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同尿檢時間對外科尿路感染患者尿常規檢驗結果影響分析

2020-02-25 02:14李聰
醫藥前沿 2020年29期
關鍵詞:尿沉渣尿常規尿液

李聰

(惠州市惠陽區婦幼保健院檢驗科 廣東 惠州 516001)

尿常規檢驗是臨床疾病確診的主要依據之一,尿常規檢驗中,常要求使用新鮮尿液,但是新鮮尿液的標準是在標本采集至檢驗的時間在30min 內,特別是夏季,如若不然,則較易滋生霉菌、腐生菌,導致尿液中的相關平pH 值水平升高,破壞其中的有形成分,使得病性糖尿水平降低,甚至消失,從而對病理性蛋白尿的檢測造成影響[1-2]。在尿液標本采集后,若不能及時送檢,或尿液標本的留取量較大,則應適當進行化學防腐劑的添加或在4℃的冰箱中冷藏[3]。實際尿常規檢驗中,尤其是住院部的患者,其晨尿采集時間有著一定的差異性,導致標本檢驗時間以及留取時間的相關間隔,有著一定的差異,部分尿液標本甚至可達2h 左右,難以符合檢驗的規程[4]。本研究主要對不同尿檢時間對外科尿路感染患者尿常規檢驗結果的影響作觀察,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以2019 年1 月—2020 年1 月50 例外科尿路感染患者為本研究對象,采集其晨起空腹尿液作為檢測的的標本,在0.5h、1h、2h、3h,進行尿常規檢驗,分析相關的檢驗結果。50例患者中,年齡18 ~53 歲,均值(33.02±3.51)歲,男29 例,女21 例,30 例為上尿路感染者,20 例為下尿路感染者。

1.2 方法

尿液標本送達后,將尿液混勻后分裝在4 個清潔尿管中,每個尿管10ml,由具有資質的相關檢驗師進行標本的檢驗,記錄每個時間段尿常規檢驗結果的差異性,在質控正常情況下,嚴格按照儀器說明書進行尿液干化學分析儀、尿沉渣分析儀的操作;依據全國臨床檢驗操作規程實施顯微鏡的檢查。實施鏡檢法中,取10ml 混合均勻的尿液,放置于離心管中,實施離心處理,離心速度為每分鐘1500轉,離心時間為5min,上清液去除,將0.2ml 殘留尿和沉渣充分混勻,其0.02ml 滴在載玻片上實施鏡檢,于高倍鏡下,計10 個視野所見細胞數,進行數據的記錄。以顯微鏡檢驗,實施尿沉渣結果的相關復核試驗。

1.3 觀察指標

對不同時間(0.5h、1h、2h、3h)尿干化學分析結果作觀察,主要為尿比重、pH 值、紅細胞計數、白細胞計數等;同時分析不同時間尿沉渣結果的差異性,包括紅細胞計數、白細胞計數等。

1.4 數據分析

對實驗結果進行整理,利用百分比(%)對實驗中的計數資料進行表示,(±s)對實驗中計量資料進行表示,SPSS21.0軟件包分析數據資料,若P值<0.05,則組間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 不同時間尿干化學分析結果分析

尿干化學分析顯示,標本采集后0.5h、1h、2h、3h 送檢時間的尿比重、pH 值、紅細胞計數、白細胞計數相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如表1。

表1 不同時間尿干化學分析結果分析(±s)

表1 不同時間尿干化學分析結果分析(±s)

送檢時間 尿比重 pH 值 紅細胞計數(×109/L)白細胞計數(×109/L)0.5h 1.020±0.005 5.82±1.81 1.31±0.66 2.01±0.73 1h 1.018±0.005 5.75±1.77 1.35±0.64 1.95±0.76 2h 1.016±0.006 5.72±1.91 1.42±0.70 1.83±0.76 3h 1.005±0.005 5.80±1.94 1.47±0.75 1.80±0.64

2.2 不同時間尿沉渣結果分析

尿沉渣結果顯示,標本采集后0.5h、1h、2h、3h 送檢時間的紅細胞計數、白細胞計數相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如表2。

表2 不同時間尿沉渣結果分析(±s)

表2 不同時間尿沉渣結果分析(±s)

