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間自己的房間》一書中定語從句的漢譯策略

2020-03-03 11:16李志鴻
呂梁教育學院學報 2020年4期
關鍵詞:譯法限制性英漢

李志鴻

(山西工程職業學院,山西 太原 030009)

一、英漢句子的差異分析

有關英漢語言差異的文章和著作很多,根據梳理,大致將英漢的差異歸納為如下三個層面,即英漢的語序、結構及表達方式。

首先,英漢語序的不同。具體來說,英語總是先表述核心內容,再表述次要信息,而漢語則相反。比如英語中形式主語的句型,真正的主語放在后面,而形式主語放在前面,而譯成漢語時則需要將真正的主語翻譯在前面。例如:It is good that so many people in the developing world now access the encyclopedia from mobile phones,but such devices are ill-suited to editing.

其次,英、漢句子結構之間有差異。英語句子重形合,結構如同“參天大樹”,其句子的擴展呈LR(Left-Right)線型延伸,也就是由左到右衍生,句尾是開放的;而漢語句子仿佛“銅錢”一般串聯,重意合,其擴展呈RL(Right-Left)線型延伸,句首是開放的,句尾是收縮的。例如:Supported by the government , a congressman has submitted a draft law,under which those who influence girls to diet excessively face punishments such as imprisonment and fines.

最后,英漢的表達方式不同。英語句子中往往有錯綜復雜的修飾關系,而且修飾語的位置極為靈活。和漢語相同的是,單個的形容詞、代詞、數詞、普通格名詞、名詞所有格、分詞和動名詞等做定語時,通常放在中心詞之前,比較特殊的一些如以-able,修飾some的不定代詞需要后置的情況除外。更多的時候,英語句子可以根據表達意愿,無限制地延伸擴展,所以讀者會碰上特別長且難理解導致難譯的句子或篇章,也不足為奇。與漢語相比,英語中獨有的定語從句和同位語從句正是造成長句難譯的主要原因之一。

二、英漢定語的差異分析

漢語和英語中的確都有定語,但只有英語中才有定語從句,而且英語的定語呈現多、復雜、靈活等特點,所以能否將定語在漢譯時,將定語從句恰當處理,直接影響著譯文的質量和可讀性。

語法上,定語從句可以分為限制性定語從句和非限制性定語從句;語義上,定語從句可以分為形式上的定語從句和真正的定語從句。很多定語從句雖然從結構上屬于定語,而意義上卻能表示“條件”“原因”“讓步”“假設”“目的”“時間”“結果”“轉折”等。所以倘若按照定語從句的常規譯法,不僅在翻譯時不能準確地表達作者的原意,而且會使譯文生澀拗口。

有關定語從句的翻譯方法、策略研究非常之多,但在對待每一部英語作品的漢譯時,還是會遇到種種意想不到的困難,筆者在研究《一間自己的房間》的譯作時,對作品中隨處可見的定語從句進行了細致的探究,并堅持參考已有的翻譯方法和策略,綜合把握如下原則:即對原文的定語結構進行語法分析,明晰層次及定語類型,弄清定語與定語之間、各個定語與中心詞之間的關系的基礎上,再根據語境對譯文進行歸納總結,現就通過具體的例子對《一間自己的房間》中定語從句的漢譯進行分析。

三、《一間自己的房間》中定語從句的漢譯案例策略分析

(一)前置法

在英漢翻譯中,將起修飾限定的關系的定語或定語從句翻譯在被修飾詞的前面,通常采用“……的”之結構,這種方法被簡稱為“前置法”。前置法是在翻譯定語時最為普遍也最為簡單的一種譯法。這種譯法通常適用于修飾成分較為簡短的,修飾成分多為詞或語義結構簡單的定語從句。另外,一些較短的具有描述性的非限制性定語從句也可使用前置法。這種用法不像在限制性定語從句中使用得那么普遍。但如果采用前置法能將原文譯出“信、達、雅”的效果,應優先采用前置策略。例如:

原文:Indeed my aunt’s legacy unveiled the sky to me,…a view of the open sky.

