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16G101-3》的獨立基礎構造要點分析與鋼筋算量

2020-02-25 07:36黃水燕胡志峰
福建質量管理 2020年19期
關鍵詞:杯口根數間距

黃水燕 胡志峰

(江西工業工程職業技術學院 江西 萍鄉 337000)

獨立基礎相對于其他基礎而言,具有工期更短,用料少,經濟性高等特點,在工業與民用建筑中廣泛應用于框架結構。在建筑工程項目中,無論是施工管理,還是造價中鋼筋算量,都必須能夠正確識讀獨立基礎平法施工圖紙,掌握配筋構造與計算方法。

一、獨立基礎平法識圖

獨立基礎平面注寫方式包括集中標注和原位標注。集中標注主要內容有基礎編號、截面豎向尺寸、配筋三項必注值和兩項選注值,分別為獨立基礎底面標高和必要的文字注解。當獨立基礎底面標高與基準標高不一致時,須將獨立基礎底面標高注寫“()”內;若基礎有特殊要求,可進行必要的文字注解。原位標注是在基礎平面布置圖上標注獨立基礎的平面尺寸。

(一)基礎編號

獨立基礎編號由代號和序號組成,通過代號可識讀出基礎類型和基礎底板截面形狀,序號是以數字對基礎進行區分。獨立基礎一般分為普通獨立基礎和杯口獨立基礎兩種類型,其代號分別為DJ和BJ?;A底板截面形狀可分為階形和坡形,以下標j和p表示。例如:代號BJP01表示1號坡形杯口獨立基礎。

(二)截面豎向尺寸

1.普通獨立基礎。普通獨立基礎截面豎向尺寸注寫為h1/h2/……,表示由下往上的每個臺階的高度,基礎底板總高度為h1+h2+……。

2.杯口獨立基礎。杯口獨立基礎分別有杯口內和杯口外有兩組自下而上的豎向尺寸信息,如圖1所示。兩組尺寸信息用“;”隔開,注寫為:a0/a1;h1/h2/……。

(三)注寫獨立基礎配筋

1.獨立基礎底板底部配筋。獨立基礎底板底部配筋以“B”打頭,雙向鋼筋分別以“X”、“Y”打頭。注寫為B:X+鋼筋類型+鋼直徑@間距,Y+鋼筋類型+直徑@間距。當兩向配筋一致時,以X&Y打頭注寫。

2.獨立基礎底板頂部配筋?;A底板頂部配筋以字母“T”打頭,“T”后先注寫受力筋,再注寫分布筋,用“/”分開。例如,獨立基礎配筋標注T:814@100/Φ10@200。表示基礎頂部受力筋配置8根直徑為14mm的Ⅱ級鋼,間距100mm;分布筋是直徑為10mm的一級鋼筋,分布間距200mm。

二、獨立基礎鋼筋構造分析

(一)獨立基礎底板底部配筋構造

獨立基礎底板底部配筋有兩種構造,一種是配筋不縮減的一般構造,另一種是配筋長度縮減10%的構造。

1.獨立基礎底板底部配筋一般構造。圖集中以x、y分別表示獨立基礎底板兩向幾何尺寸,根據圖集注解,一般構造適用于普通獨立基礎和杯口獨立基礎,x、y數值以圖紙設計值為準。所以,一般構造適用于各種尺寸的各類獨立基礎。由X、Y向鋼筋在主視和俯視圖中投影可知,均為直線形鋼筋,并各自以分布間距S’和S垂直連續布置形成鋼筋網片。第一根鋼筋距離基礎底板邊緣的距離稱為起步距離,等于min(75,分布間距/2)。鋼筋的兩端距離混凝土邊緣有一定的距離,是什么是多少?圖集中未給出標注。但是最新規范中,保護層的定義為最外層鋼筋外邊緣至混凝土表面的距離。靈活運用到構造要點分析中,可知該距離就是保護層厚度,用字母c表示。

綜上分析,直線形鋼筋兩端各有一個保護層厚度,可推導出,鋼筋長度=同向基礎邊長-2c.以X方向鋼筋為例,單根鋼筋長度=x-2c(帶肋鋼筋)。若為光圓鋼筋,還需加2個6.25d(d為鋼筋直徑);鋼筋分布范圍為另向邊長減去兩個起步距離,故鋼筋根數=(另向基礎邊長-2×起步距離)/間距+1,X向鋼筋根數=[y-2×min(75,s’/2)]/s’+1,若計算結果帶小數,要進1取整。

2.獨立基礎底板底部配筋長度縮減10%構造。根據圖集中獨立基礎的幾何尺寸標注以及注釋可知,單柱獨立基礎底板x和y都≥2500mm時,可采用配筋長度縮減10%構造,但也可不縮減。也就是說,獨立基礎底板底部配筋應盡量趨于“保守”采用不縮減的一般構造[1]。

(1)對稱獨立基礎底板底部配筋長度縮減10%構造。對稱獨立基礎采用縮減10%構造時,最外側的2根底筋長度不縮減,構造同一般構造。其余底筋長度為0.9倍的同向基礎邊長,布置上須交錯,其余構造如一般情況。

由此可推導出計算公式:鋼筋長度(不縮減)=同向基礎邊長-2c;鋼筋長度(縮減)=0.9×同向基礎邊長。雙向不縮減鋼筋根數均為2根,單向縮減鋼筋數量為鋼筋總根數減去不縮減鋼筋根數。以X向為例,縮減鋼筋根數=[y-2×min(75,s’/2)]/s’-1(計算結果進1取整)

(2)非對稱獨立基礎底板底部配筋長度縮減10%構造。非對稱獨基中,若從柱中心至基礎某側底板邊緣的距離<1250mm,在該側鋼筋不縮減,并按“隔一縮一”布置。若前述距離均≥1250mm時,可按對稱情況布置。鋼筋長度和根數計算公式可根據分析出構造要點結合對稱獨立基礎縮減情況進行推導。

(二)獨立基礎底板頂部鋼筋構造

以雙柱獨立基礎為例,根據《16G101-3》標準構造詳圖可分析得出構造要點:受力筋平行對稱于雙柱中心連線,兩側布置;分布筋在受力筋長度范圍內垂直布置;但是圖集中未給出可推導計算公式的信息標注,此時查閱《18G901-3》中對雙柱獨立基礎底板頂部配鋼筋排布構造可知,受力筋伸至柱縱筋內側。[3]前文已闡述頂部配筋有滿布和非滿布兩種情形,由此可推導出公式:受力筋的長度=兩柱外側間距-2c;受力筋根數(滿布)=[頂部臺階y向長度-2×起步距離]/間距(結果向上進1取整)+1;非滿布時,受力筋根數=設計標注值。分布筋計算公式可根據受力筋的長度和根數推導,不再贅述。

三、結束語

獨立基礎應用廣泛,但因其配筋構造的多樣性導致學習難度大。本文基于《16G101-3》對獨立基礎平法識圖知識進行解析,深入分析各種構造要點,理清適用條件,并推導出計算公式,旨在提升讀者識圖能力,理解記憶構造要點,強化鋼筋算量技能。

猜你喜歡
杯口根數間距
更正
尋找規律巧算根數
杯子翻轉中的數學道理
水,不從杯口倒
高速公路指揮中心小間距LED應用探討
玉米的胡須
算距離
基于離差的被動電磁裝甲板間距優化分析
用數學思想解決“翻轉茶杯”問題
煤層氣井的扶正間距及位置確定方法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