送檢時間 紅細胞計數(×106/L) 白細胞計數(×106/L)0.5h 1020.52±125.56 1327.63±207.52 1h 983.12±122.39 1287.40±185.41 2h 907.58±112.37 1260.31±170.60 3h 899.73±102.56 1188.56±161.38

3.討論

外科手術患者在手術前,多數需要進行尿管的留置,若在操作的過程中,出現不當操作的情況,或術后護理不到位,則較易出現泌尿系感染的情況[5]。尿常規檢驗是對外科泌尿系感染的主要方法之一,其檢驗結果的準確性和可靠性會直接影響醫生判斷患者的病情以及指導患者藥物的治療[6]。尿常規檢驗結果會受到各種因素的影響,如檢驗標本是否合理、所用試劑是否合格、檢測儀器是否正常、標本收集是否合格、操作是否規范等因素,在對各種因素準備保證的前提下,方可獲得準確的尿常規檢驗結果[7]。實施尿常規檢驗的過程中,主要是采用患者的晨起空腹中斷尿,在標本采集完成后,應盡快送檢,若標本在室溫下保存的時間較長,則會滋生大量細菌,對尿液標本的酸堿度造成影響,使得尿液產生結晶,增加白細胞和紅細胞溶解的速度,破壞酸堿度,影響檢驗結果的相關準確性[8]。但是在實際工作的過程中,常是在早晨6:00 ~8:00 點對樣本收集,在8 點后進行待測標本的送檢,這樣則會導致部分樣本難以在2h 內完成尿常規的檢驗[9]。研究顯示,隨著尿液保存時間的增加,尿紅細胞計數會有所下降,主要是在保存時間4h 后會出現逐漸下降的趨勢,而上皮細胞和白細胞計數則能夠在5h 內保持不會明顯的下降[10]。在保留3h 后,已經溶解的相關紅細胞數量,會明顯的升高,且與3h 以前檢驗的紅細胞計數相比,有著明顯的差異性。對于體積較大的紅細胞,在3h 以上保留時,其會出現明顯的皺縮、異型增生等變化。小細胞在5h 內基本不會出現形態明顯變化的情況,主要與比重、滲透壓有關。

本研究中,尿干化學分析結果顯示,標本采集后0.5h、1h、2h、3h 送檢時間的尿比重、pH 值、紅細胞計數、白細胞計數相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尿沉渣結果顯示,外科尿路感染患者標本采集后0.5h、1h、2h、3h,患者紅細胞計數、白細胞計數相比,結果相近。表明尿液標本在采集后,在0.5h、1h、2h、3h,進行送檢,其尿常規檢驗結果較為相近。有學者研究顯示,尿液標本在采集30min 內實施檢測,其結果不存在明顯的改變,而放置時間為1h 時,其中的葡萄糖、pH 值、亞硝酸鹽、白細胞水平會有所升高,而酮體、比重等水平會有所降低,若放置時間為1.5h ~2h,尿膽原、尿紅素水平會明顯的降低[11]。主要是尿液進行1h 的放置,其中的細菌會大量的繁殖,從而分解尿液中的成分,導致pH 值、亞硝酸鹽水平升高,隨著時間的延長、氧化、光分解等的,會降低尿膽原、膽紅素、酮體等的水平。因此,在尿液標本采集后,應以合理的方法保存,盡量對尿常規檢驗結果的準確性保證[12]。

綜上所述,在外科尿路感染患者進行尿常規檢驗中,需要選擇3 小時內完成尿常規檢驗,對檢測結果的影響較小,故,存在一定應用價值,值得臨床應用。

猜你喜歡
尿沉渣尿常規尿液
沒聽錯吧?用污泥和尿液制水泥
陰道分泌物對尿常規臨床檢驗結果的影響及對策
尿液檢測可能會發現侵襲性前列腺癌
尿常規與尿沉渣對尿液檢驗的影響及分析
跟蹤導練(三)
用全自動尿沉渣分析儀進行尿沉渣檢驗的作用分析
UF-1000i尿沉渣分析儀與尿干化學檢測對尿路感染診斷價值的研究
尿液NT-proBNP水平在慢性心力衰竭診斷中的意義
尿常規干化學檢測結果準確性及影響因素分析
對尿常規檢驗影響因素的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