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省政府工作報告中的“科技教育元素”

2020-02-14 19:45彭靜
科教新報 2020年5期
關鍵詞:芙蓉建設學校

彭靜

2019年的“科技教育元素”

創新開放開拓新局面

全社會研發投入強度增幅居全國前列,高新技術企業突破6000家,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增長14%左右。

民生改善取得新成效

消除義務教育大班額2萬個,建成啟用芙蓉學校24所,創造了城鄉義務教育一體化發展新經驗。

優化經濟結構

戰略性新興產業預計增長10%左右,電子信息、新能源、新材料加速發展,大數據、人工智能等增速超過30%,移動互聯網主營業務收入超過1300億元。

新增千億園區4家、達12家,園區技工貿收入預計增長9.3%、達4.8萬億元。

打造創新開放高地

出臺實施科技成果轉化、高新技術企業經濟貢獻獎勵、科研人員股權和分紅激勵等13項法規和文件。實施115個重大科技創新項目。31項成果獲國家科學技術獎勵。

打好三大攻堅戰

實施控輟保學行動,完善義務教育階段資助政策,實行“扶貧扶志扶智十二條”,大力開展駐村扶貧、對口幫扶和“戶幫戶、親幫親,互助脫貧奔小康”行動。

保障和改善民生

健全各級教育經費保障機制。高?!半p一流”和教育信息化2.0建設加快,成為國家首批產教融合建設試點省。著力解決留守兒童監護缺失以及失學輟學問題。

2020年的“科技教育元素”

推動制造業高質量發展

力爭在人工智能、區塊鏈、5G與大數據等領域培育形成一批新的增長點,打造以中國智能制造示范引領區為目標的現代制造業基地。

加快建設創新型省份

緊扣國家科技重大專項和科技創新2030重大項目,實施重大裝備、自主可控計算機、人工智能與機器人等重大專項,開展生物與農業、環境與生態、新材料與先進制造、人口與健康等領域基礎研究和原始創新,努力在關鍵材料、基礎零部件、制造工藝、核心元器件、高端檢驗檢測裝備等領域取得重大突破。加快高新技術企業增量提質,支持企業和研發機構創制國家標準、國際標準。建立科技創新成果清單和企業需求清單,促進更多科技成果就地轉化。深入推進“芙蓉人才行動計劃”。

加強統籌城鄉的民生保障制度建設

深化教育領域綜合改革,完善高考改革配套政策措施。

牢牢把握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前進方向

加強和改進學校思想政治教育,建立全員、全程、全方位育人體制機制。

促進更充分更高質量就業

抓好高校畢業生、下崗失業人員、農民工、退役軍人等重點群體就業。

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

推動城鄉義務教育一體化發展,推廣瀘溪縣教育改革經驗,加強和改進鄉村寄宿制學校、村小及農村教學點規劃建設,建成芙蓉學校37所、新開工39所,基本消除義務教育大班額。加快推進農村公辦幼兒園建設,力爭全省普惠性幼兒園覆蓋率達到80%。提高普通高中生均公用經費撥款標準。推進高?!半p一流”和一流本科建設。積極創建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先行示范區。大力推進“互聯網+教育”升級和應用。完善立德樹人體制機制,加強師德師風建設。支持和規范民辦教育、合作辦學。加快學校安防“三項建設”,抓好學校學生安全工作。繼續開展控輟保學行動,落實義務教育階段資助政策,解決進城務工人員子女上學難問題,讓每個孩子在黨的陽光雨露下茁壯成長。

2020年,用心用情辦好12件重點民生實事。其中一件就是“增加公辦幼兒園學位25萬個”。

兩會訪談

蔣昌忠:辦人民滿意教育

決勝2020,圓夢全面小康。由湖南省政府門戶網站聯合湖南日報中央廚房,近日推出《三湘解讀·“湘”見全面小康 2020湖南兩會訪談》。記者與湖南省教育廳黨組書記、廳長、省委教育工委書記蔣昌忠聊聊湖南教育那些事兒。

記者:廳長,“互聯網+教育”應該怎么加呢?

