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乾隆《景毛小記》考略

2020-02-25 10:06仝建平
山西高等學校社會科學學報 2020年9期
關鍵詞:村志小記縣志

仝建平

(山西師范大學 歷史學院,山西 臨汾 041004)

景毛村是今山西省西南部臨汾市襄汾縣所轄的一個行政村,同時也是景毛鄉政府所在地,位于襄汾縣中部。2013年,該村內部印刷出版了《景毛村志》,編撰先后歷時30年,內容詳盡,是山西省近年出版的質量較好的村志之一。該志附錄了一份《景毛小記》,系據存世抄本謄錄標點而成。經調查,稿本由當地關姓學者保存,基本完好,成于乾隆年間。此前山西史志界普遍認為現存較早的山西村志是五種民國鄉村志,即民國十五年《汾陽縣西陳家莊鄉土志》、民國三十年《靈石縣西河底村四字聯語志》、民國三十三年《洪洞縣蜀村志》、民國三十三年《陽城大寧鄉小志初稿》、民國三十四年《虞鄉縣第三區黃旗營治村志》。今本《景毛村志》披露出《景毛小記》存世,而此《景毛小記》為目前所知現存最早的山西省村志。

《景毛小記》,現為抄本,內容基本完好,字數約有3萬多。但今本《景毛村志》所錄《景毛小記》只有2萬字,遺漏了抄本《景毛小記》內容下冊最后之節烈、方技和藝文三部分以及善行類之“敦行錄”,不知何故。加之今本《景毛村志》所錄《景毛小記》也存在諸多錄文以及編排錯誤,因此利用時要優先使用《景毛小記》現存抄本。但由于抄本未曾公開,造成利用之不便。

本文以今本《景毛村志》所錄《景毛小記》為基礎,適當參照部分照片以補其闕誤。欲圖對《景毛小記》進行初步研究,探究其內容之珍貴史料價值,由此管窺清代中期晉南鄉村之生活面貌。

一、體例及內容編排

《景毛小記》(以下簡稱《小記》)內容分上下兩冊。依目錄所見,上冊內容分八欵、下冊分六欵,共計十四欵。欵即“款”,條目之意,同于“類”。上冊類目依次為山川(序山十條、序川六條)、水利(共十條)、村居(共十三條)、土產(共七條)、祠祀(共十三條)、里俗(共七條)、古跡(共三十條)、祥異(共二十二條);下冊類目依次為紳士(元一、明三十九、本朝四十,士林錄三十四)、老人(明三、本朝八)、善行(元二、明十三、本朝二十七,敦行錄八)、節烈(烈女三;節婦:明四、本朝十六;閨房錄十九)、方技(明一、本朝六,異才錄二)、藝文。

據今本《景毛村志》所錄《小記》,其內容編排,上冊依次為山川類(序山十條、序川六條)、水利類(十條)、村居類(十二條)、土產類(十二條)、祠祀類(十三條)、里俗類(七條)、古跡類(三十條)、祥異類(二十二條);下冊依次為紳士類(元一、明三十八、本朝三十七,士林錄二十九:生員八、國學生十七、雜職四)、老人類(明二、本朝七)、善行類(元二、明十三、本朝二十五)。此后,抄本《小記》尚有:敦行錄九人(注:此處第九人為后加);節烈類(烈女:本朝三,節婦:明朝四、本朝十六,閨房錄十九);方技類(明朝一、本朝六,異才錄二);藝文類(文二十篇、詩五十二首)。

