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態治理現代化的關鍵環節與實踐邏輯

2020-02-28 06:00包培全
經濟視野 2020年24期
關鍵詞:環境保護現代化法治

□ 文| 包培全

生態治理現代化是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要內容,也是建設美麗中國的必然要求。生態治理現代化是一項涉及政治、經濟、文化、社會等多領域的復雜系統工程,深刻把握生態治理現代化的關鍵要素與實踐邏輯,有利于深化制度落實提高生態環境治理效能構建政府為主導、企業為主體、社會組織和公眾共同參與的環境治理體系。

完善生態環境治理的領導工作機制

構建堅強有力的生態治理領導工作機制

黨的十八大以來,為加強生態治理從中央到地方各級政府都把生態環境治理工作當做頭等大事強力推進。各級政府出臺的政策措施能否有效落實,領導干部作為政策的制定者和執行者地位作用至關重要。目前,我國改革發展穩定任務艱巨,生態治理處于攻堅克難、負重前行的關鍵期,必須保持戰略定力。生態治理現代化環節多、任務重,工作推進過程中必須加強黨的領導,建立健全長效治理綜合機制,創新體制機制完善工作流程,強化統籌協調,完善管理、協調、監督和反饋等機制,提升決策推進力,形成導向清晰、決策科學、執行有力、激勵有效、多元參與、良性互動的環境治理格局。

落實領導干部生態治理目標責任制

近年來,隨著生態治理力度的持續增大,生態環境破壞案件在熒屏頻頻曝光,暴露出少數領導干部領導不力、監管缺位、不作為問題,存在有關部門執法監督不嚴、作用發揮不夠問題。比如,祁連山生態破壞事件,存在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不堅決不徹底、破壞生態片面追求經濟增長顯績、監管失守不作為問題,甘肅省3名副部級領導干部和15名相關責任單位的負責人被嚴肅問責,教訓極為深刻。所以,應健全領導干部生態治理方面的責任體系,通過督查考核促進完善和落實目標考核責任制,實行生態環境保護黨政同責、一崗雙責和自然資源資產離任審計制度。各地區和部門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以高度的的政治責任感和實干擔當加快推進生態治理現代化。

堅持和踐行綠色發展理念

以“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助推綠色發展方式

傳統發展方式高污染、高消耗、高投入、低產出,不符合新發展理念和適應高質量發展的要求。習近平總書記“把脈開方”提出“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我們既要綠水青山,也要金山銀山。寧要綠水青山,不要金山銀山,而且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銀山”等著名論斷,這也是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重要內容,為生態治理現代化提供了思想指引,它生動形象而又“一錘定音”地闡明了經濟社會發展與保護生態環境之間的辯證關系,本質是人與自然的辯證關系,闡明了保護生態就是保護生產力、治理生態就是發展生產力,兩者不是矛盾對立關系,而是辯證統一關系,這是綠色發展理念的核心。推進生態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必須堅持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把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貫徹落實到經濟發展全過程各領域。在實施生態污染防治過程中,堅持生態底線思維,按照節約優先、保護優先、自然恢復為主的方針落實最嚴格的生態環境保護制度。借助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機遇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快產業轉型升級,推進市場導向的綠色技術創新和循環低碳發展,推進產業生態化和生態產業化,構建生態經濟體系。

以人民美好生態需要推動全民共同防治

推進生態治理現代化需要著眼和立足社會主要矛盾變化。目前,人民群眾的需要是對美好生活的期盼,面對的矛盾和訴求主要是對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解決問題。其中,優良的生態是美好生活需要的一項重要內容,人的生存和社會發展須臾離不開周圍的生態條件,人民群眾“盼環?!薄扒笊鷳B”,期盼著干凈的水、清新的空氣、安全的食品、優美的環境。2020年是我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收官之年,我們不能一邊宣布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一邊生態環境質量仍然很差,這樣人民不會認可,也經不起歷史檢驗。每一個群眾個體同時也是追求美好生活的創造主體,我們要引導和激發企業、公眾、社會組織等各群體參與生態治理的主觀能動性,形成全民共同防治,提升治理效能。

