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管子》音樂批評思想初探

2020-02-27 19:35
民族藝林 2020年4期
關鍵詞:齊桓公管仲禮樂

(渭南師范學院 人文學院,陜西 渭南 714099)

“管子者,中國之最大政治家,而亦學術思想界一巨子也?!盵1]近代學者梁啟超對管子的評價揭示了管仲在中國文化史上的重要地位。而作為“中國第一部百科全書式的巨帙”,《管子》一書“兼有儒、道、陰陽、名、法、兵、農諸家之說”“涉及政治、經濟、哲學、法學、軍事、農學、教育學等各大學科領域”。[2]這足以說明《管子》思想內容的多樣性與內涵之豐富。作為管子思想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管子》一書所呈現出來的音樂思想其實也同樣值得注意。

目前,學界就《管子》音樂思想開展的研究業已取得不少成果。王軍《〈管子〉樂論的基礎》一文對《管子》論樂的相關文字內容進行了梳理并對該書所持樂論之思想理論基礎進行了闡釋;盧乃鑫、董蕾《“和”之精神在管子樂論中的具體體現》一文則從“和”的角度“用與時俱進的眼光來審視《管子》樂論的內涵”[3]。萬英敏、龍婷婷《〈管子〉音樂思想研究》一文對《管子》音樂思想產生的基礎、樂律思想及音樂美學思想進行了研究,并認為:“《管子》無論是在樂律學、古代音樂史,還是在美學思想方面都閃耀著智慧的光芒?!盵4]鹿建柱《論〈管子〉的音樂觀》一文將管子音樂思想與儒家音樂思想進行比較,認為其音樂觀具有“繼承與創新并重的學術特點”[5]。孫越的《管子的音樂思想研究》則從管子音樂思想的時代背景出發對其音樂思想進行了較為全面的梳理和闡釋。以上研究對《管子》音樂思想多有闡發,其中對《管子》音樂批評思想也頗有涉及。諸如推崇禮樂與“和”樂的主張,注重實用的音樂觀念等。但因研究的角度不同,《管子》一書的音樂批評思想仍然缺乏系統和全面的闡述。畢竟與音樂思想相比,音樂批評是“對人類既往的、現實的音樂活動及其成果所進行的個性化評價活動”[6],也就是說音樂批評思想更側重呈現的是人們對音樂的認識和評價。故此,在《管子》音樂思想研究的基礎上進一步研究其音樂批評思想是非常必要的,因為這實際上也是對《管子》音樂思想研究的進一步細化和完善。

一、尊崇禮樂而不排斥俗樂

春秋戰國時期是“禮崩樂壞”的時代,但是西周建立的禮樂制度被破壞卻并沒有被廢棄。誠如研究者指出:“西周是禮樂文化的典范,雖然春秋時代的周王室實力衰微,但諸侯爭霸仍須尊崇周禮,從而承繼和發展了禮樂文化?!盵7]實際上,《管子》一書的音樂批評實踐也基本證實了這一說法?!豆茏印吩诤芏嗥轮斜砻髁俗鸪缍Y樂的主張?!豆茏印び坠佟罚ㄒ韵轮环Q篇名)談論治國理政的施政綱領時明確提出“接之以禮,和之以樂”,這顯然是對西周禮樂制度的肯定和堅持。中國古人認為禮儀區別倫常、政治的不同而體現差異,音樂和同人心而營造上下和諧的氛圍,作為治國的必要手段,禮、樂相依而存。那么從音樂的角度來看,《管子》對禮樂的推崇實質上也就肯定了音樂的政治建構作用,認可音樂對國家治理的突出功能?!秲葮I》就明確指出了禮、樂在個體內在修養方面的價值:“凡人之生也,必以平正;所以失之,必以喜怒憂患。是故止怒莫若詩,去憂莫若樂,節樂莫若禮,守禮莫若敬,守敬莫若靜?!盵8]音樂是維持個體內心平和的重要方式,也是維持國家穩定的重要手段。由此可見,除了肯定禮樂的政治文化建構作用,《管子》也認識到禮樂對個人修身的特殊意義。因此《管子》對音樂所持的肯定態度便因其對禮樂的尊崇得到彰顯,而這恰恰是《管子》一書音樂批評的基本立場。在這樣的立場之下,《管子》對音樂活動的密切關注以及君王在圖霸過程中對音樂的重視便成為其音樂批評的基本前提。