今本《景毛村志》所錄《小記》內容盡管有所缺失,但發現仍有部分缺失內容收錄于《景毛村志》中,如第十二章“文物古跡”第一節“靈源泉”所錄《靈源疏決記》、第七節“碑記”所收《創建浮惠行宮銘》《毛家巷改建楦門記》《重修玉帝廟序》《陀郎廟重建享殿序》《睦宗會序》《重修東岳廟序》《文昌閣序》《元帝廟左右二祠序》《重修華佗廟序》《城隍神社序》《村居起因》《滿水井記》[1]254-261等共十三篇文章均為抄本《小記》“藝文類”收錄??梢娋帉憽毒懊逯尽窌r應該見過《小記》的藝文類內容,緣何未收入村志,尚不知曉。另外,目錄所標與內容之條目也有出入,如人物類數量。其中原因,或有后加,或為編寫《景毛村志》者編排失誤所致。

綜合目錄及內容之類目來看,上冊為山川、水利、村居、土產、祠祀、里俗、古跡、祥異,下冊為人物和藝文,性質屬于一部村志無疑。

二、書寫特點

(一)總序和類序兼具,述書寫用意

志首有總序,每類之首均有序??傂蛟唬骸熬懊磺f,僻居太邑之東北隅,其地不過二千余畝。其家不過二十余牌,可謂小矣。然而隸太和之玉宇,亦足昭風化,未嘗不可記也。記之者,記其地,記其時,記其人,記其事而已。山水以滋物產,禮俗以別古今,而于祥異一例,足以徵氣運榮貴,以昭盛典才德,以著修能。而于藝文一例,想見真面目,區山水古今而別之。昧者可使之明,疑而爭者,庶幾其可安也。集人物才德之能而彰之,歿者可使之存,企而慕者庶幾其可鼓也。是記雖小,而勸戒寓焉,以成風化,以培風俗??杀胤鞘⑹乐恍⊙a乎。余集是冊。謹將編錄緣由著于篇端,以作先聲云爾,謹序。時乾隆四十一年丙申冬月書于靈泉居之館舍。莊人王天祐榮之氏誌?!盵1]307

全志共分十四類,每類之首,均有序。如水利類序曰:“盡為溝洫,書言之矣。是莊雖小,亦備溝洫。人豈不知求利乎,但所求利者,或至貪利。貪利者,因而爭利,因爭利,則不順自然之利而反恐陷于不利,噫,此欲以利為利,而以利為害,何貴有此水利哉。利貴公而不可私,有此水利者,共謀順利可也。序水利類?!盵1]312

總序和類序位居志首及每類之首,敘述編寫用意,便于閱讀了解。

(二)記述兼有追溯

這在祠祀類和里俗類較為常見。祠祀類,如“觀音殿”之“菩薩”、“財神祠”之“財神”、“關帝殿”之“關帝”、“龍王神樓”之“龍王”、“老子祠”之“老子”、“玉皇廟”之“天皇大帝”、“元天圣母廟”之“元帝”(實為“玄帝”避諱)、“東岳廟”之“五岳”、“九江圣母廟”之“九江圣母”。如“龍王”曰:“按龍王之號起于宋,古者祀四瀆,以享諸侯之禮祀之。又有祀海神于晉地之說,又有祀兩師之說,以其利澤及人,故古人立祀典,然之謂之為龍也。自宋大觀中,贈以王號,而龍王之名始起,以水象龍,非一物,果如人形也。蓋水本陽,于陰中而成形,氧(疑為“陽”)升則為云,云結則為雨,凝聚于地,則為水,鐘于山川,則為泉,流而為江為河,一而為湖為海,皆此水也。肖像以祀乃釋教之余也?!盵1]323

里俗類之“節禮”之元旦節、正月望日、寒食節、端陽節、重陽節,均簡要講其來源始末。如“寒食節”曰:“春秋時介子推從晉文公從亡有功,隱于綿山,子推被焚而死,晉人哀之,于是日禁火,謂之寒食節。漢末橋元(實為“玄”字避諱)謂曹操能安生民,橋元死,操感其知己,于是日自為文祭于墓,于是有寒食祭之禮。鄉俗于寒食前一日為掃墓日,前二日為新墓日,皆于日未出時黎明赴墓祀奠,用紙為錢形燒化?!盵1]329-330

