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家庭教育:“不會說話”不如“不說話”

2020-02-19 05:09萬紅剛
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 2020年5期
關鍵詞:家庭環境家長

萬紅剛

〔摘要〕家長的教育言語對孩子心理健康的影響是顯性的,長期的,家長在日常生活中不合理的“教育言語”是造成孩子心理傷害最常見、最普遍的原因。家長只有從維護孩子心理健康的角度,合理使用自己在家庭中自然擁有的話語權,理智地擇其言、行其事,才能收獲孩子的快樂和健康。

〔關鍵詞〕教育言語;家庭環境;家長

〔中圖分類號〕 G44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1-2684(2020)05-0077-02

“老師,我的媽媽最毒舌”“老師,我的媽媽總喊我豬腦袋”“我爸爸媽媽總說別人家的孩子好”……孩子們七嘴八舌的發言,很快將課堂變成了針對父母的吐槽大會,其中吐槽最多的還是家長說的一些不合時宜,讓孩子反感的話?,F實生活中,父母“望子成龍,盼女成鳳”的心態,極易導致不合理信念的產生。當孩子達不到自己的期望時,家長就會出現盲目比較、負性評價、抱怨、責備、威脅、侮辱等言語傷害行為。家長“不會說話”“不好好說話”已經成為通病。家庭教育中,不妨借鑒古人“君子慎言”“先行其言而后從之”“時然后言,不厭其言”“言不妄發,發必當理”,將愛孩子的真心、真情用合適的方式、恰當的言語表達出來,讓孩子感受到父母的愛,感受到家庭的幸福,如此善莫大焉。

一、君子慎言

儒家提倡“君子慎言”。有一則典故:池水邊有二雁與一龜為友。后池水干涸,二雁商議言:“今此池水已干涸,請龜銜一木,我等各銜一頭,將龜載至大水池處。最重要的事是銜木的龜絕不可開口說話?!倍銕е斄杩斩?。經過一村落時,眾小孩驚呼:“二雁銜龜去了?!饼斅牶?,嗔道:“干你何事?!彼鞆目罩袎嫷囟?。龜不慎言而遭遇橫禍,家長不慎言也會造成孩子心理問題的產生。因此,家長在家庭教育中也要“慎言”。家長掌握著家庭中比較大的“話語權”,說起話來對孩子的影響很大,所起的正面作用或負面作用自然也很大。

學生小華:“她(媽媽)在家里說話刺耳、難聽、刻薄,我不想見到她。她對我學習一直不滿意,天天嘮叨。我現在就是不想回家?!毙∪A爸爸:“兒子脾氣犟,不聽話,不服管,尤其與媽媽言語沖突不斷。以前學習很好,現在一塌糊涂。還在社會上交一些不三不四的朋友。他不回家就算,我們也不找?!毙∪A父母對孩子有著強烈的不滿,小華媽媽經常使用一些“有多遠滾多遠”“ 你這個敗家子”等惡言惡語,并且沒有意識到自己這些言語對孩子的巨大傷害。

父母不知慎言,用傷自尊的嘮叨、責備甚至謾罵,將孩子推出了家門。家長對孩子不滿時,一定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緒,多想少說甚至不說,切勿將孩子變成自己宣泄情緒的對象。孩子在家庭中感受不到溫暖、體貼,相反卻要承受太多的負性情緒,那么家庭就不再是一個好的“棲身處”了。大多數孩子不會“離家出走”去尋找新的“棲身處”,但是青少年的“心理閉鎖”是很常見的。當孩子不愿與你交流的時候,你給他創設的環境可能就不是他所需要的“心靈棲身處”了,家長就有必要檢討自己是否有言語傷害行為了。

家長“慎言”,并非“不言”,家庭教育不能不說話?!坝械抡弑赜醒浴?,一個能時常自我反省的睿智的家長,必定敢說話,說話必定恰到好處。家長在生活中要多研究孩子的身心發展規律,多體會孩子的情緒情感,多琢磨自己說的話對孩子是否有積極的影響。有利于親子和諧,有利于家庭溫馨,有利于孩子健康成長的話多說無妨,反之,不如不說。

二、先行其言而后從之

國學大師錢穆對“先行其言而后從之”的解釋是:先把事情做了,然后照著做的說。還有另一種解釋是說到必須做到。不管是哪種解釋,都強調言行一致不說空話。家長應該懂得這個道理,做到再說,說到必須做到。

家長信口開河的承諾是最明顯的空話。例如:“你老是說下次考好,你考好了,要什么我給什么”,家長拍著胸脯,振振有詞。試想孩子如果真的考出好成績,提出家長無法滿足的要求,家長會如何應對?再有“只要學習認真,我們天天吃肯德基”“只要數學學好了,游戲盡管玩”等,這一類言語明顯缺乏真誠,是青少年最反感的。