尊崇禮樂必然要尊崇雅樂,因為雅樂是禮樂最核心部分者。但是《管子》一書并沒有提出明確的雅俗概念,因此它對雅俗音樂的批評態度也并不明確。然而我們只需通過對《管子》推崇禮樂的內容詳加分析便能分辨出它對雅俗音樂的基本態度,這應該是《管子》音樂批評的重要方面?!队坠佟分赋鲇袨榈木鲬摗奥爩m聲,治和氣”,一則宮聲是雅樂的主要形式,二則與和氣相應正是雅樂的特點。所以《管子》此處推崇的禮樂實際上應該指的是雅樂。雅樂代表著國家形象,與君主的政治統治密不可分,故而《小問》提倡:“隨之以刑,敬之以禮樂,以振其淫,此謂先之以政?!毕帮L氣就應該推崇禮樂,這樣的音樂當然指的是體現國家意志的雅樂。而國家要施行管理,推崇禮樂又是必不可缺的方面。由此可見《管子》在推崇禮樂的同時對雅樂建構國家政治的積極作用是認同的,這一批評觀點也體現出《管子》對西周禮樂制度的認同。西周禮樂制度下的雅樂有多重功能性作用,所謂“以六律、六同、五聲、八音、六舞大合樂,以致鬼、神、示,以和邦國,以諧萬民,以安賓客,以說遠人,以作動物”。[9]音樂的作用可謂影響廣泛而深遠。所以反過來《管子》在很多場合對君主那些僅僅滿足于娛樂之需的音樂活動予以嚴厲批評。因為不能充分利用音樂的積極作用而僅僅滿足于聲色之娛,這恰恰是國君昏庸無能的體現。

另一方面《管子》也并不反對俗樂。據《戰國策·齊策》記載,“臨淄甚富而實,其民無不吹竽、鼓瑟、擊筑、彈琴”[10],齊國富裕,故而在民間老百姓從事音樂活動的興趣較高,愛好音樂的現象較為普遍。在這種情況下,作者主張順應百姓的音樂愛好:“飲食者也,侈樂者也,民之所愿也,足其所欲,贍其所愿,則能用之耳?!睘榱苏{動民眾為國君服務,《管子》對老百姓偏好俗樂的行為是相當開明的,它認為滿足老百姓的意愿和需求包括對“侈樂”的需求都是應該的、合理的,而這里所謂的“侈樂”顯然突破了教化百姓的雅樂范疇。除了認可民眾純粹以娛樂為目的的俗樂,甚至對君主以娛樂為目的的俗樂享受,在國家得治的前提下,《管子》作者也并不反對。如《任法》舉賢明的君主為例:“圣君則不然,守道要,處佚樂,馳騁弋獵,鐘鼓竽瑟,宮中之樂,無禁圉也?!笔ゾㄖ翁煜?,故而天下太平,而他則可以享受宮中之樂,包括音樂之娛??梢?,在國家得治的情況下對君主的音樂享受,《管子》非但不批評反而還有推崇之意,足見其并不盲目反對俗樂而一味推崇雅樂的態度。這種評價態度在管仲對齊桓公稱霸后“修鐘磬而復樂”給予肯定一事上得到更加鮮明的體現。因而只要有利于王道,《管子》并不反對俗樂,這正是其音樂批評實用性原則的具體體現,也是其不同于先秦儒家音樂批評的顯著之處。