志書重在如實記述,詳今略古,也就是多記述當代?!缎∮洝愤@部分在記述時多用筆墨追溯神靈、節日來源始末,而該村所屬的太平縣歷代所修纂的《太平縣志》所記上述同類內容也未曾如此追溯。這種追溯便于閱讀使用,也有利于文化知識傳播普及。

(三)類目下有附傳

紳士類,分朝代列人物七十六人,隨后附錄“士林錄”,列生員、國學生、雜役三類二十九人;善行類附錄“敦行錄”九人;節烈類附錄“閨房錄”十九人;方技類附錄“異才錄”二人。均屬于附傳性質。

(四) 為在世人立傳

以往方志界一般認為,舊志(1949年之前編纂的方志)中不為活人立傳。但《小記》紳士類附錄“士林錄”之“生員”為作者王天祐立傳、“國學生”為參閱人王模立簡傳。節烈類附錄“閨房錄”十九人均是年輕守寡,《小志》編寫時尚守節在世。乾隆《太平縣志》成書于乾隆四十年(1775),王天祐尚在世,在《人物志·文行》已收錄王天祐??磥砬∧觊g編纂志書已出現為在世人立傳。這點也應引起方志研究者注意。

三、管窺清代中期晉南鄉村生活的珍貴史料

乾隆時期,景毛村隸屬于山西布政司平陽府太平縣,地處“縣北”,“景毛距縣二十六里”。這里是山西經濟文化較為發達、人口較為稠密的地區。作為現存少見的清代山西村志,《小記》內容豐富,可以作為管窺清代中期晉南村落面貌的一扇窗口,對于研究山西南部鄉村史具有較珍貴的史料價值。

(一) 民戶與村務

景毛村已有千年歷史,村名經歷了毛村、景毛里、景陳荀里、景毛村等稱謂,俗多稱毛村?!八卧獣r莊甚小,惟毛姓人眾,故以毛村名。其時附近諸村,聚而為里,今十甲辦事,謂之景毛里。明末役重,民漸流亡,甚至有一甲盡逃者。清初并里攢甲,與陳郭里、荀董里合為一里,謂之景陳荀里。順治十年,民苦寇,筑城,凡附近諸民,移置一處,統而名之曰景毛村?!盵1]317景毛之名,因毛姓聚居之毛村和村中有靈景泉而來。乾隆時,全村民戶共有十二姓(關姓、劉姓、李姓、高姓、賈姓、毛姓、吳姓、張姓、周姓、段姓、王姓、曹姓),分二十三牌零二戶。其中“寄寓生理工作人共列三牌零二戶,為畸零牌”[1]316,此外尚有樂戶李姓二家不在上述統計數內。若按每牌十戶計算,全村應共有二百三十多戶?!缎∮洝分^三百多家,“所里居民約三百余家,遠者二十二三世,近者十三四世”[1]317??側丝谏锨?,不是小村落。按《小記》成于乾隆四十一年(1776),村民遠者二十三四世,往前推已到北宋時代,可知在《小記》成書時代,該村至少已有七八百年歷史,屬于一個晉南古村落,至今仍是不多見的有翔實歷史記載的古村落,或許可以作為解讀山西千年古村的活標本。

村舊無城,居民甚散。順治六年(1649),“寇亂,逃亡甚眾”。順治十年癸巳(1653)間,“西坤等筑城。周圍共城三十六工,每工高、長各二十四干,周圍共八百六十四干,計地二里零四分。城占地,十二畝九分六厘”[1]314-315。明朝時,全村分為西院、南院、東院共三院,每院為首六人,分院辦事??滴跏荒?1672),古西院分為中院、西北院,古南院分為南院、西南院,共四院,每院四人,加上東院六人,總計二十二人,只負責辦敬神事。村舊有東、西、南三門,中院、西北院辦西門事;西南院、南院辦南門事;東院辦東門事??滴跞?1693)開北門,分撥中院及東院、西北院城外有地之家,辦北門事;后因北門人家短少,逢冬月閉門不開,門夫仍然守夜。

