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探析大跨徑疊合梁斜拉橋鋼錨梁安裝施工 精度控制技術

2020-02-18 01:17
四川水泥 2020年2期
關鍵詞:索塔跨徑型鋼

鄭 飛

(四川路橋大橋工程分公司, 四川 成都 610015)

0 前言

大跨徑疊合梁斜拉橋多見于復雜地形,或跨徑較大的河道橋梁工程。疊合梁是分兩次澆搗混凝土的梁,第一次在預制場做成預制梁;第二次在施工現場進行,當預制梁吊裝安放完成后、再澆搗上部的混凝土使其連成整體。該類橋梁的施工,強調鋼錨梁高質量穩定安裝,對其精度控制要求加高,加以分析十分必要。

1 工程概況

S 大橋屬于跨江大橋,位于國內中部某省份,屬國家級重點工程之一。工程主體采用雙塔雙索面疊合梁斜拉結構,設計長度為904 米,因建設地點地形較為復雜,設計為非對成形式,南岸共18 組斜拉索,以混凝土梁作為整體斷面的基礎;北岸共20 組斜拉索,以工型鋼梁作為整體斷面的基礎。疊合梁的總長度為12.2米,橋面寬度29.7 米,為保證自重控制效果,以混凝土箱梁作為索塔主要結構,南側高度為182.5 米,北側為174.9 米。

2 精度控制主要難點

施工作業開始前,結合同類工程基本經驗,對S 大橋鋼錨梁安裝施工精度控制難點進行梳理,共發現3 個方面的影響因素。

一是受力態勢,在S 大橋的施工方案中,鋼錨梁與索塔受力態勢存在直接關聯,鋼錨梁安裝精度不足,可能出現無法維持力平衡、不同鋼索受力態勢差異、預應力無法發揮作用的局面,擬通過有效的參數控制避免該問題。

二是施工規范性,S 大橋跨徑較大、施工工期也較長,存在鋼錨梁施工的一般難點和特殊困難,索塔各處鋼錨梁的安裝精度控制不理想,可能出現索塔可操作空間有限、安全風險增加的問題,同時也可能導致受力情況的差異,影響橋梁后續使用。擬通過全程吊裝控制的方式予以應對。

三是承重結構設計,鋼錨梁安裝的初始階段,型鋼的作用較為突出,以型鋼為主要材料設計建設的支架,其剛度過大影響對鋼筋設計、預應力分析的效果;剛度過小則會導致安裝精度評估效果下降。擬通過對關鍵結構的設計因對該問題。

3 施工過程和成果

3.1 施工基本流程

S 大橋屬大跨徑疊合梁斜拉橋,施工難度大、周期長,其施工方案經過專家組論證,具有較高的科學性和可行性。就該橋鋼錨梁安裝施工精度控制而言,結合施工方案內容,給出標準化的施工安裝流程:

鋼結構工件和部分混凝土工件的預制——拼裝(簡單拼裝于廠內進行,復雜拼裝和整體拼裝于施工場地進行),該過程中需嚴格遵照施工方案和施工組織設計要求進行,強調精度有效控制——運輸和材料、設備就位——二次拼裝(整體拼裝,使單一箱梁連接為整體)——型鋼承重結構安裝——型鋼承重結構的精度微調——鋼錨梁塔上作業(分為安裝、精度調整、混凝土施工)——索塔混凝土結構施工——鋼錨梁塔上作業、索塔混凝土結構施的反復[1]。