二、推崇“和”樂

與推崇禮樂的基本立場相一致,在音樂風格批評方面,《管子》對音樂之“和”尤為推崇。譬如《幼官》主張“和之以樂”,就是強調音樂的功用在于和悅百姓。而要實現音樂和悅人心的功能就必須使其具有“和”的特點。故而《管子》對音聲提出明確的審美追求:“五音不同聲而能調?!蔽宸N音聲盡管有所不同,但是它們卻能在一首歌曲當中協調一致,就像君主的號令一樣無所不順。而平和協調的音樂才能起到和同人心的效果,與“和”聲對應的“淫聲、過聲、兇聲、慢聲”則容易引發聽眾的邪念,所以才被統治者禁止?!豆茏印酚忠缶鳌奥爩m聲,治和氣”,宮聲是雅樂的主要形式,而雅樂以“和”樂為主,雅正的宮聲音樂與和諧之氣正相匹配,因此和諧的音樂是《管子》所推崇的音樂風格。追求五種音聲的協調和諧正是為了保證音樂具有“和”同的特點,這正是國家治理所需的重要手段。

且看《管子》對黃帝造五聲的描述:“昔黃帝以其緩急,作五聲,以政五鐘……五聲既調,然后作立五行,以正天時。五官以正人位,人與天調,然后天地之美生?!薄豆茏印氛J為古代圣君——黃帝以“五聲”的協調與和諧為基礎,將其推衍到自然規律的“五行”,繼而建立了“五官”的國家管理秩序,根據這樣的異質同構關系建立起來的“五行”與“五官”同樣具有如同“五聲”一般的和諧,于是天地自然與人倫社會都順和美滿?!皩徍掀渎?,修十二鐘。以律人情,人情已得,萬物有極?!贝_定了音樂的和諧才能進一步規范人倫的和諧,這既是音聲和悅產生的“合同”效用,也是音聲之間和諧產生的啟示作用?!豆茏印穼σ魳分昂汀钡耐瞥?,與它對音聲之間的和諧關系的認識和評價以及建立在此基礎上對音樂之“和”向自然萬物之“和”包括社會人倫之“和”的類推式認識有關。

三、側重君主音樂活動批評

從我們對《管子》禮樂及雅俗音樂批評態度和對象上來看的分析不難看出,實際上《管子》的音樂批評主要是針對君主音樂活動展開的批評。這應該有兩個方面的原因。一是基于先秦樂論的特點,二則與《管子》一書的主旨有關。先秦諸子的學說具有極強的現實針對性,多從各自角度闡發了不同的治世策略,因而他們對音樂活動的關注與批評也往往站在更為宏觀的國家層面來進行,這是先秦音樂批評形成的慣例。討論國家層面的音樂便離不開君主,恰如《七主七臣》所言:“故一人之治亂在其心,一國之存亡在其主。天下得失,道一人出。主好本,則民好墾草萊。主好貨,則人賈市……從主之所欲也,而況愉樂音聲之化乎?”作者認為能影響到整個國家社會音樂風氣的就是君主,因此對君主音樂活動的重點關注也是掌握整個國家音樂活動的需要。實際上反映管仲思想的《管子》一書其核心主旨就是輔助君王稱霸天下。所以《管子》一書一定程度上也可以視作是管仲輔助齊桓公王霸天下的經驗總結。出于輔助君王稱霸的目的,該書的內容很多從勸誡君王的角度來闡述問題?!豆茏印穫戎貙醯囊魳坊顒佑枰躁P注和評價主要也是出于這個原因。