村務,雇莊頭二人辦理,西北院、西南院、中院雇一人,東院、南院雇一人。鄉約也曾參與處理村務,后禁用縉紳,村務只委托莊頭二人。村中有大廟,內有鄉約所,“凡村中諸公務,鄉緒(疑為“約”)鳴鑼,聚眾商議,皆在此廟”[1]316。村務費用多是公攤。村中有社倉(義倉),以備不時之需,原由公議推舉倉長負責,后因無人愿充倉長,改由五院為五股存谷存銀。

村中有互助組織,如睦宗會、關帝社。王姓曾建立睦宗會,“凡生一子者,出銀一錢;生一女者,出銀五分。以歲之祀祖先者,經其事,記名登簿,按名記銀,以二分算息。于每年正月初一交班,兩枝輪流,周而復始。一以考成丁之有自,一以使告老之無辭。行之數年,子母豐裕,取其羨余,享我祖先,燕我宗盟……可以為祠堂建儲之費,可以備婚器用之需。貧而賢者,歲可給燈油之資;老而鰥者,歲可周衣食之用”[2]。關姓組建關帝社。因祭祀神靈而組建的會、社尚有其他。還曾建有互助備荒設施,二甲、四甲均曾有豐贍庫。

(二)水利灌溉

景毛村地處汾河中游流域,但汾河水并不流經該村?!缎∮洝匪d水利類有十條,南澗、后澗、腦上汧、窠朵汧、北坡汧、劉家汧、寨子汧、靈源泉、天池、滿水井??芍鍍绒r業用水多是使用溝峪水、泉水,尤其是夏秋季雨后的山水,自尉劈峪而來的南澗水和自豁都峪而來的后澗水?!按寰訊徏?,前后里許皆澗,后汧之水自西山豁都峪而來,前汧之水,自西山尉劈峪來,俱東流入汾。每逢雷鳴水發,居民障水以澆地,地頗肥美。前汧至終,地下涌泉,鑿而為池,澆地數百畝,惠及鄰村,為縣志八景之一。因名曰靈景泉。景毛之得名,意取諸此。旁澗之地,池水所不能灌者,鑿井以灌之。自有居民以來,即享此利久矣?!盵1]318如記“腦上汧”曰:“在村正西,引南大澗之水。上截澆官道以西地,下截過官道東分為二口,南為申村口,北為景毛口,入口至回回鼻,分北一渠,東流至三分口,又北分一渠,皆有申村、董村地。又東流北分一渠,灌虎口里諸地,南分一渠灌申村城門外諸地。東流二渠,皆名腦上汧,北汧為頭汧,澆村西北諸地,至村南歸于澗。南渠為四汧,澆村正西諸地,至西坡上南流,自深溝旁而下入南澗?!盵1]312彼時尚有明萬歷年間豎立的水利碑兩通,一在縣治儀門外,一在本村觀音廟內,可見應是水規。又,“靈源泉”記:“在村正南。碑載池地,東西長四十九干,東闊十三干,西澗十二干,出水口為古蓮花池,斜長二十八干,南北闊四干。池在本村地界,東流灌四村地,景毛四日,南高二日,北高四日,西郭三日。萬歷三十四年,西郭退水分,水流至北高南即伏,乾隆四十年六月,西山水發,古池為澗水塹墊,三村俱不能澆地矣,舊呼靈景泉誤?!盵1]313此泉古為蓮花池,有石碑記池地四至。光緒《太平縣志·輿地》記“靈景泉在縣東北二十五里景毛”,“靈源泉在縣東北三十五里陳郭村西南”[3]44。既然村名景毛之“景”源自“靈景泉”,縣志也記靈景泉在景毛村,而王天祐所謂村中“舊呼靈景泉誤”,應為靈源泉,不知是何依據?《太平縣志》載八景之一為“靈泉春色”,王天祐認為是指景毛村的靈景/源泉。

