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學診斷視角下中職計算機專業信息化教學實踐研究

2020-02-26 15:42蘇豫全
中國教育信息化·高教職教 2020年1期
關鍵詞:信息化教學模式

蘇豫全

摘? ?要:基于專家對計算機專業課堂的診斷及建議,文章將“芯能”實訓平臺、職業素養平臺、雨課堂等信息化手段應用于課堂教學。通過問卷打分和專家評課,可以發現,專家對這些信息化手段應用于計算機課堂表示認可,能夠改變過去教學互動差、教學效果難以實時反饋、職業素養缺乏過程性評價等問題,進一步提高了教學效率。

關鍵詞:教學診斷;中職計算機專業;信息化教學模式

中圖分類號:G40-057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8454(2020)01-0086-04

一、教學診斷的概念及內容

2015-2016年,教育部職業教育與成人教育司連續發布兩個教學診斷文件,涉及教學診斷的開展以及指導方案,由此可見教學診斷工作的重要性。教學診斷是指在課堂這一特定環境內發生的,由教師和學生共同生成的“教”與“學”為診斷客體,并對該客體的價值偏差進行分析,最終找到偏差出現的原因[1]。其目的是針對教學過程中的不足,提出改進方法,不斷優化課堂的教學環節,完善課程教學內容,以提升教學效率。

經過文獻調研得知,有關教學診斷的內容有兩種解釋。從宏觀的角度看,教育部文件將教學診斷的內容歸納為:教學隊伍與建設、課程體系與改革、課程教學與實踐、學校管理與制度等10個方面。向長征提出教學診斷包括辦學理念、人才培養、課堂教學等方面[2]。從微觀角度,代天真等學者從診斷主體的角度指出教學診斷內容包括診斷教師、診斷學生、診斷師生關系三個方面[3]。因此,筆者將從將微觀角度出發,將診斷內容集中在教師課堂教學。

二、教學診斷開展及存在問題

根據浙江省教育廳、杭州市教育局的安排,2017-2018年,我校計算機專業教師全員開展教學診斷活動,旨在聚焦課堂,開展教學診斷,提高教學質量。參與的專業教師達到3O多位,聽課、評課專家有20余位,一同對教師的教案、課堂教學進行診斷。專家與上課教師在課后進行交流,提出診改建議。從專家的反饋意見來看:①許多教師使用信息化教學手段輔助教學,專家非常認可,例如藍墨云班課、UMU等;②一些教師上課的課題比較新穎,能與當前計算機前沿技術相接軌,如網絡安全體驗、二維碼應用等。同時,專家也指出了計算機專業課堂教學的不足。

1.教學效果難以實時反饋

在計算機專業的教學過程中,教師了解教學效果主要有三種途徑:①教師通過觀察學生的學習狀態,判斷教學效果;②教師通過對學生作品的抽查,了解教學效果;③教師通過課下批改每位同學的作品對教學效果進行判斷。采用上述方法,教師很難全面把握學生對知識點、技能點的掌握,關注不到每一位學生。雖然課下批改、分析學生作品可全面了解教學效果,但對于學生出現的問題,只能等到下節課講評,起不到實時反饋的作用。

2.教學互動較差

針對計算機專業的教學內容,大部分教師采用講授法、演示法。課堂教學互動僅僅局限于教師提問、學生回答、師生答疑,這樣勢必會造成課堂氣氛沉悶,影響教學效果。

3.素養目標缺乏過程性評價

隨著新版中職信息技術課程標準的公布以及校企合作的深入,教師從只關注知識、技能目標的達成,轉變為注重能力目標、素養目標的培養。在中職學校,學生即將面對就業,因此,企業的職業規范需要在學校養成,需要教師長期培養、持續關注。

三、基于教學診斷的信息化教學手段應用

1.使用“雨課堂”平臺,提升互動頻率

“雨課堂”軟件是由學堂在線和清華大學共同開發的教學智慧軟件,主要目的是提供更好的教學互動方式,提高課堂效率[4]?!坝暾n堂”軟件可實現:①教師點評作品,學生發“彈幕”參與評論,增強師生之間的互動[5];②教師可利用軟件中的投票功能開展教學,讓學生互評作品,提高學生的分析能力,共享作品的優缺點。除此之外,雨課堂還具有課件實時推送、作品點贊等互動教學功能。

2.采用“芯能”實訓平臺,實時反饋學習效果

針對學生學習效果難以實時反饋問題,學校自主開發了“芯能”實訓平臺,可實時反饋學生的學習效果。在“芯能”實訓平臺上,教師可方便地查看學生的練習情況,包括最高分、最低分,以及不合格人數及所占比例,如圖1所示。這些分析功能,可讓教師實時了解學生的學習效果,針對學生出現的問題,整體講評,以提高教學效果,同時也可對個別學生實施精準教學。

