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顱內動脈瘤應用支架輔助彈簧圈和單純彈簧圈的治療效果

2020-02-25 02:14柳松雪
醫藥前沿 2020年29期
關鍵詞:級者彈簧圈輔助

柳松雪

(徐州市賈汪區人民醫院 江蘇 徐州 221000)

蛛網膜下腔出血的死亡率、致殘率均高,其發病率約為4~10/10 萬人/年,顱內動脈瘤為腦動脈血管管壁上出現異常膨出,其是蛛網膜下腔出血的主要原因,其約占85%。外科手術相比,介入栓塞治療可顯著降低治療風險[1]。其已在國內外得到廣泛應用,成為顱內動脈瘤的首選治療方法,而單純彈簧圈栓塞對顱內動脈瘤有較高復發率,使其在寬靜脈瘤中的應用受到一定限制[2]。近年來,隨著介入治療的進步,球囊輔助、雙微導管技術、支架輔助栓塞等技術的發展,在一定程度上對血管內治療進行了優化[3]。對于寬頸動脈瘤、夾層動脈瘤、梭形動脈瘤等較為復雜的動脈瘤,采用手術夾閉或血管內治療均較為困難,而隨著支架的不斷應用,支架輔助彈簧圈已逐漸用于較為復雜的顱內動脈瘤中[4]。本文分析了支架輔助彈簧圈和單純彈簧圈對顱內動脈瘤的效果,以為復雜顱內動脈瘤選擇合適的治療方法提供依據。

1.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回顧性選擇我院2017 年1 月至2019 年12 月收治的60 例顱內動脈瘤患者,臨床表現為頭痛、嘔吐、頭昏、偏癱、昏迷等。所有患者術前均行全腦血管S3-DSA 及DSA 檢查,從而準確了解動脈瘤的大小、位置、瘤頸寬度、形態、載瘤動脈、穿支血管的空間關系。根據治療方法的不同,將60 例患者分為兩組,每組30 例,觀察組給予支架輔助彈簧圈治療,其中男12 例,女18例,年齡39 ~71 歲,平均57.76±6.08 歲,瘤體大小范圍為4.7~24mm,平均14.52±3.89mm,動脈瘤部位:頸內動脈后交通動脈者6 例、前交通動脈者4 例、椎動脈者3 例、大腦中動脈者3 例、小腦上動脈者1 例、頸內動脈眼動脈者6 例、基底動脈者6 例、脈絡膜前動脈者1 例;術前根據Hent-Hess 分級,其中0 級者7例、Ⅰ級者5 例、Ⅱ級者12 例、Ⅲ級者4 例、Ⅳ級者2 例。對照組患者給予單純彈簧圈治療,其中男11 例,女19 例,年齡32 ~70 歲,平均57.74±6.09 歲,瘤體大小范圍為4.6 ~23mm,平均14.85±3.95mm,動脈瘤部位:頸內動脈后交通動脈者6 例、前交通動脈者5 例、椎動脈者3 例、大腦中動脈者2 例、頸內動脈眼動脈者7 例、基底動脈者6 例、脈絡膜前動脈者1 例;術前根據Hent-Hess 分級,其中0 級者8 例、Ⅰ級者4 例、Ⅱ級者13 例、Ⅲ級者3例、Ⅳ級者2例。兩組患者的性別、年齡、瘤體大小、動脈瘤部位、Hent-Hess 分級等資料對比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對照組患者采用單純彈簧圈治療,首先評估患者的綜合情況,之后用微導管將微彈簧圈置入患者的動脈瘤中,之后再將微導絲緩慢退出,之后對穿刺點進行處理,術后對患者進行密切觀察,并給予常規用藥;觀察組采用支架輔助彈簧圈治療,待患者麻醉后行血管造影,評估疾病的綜合情況,再根據患者情況進行評估及治療,先將支架釋放,之后再填塞置入彈簧圈,之后再行抗凝治療,兩組術后隨訪6 個月。

1.3 觀察指標

(1)對比兩組患者治療過程中的并發癥發生率;(2)對比兩組治療前后的生存質量評分,包括生理、心理、社會功能、環境評分;(3)對比兩組患者出院時與隨訪6 個月時的GOS 評分。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3.0 軟件,計數資料或計量資料分別用百分率或(±s)表示,用卡方檢驗或t檢驗對比分析,P<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 對比兩組患者治療過程中的并發癥發生率