《小記》善行類記明代村人王巖“調正村西水利,碑刻傳后”,關時潤“調正水利有功”,賈大儒“為渠長,與鄰莊爭水利,訟百辱不屈,鄉人實利賴之”。因調正水利、爭水有功,被一百多年后王天祐撰村志收錄,足見水利對景毛村生存的重要性,因管水、治水、爭水作為突出者,在當時受村民推崇,身后仍有影響。村民以農業為主業,得灌溉之利,民風淳樸,安居樂業?!胺蛉饲榘灿谒暥?,田能足食,即無別圖,灌溉資勤,不暇他務,所以村僻,而民頗淳。爾來地狎人眾,或事商游,積余資者漸有奢侈風焉,然而艷尚服飾,鄉人猶爭鄙之,蓋古道之流傳,未盡替墜矣?!盵1]318

(三)祭祀與演戲

清代的山西南部,戲劇極為發達,祭祀與演戲緊密相連。如里俗類之“祭禮”載:

正月元旦節接神,黎明祀浮惠,初九日祀玉皇,十五日前后祀瘟神演戲,十九日祀香山,二十九日祀火星圣母演戲。

二月初二日祀土地,初三日祀文昌,十九日禮觀音,寒食節祀華佗演戲。

三月清明祀浮惠演戲,初三日祀元天上帝,二十日祀子孫圣母演戲,二十八日祀東岳。

四月立夏祀五谷神演戲,初八日祀關帝。

五月初五日祀浮惠,十三日祀關帝。

六月十三日祀華佗,二十四日祀關帝。

七月立秋日祀五谷神演戲,初十日祀九江圣母,十五日祀伯王神演戲。

八月十五夜祀月,是日華佗廟神首交班。

九月十三日祀關帝演戲。

十月初一日祀牛馬王演戲。

十二月二十三日夜祀灶,用飴糖面餅以祭。[1]331

另據《小記》之“祠祀類”記載,正月二十九日在火星圣母祠祀神演戲;三月二十日在子孫圣母殿舉祀演戲三日;四月立夏日、七月立秋日,在村中大廟敬瘟神演戲;四月初八,在關帝殿,合莊演戲祀神,后來九月十三關姓演戲獨祀;七月十五日在伯皇殿舉祀演戲三日;十月初一在牛王殿舉祀演戲三日。又,浮惠圣母行宮,“南截建茶房,上加戲房與戲臺相連”;浮惠廟,“演戲四日”;“(乾隆)四十一年,合莊神頭現年公議,陀郎、浮惠二廟,同演戲六天,浮惠廟按水地九十一畝,每畝出銀八分,(此處疑有脫漏)出銀七兩二錢八分,下剩合莊按糧分攤。神頭辦臺子旗傘,見年請鑼鼓、戲飯攤入村中,上下二廟地畝香資,俱入公用”[1]328-329。此外,里俗類之“喪禮”載:“五七之期,為女者請僧超度,或葬時用僧要戲,皆是舊弊。惟首七祭奠,止散樂數人,禁絕演戲,此變最佳?!盵1]331

另古跡類之“社稷壇”載:“在村西北玉皇廟后。舊時里人立社,春秋二社日祭,命樂舞于社。明末時,戲興而舞廢,祀神于廟,改為立夏秋日祭,社祀遂廢。今故址猶存?!盵1]335說明當地到明末時,社祀使用樂舞改為廟祀使用戲曲,演戲成為流行時尚。費用多是按地攤派。

上述《小記》所載演戲時間、場地、祀神,以及戲房、戲臺、戲飯、戲價,均是關于祭祀演戲的鮮活資料。一年中景毛村中有如此頻繁的祭祀演戲活動,足見戲劇在村民精神生活中的廣泛而深入,人、神和戲三者之間連鎖互動,可謂人養戲、戲娛神、神佑人。

