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心臟大血管外科術后患者出現精神癥狀的影響因素及護理

2020-02-25 02:14郭玉琴
醫藥前沿 2020年29期
關鍵詞:精神障礙心臟因素

郭玉琴

(臨汾市人民醫院 山西 臨汾 041000)

據有關研究人員調查指出,伴隨著國內老齡化的不斷增長,促使心臟手術量持續上升,因此導致大部分患者術后出現精神功能障礙現象[1]。隨著心臟病外科手術的不斷發展,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老年患者心臟功能,然而大部分老年患者手術后出現不同程度的并發癥,增加了患者的治療費用以及住院時間,影響預后[2-3]。由此可見,給予患者有效的護理干預措施是至關重要的。通?;颊咝g后出現精神障礙的主要表現特征包括認知障礙、煩躁、胡言亂語、行為障礙、情感障礙以及幻聽等等[4]。若未能給予患者有效的護理干預以及治療方式,不僅會影響患者的身體健康,同時還會對家庭乃至社會造成影響。選取30 例2017 年2 月至2020 年2 月心臟大血管外科收治患者,經研究分析在心臟大血管外科術后疾病患者實施護理干預重要性以及精神癥狀相關影響因素,內容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30 例2017 年2 月—2020 年2 月心臟大血管外科收治患者,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均為15 例。將常規護理措施應用在對照組,將綜合護理措施應用在觀察組。對照組和觀察組患者年齡分布在最低20 ~70 歲以及23 ~68 歲之間,平均年齡分布在(38.5±1.6)歲以及(39.4±2.5)歲之間。手術類型分類:2 例心臟黏液瘤摘除,4 例先天性心臟病,3 例二尖瓣膜置換,5 例主動脈血管支架植入術以及16 冠狀動脈旁路移植術。對照組與觀察組各項基線資料比對(P>0.05)。

1.2 方法

對照組:針對該組患者實施常規護理干預,包括常規心理疏導、基礎疾病知識講解、日?;A護理等。

觀察組:(1)術前對患者做好心理干預,護理人員主動與患者和家屬進行溝通,明確告知患者治療方式以及可能會出現的并發癥等等。針對患者及家屬提出的疑問一一解答,隨時觀察患者心理變化狀況,針對患者出現的不良情緒給予針對性的干預,使其徹底消失,給予患者大肆鼓勵以支持?;颊呷朐阂院髮颊叩木駹顩r進行一個詳細的評估,并建立單獨的檔案;在飲食方面根據患者的病情狀況為患者制定單獨的飲食方案,告知患者主要以低脂肪、高蛋白以及高熱量類食物為主??刂苹颊呙咳盏睦w維素以及維生素攝取量,叮囑患者戒煙酒。(2)術中增強對患者腦功能的保護力度,讓患者血流灌注量時刻保持充足狀態。進行灌注時控制灌注壓使其保持平穩狀態,手術過程當中利用微酸過濾器實施過濾處理,確?;颊咄耆艢?,避免發生靜脈壓過高或者是血液過度稀釋等一系列不良現象。對患者的電解質水平以及酸堿水平進行維持并保持正常平穩狀態,增強對患者血氧飽和度、超聲以及腦電圖的監測力度,查看有無出現異常,一旦出現問題,第一時間上報組織醫生,積極配合進行處理,避免出現腦血栓情況。(3)術后增強患者各項生命體征的監測力度,保證患者的每一管道處于暢通狀態。密切關注患者的精神狀態情況,判定有無出現術后精神障礙現象。對于部分無法用語言方式進行交流的患者,護理人員可通過手語方式進行交流,在交流過程中護理人員需保持積極熱情的態度,采用溫和的語氣與患者進行交談,給予患者鼓勵與支持。如果患者出現精神障礙,則護理人員須盡自己最大的能力去滿足患者的要求,避免病情不斷惡化,為患者營造溫馨的病房,保持每日病房的整潔度以及溫濕度。

1.3 觀察指標

比較兩組患者干預前后生活質量變化情況以及心理變化情況。生活質量采用SF-36 量表進行評估,分值在0 ~100 分,評分越低則表示患者的生活質量越差,反之則越好;心理情況采用抑郁自評兩邊(SDS)和焦慮自評量表(SAS)進行評估,總分為100 分,分值越低則表示患者的心理狀態越好。