蔣昌忠:一是開啟網絡育人新模式,創新開展了“我是接班人”網絡大課堂建設,全省700余萬中小學生同步在線學習。

二是首創網絡聯校新形態,遴選22個貧困縣作為實驗縣,首創“網絡育人聯合體、縣域網絡校聯體、芙蓉網校共同體、學科網絡教研聯盟”四種形態的“網絡聯校共同體”。

三是實現寬帶網絡校校通,開展“聯網攻堅行動”,全省學?;ヂ摼W接入率達到100%。

四是加速“智能教育”新試點,支持長沙市創建國家智慧教育示范區。

五是推動“互聯網+教育政務服務”取得新突破,推出全國首家省級“教育政務服務旗艦店”。

記者:2019年湖南在培養創新型人才上有什么收獲呢?

蔣昌忠:一是推進一流本科專業和一流課程建設,積極參與國家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雙萬計劃”,立項湖南省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394個。

二是開展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在第五屆“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中斬獲6金、11銀、26銅,獲獎數量在全國位居前列。

三是加大科研創新項目實施力度,實施研究生教育“兩項工程”項目,立項建設研究生科研創新項目1002項,比2018年增加了近200項。

記者:這幾年“大國工匠”“工匠精神”特別火,請問湖南的職業教育在培養高素質技術人才方面有什么樣的收獲呢?

蔣昌忠:產教融合有新突破,成功入圍試點建設首批國家產教融合型城市的省區市,立項國家職業教育產教融合工程項目9個,認定國家協同創新中心30個,技能大師工作室7個?!叭獭备母镉行掳l展,入選國家教師教學創新團隊8個,排全國第4,遴選省級芙蓉教學名師25人。教學質量有新提升,首創中職學生公共基礎課普查,參加全國職業院校教學能力大賽獲獎24項,其中一等獎10項,分別排全國第1 、第3。服務發展有新成效,募集愛心基金740萬元,資助職業院校貧困家庭學生1850人。

記者:芙蓉學校是湖南的重點教育民生工程,現在芙蓉學校的建設情況怎么樣呢?

蔣昌忠:截至2019年11月底,首批43所芙蓉學校項目中,已建成投入使用的有17所,目前還有7個芙蓉學校項目已基本完工。到2020年,19所首批芙蓉學校和18所鄉鎮芙蓉學校于秋季開學前建成投入使用,其余39所鄉鎮芙蓉學校全部開工建設。到2021年建黨100周年時,我省將在中小學義務教育階段建成100所芙蓉學校,預計新增學位14.6萬個。

記者:教育是鄉村的希望和未來,我們怎么樣讓鄉村教師“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呢?

蔣昌忠:一是定向補充,多渠道增加數量。2019年,全省共招收各類農村教師公費定向師范生12902名,招聘特崗教師4546名,招募銀齡講學教師314名,秋季選派1335名教師到“三區”支教,有效緩解鄉村學校教師短缺的問題。

二是政策激勵,大力度穩定隊伍。從2019年9月1日起,在全省貧困地區以外的縣市區建立鄉村教師人才津貼制度,區分行政村(含自然村)所在地、鄉鎮政府所在地(不含街道和縣城)兩類情況,分別給予每人每月不低于300元、150元的人才津貼。在職稱支持方面,暢通鄉村教師職業發展渠道,在鄉鎮中小學建立“定向評價、定向使用、定期服務”的基層職稱制度。鄉村學校教師評定為特級教師和高級專業技術職務,需服務五年后方可流動。

在表彰激勵方面,省優秀教師評選表彰對鄉村教師單設,對在鄉村從教滿20年以上的教師按照有關規定頒發榮譽證書,并優先推薦評選全國優秀教師。(摘選自湖南省人民政府網站)

猜你喜歡
芙蓉建設學校
秋華歲月,獨愛這一樹芙蓉開
寒露
蓉城立秋夜有寄
保障房建設更快了
學校推介
讓愛再一次靠近
芙蓉街往事
I’m?。睿铮簟。纾铮椋睿纭。猓幔悖搿。簦铩。螅悖瑁铮铮?!我不回學校了!
城市雕塑是一項文化建設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