并且也無法使各民族國家通過對可觀現實的自我治理,實現對自身正常發展的保持。這一道理極易理解,因此,不多做說明。

結語:唯物主義和辯證法使馬克思主義的重點,這兩種方法為近現代中國社會的發展提供了指導。在成立新中國前后中國的變革十分顯著,各個社會層面都做出了極大的改變,一直以來中國都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思想,我國領導者在這一思想的領導下,通過對先進理論和相關方法的采用,為我國人民帶來了全新的時代。

參考文獻:

[1] 朱興國,楊慧嬌.探究馬克思主義哲學與當代中國現實之間存在的問題[J].課程教育研究,2019(14).

[2] 張歆.探究馬克思主義哲學與當代中國現實之間存在的問題[J].才智,2017(33).

[3] 袁貴仁,楊耕,陳先達,等.當前馬克思主義哲學研究的重大問題——馬克思主義哲學研究的學風問題[J].中國社會科學,2007(05).

[4] 何映雪.論馬克思主義哲學與當代中國現實之間的三個根本問題[J].昆明民族干部學院學報,2015(08).

[5] 吳寧.民生:馬克思主義哲學中國化的現實問題和理論維度[J].貴州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01).

[6] 曹典順.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哲學研究的問題意識[J].中國哲學年鑒,2014(01).

作者簡介:孟楠楠(1986—),女,遼寧盤錦人,法學碩士,講師,研究方向: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

猜你喜歡
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哲學
論當代中國價值觀念國際傳播的必然性
論當代中國價值觀念國際傳播的必然性
反思當代中國哲學的精神構建
馬克思主義哲學大眾化的推進策略解析
馬克思主義專業學生應如何正確對待馬克思主義哲學中國化的成果
學習馬克思主義哲學需要弄清楚的三個為什么
高校馬克思主義哲學教學模式探索
五大發展理念的馬克思主義哲學基礎研究
當代中國風景油畫中的山水精神
淺析當代中國中學德育的風險和建設對策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