(四)喪葬風俗

當地存在死者停尸數年、數十年不葬的習俗。如里俗類之“喪禮”載:“鄉俗重風水,往往艱于難尋佳墓,輒甘停喪,甚至喪積數世,有數十年不葬者矣,人因于俗,竟不知改,是可嘆也?!盵1]335這種現象在當地不屬罕見,尚有其他民間文獻佐證。

金元墓葬有無棺而葬。如古跡類之“北古塚”載:“在村西北,塚多磚砌,葬無棺槨,尸在坑上,席衾為睡,一開塚口,觸風皆化?;蛟疲航鹪獣r葬法如此,盡皆荒坡之地也?!盵1]335這種葬俗在當代晉西南地區考古發現的金元墓葬中屢見不鮮。

(五)災害

《小記》之祥異類載有地震、虎患、旱災等災害?!暗卮笳稹陛d:“康熙三十四年四月初六之夕,有聲自西北來,如風吼狀,頃之,房舍如鋪地,人有壓傷者,數月不止?!盵1]337此為康熙三十四年(1695)平陽府地震史料?!盎悺陛d:“康熙四十八(年)寒食上墳,虎忽至莊西北崖下,蹲踞窯中。關云章陡見,驚異不敢急走,而虎亦不動。因傳聞村人聚眾觀看,毛姓有名可周者,擊之以石,虎出而撲之,傷其一臂,人眾喊救,虎遂東行,死于陳郭村中。今本村名其地曰‘虎口里’,名其窯曰‘老虎窯’?!盵1]337這也反映出彼時南部呂梁山生態尚好,有老虎出沒?!昂禐摹陛d:“康熙六十年,麥禾俱無。斗米價銀一兩,村民有粥換妻子者,邑侯張公在本村廟中散糧救民?!盵1]337

(六)載錄碑文及口碑資料

《小記》藝文類所錄村中碑文諸多,查《三晉石刻大全·臨汾市襄汾縣卷》[4]云,這些碑刻大多不存,因而對傳承景毛村歷史文化來說彌足珍貴,也可以增補《三晉石刻大全·臨汾市襄汾縣卷》之“亡佚”碑刻。另如祠祀類錄清代修土地廟碑文,曰:“古者土地之祀,天子祭地于北郊,看顧諸侯下及閭里,皆祭于社。厥后,社祭廢,而變為土地祠。奉神者,視為幽冥中一方鄉保之義,尊神也,而反卑之,此釋教之誕妄也,余甚憤焉。莊有是也,由來遠矣。歲久頹圯,過者皆憫之。莊人修理,功起于去歲二月后,麥熟而告竣。余曰是后民,惟神有靈,惟人有功,功不可泯,神不可誣。余彰功德,而因正祀神之名號,是亦一快事也。是為序?!盵1]325-326

古跡類錄“古地窖”曰:“舊村無城,苦兵禍,多穿窖以避之,其窖多透井,今廢棄不用。然時時有塌陷者,人即從而填之?!敝迕裨瓰楸鼙溚诰虻亟?,后修城而地窖廢。鄉人關廉清口述親身經歷,王天祐錄為“游地窖記”,文曰:“關姓有諱穎發者,其院內西房北間地下一窖,一日已刻啟開,人爭看之,其族人關國泰、關順發、關廉清等人,放梯而下,梯約九尺,下盡一梯,有階一層,又下如此。三梯始至底。國泰等各帶火具秉燭而行,其窖寬窄不等,每逢闊處,留土階一條使人坐也。既而深入,行玩多時,陡聞頭上車聲如雷狀,似車觸石而過也?;蚵勣A碌聲,心疑為近井,然究未之遇也。其塌陷處瓦礫堆塞,傍行可過,而人不知懼,蓋明知其深厚,萬不能傷人也。未幾燭已灼完,究莫窮其坎穴之所至,又煥(疑為“換”)一燭,相率而回,及登梯出窖,蓋已申刻,其距入窖之際已三踰時矣。關廉清言之鑿,錄記其語于此,留一異?!盵1]334屬于采訪獲得的口碑資料,可信度較高。足見村中地下通道之曲長。

