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觀察PICC在頭頸部惡性腫瘤護理中的臨床應用效果

2020-03-02 11:34王蘭
健康大視野 2020年2期
關鍵詞:中心靜脈導管治療效果

王蘭

【摘 要】

目的:探究在頭頸部惡性腫瘤護理中應用PICC(中心靜脈導管)的臨床效果。方法:本次實驗研究對象是我院2018年4月至2019年3月期間收治的48例頭頸部惡性腫瘤患者,分析患者采取中心靜脈導管前后的感染情況與護理效果。結果:實施前中心靜脈導管感染率為37.50%,顯著高于實施后,顯著率為64.87%,明顯低于實施后,數據對比,有差異性(P<0.05)。結論:在頭頸部惡性腫瘤護理中應用中心靜脈導管,能夠有效降低患者發生感染的概率,確保護理效果,提升治療有效率,有臨床意義。

【關鍵詞】 頭頸部惡性腫瘤;中心靜脈導管;治療效果

【中圖分類號】R739.8 ? ?【文獻標志碼】A ? ?【文章編號】1005-0019(2020)02-040-01

Abstract:

Objective:To explor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PICC (central venous catheter) in the nursing of head and neck malignant tumors. Methods:The research object of this experiment is 48 patients with head and neck malignant tumors admitted to our hospital from April 2018 to March 2019. The infection situation and nursing effect before and after central venous catheterization were analyzed. Results:The infection rate of central venous catheter before implementation was 37.50%, which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after implementation, and the significant rate was 64.87%, which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after implementation, and there were differences in data comparison (P < 0.05). Conclusion:The application of central venous catheter in the nursing of head and neck malignant tumors can effectively reduce the probability of infection, ensure the nursing effect and improve the treatment efficiency, which has clinical significance.

Key words:Malignant tumors of head and neck; Central venous catheter; Therapeutic effect

PICC1屬于新型護理方法,主要指將導管從患者外周靜脈插入至患者中心靜脈,具有較大的臨床應用優勢,能夠使中心靜脈穿刺風險得到有效降低,有效彌補保守穿刺中出現的不足,緩解患者痛苦。本課題針對頭頸部惡性腫瘤護理中應用PICC的臨床效果進行分析探究,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資料

本次實驗研究對象是我院2018年4月至2019年3月期間收治的48例頭頸部惡性腫瘤患者,包括男性、女性患者各26、22例,年齡值范圍在22歲至74歲,平均年齡值為(48.52±3.63)歲,其中有2例腭部惡性腫瘤、5例腮腺惡性腫瘤、11例上下頜骨惡性腫瘤、17例牙齦癌、舌癌13例。

1.2 方法

所有患者在護理中均采用PICC。首先,選位置。穿刺部位為貴要靜脈的合適位置,一般情況下,肘中靜脈、擇頭靜脈為適合位置,主要因貴要靜脈存在著較小的靜脈瓣,所表現的特征為直、粗,加,在患者保持手臂垂直時,穿刺應選擇貴要靜脈穿刺,有效提高穿刺成功率。其次,進行測管。對插管的長度進行嚴格計算與測量,在測量時,指導患外伸手臂,與身體保持90°夾角,起點為準備穿刺點,測量走向為沿靜脈到腋下,之后測量腋下位置至右胸鎖關節,最終延伸到地三根肋骨的縫隙。第三,進行插管。一般情況下,先對直徑為25厘米左右的穿刺點進行消毒與穿刺,之后將手套與無菌毛巾準備好,用生理鹽水沖洗1值2遍管道,將穿刺過程中需要的管道長度剪下,采用插管鞘進行穿刺,進針角度在穿刺時應維持在16~30°,若有回血出現,應在進針后,將管鞘送入其中,在撤出管鞘后,重新進行穿刺,之后將插管鞘拔出,將管道運輸到中心靜脈的合適位置,之后封管,將穿刺點消毒,最后進行導管固定。

1.3 觀察指標

分析患者實施中心靜脈導管前后的情況,分析數據包括感染率與顯著率。

1.4 統計學方法

應用軟件SPSS17.0測評數據,計數資料用“均數±標準差”表示,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表示百分比,明顯差異(P<0.05)。

2 結果

分析患者實施中心靜脈導管前后的情況,比較實施前,患者實施后中心靜脈導管感染率更低,顯著率更高,數據對比,有差異性(P<0.05),見表1:

3 討論

科學有效的治療措施與護理方法對治療腫瘤患者具有良好的良好價值,在提升患者治療積極性的同時,還能保證治療效果。PICC是一種新型穿刺護理方法,能夠減少創傷面積,確保全方面的維護,其優勢明顯,能夠減低患者發生并發癥的概率,在臨床應用中,獲得了很多醫護人員的認可。將PICC應用于腫瘤患者中,是通過給予化療藥物或輸送營養物質,防止患者血管受到損傷,有效減輕患者疾病痛苦,保證順利進行治療[1]。結果表明,實施前中心靜脈導管感染率為37.50%,顯著高于實施后,顯著率為64.87%,明顯低于實施后,數據對比,有差異性(P<0.05)。

總而言之,在頭頸部惡性腫瘤護理中應用中心靜脈導管,能夠有效降低患者發生感染的概率,確保護理效果,提升治療有效率,有臨床意義。

參考文獻

[1] 齊榕, 鄒愛芳, 陳雪帷,等. 9例頭頸腫瘤患者經PICC輸注欖香烯致4級靜脈炎并靜脈血栓的護理[J]. 當代護士(上旬刊), 2018, 25(5):139-141.

猜你喜歡
中心靜脈導管治療效果
比較胸腔鏡與開胸手術治療早期非小細胞肺癌的臨床治療效果
臨床護理路徑在肺癌患者PICC置管中的應用
中心靜脈導管與靜脈留置針引流胸腔積液的效果比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