3.采用職業素養平臺,對學生職業素養情況進行記錄

針對素養目標缺乏過程性評價的問題,學校自主開發了職業素養平臺,對學生的職業素養進行過程性培養。在職業素養平臺中,不僅記錄著學生的每節課素養情況,而且還采用了綜合評分排名機制,給予學生一個內在驅動力,促使學生自發地提升自己的職業素養,提高綜合素質。職業素養平臺如圖2所示。

四、教學實施

基于專家對計算機專業課堂的教學診斷,結合信息化手段的應用與改進方法,筆者以 “一維碼制作與應用”為課題,實施了課堂教學。課程結束后,專家、授課教師、學生共同參與了教學評價。

1.教學模式及主要流程

教學主要流程分為課前預習、課中學習、課后練習三個教學環節[6],如圖3所示。

(1)課前預習。教師采用“雨課堂”軟件發布與教學目標相關的文字、PPT、小游戲,以幫助學生理解某一概念及難點。對于概念理解有困難的同學,提供了問題討論區,學生之間可互動討論;此外學生還可以向教師提問,教師解答疑問,以此提高預習效果。為檢測學習效果,要求學生完成平臺中的測試題,教師可查看學生成績,了解學生的學習效果。課前預習流程如圖4所示。

(2)課中學習。課中學習主要針對知識目標、技能目標展開教學,強調素養目標的內容,培養學生職業習慣。同時對學生能力進行培養,如表達能力、自學能力等。課中學習主要流程(如圖5所示):①教師演示技能點,講解技能點中的難點。②學生在“芯能”平臺中,完成技能任務。③教師查看“芯能”平臺中的學生成績,了解學生的學習效果。對于學生練習中出現的“通病”,給予全班性講解,也可再推送同類型題目給學生練習。④在學生進行練習時,教師可關注學生的職業規范、職業習慣,如7S管理、工具擺放等。對于職業規范,教師可進行記錄,表揚優秀學生,督促后進學生。利用職業素養軟件,記錄每一次學生上課的表現,有利于職業習慣的養成。⑤教師講解完基本任務后,可布置討論任務,學生分組完成。在討論中,各自發表自己的建議和意見,加強課堂互動,提高學生學習興趣。討論結束后,學生可按照討論結果,完成自己的作品或小組作品。最后每個小組派一位組員,從制作思路、實現手段等方面,呈現小組作品,同學們可利用“雨課堂”的“彈幕”功能評論,參與課堂互動,并且可對滿意的作品進行點贊和投票。這一環節,不僅僅可增加師生互動,還可以培養學生的表達能力。

(3)課后練習。課后練習主要針對本課內容進行總結與鞏固。①教師布置課后任務,利用美篇工具,總結本節課的知識點、技能點分享至朋友圈,分享自己的教學成果。通過簡單的分享,可提高學生的表達能力,同時也提高了作業質量,促使學生回顧與復習。②在“雨課堂”平臺上,布置課后練習,學生完成課后練習。通過雨課堂軟件,教師可實時了解學生的課后練習完成情況。

2.教學課程實施

基于以上教學流程及模式分析,筆者開設了一堂市級公開課,課題為“一維碼的制作與應用”,講授對象為高一年級物聯網班級的學生。課程的知識目標為掌握一維碼概念及一維碼原理;技能目標為掌握在Excel環境下一維碼的制作;素養目標為一維碼制作中變量命名規范。教學方法主要為情境引領、任務驅動。信息化工具除常規的PPT、學案幫助、微信等,主要為“雨課堂”、“芯能”實訓平臺、職業素養平臺。

(1)課前預習。教師通過“雨課堂”平臺發布文字資料,包括一維碼概念、一維碼原理、一維碼作用,并發布錄制的一維碼制作原理視頻至“雨課堂”平臺,使學生了解什么是一維碼,以及一維碼的原理。對于一維碼這一概念理解有困難的同學,提供了一維碼的案例及故事,幫助學生理解概念。同時提供了一維碼的原理、一維碼概念兩個討論區,學生之間可互動交流。此外學生還可以向教師提問,教師解答疑問,以此達到本課的知識目標。為檢測課前預習效果,教師發布一些一維碼相關的檢測題目,并實時獲取學生完成情況以及成績。