此外,景毛村存在年代久遠,寺廟等公共建筑眾多。古有土地廟、佛爺廟、社稷壇、玄帝廟、浮惠廟、東岳廟等;乾隆年間村中仍有大廟(菩薩廟、關帝廟)、西廟、東小廟、土地廟,村外尚有玉皇廟、玄天圣帝廟、東岳廟、九江圣母祠、陀郎廟、浮惠廟、文昌閣?!案鲝R占地,共二畝七分六厘三毫九絲九忽?!盵1]315公共建筑眾多,可以看出村民經濟狀況不致太差,可以出資出地出力修建寺廟,信仰多種神靈。但諸廟占地不到3畝,可知規模有限。

四、作者王天祐

《小記》為抄本,線裝一冊。書衣上,左上方紅紙書簽標“景毛小記”,中間署有“大清乾隆四十二年 誌”,右下方紅紙襯簽標“関景湘”??芍獞獮殛P景湘收藏于乾隆四十二年(1777)。首頁有序,署“莊人王天祐容之氏誌”,時間在“乾隆四十一年丙申冬月”,書于“林泉居之館舍”??芍餍蛘咄跆斓v為本村人,也是作者,自序作于乾隆四十一年(1776)冬月,大概此時成書。序頁反面錄有“會纂人”八人、“謄訂人”十人、“參閱人”十五人、“本年巷首資理人”十五人姓名,這四十八人也參與過修撰該《小記》的工作。編纂《小記》,擁有一個近五十人的編纂班子,王天祐主筆,還有會纂、謄訂、參閱、出資者。其中關景湘就是參閱人之一。

此抄本《小記》已有后人增補,明顯的有四處。在首頁,緊隨序后又寫有“峕嘉慶元年存王克和修誌”,與序筆跡不同;“敦行錄”之王克和小傳,天頭處又出現“道光十年入太平縣志”;“敦行錄”最后一人為關登第,小傳內容居然出現“咸豐年間”。抄本末尾出現“光緒三年山西省大旱”一段五行文字,顯然也是后人所加。

在《小記》紳士類附錄“士林錄”之“生員”,竟有王天祐小傳,“字榮之,道純子,邑庠生,入縣志文行內。志載‘景毛人,平生嗜學不倦,所著書數種,皆有本原。詩亦朗朗可誦’”[1]344。查乾隆《太平縣志·人物志·文行》載:“王天祐,景毛人,庠生。生平嗜學不倦,所著書數種,皆有本原。詩亦朗朗可誦?!盵1]344道光《太平縣志·人物志·文苑》同。光緒《太平縣志·人物志·文苑》載:“王天佑,號靈泉,景毛人。廩貢。嗜學不倦,殫心著述。其《四書考異》一書,考據精詳,膾炙人口。詩亦清雅可頌?!盵3]488光緒《太平縣志·藝文下》載:“《四書考異》 于字同義異、字異義同處,剖析極明。其論天文、地理、道學處,亦不失之影響。王天佑著?!盵3]334