3.2 施工過程

按照上述流程進行作業,進入鋼錨梁安裝階段后,對其索塔對應的安裝位置進行標記,保證誤差不超過0.5%。將預埋件預埋與混凝土中,并完成初步施工和位置標記。S 大橋施工中,所有預埋件均為工字型鋼,埋入索塔內0.8m 位置,應橋梁跨度大、自重較大、通行壓力設計也較高,南北側均設置3 排預埋件,均為縱向布置,單排間距為1.8 米。支撐部分放置6 個千斤頂,與鋼錨梁底板區域實現有效物理連接。完成上述工作中,進行支撐機構的預裝,設計牛腿型承重結構,按照施工方案進行鋼錨梁的現場拼裝,分別將其運輸至南北岸施工區域,使其位置索塔下方,利用塔吊進行吊裝。鋼錨梁梁身處,設計若干直徑為5cm 的起吊孔,將吊鉤置入起吊孔內,以垂直起吊的方式將其緩緩吊起,在此過程中進行水平位置觀察,核準起吊后鋼錨梁無位置偏移等問題,可繼續起吊,反之則進行位置調整后再繼續起吊[2]。鋼錨梁需要放置于千斤頂位置,同時將承重結構放置于支架位置處,借助千斤頂和支架保持其位置穩定。于支架位子進行工字型鋼焊接,不斷利用千斤頂進行方向調整,橫向分部的工字型鋼形成反作用力,以免鋼錨梁和承重構件出現位置偏移。上述工作完成后可進行后續安裝,為保證施工安全,可搭建防護欄。

3.3 安裝精度控制技術

S 大橋鋼錨梁安裝施工精度控制工作,要點為參數控制、全程吊裝控制、承重結構設計,技術上通過合理設計承重結構,保證全程施工規范化,引入虛擬技術三個方式實現。全程施工規范化強調按照既有方案和施工組織設計進行各環節工作,如首節鋼錨梁定位安裝,要求首先進行骨架位置測定,并進行標準,之后分別做承重構件、軸線位置、高程分析,采用測量放樣的方式精準進行定位,直到定位區域、實際施工位置和設計位置實現精度重合,再進行下一步工作。其他環節作業方式與此相同,重視高度規范化和流程化。

承重結構的設計上,主要考慮牛腿型型鋼結構剛度和安裝控制。該構件為預制件之一,于施工作業開始前,根據設計要求,在工廠內完成拼裝散件的加工。其參數的確定則考慮了同類工程特點和S 大橋索塔、鋼錨梁等既有參數,要求能夠完成有效承重,加工過程中,引入棱鏡桿預留孔技術,分別在結構橫向、縱向位置設計2.0mm 小孔,以確保安裝過程中的精度,消除誤差。在安裝過程中,借助千斤頂進行位置微調,時刻了解牛腿型型鋼結構是否滿足承重要求,完成矯正后利用焊接技術進行固定。

虛擬技術的引入,主要考慮借助BIM 虛擬技術和有限元三維模型技術,收集既有參數和建設要求等信息,進行包括承重、位置、使用年限等多參數的綜合模擬。本次施工采用了約束條件分析法,將既有工作信息代入模型中,獲取型鋼剛度條件、預應力施加效果、最佳鋼錨梁安裝位置等信息。為保證約束模擬的科學性,在收集參數的過程中,全程引入動態分析模式,考慮了風力、老化影響,以確保結果客觀可信。S 大橋建成后,其鋼錨梁安裝施工精度與設計要求高度契合,使用效果理想,具有積極參考價值。

4 總結

綜上,大跨徑疊合梁斜拉橋鋼錨梁安裝施工精度受到多個因素影響,具有可控性。結合本次施工情況,可知精度控制的難點在于參數控制、全程吊裝控制和主要結構設計等方面,為求予以控制,要求合理設計承重結構,保證全程施工規范化,通過虛擬技術獲取標準參數,應對難點影響的同時,提升工程施工質量。

猜你喜歡
索塔跨徑型鋼
弧形索塔施工過程風荷載靜力效應分析
混合梁斜拉橋H型索塔施工關鍵技術
懸索橋門型索塔施工技術優化研究
山區高速公路中小跨徑橋梁設計
萊鋼低成本加鈮Q345B熱軋型鋼的試制開發
上料除塵系統在萊鋼型鋼煉鋼的應用
大跨徑鋼筋混凝土拱橋的新作為
站在大跨徑懸索橋施工技術創新的最前沿
大跨徑拱橋的發展及展望
市場低迷 兆通型鋼逆市上揚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