羅以迪先生認為:“《管子》是管仲國家管理學,它以我國春秋時代齊相管仲如何輔佐齊桓公‘勉力圖霸’的親身實踐所得親知為基礎,主要論述如何管理國家的學問?!盵11]這一點在《管子》音樂批評的對象上可以得到充分驗證,可以說《管子》全書對音樂活動的評價主要是集中在君主稱霸這一治國目的上來進行的?!熬б魟t風律必流,流則敗亂?!本鞯难孕心芤鸢傩盏男Х?,尤其是對于怡人的音樂活動來說,君主的音樂活動更容易被老百姓接受效仿。正因如此,《管子》對君主音樂活動的批評就顯得尤為嚴厲。

據《霸形》記載,齊桓公面對齊國的困局曾一度萌生出及時行樂的消極思想,管子作為輔政的齊相暫時順從了齊桓公的欲望?!坝谑橇钪畱溢婍嘀?,陳歌舞竽瑟之樂,日殺數十牛者數旬?!饼R桓公取樂的主要方式就是聽歌觀舞,并且他很享受這樣的音樂活動甚至還邀請管仲一同分享:“桓公起行筍之閑,管子從,至大鐘之西,桓公南面而立,管仲北鄉對之。大鐘鳴?;腹H管仲曰:‘樂夫!仲父?!茏訉υ唬骸顺贾^哀,非樂也;臣聞之,古者之言樂于鐘磬之間者不如此,言脫于口,而令行乎天下。游鐘磬之間,而無四面兵革之憂,今君之事。言脫于口,令不得行于天下;在鐘磬之間,而有四面兵革之憂,此臣之所謂哀,非樂也?!绷铨R桓公沒有料到的是,管仲恰恰借這個機會對他的享樂思想進行了嚴厲的批評。鐘磬之樂并不一定給人帶來歡樂,尤其是對統治者來說,歡娛的音樂有時可能意味著悲哀。在管仲看來,齊國國家不治、內憂外患的政治格局對齊桓公而言是談不上什么音樂享受的,即使有那也只能是哀愁而不是歡樂。這樣的音樂活動是根本不值得提倡的。其根本的原因在于音樂活動的享受與勵精圖治的國家治理之間的確有著一定的沖突。齊桓公在危局之下試圖逃避困難而醉心于音樂的享受,這樣的行為當然是不可取的,這樣的音樂活動也理應受到譴責。從這一層面對君主音樂活動予以批判的言論在《管子》一書中較為普遍?!端姆Q》記載管仲對無道之君的批判,其中包括對君主音樂活動的批評:“進其諛優,繁其鐘鼓。流于博塞,戲其工瞽……此亦可謂昔者無道之君矣?!本黝l繁從事音樂活動卻只是滿足享樂所需,他們不重視音樂的社會作用,甚至輕視音樂的教化功能,這就是無道之君的音樂觀念。管仲對這類君主的批判既是對其音樂活動的批判,也是對其政治統治的批判。

為了批判君主不當的音樂活動,《管子》還列舉古代暴君為例:“昔者桀紂是也……馳獵無窮,鼓樂無厭,瑤臺玉不足處,馳車千駟不足乘,材女樂三千人,鐘石絲竹之音不絕,百姓罷乏,君子無死,卒莫有人,人有反心?!边@些末代暴君以音樂(活動)為享樂方式,甚至不惜傾國家之力來滿足其音樂享樂的需求?!遁p重甲》直接引用管仲的言論說明君主醉心于音樂享受的危害:“昔者桀之時,女樂三萬人,端噪晨樂,聞于三衢,是無不服文繡衣裳者?!室烈闷渌诙鴬Z之流。此之謂來天下之財?!庇诖?,作者又從經濟學的角度說明了君主過度從事音樂活動的巨大危害。作為國家最高統治者的君王這樣的音樂活動顯然是不可取的?!读⒄艛〗狻分赋觯骸叭司ㄎ懵犛^樂玩好則敗。凡觀樂者,宮室臺池,珠玉聲樂也。此皆費財盡力,傷國之道也。而以此事君者,皆奸人也,而人君聽之,焉得毋???”因此,過度的音樂活動對君王而言都是應該避免的,因為這會大大消耗國家財力,并且往往會造成奸人得志的局面。所以君王從事音樂活動不能過度,不能不合時宜。然而,《管子》對君王的音樂享樂行為也并不是一味反對。根據《霸形》的記載,當齊桓公聽從管仲建議,“九合諸侯,反位已霸,修鐘磬而復樂”,卻得到了管仲的肯定,并指出這才是他所推崇的歡樂。只要國家得到很好的治理,君王有適當的音樂娛樂活動是無可厚非的。所以《任法》又肯定了圣君的音樂活動,當然這樣的音樂活動首先是適宜的,同時也是適度的。然而對君主的音樂活動,《管子》的主張有著高度的警惕性:“從樂而不反者,謂之荒?!本骺梢栽谥螄疽砸魳坊顒訛閵蕵贩绞?,但是過度的音樂活動就會把君主引向歧途,甚至會影響治理國家的大業,這是應該堅決杜絕的。