家長的過頭話也是空話。例如:“你是個次品,如果你數學能學好的話,我名字倒過來寫”“在家學習,不許出去,出去將你的腿打斷”,從這能看出家長帶有明顯的暴力傾向,實際上大多不會出現真正的暴力行為。很明顯家長說的是毫無說服力的話。類似的還有很多,無意義的威脅、恐嚇、暴力充斥其中。例如:“考不好就不要上學了”“如果再犯類似的錯誤,就把你送給別人家養去”“考不好,你死定了”“學得什么呀,我以后沒有好臉色給你看”“這次考不好,就別回來了”。

行而后言,言才有力;說到做到,讓人服氣。事實是最有說服力的。也只有這樣,才能說出貼近孩子實際,便于孩子接受的話。

三、時然后言,不厭其言

講話要看時機,分場合,該說的就說,不該說的不說,才能讓別人不覺得厭煩,這就是“時然后言,不厭其言”。

學生小霞入學兩個月,平時學習認真,成績處在班級中游,近幾天卻上課無精打采,家庭作業不能很好完成,出現這種現象讓人很奇怪。通過了解得知,小霞在小學時成績一直比較穩定,從未低于班級前5名。如今成績出現意想不到的差距,通過幾次努力,沒有任何改觀,再加上家長總是拿小學的同學與她做比較,整天嘮叨“看看人家進步了吧,你呢?”“你現在就考這么點分數,我都不好意思跟別人說”“ 你看看人家,再看看你,你哪一點比得上別人”“你看人家考得多好,你還有什么大用呀!”這些話沒有激勵效果,反而使孩子出現逆反心理和厭學行為。

常聽到家長向老師傾訴,自己的孩子在小學學習如何好,現在卻如何不如人意。事實上,這是剛升入初中的孩子都會面臨的學習適應問題。家長要抓住這段時期孩子的心理狀態,通過言語的鼓勵、支持、表揚幫助孩子積極適應新的學習環境和學習方式,變“你看人家考得多好,你還有什么大用呀!”為“別泄氣,我知道你已經盡力了”。理解、鼓勵、真誠、寬容的言語,是成功的家長掛嘴邊的常用語。

四、言不妄發,發必當理

朱熹說:“言不妄發,發必當理?!奔议L要關注孩子,從愛孩子的角度出發,對孩子出現的問題,多看多聽多思考,然后再說??傊?,在做足了調研工作之后,與孩子交流,孩子就能很好地接受家長的觀點和建議。

考試成績揭曉,學生小煜成績退步明顯。老師請來他爸爸和媽媽交流情況,并當著父母的面批評了他。小煜為此心情很差,總發脾氣,并為一件小事與同桌大打出手。經過了解,原來小煜的爸爸媽媽回家后覺得丟臉,一連幾天不斷在他的耳邊說自己如何丟臉,說他如何不爭氣,讓小煜覺得家里都沒法待了。

看起來,小煜的不良情緒由老師的不當教育引起,實際上也跟家長對小煜的態度關系密切。小煜的家長整天將“你讓我的臉往哪兒擱”“你知道你考這么個成績,對得起誰”掛在嘴邊,給孩子帶來了很大的煩惱。這些言語正是孩子不良情緒的來源。如果家長拋開自己的面子問題,多方面了解孩子期中考試失利的原因,用關心、理解的言語與孩子交流,幫助分析原因,相信孩子能體會到父母的支持和鼓勵,能領悟其中的道理,考試失利和老師批評引起的不良情緒也會有效緩解。

家庭是社會生活的基本單位,是人類生活中最主要、最普遍的社會組織。家長的教育言語對孩子心理健康的影響是顯性的、長期的,生活中一個小小的昵稱能縮短親子之間的距離;一句鼓勵性的話語能化解遭受失敗的陰霾;一句幽默的語言能營造溫馨氛圍;一句真誠的表揚能揚起自信的風帆;一句理解的心里話能得到更多的情感交流。家長需要多從孩子的角度出發,以尊重、真誠、熱情、傾聽、積極關注的態度,與孩子“好好說話”,多一些關心、體貼、溫暖的話語,為孩子創設一個健康成長的家庭環境。

(作者單位:江蘇省寶應縣實驗初級中學,揚州,225800)

編輯/衛 虹 終校/張國憲

猜你喜歡
家庭環境家長
當代家長不易做
家長錯了
論家庭對職校學生身心健康的影響
家庭環境對中學生性格及成長的影響
不幸的家庭,曲折的成長
家長請吃藥Ⅱ
家庭環境對高職高專學生心理素質的影響與輔導策略
犯錯誤找家長
四個恐怖童話故事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