譯文:姑姑的遺產讓我眼前豁然開朗,我所看到的,不再是彌爾頓要我去永世敬仰的那一位體格魁梧、儀容威嚴的紳士,而是一方廣闊的天空。

分析:該句的主要結構是一個主語my aunt’s legacy,并跟隨兩個并列的動詞“unveiled”和“substituted”延展出后面的賓語,其中“figure”不僅被兩個形容詞、of的短語所修飾,而且作為先行詞,被一個非限制性定語從句修飾,在此,譯者把定語從句譯作“……的”字前置定語,放在中心詞前面,即“不再是彌爾頓要我去永世敬仰的那一位體格魁梧、儀容威嚴的紳士”,宏觀上保留了原句的先后邏輯,最大限度地符合目的語的表達風格。譯者在翻譯時,采用了“豁然開朗”“體格魁梧”“儀容威嚴”三個四字成語,不僅體現了譯者高超的轉換能力,而且體現出深厚的文化底蘊。又如:

原文:Sex and its nature might well attract doctors and biologists;…men who have no apparent qualification save that they are not women.

譯文:性別與其本質,或許足以吸引醫生和生物學家。但令人吃驚、又不得其解的是,性別,其實就是女性,竟然也吸引了令人愉快的散文家,妙筆生花的小說家,那些拿到了文學碩士學位的年輕人,什么學位也沒拿到的男人,除了是女人外,看不出有什么資質的男人。

分析:原文雖長,但末尾的三個由“who”引導的定語從句分別修飾了前面的“men”,語義結構相對比較簡單,而且結構平行,所以對于這種修飾成分較短的、描述性質的定語從句,使用“……的”字的前置法既簡單,又通順。譯者在翻譯時,將“agreeable essayists、light-fingered novelists ”翻譯為“令人愉快的散文家,妙筆生花的小說家”,這也是譯文中的一大妙筆。

(二)轉化法

由于英語句子結構緊湊,即使修飾語很長也很容易通過詞的形態變化、從句等重要手段,將詞、短語及分句之間的相互關系表達清楚。而漢語則不然(許艷,2006(9))。漢語的形態變化不是太多,語序發揮著重要的作用。語序不僅是重要的語法手段,而且是重要的修辭手段。

英語中,有一些形式上的定語從句,也就是表面是定語從句,實際它在邏輯上與主句有狀語關系,這種定語從句被A Handbook of English Grammar的作者R. W. Zandvoort稱為半狀語從句。在翻譯這類從句時,要根據定語從句和先行詞以及整個主從句的內在關系,將其譯成相應的狀語從句,表示原因、結果、目的、讓步等(王俊,2009(3))。例如:

原文:‘Wife-beating’,…without any shock being inflicted on public opinion.

譯文:“男人打老婆”,我讀下去,已經天經地義,不管他地位高下,打起老婆來,便沒了分別,全然沒有一點羞恥。女兒若不嫁父母所擇之婿,便有可能被關進窩里,飽受拳腳,而公眾對此也是無動于衷。

分析:原文中的“who refused to marry the gentleman of her parents’ choice”,相當于“如果女兒不嫁給父母為她選的女婿”。在明確內部結構及語義的基礎上,通過增加“若/便”等連接詞,將其直截了當的翻譯為條件狀語從句,即“女兒若不嫁父母所擇之婿,便……”。恰當的方法使內在的關系更加清楚,而且大大地提高了可讀性。在此譯文中,除了“天經地義”“飽受拳腳”“無動于衷”等詞語的妙筆生輝外,譯者采取了歸化的譯法,使得譯文比較接地氣。

原文:The most transient visitor to this planet, …that England is under the rule of a patriarchy.

譯文:在我看來,即便是這個星球的匆匆過客,只要拿起這份報紙,都不會看不出英國是個父權制的國家,即使只有這散見四處的證詞。

分析:根據對修飾先行詞“visitor”的定語從句深層結構上的語義內容分析,原文“who picked up this paper could not fail to be aware”,表示“only if the visitor picked up this paper”,他們都會看出英國是個父權制的國家。該句在翻譯中,通過增添了表條件關系的詞語將原句的偏正關系顯現出來,“只要……,都不會……”。由此使得譯文意思明確,讀起來易懂生動。又如:

原文:The student who has been trained… as a sheep runs into its pen.

譯文:牛橋的學生想必受過訓練、會做研究,自然有辦法繞開彎路,將問題徑直引向答案的所在,就像羊兒直奔羊圈一樣。

分析:通過分析原文中的定語從句,可以看出那些學生因為受過做研究的訓練,所以就會有辦法繞開彎路,因此在翻譯時,只有搞清楚定語從句所起的作用及內在的邏輯關系,翻譯才能迎刃而解。譯者通過將定語從句轉換成因果關系的狀語從句,使得譯文讀起來不僅達意順暢,而且結構對仗,另外“想必、自然有辦法”等詞語的運用使得譯文前后邏輯關系分明,符合語義。

(三)分譯法

英語長句翻譯一直是漢譯中的難點,對于英語長句中有多個定語從句或多個修飾關系的定語,如果定語從句起獨立分句的作用時,則可譯成漢語的并列分句,也就是在翻譯時,可以把英語一句話中的詞、一個短語或一個從句譯成漢語中的幾個詞或幾個短語。這種譯法稱之為分譯法。具體來說,可以用三種方法來處理。一是將先行詞重復,譯成并列分句;二是省略先行詞,譯成并列分句;三是在翻譯非限制性定語從句時,譯成獨立句。如:

原文:He was, …who bore him a child rather quicker than was right.