那么,到底什么情況下統治者能夠從事音樂活動?這與治國者的政治活動及社會狀況密切相關。所以對這樣的音樂活動的批評也是建立在政治活動的基礎上。管仲最先否定齊桓公的音樂活動是基于當時的政治環境,或者說齊國的政治背景和治國現狀,即齊國周邊諸國不安定而齊國又無力平定,故而齊國存在憂患;而他肯定齊桓公的音樂活動同樣也是基于齊國當時局勢,即齊國已經實現了尊王攘夷的目標,稱霸天下漸成事實。從這里可以看出,《管子》評價音樂的標準不在音樂本身而在音樂依存的政治或者說音樂依存的物質基礎。這是先秦音樂批評者的基本思路,雖然從今人的眼光來看缺乏對音樂本身的考量,但就當時音樂文化背景而言卻也言中要害。無論如何音樂活動尤其是統治者的音樂活動當然離不開其統治社會的現實需要。從音樂活動的主體本身來進行音樂評價則不失為一種音樂批評的可行維度。在古代,由于音樂活動不僅僅作為一種娛樂活動,更是作為統治者統治社會的一種有效方式,因此,對音樂活動的評價自然離不開對當時政治環境和社會倫理的分析和參考,這是傳統音樂批評帶給我們的有益參考。

眾所周知,春秋戰國時期,西周的禮樂文明隨著周天子權威的喪失而名存實亡,音樂活動在“禮崩樂壞”的背景下更多成為奢侈享樂的手段,甚至成為享樂的代名詞。于是,音樂活動恰當與否便成為音樂評價的主要觀測點。在這樣的前提下,音樂活動的動機和性質成為評價音樂本身乃至音樂活動主體的主要依據?!兑葜軙贰蹲髠鳌贰秶Z》當中對音樂活動不當的批評便是很好的例子?!豆茏印穼σ魳返呐u同樣堅持了這一批評維度,而且它對音樂活動的評價根據主體的不同又分成了對君主音樂活動的評價和對民眾音樂活動的評價,這是《管子》對音樂活動進行批評的突出特征,如前所言,這個特征是基于管仲輔助齊桓公勉力稱霸的現實目的。

如上所言,《管子》的音樂批評多從國家層面著手,故而側重對君主的音樂活動進行批評。但從音樂的國家視角來看,民眾民間的音樂活動也必然不可忽視。這方面實際上《管子》也有論及,只不過同樣是基于國家治理的需要?!冻廾摇酚性唬骸敖裎峋龖饎t請行民之所重。飲食者也,侈樂者也,民之所愿也。足其所欲,贍其所愿,則能用之耳?!蕠L至味,而罷至樂?!崩柘桫P先生解釋說:“謂富者先奏至樂,及食至味而罷之?!币簿褪钦f先要滿足人們正常的需求包括在音樂娛樂方面的需求才能調動人們的情緒和意愿使其為君主效勞。由此看來,出于調動百姓服務君國的需要,《管子》對民眾的音樂活動持一種非常寬容的態度,這與它對統治者從事音樂活動的嚴格批評態度形成鮮明對比。盡管這樣的態度根本上是基于調動民眾為君王所用的目的,但是它對民眾從事音樂娛樂活動的寬容態度還是值得肯定。正是基于這樣的前提,《管子》對民間滿足娛樂需求的俗樂才予以認可。