(2)課中學習。①任務呈現及演示。教師呈現一維碼的效果,講解在Excel下barcode控件的使用,并設置相關屬性生成一維碼。②一維碼制作練習。學會一維碼的制作是本節課的技能目標,也是教學重點,教師需要全面掌握學生的學習情況,因此將一維碼制作的練習題導入“芯能”實訓平臺中,要求學生完成,如圖6所示。③查看學習效果。傳統計算機課程,學生的練習效果依賴于教師的感覺或抽查作品,這樣不利于教師全面掌握學生學習情況。在“芯能”實訓平臺下,教師可利用平臺中的實時統計與分析功能,觀察學生的分數及完成情況。對于本次課出錯較多控件的屬性設置,進行集體講評,以達成該技能的目標。④素養目標達成情況。學生在制作一維碼時,教師還需要觀察學生的規范,比如:一維碼制作變量的命名規范。對于職業規范掌握較好的同學進行加分,表現差的給予減分,利用職業素養平臺,記錄學生職業素養情況,期末形成過程性評價,如圖7所示。⑤布置討論任務。為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合作能力,將6位同學為一組,討論話題為一維碼在生活中有哪些場合可以應用,討論過程中,學生有回答在超市商品中應用,也有在圖書館借書中應用,以及在快遞中的應用。討論結束后,針對每組的討論,要求學生完成案例制作。⑥作品完成及呈現。學生完成作品后,每組派一個代表進行制作思路闡述,其它組利用“雨課堂”軟件進行投票,以及發送“彈幕”評論。這一環節既可以調動課堂氣氛,也可以提升學生的技能。

(3)課后練習。課后利用美篇工具,完成一維碼原理、一維碼制作的總結,完成后分享到班級群及微信朋友圈中,分享自己的學習成果。同時學生完成“雨課堂”中的理論測試題,進一步鞏固本節課理論知識和操作步驟。

3.效果評價

課程結束后,邀請20多位計算機專業教師進行了問卷打分與評課。

(1)問卷設計。問卷設計主要從教師教學、學生學習、教學互動三個維度進行打分[7]。具體的評價指標,如表1-表3所示。

(2)問卷打分情況。教師教學情況的平均分數為5.2分;學生學習情況的平均分數為3.5分;教學互動情況平均分為5.4分。從具體指標看,教學目標設定合理情況的分數為1.8分,分數較高,說明聽課專家對本堂課認可度高。教師積極引導學生討論,這一評價指標分數為1.7分,表示課堂學習氣氛較好。但也有一些指標需要加強,如“學生主動提出疑惑”方面的分數只有1.2分,仍需要教師關注學生狀態,改進教學方法。

(3)聽評課情況。聽課教師意見較為集中,認為課程中重視技能目標、素養目標的培養,符合當代職業教育的育人目標,特別是職業素養平臺的應用。評課教師還對教師使用“芯能”平臺表示了肯定,肯定了實時反饋的教學效果,有利于提高課堂效率。

五、結束語

針對教學診斷活動中專家的建議,本文提出了使用有效的信息化教學手段,可改進教學中互動性差、教學效果難以實時反饋等問題,具有教學互動強、教學效果實時反饋等優勢。通過課堂教學實踐,聽課專家對“雨課堂”、“芯能”實訓平臺、職業素養信息化工具的應用表示認可,可調動課堂學習氣氛,促使學生自覺探究。當然,任何課堂都不可能盡善盡美,從問卷打分情況看,“學生能主動提出疑惑,闡述見解”需要教師多關注,進一步調整教學方法,完善課堂教學。

參考文獻:

[1]祝新宇.中學多樣化課堂教學診斷模式研究[D].上海:華東師范大學,2007:14.

[2]向長征.基于領導視角的中職教學診斷與改進研究[J].當代職業教育,2018(3):28-33.

[3]代天真,李如密.課堂教學診斷:價值、內容及策略[J].全球教育展望,2010(4):41-43.

[4]學堂在線.學堂在線推出智慧教學工具——雨課堂[DB/OL].http://news.tsinghua.edu.cn/publish/thunews/9660/2016/20160617101758935397134/201606171017589 35397134_.html.2016.8.

[5]王帥國.雨課堂:移動互聯網與大數據背景下的智慧教學工具[J].現代教育技術,2017(5):26-32.

[6]胡婷婷.中職專業課教學診斷與改進研究[D].石家莊:河北師范大學,2018:11-12.

[7]周新杰.中職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教學診斷體系的構建研究[J].職業教育,2018(11):15-18.

(編輯:王曉明)

猜你喜歡
信息化教學模式
以計算機應用基礎為載體提高中職信息素養水平探究
應用信息化教學模式實現高職學生自主學習
法制文學課程信息化教學模式的構建
信息化教學模式在民族地區高職院校教學實踐研究①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