譯文:眾所周知,她是個頑劣的孩子,在別人的地界,偷獵野兔,或許還打到一頭鹿,還不該結婚時,不得不娶進了鄰家的女子,還沒足十個月,便為他生下了孩子。

分析:原文中“a wild boy”既是表語,又作為兩個定語從句的先行詞,譯者在定語從句的翻譯中,省略了先行詞“a wild boy”,譯成并列的分句“偷獵野兔,或許還打到一頭鹿等”,通過分譯法將這個孩子頑劣的特性以獨立分句的形式表述出來,這樣才能既忠實地再現原文內容,又確保譯文符合漢語的表達習慣。譯文中“a wild boy”被翻譯為“頑劣的孩子”,而非“調皮搗蛋、野蠻的孩子”,可以看出譯者的用詞用意用情恰到好處,事實上后面的解釋也的確讓讀者充分感受到這個孩子頑劣的行為。再如:

原文:But one needed answers, …in books which are to be found in the British Museum.

譯文:但我們需要的是答案,而非問題。而要知道答案,就要去咨詢一下博學的先生,公正的大人,他們早就不逞口舌之爭,不為身體所惑,而將自己的推理和論斷編纂成書,公之于眾,陳列在了大英博物館里。

分析:原文中的后置定語由一個較長的非限制性定語從句充當,屬于并列復雜型,其中修飾先行詞是“the learned and the unprejudiced”的非限制性定語從句,引導詞“who”后面有“removed and issued”兩個動詞延展出的并列成分,而且后一個并列成分中還有一個限制性定語從句,其先行詞是“books”。譯者在翻譯時,通過以代詞替代先行詞的方式,將每一個并列的定語從句采用了“口舌之爭”“編纂成書”“公之于眾”三個四字成語,將其準確地翻譯出來,這樣讓譯文不僅明確表達了意思,更重要的是讓譯文更加精煉生動。

原文:But there I do not agree with him, …‘the dull manage of a servile house’.

譯文:但這一回,我卻不敢茍同,因為我倒是認為,哪怕只有流言蜚語,也是多多益善,這樣我便大有可為,可以找到或是拼湊出這位憂郁夫人的某種形象來。她喜歡在田間散步,常有一些奇思妙想,對于“無聊的家務”,如此犀利、如此輕率地大加菲薄。

分析:原文中的定語從句內容較長,其先行詞為“lady”,將定語從句關于這位憂郁夫人的某種形象獨立出來翻譯,將長句斷成短句,還不失將前后自然巧妙地融合銜接在一起。同時,譯者在處理該非限制性定語從句中時,將原來的一句話斷成四個分句,使得語義結構非常清晰,意思非常明確。

四、結語

在翻譯實踐中,由于英語長句、文化背景、原文晦澀難懂等原因導致其難于翻譯的案例可謂是舉不勝舉,所以在處理復雜的定語從句和混合定語從句時,一定要對翻譯的原則、大致的方法和策略了然于心,否則對于經驗不夠豐富的譯者,捉襟見肘的翻譯能力會讓譯文讀起來生澀拗口、支離破碎,而且很容易出現錯譯、漏譯等情況。本文以A Room of One’s Own(Virginia Woolf)及其《一間自己的房子》(吳曉蕾譯)為研究對象,通過許多鮮活生動的實例分析,總結定語從句的漢譯策略。對于新手譯者來說,學習名家名譯在平衡英漢兩種語言的不同表達習慣時,如何做到游刃有余和妙筆生花,無疑能對他們具有極大地指導和啟迪作用。

猜你喜歡
譯法限制性英漢
因“限制性條件”而舍去的根
從構詞詞源看英漢時空性差異
倒譯法在韓漢翻譯中的應用探究
核心句理論在英漢視譯斷句技巧中的應用
淺談音樂風格對英漢歌曲翻譯的制約
英漢校園小幽默
“快”字的不同譯法
“好”字譯法種種
非限制性定語從句常見易錯題例析
定語從句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