堅持依法推進生態治理現代化

將法治作為生態治理的根本手段

生態環境問題面廣線多,處理生態環境保護事件,需要依法依規行政,充分依靠法治的職能作用。2018年5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大會上指出,我國生態環境保護中存在的突出問題大多同體制不健全、制度不嚴格、法治不嚴密、執行不到位、懲處不得力有關。這說明處理生態環境問題要抓準“牛鼻子”,要強化法治理念、運用法治方式、依靠法治力量。應堅持法治思維,加強重點領域立法,完善綠色生產和消費的法律制度和政策導向,健全生態環境保護的法律體系,著力構建最嚴格的制度和最嚴密的法治。此外,還應加強生態環境法制教育、法制宣傳,培育法治文化,引導社會公眾自覺遵守和維護生態保護的法律和制度。

加強生態環境治理機制創新

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從制度層面對生態治理現代化做了全面部署。我們堅持和完善生態文明制度體系,不僅要建章立制,而且要使制度得到有效落實,這就需要拿出“法之必行”的勇氣主動擔當作為。有的地方經濟發展只考慮經濟效益漠視生態環境和發展質量,不惜突破生態紅線,甚至為保護本地經濟干擾生態環境保護等有關部門執法。有些領導干部固守“人治”思維,缺乏生態法治意識,為出政績上馬高污染項目換取短期經濟發展。這就要求樹立制度的剛性,體現制度的嚴肅性和強制性而不能是一種擺設,使之不能做選擇、搞變通、打折扣,守住環境質量底線、生態保護紅線和資源利用上線。探索實施環境污染第三方治理,嚴格落實“誰污染、誰付費”的政策導向,著力構建“污染者付費+第三方治理”等機制。加強生態環境保護督查,推進省以下生態環境機構監測監察執法垂直管理制度改革,實施“雙隨機、一公開”環境監管模式。推進綜合行政執法,建立生態環境保護綜合行政執法機關、公安機關、檢察機關、審判機關信息共享、案情通報、案件移送制度,加大破壞生態環境違法犯罪行為的查處力度,加強檢察機關生態公益訴訟工作。探索實行生態環境損害責任終身追究制,對任何地方、任何時候、任何人,凡是需要追責的,必須一追到底,決不能讓制度規定成為“沒有牙齒的老虎”。

培育生態文化涵養生態治理現代化

培育生態文化

生態文化是生態治理現代化的靈魂,而人與山水林田湖草是一個生命共同體,這要求我們從文化層面培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價值觀念。

生態文化作為一種價值觀,它以崇尚自然、保護環境、促進資源永續利用為基本特征,倡導人與自然協調發展、和諧共生,促進實現可持續發展。良好的生態文化體系包括人與自然和諧發展,共存共榮的生態意識、價值取向和社會適應。應通過培育系統的生態文化,著力構建以生態價值觀念為準則的生態文化體系為生態治理現代化提供創新理念、制度規約、行為典范和物質文化支撐。

踐行生態文化價值觀

深入實施節能環保和清潔生產,全面推進城市生活垃圾分類和農村垃圾處理,加大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力度,推動綠色發展、低碳發展、循環發展。充分利用衛星遙感、區塊鏈、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等現代信息技術手段,提升生態環境保護和治理水平。加強全媒體傳播,推動環境保護宣傳進學校、進工廠、進社區村屯。深入開展綠色生活行動,倡導綠色出行、綠色消費,鼓勵勤儉節約、綠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引導大眾自覺履行環保責任,提高全社會生態意識和環保素養。生態環境保護和治理關乎每個社會公眾,每個人都是參與者和受益者,沒有人是旁觀者、局外人。只有當綠色生產生活方式成為社會習慣,環境保護理念深入人心,生態文化才會生根發芽,生態文明建設就有了內核。

猜你喜歡
環境保護現代化法治
環境保護
邊疆治理現代化
送法進企“典”亮法治之路
環境保護中水污染治理措施探討
中國現代化何以起飛和推進
——評《中國現代化論》
反家庭暴力必須厲行法治
基于環境保護的城市污水處理
以德促法 以法治國
國內外環境保護的經驗、做法以及給我國的啟示
治理下的法治與法治下的治理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