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析規范手術室護理對120例關節置換術患者手術感染的影響

2020-02-22 03:14韋永銳
中外醫學導報·下半月 2020年6期
關鍵詞:手術室護理感染規范

韋永銳

【摘要】目的:研究規范手術室護理應用于關節置換術后對手術感染的影響。方法:從本院收治的行關節置管術治療患者中篩選出240例,先入院的120例實施傳統手術室護理,為傳統組,后入院的120例實施規范手術室護理,為規范組,觀察效果。結果:規范組護理滿意度要遠高于傳統組(p<0.05),而感染率明顯低于傳統組(p<0.05)。結論:規范手術室護理通過規范、全面、周到、細致的護理服務對導致感染發生的因素進行了有效防范,可減少關節置換術患者感染率,給予患者良好護理體驗,贏得其認可,值得推廣。

【關鍵詞】規范;手術室護理;關節置管術;感染

關節置管術會對患者機體造成一定損傷且包含了侵入性操作,因此易出現感染問題,延長治療時間,患者往往將此類事件的責任歸結于醫院護理不到位,從而導致護理糾紛。那么,針對關節置換術感染問題,采取哪種護理方案可以有效解決呢?本文對此研究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從本院骨科行關節置管術的患者中選擇240例,均于2019年2月至2020年2月入院,排除術前感染、手術禁忌癥、臟器病變、精神異常、語言障礙等因素。所有對象對研究目的、方法、意義等全面了解,自愿參與。先入院的120例設置為傳統組,男66例,女54例,年齡45-75歲,平均(63.8±4.2)歲,后入院的120例設置為規范組,男65例,女55例,年齡46-74歲,平均(63.5±4.3)歲。經統計,兩組的基本資料不存在顯著差異(p>0.05),適宜研究。

1.2方法

傳統組組實施傳統手術室護理,如體溫及心率檢測、叮囑用藥、飲食指導等。規范組實施規范手術室護理如下。

1.2.1術前訪視:護士在患者術前告知其相關手術事項,指導患者做好術前準備,使其保持良好的心態和穩定的體征;同時,告知患者的家屬在患者治療期間可能出現的異常情況及處理措施,讓患者家屬積極配合;術前、術后接、送患者需要使用平車保障患者安全,減少患者活動,避免攙扶、使用輪椅等拉扯傷口,并與患者交流了解其身體感受,觀察其身體狀態[1]。

1.2.2環境護理:其一,詢問患者感受,調控好手術室內的溫度、濕度,創建舒適手術環境;其二,術前對手術室空氣、器具、設備等進行充分的消毒處理,保證室內為無菌環境;其三,做好保溫處理,除手術部位充分暴露外,其余部位可以使用毯子、棉被等保溫;為促進藥物吸收,注射類藥物可適當加溫再給患者注射。

1.2.3感染管理:手術時醫護人員戴好手套,用無菌治療巾覆蓋不用的器械,置入假體前醫生要換上新手套,并對關節髓腔中的血跡、骨屑等徹底清理等[2]。此外,醫護人員需重視感染問題,針對這一問題成立監控小組,根據以往感染案例分析感染原因并制定防范措施,監督手術室各項操作是否符合相關制度及標準,及時評價、總結感染情況,改進護理措施。

1.2.4器械、抗生素管理:本院器械需要嚴格按照消毒程序處理,術中遵守無菌原則,規范器械的儲存、領用等。外來器械要在術前1d準備好,將其送到消毒供應中心,對其進行備案,注明該器械用于哪個手術、手術醫生是誰、患者姓名、使用時間等信息[3]。然后,對外來器械進行滅菌處理、生物監測,確定合格后送至手術室。術后,要先將外來器械交到供應室進行規范處理,再讓供應商領走。此外,對抗生素的使用需把握好用量及使用時間,一般在麻醉誘導期通過靜脈注射或者靜脈輸注給予抗生素干預,若手術時間比抗生素半衰期長、手術時間大于3h或者術中出血量大于1500mL,需要給患者追加抗生素。

1.2.5追溯系統:利用計算機技術建立器械管理系統,追溯器械的處理情況,從消毒處理、清潔、包裝、滅菌、領用、回收等環節進行無縫監督管理,每個器械配置相應的條形碼,及時發現滅菌不徹底、包裝不合格、沒有及時回收等器械管理問題,減少醫療風險。

1.2.6制定培訓計劃:為手術室護理人員制定培訓計劃并組織培訓活動,通過培訓幫助護理人員鞏固專業知識,提升其護理技能,并加強護理人員責任心。定期組織會議,對手術感染的相關案例認真分析,討論其原因及防范對策,提高護理人員對感染問題的重視程度及處理能力,降低感染所致的不良影響。

1.3指標觀察

觀察治療期間患者有無感染癥狀,比如皮膚紅腫、腫痛或者瘙癢。滿意度用調查問卷獲得,發放240份且全部回收,滿意≥90分,70分 ≤一般<90分,失望<70分,將滿意率、一般率均納入滿意度。

1.4統計處理

將采集的數據錄入表格,按組分類,用SPSS19.0分析,率以(%)代表,x2檢驗,p<0.05視為差異顯著。

2結果

規范組的滿意度、感染率分別為97.50%(117/120)、1.67%(2/120),明顯優于傳統組的82.50%(99/120)、12.50%(15/120),p<0.05。詳見表1。

3討論

手術感染對手術效果、患者心理、生理狀況等都會造成不良影響,也是護理糾紛的主要原因之一。手術室涉及的引發感染的因素比較多,包括室內環境、手術操作、手術器械、抗生素的使用、術前準備情況、感染高危因素處理等等,規范性手術室護理是根據這些影響因素來完善護理方案,規范各項操作要求,防范感染風險,從而保障手術的順利,降低感染率。研究表明,規范手術室護理效果要明顯優于傳統護理效果(p<0.05)。

綜上所述,規范手術室護理可以明顯減少手術感染,令更多患者滿意,可推廣。

參考文獻:

[1]張云靜. 手術室護理干預對全膝關節置換患者術后感染的預防效果[J]. 實用臨床護理學電子雜志, 2018, v.3(03):69.

[2]甘弘利, 劉慧, 羅慧,等. 高齡患者人工關節置換術的手術室護理分析[J]. 現代醫學與健康研究電子雜志, 2018, 2(19):99-100.

[3]張敏倩. 探究規范手術室護理對關節置換手術感染的影響[J]. 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 2018(10).

猜你喜歡
手術室護理感染規范
規范漢字書寫優秀作品
規范漢字書寫
從創新探索到立法規范
規范漢字書寫
小兒支氣管哮喘與小兒肺炎支原體感染相關性分析
骨三相顯像對人工關節置換術后松動與感染的鑒別診斷價值研究
降鈣素原在外科感染性疾病中的臨床應用價值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