觀察組并發癥發生率為3.33%,對照組為13.33%,觀察組并發癥發生率較對照組低,但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差異不顯著,見表1。

表1 對比兩組患者治療過程中的并發癥發生率(例)

2.2 對比兩組治療前后的生存質量評分

治療前,兩組患者的生存質量評分對比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的生存質量評分明顯升高,且觀察組較對照組高,P<0.05。見表2

表2 對比兩組治療前后的生存質量評分(±s,分)

表2 對比兩組治療前后的生存質量評分(±s,分)

生理 心理 社會功能 環境治療前 治療后 t/P 治療前 治療后 t/P 治療前 治療后 t/P 治療前 治療后 t/P觀察組 30 53.12±3.15 69.12±5.43 7.098/<0.001 54.23±4.88 78.78±6.98 13.887/<0.001 52.87±3.78 69.31±5.89 8.768/<0.001 53.14±4.15 72.89±6.34 14.009/<0.001對照組 30 53.34±3.25 59.89±4.98 7.666/<0.001 54.31±5.21 63.14±7.23 9.087/<0.001 52.98±4.12 58.34±6.57 4.765/0.031 53.15±4.89 63.38±6.12 10.156/<0.001 t 1.023 7.771 - 1.231 8.109 - 1.312 10.778 - 1.009 11.786 -P 0.765 <0.001 - 0.678 <0.001 - 0.654 <0.001 - 0.876 <0.001 -組別 例數

2.3 對比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的GOS 評分

出院時,兩組患者的GOS 評分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隨訪6 個月時,兩組GOS 評分明顯升高,且觀察組較對照組高,差異顯著(P<0.05)。見表3。

表3 對比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的GOS 評分(±s,分)

表3 對比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的GOS 評分(±s,分)

組別 例數 出院時 隨訪6 個月 t P觀察組 30 2.65±0.78 4.23±0.98 6.123 <0.001對照組 30 2.67±0.82 3.67±0.78 5.876 0.025 t 1.101 4.167 - -P 0.853 0.036 - -

3.討論

目前,隨著血管內治療技術的發展與應用,彈簧圈治療在臨床上應用已有大幅度提升,而在彈簧圈使用過程中,部分患者會出現相應的并發癥,從而對患者預后產生影響[5],因此治療過程中如何減少彈簧圈出現的并發癥,我院將支架輔助彈簧圈用于顱內動脈瘤的治療,療效顯著。

本文結果表明,觀察組并發癥發生率明顯較對照組低,治療前,兩組患者的生存質量評分對比無統計學意義,治療后,兩組的生存質量評分明顯升高,且觀察組明顯較對照組高,出院時,兩組患者的GOS 評分對比無統計學意義,隨訪6 個月時,兩組GOS 評分明顯升高,且觀察組明顯較對照組高,主要是由于支架輔助彈簧圈栓塞術可保證患者的顱腦血液供應,從而起到治療的應用效果[6],在治療過程中選擇合適的支架與彈簧圈非常重要,需選擇柔軟性較好的彈簧圈,支架直徑應該選擇>2 載瘤直徑1~2mm,同時動脈瘤適度填塞會避免術中的破裂出血,不能強求要求致密填塞,同時術中彈簧圈推送手感非常重要,若明顯看到彈簧圈在微導管中起皺呈波紋狀,需釋放部分微導管張力后再將彈簧圈送入至瘤腔[7-8]。

綜上所述,與單純應用彈簧圈相比,支架輔助彈簧圈可提高顱內動脈瘤患者的生存質量與神經功能。

猜你喜歡
級者彈簧圈輔助
Neuroform Atlas支架輔助彈簧圈栓塞治療顱內動脈瘤的Meta分析
小議靈活構造輔助函數
倒開水輔助裝置
0.1%環孢素滴眼液聯合玻璃酸鈉滴眼液治療干眼癥的臨床效果觀察
優質護理干預對晚期胃癌患者疼痛的緩解效果分析
輸卵管栓塞后彈簧圈脫落2例
唑來膦酸聯合放射療法治療惡性腫瘤溶骨性骨轉移的效果評價
肝炎肝硬化患者的肝功能檢驗結果分析
減壓輔助法制備PPDO
提高車輛響應的轉向輔助控制系統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