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8例老年腦梗塞患者進行現代康復護理的效果觀察

2020-03-02 11:34史盼
健康大視野 2020年2期
關鍵詞:生活能力護理滿意度護理效果

史盼

【摘 要】 目的:觀察對老年腦梗塞患者進行現代康復護理的臨床效果。方法: 將我院收治的78例老年腦梗塞患者隨機分為兩組,每組38例,參考組給予常規護理,觀察組開展現代康復護理,對比兩組護理效果。結果: 護理后,觀察組日常生活活動能力(ADL)評分及護理總滿意率均明顯高于參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對老年腦梗塞患者開展現代康復護理有利于提升生活能力,使患者滿意,值得推廣。

【關鍵詞】 老年腦梗塞;現代康復護理;生活能力;護理滿意度;護理效果

【中圖分類號】R743

【文獻標志碼】B

【文章編號】1005-0019(2020)02-214-01

腦梗塞是一種高發的老年疾病,腦內血栓形成是造成腦梗塞的主要原因,患者多表現為眩暈、吞咽困難、四肢乏力甚至失語、偏癱等,對老年人生活健康及家庭和諧構成嚴重危害[1]。由于部分患者在經過治療后生活無法自理,出現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礙,因此需要加強康復護理,幫助患者恢復正常生活。筆者選擇在我院接受治療的76例老年腦梗塞患者,經過治療后分別予以不同護理模式,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抽選在我院治療的76例老年腦梗塞患者,研究樣本選擇時間為2017年6月-2018年12月,所有患者均經腦CT、磁共振檢查確診,初次發病,不存在精神疾病,能夠配合治療及護理干預。根據入院順序將76例患者分為觀察組與參考組,每組38例,觀察組男20例,女18例,年齡61-87歲,平均(74.32±5.90)歲,病程2-6年,平均(3.61±1.54)年,合并癥:高血壓13例,糖尿病8例,冠心病4例,參考組男22例,女16例,年齡63-85歲,平均(75.02±6.11)歲,病程1-7年,平均(3.55±1.36)年,合并癥:高血壓11例,糖尿病8例,冠心病5例,兩組基礎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兩組均給予急性期基礎治療,包括早期溶栓、防治腦水腫、使用血管擴張劑等,在恢復期參考組予以常規護理:(1)生活護理:指導患者采取舒適臥位,進行翻身叩背以預防壓瘡,做好個人衛生處置。(2)安全護理:做好床邊隔離防護措施,防止墜床,下床時需由家屬協助陪伴,避免跌倒。(3)飲食護理:以低鹽低脂飲食為主,若有嗆咳可給予半流質飲食或鼻飼飲食,保證充足的營養攝入。(4)用藥護理:遵醫囑使用溶栓抗凝藥、擴血管藥物等,用藥后觀察不良反應并及時處理。(5)心理護理:對患者給予主動的關心和鼓勵,囑家屬在精神和物質上多給予支持,幫助患者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在此基礎上,觀察組進行現代康復護理:(1)干預時間:在患者意識清楚、病情穩定后48h后即可進行,具體干預時間結合患者病情確定。(2)重視患側刺激:通過患側刺激減少感覺喪失,布置有利于患側活動的空間,例如將常用物品置于患側,測量血壓、指導進食時在患側進行,與患者交談時握住患側的手等。(3)體位變換:勤翻身以減少患側受壓,抑制痙攣,多采取患側臥位,將肩關節前伸并外旋,前臂旋前,患腿伸展,膝關節屈曲。(4)運動訓練:運動訓練需遵循循序漸進的原則,從床上運動開始,包括關節被動訓練、起坐訓練(鼓勵患者自己扶床坐起)、橋式運動(練習用患腿負重,抬高并放下臀部)、握手、手指伸展等。經過一段時間訓練后,協助患者進行床邊活動,至能夠獨立行走,之后轉入上下樓梯訓練,促使關節功能恢復。鍛煉患者的生活技能,包括穿衣、吃飯、洗漱等。

1.3 觀察指標 (1)采用日常生活活動能力(ADL)量表評價患者生活能力,評價項目包括進食、洗澡、穿衣、大小便控制等,100分生活完全自理,60-99分基本自理,20-59分需要協助,20分以下生活完全依賴。(2)采用自制量表評估護理滿意度,總滿意率=非常滿意率+基本滿意率。

1.4 統計學分析 采用spss25.0處理兩組數據,計量資料以“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表示,采用卡方檢驗,P<0.05說明差異顯著。

2 結果

2.1 兩組護理前后ADL評分對比

2.2 兩組護理滿意度對比

3 討論

腦梗塞又稱缺血性腦卒中,發生率占腦卒中的60%-80%,腦血栓形成是誘發腦梗塞的最主要原因,血管腔發生病理改變后,局部血流中斷,導致腦組織缺氧、壞死,繼而出現一系列的神經系統癥狀和體征,例如偏癱、失語等[2-3]。臨床研究發現,50-60歲以上的中老年人是腦梗塞的主要發病人群,一般在發病前會伴隨頭昏、頭痛等前驅癥狀,并集中在睡眠或安靜狀態下發生?;颊呓涍^急性期基礎治療后,生命體征穩定,但不少患者都會出現生活能力下降,因此需要盡早開展恢復期康復護理,目的是促進神經功能恢復[4]。研究認為康復護理開展時間越早,越有利于功能康復,患者預后也就越理想。本次研究顯示,觀察組經過現代康復護理后,生活能力與護理滿意度都顯著高于參考組(P<0.05),表明現代康復在提升患者生活能力方面意義重大。我院采用的現代康復護理方法,根據患者實際情況循序漸進地開展主被動訓練,并通過患側刺激、體位變換等措施使患者逐漸恢復神經功能,與單純被動訓練相比臨床價值更高。

參考文獻

[1] 張玉琴.中醫飲食干預聯合早期康復護理對于提升腦梗塞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的臨床研究[J].實用臨床護理學電子雜志,2018,3(51):157+161.

[2] 熱依汗古力·卡迪爾.優質護理在提升老年腦梗塞患者生活質量及護理滿意度中的作用分析[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8,18(29):224.

[3] 李秀云,彭俏菁,江文昊,等.情志護理配合康復訓練對腦梗死后遺癥患者負面情緒及生活質量的影響[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7,14(11):26-28.

[4] 董秋華.腦梗塞患者的早期護理服務方式及對語言、肢體功能影響分析[J].現代醫學與健康研究電子雜志,2017,1(07):101+188.

猜你喜歡
生活能力護理滿意度護理效果
減少幼兒調皮行為的策略
全程優質護理對食管癌患者住院時間及護理滿意度的影響
早期康復護理在腦卒中偏癱患者護理中的臨床效果
綜合性護理干預對神經外科重癥患者的影響
阿爾茨海默病患者甲狀腺激素水平與抑郁癥狀及生活能力相關性分析
小班區域活動中幼兒生活能力的培養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