四、遵循實用性原則

《管子》是一部體用兼備的著述,既有理論也重實用,而“其用的目的在于使齊桓公成就霸業”[12]。所以《管子》的思想主張包括音樂批評思想也同樣具有較強的實用性特點。無論是圍繞君主的音樂活動開展批評,還是推崇禮樂而發揮音樂的政治建構作用,不難發現《管子》對音樂的批評都遵循了實用的原則,這是《管子》評價音樂的根本性原則?!豆茏印酚涊d管仲對齊桓公享樂活動前非后是的批評態度最能說明這一批評原則。管仲反對齊桓公享受音樂是因為齊國存在危機,管仲后來認可齊桓公的音樂娛樂行為是因為霸業已成。對君主音樂活動的批判或贊成,是根據現實的需要來決定的。同樣在主張或反對君主用樂方面,根據敵我不同立場,《管子》對音樂活動的使用具有更明顯的實用性原則?!奥犉湟鶚?,以廣其心,遺以竽瑟美人,以塞其內,遺以諂臣文馬,以蔽其外。外內蔽塞,可以成敗?!薄豆茏印芬环矫鎳绤柗磳鬟^度的縱樂行為,但是另一方面為了實現稱霸的目的又將誘使敵國國君沉迷音樂作為手段,把誘導敵國君主享受音樂當作一種謀略,這一方面折射出管子對君王過度從事音樂活動的嚴厲批判態度,另一方面也反映出《管子》音樂思想的實用性原則。將音樂亦作為伐國攻敵的手段,豈不是很現實的考量?這種實用性原則在音樂批評方面同樣如此。凡是有利于國家統治的音樂活動,譬如為了調動民眾為君國服務,《管子》就對滿足百姓欲望的俗樂持認可的態度。而反過來,出于國家治理的需要,對君王沉迷俗樂而耽誤國政的做法又堅決持反對意見。但是只要國家得治,它轉而又對國君的音樂享樂行為表示認同。盡管批評的態度時有不同,但是影響《管子》批評音樂活動的根本還是在是否有利于國家的政治統治,這就是實用原則在《管子》音樂批評思想中的具體體現。

以上是對《管子》音樂批評思想主要內容、觀點及基本原則的闡述。不難看出,實際上《管子》對音樂的批評較少從音樂本體入手而更多將音樂活動視為一個整體來看待。其音樂批評既有維護西周禮樂文明而與儒家一致的方面,也有類似法家注重音樂的實用性而認可俗樂乃至利用音樂顛覆敵國的認識。而它對君主過度享樂的批判與墨家“非樂”的音樂批評思想又有幾分相似??紤]到《管子》一書的編撰和成書時間,這些音樂批評思想受到儒墨法諸家的影響是有可能的。但是同樣也不能排除儒墨法三家受管仲音樂批評思想的影響??傊?,《管子》音樂批評思想是先秦音樂批評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其音樂批評思想對我們理解先秦時期音樂批評思想而言不可或缺。同時,它也是我們認識先秦諸子音樂批評思想的重要參考。

猜你喜歡
齊桓公管仲禮樂
禮樂之道中的傳統器物設計規范
管仲買鹿
周人傳統與西周“禮樂”淵源
清華簡《管仲》帝辛事跡探討
管仲:我給你們唱個曲兒
用莊嚴禮樂慰英靈勵軍民
齊桓公遇委蛇
齊桓公大敗山戎
齊桓公:交際中的人格魅力
南風吹夢,禮樂重光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