王天祐,生卒年不詳,景毛人。祖父王施澤、父王道純,《小記》善行類均有傳?!缎∮洝份d:“王施澤字耒蘇,巖孫,入縣志。志載‘景毛人,弟亡,撫孤侄道隆如子,侄亦以父事。隆與堂弟道純同居,終身無片言參差,一門友愛,足以維風’。贈匾曰‘善行可風’”[1]348。查乾隆《太平縣志·人物志·孝義》,載:“王施澤,景毛人,弟亡,撫孤姪道隆如子,姪亦以父事之。隆與堂弟道純同居,終身無片言參差,一門友愛,足以維風?!盵5]道光《太平縣志·人物志·孝友》同?!缎∮洝份d:“王道純字靜巷,施澤子,嗜文藝,篤于孝,同兄道隆同居,終身無片言參差,縣志稱‘一門友愛,足以維風’。序父名下?!盵1]350《小記》藝文類收錄王道純文章《忍氣安命說》一篇,緊隨其后似為五言詩一首和內容不詳文句四行,注文曰“以上著作刻版存家,錄此數條以備一列”[2]??芍醯兰円彩穷H有學養,曾有著作刻版,所謂“嗜文篤孝”者。王天祐生活的年代,乾隆四十年(1775),太平縣知縣張鐘秀修纂成《太平縣志》?!缎∮洝分型跆斓v祖孫小傳所謂“縣志”正是指此乾隆《太平縣志》。在乾隆、道光和光緒三種《太平縣志》中,祖孫二人均被收錄進《孝友/義傳》和《文苑/行傳》。結合《小傳》對王天祐祖父、父親、堂伯父王道隆的簡單記載,可知王天祐有家學傳承,王家以孝友傳家,遠近聞名,能進縣志,在當地有一定知名度。

王天祐,廩貢生,科舉方面沒有太大成就。生活簡樸,居所自號靈泉居,“時儕友知交,有以毛村名余者。余惡汾濱、毛村之得以相混也,因而自為記。且以別吾居曰‘靈泉居’。泉靈而人不靈,居其如余何”[1]318。在景毛一帶設賬從教為生,“余居是鄉,性最懶甚,有數畝之田,不能自治,而雇佃于人,以故事簡,身間得以館外焉”,“靈泉居之館舍”,“予邊館于此”。撰有《四書考異》,“于字同義異、字異義同處,剖析極明。其論天文、地理、道學處,亦不失之影響”,可知在理學、四書方面有所深入,對天文、地理也有所研究。前述《小記》在祠祀、節禮方面多有追溯,理應較為熟悉這些知識。既能為縣志收錄進《文苑傳》,說明他定有較高的文化素養。所撰詩文目前僅知連村分建三星廟真武廟文昌廟泰山廟志文序,作于“乾隆三十二年歲次丁亥雪月”,“景毛莊邑庠生 王天祐撰”,當時他在連村任教,“時予邊館于此”。也許正是因為他較有學問,才承擔起編寫《小記》的任務?!缎∮洝吠瓿杀M管得到多人參與幫助,但作為主筆,王天祐無疑是功勞最大者。

結語

現存抄本《景毛小記》是編纂于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的一部村志,是目前所知現存最早的山西村志。該志依次設有山川、水利、村居、土產、里俗、祥異、祠祀、古跡、紳士、老人、善行、節烈、方技、藝文十四類目,三萬多字,記述內容豐富,對于研究清代中期晉南鄉村史具有重要的資料利用價值。此志的現身,至少使得現存山西鄉村志的歷史由民國提前到清代中期。期待該志抄本能完整公開,便于史志界研究利用。通過《景毛小記》,可以管窺清代中期晉南鄉村生活面貌。景毛村是個千年古村落,因其有《景毛小記》翔實記述,故而具有研究華北地區千年古村落的活標本價值。結合田野調查、今本《景毛村志》,將《小記》所記錄的歷史斷面充分展示,發揮其在文化傳承、文物考古、鄉土社會研究、旅游開發中的積極效能。

猜你喜歡
村志小記縣志
“一域全景式村志”的編纂模式探索
縣志里的鄉賢
入川小記
改詩小記(外一則)
郭樺小記
江蘇省張家港市村志編纂調查
把村志打造成村民的“傳家寶”工程
——江蘇省張家港市較大規模推進村志編纂的調查
菜園小記
關于村志的研究綜述
纏訪者入縣志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