1.4 統計學方法

應用統計學軟件SPSS22.0 對資料進行分析處理,計量資料采用均值±標準差(±s)表示,行t檢驗,P<0.05 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 兩組干預前后SF-36 評分情況

如表1,干預前兩組SF-36 評分無顯著差異(P>0.05);干預后與對照組患者SF-36 評分相對比,觀察組顯著偏高,(P<0.05)。

表1 兩組干預前后SF-36 評分情況(±s,分)

表1 兩組干預前后SF-36 評分情況(±s,分)

分組 例數 生活質量評分干預前 干預后觀察組 15 68.7±3.8 94.3±6.3對照組 15 68.6±4.0 81.3±3.6 t 0.070 6.939 P 0.945 0.000

2.2 兩組干預前后SAS 和SDS 評分情況

如表2,干預前2 組SAS 和SDS 評分無顯著差異(P>0.05);干預后與對照組患者SAS 和SDS 評分相對比,觀察組顯著偏低,(P<0.05)。

表2 兩組干預前后SAS 和SDS 評分情況(±s,分)

表2 兩組干預前后SAS 和SDS 評分情況(±s,分)

分組 例數 SAS SDS干預前 干預后 干預前 干預后觀察組 15 56.7±3.8 31.4±2.9 57.1±3.2 33.4±3.1對照組 15 56.6±4.2 40.5±3.6 56.8±4.0 42.6±4.3 t 0.068 7.624 0.227 6.283 P 0.946 0.000 0.822 0.000

3.討論

3.1 精神障礙影響因素

病理因素和生理因素,由于老年患者自身年齡原因以及生理方面等特點,腎上腺皮質功能持續下降,對于手術的創傷應激能力也隨之下降[5]。并且還伴有動脈硬化、糖尿病等原發病,提升精神障礙發生率。對患者實施心臟手術過程當中,灌注壓較低以及體外循環時間較長等等,均會引起患者大腦出現缺氧缺血性壞死;心理因素,由于老年患者精神方面缺少家庭的關懷感,因此內心會感到孤獨[6]。再加上醫院環境的陌生感,對老年患者的內心造成一定影響,大部分老年患者術前均表現出恐懼以及悲觀等負面情緒,術后身處ICU 病室當中,導致焦慮以及恐懼心理加重;大部分心臟外科手術均屬于大型手術,對患者存在一定的創傷,治療時間長,從而引起精神障礙[7]。而手術中血液稀釋、低灌注等等因素導致患者出現腦損害,是引發精神障礙形成的核心因素之一;藥物因素,每位老年患者自身的睡眠質量有所不同,長時間的服用苯二氮卓類藥物以及其他的麻藥等,將會引發術后精神障礙;環境因素,患者經過長時間的手術治療以后需要確保充足的休息時間,但是監護室中燈光、儀器之間的噪音以及醫務人員操作等會對患者的術后休息造成影響,從而引起精神障礙。

由此可見,針對引起患者術后出現精神障礙的一系列相關因素進行分析探討,主要包括病理和生理因素、心理因素、手術因素、環境因素以及藥物因素等等。針對以上一系列影響因素實施綜合性的護理干預,可顯著提升患者的生活質量,改善患者心理狀態[8]。本研究結果指出,干預后與對照組患者SF-36評分相對比,觀察組顯著偏高,對照組患者SAS和SDS評分相對比,觀察組顯著偏低(P<0.05)。

患者術后出現精神障礙的相關因素較多,有許多的因素之間相互作用,從而引發患者精神狀態產生變化。臨床必須結合患者的實際病情狀況以及臨床表現情況給予綜合性的護理干預,消除患者內心的負面情緒,提升患者的個人生活質量。但本次樣本例數較少,還需繼續觀察證實。

猜你喜歡
精神障礙心臟因素
自擬醒腦湯聯合體外反搏治療癲癇所致精神障礙的效果
心臟
解石三大因素
奧氮平治療老年2型糖尿病伴發精神障礙臨床觀察
短道速滑運動員非智力因素的培養
喹硫平與利培酮對癲癇所致精神障礙療效比較
有八顆心臟的巴洛龍
聯合用藥治療偏執性精神障礙的臨床經驗研究
心臟移植小史等3篇
怎樣理解人是戰爭的決定因素?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