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是什么讓我們活成了一座孤島?

2020-03-03 14:33JOjO
求學·理科版 2020年12期
關鍵詞:孤島外界恐懼

JOjO

前幾天,我收到了一則留言:“你好,我最近遇到一些困擾。一直以來,我都覺得自己是個很要強的女生,也一直以此為傲。我覺得自己長大了,遇事不就應該自己解決,少去麻煩別人嗎?但是我最近覺得自己很孤單。這段時間,學習不太順利,心情特別沮喪,已經連續好幾天一個人躲著哭了。雖然爸媽常常主動來噓寒問暖,但我反而故作堅強,甚至嫌棄他們很煩。要強到底是不是件好事?”我想對這位同學說,你不是一個人?,F在的許多年輕人都很要強,覺得自己就能完全應對生活里的一切,努力成為不去麻煩別人的人。

要強的實質是什么?今天,我們就聊聊要強這件事。

一、要強可能意味著什么?

從心理學的角度來看,要強的表現可能分為以下幾個方面:

1.對脆弱的恐懼

當我們恐懼脆弱時,不敢向他人打開內心,也不敢向他人袒露真實的自我。我們不敢說出面臨的困難,也不敢求助他人,因為這些都可能讓別人認為我們是無能與軟弱的人。

在打開內心的過程中,我們也將自己置于一個可能受到對方評判的位置上。正是因為害怕可能隨之而來的傷害,我們選擇了獨自承擔痛苦、獨自面對困境。

2.對人際關系的不信任

當我們向外界索求陪伴或幫助時,我們不可避免地會面臨被拒絕的可能性。如果我們對人際關系的穩固缺乏基本的信任,或是不相信他人有意愿和能力幫助自己時,我們就會放棄聯結與求助的機會。因為害怕被拒絕或者失望感,我們甘愿選擇要強。

3.對自我的不接納

很多人不愿接納不夠強大的自己。在這種情況下,我們會長期回避自己的負面情緒(例如:悲傷、失望),拒絕看到自身的缺點。此時,我們無法看到全部的自己。

當我們根深蒂固地認為,生命中那些重要的人不愿意接納不夠強大的自己,我們也很難真正地認可、接納全部的自己。久而久之,我們不愿意看到自己軟弱的一面,也不敢承認自己需要他人的幫助與陪伴。

4.對自我價值的懷疑

最后,要強還可能出于我們對自我價值的懷疑。當我們的自我價值,被牢牢綁定在自身的成就上時,我們很難接受自己做不到某件事。我們需要不斷地證明給自己,也證明給別人看,“我是一個有能力、有價值的人”。在這一過程中,我們感到強烈的壓力,不斷追求完美。我們不敢面對不夠有價值的自己,因此選擇要強??梢钥闯?,要強的人并不是真的不渴望聯結和溫暖。只是為了逃避脆弱與恐懼,他們在遭遇困境時總是竭力壓制住自己的需求和渴望。也就是說,有些時候,要強其實是內心恐懼的表現。

二、要強可能會讓我們活成一座孤島

有時候,要強很難讓我們真正變得強大起來,反而會讓我們活成一座孤島。這是因為,在一次又一次的逃避中,我們慢慢喪失了對他人展露脆弱、與他人建立聯結的能力。

在自己有需要的時候,我們不知道如何以合適的方式尋求關懷與幫助,也不知道如何面對來自他人的善意和關心。甚至,我們還可能拒絕那些主動伸出援手、想要陪伴我們渡過難關的家人朋友?!坝欣щy自己撐就好了,朋友也幫不上忙,還白白讓他們擔心”“爸媽的嘮叨好煩啊,還是什么都不要跟他們說了”……要強的人像是在自己身邊建起了一堵墻,將他人的關心全部阻擋在外。

另一方面,當要強成為一種習慣,我們不再允許自己體驗到負面情感,也越來越難以理解他人的脆弱和痛苦。我們不敢承認自己對別人的需要,所以常常顯得過于冷漠、難以接近;我們也看不出別人為何需要我們,往往會以一種尖銳而缺少溫情的方式與人交往??偠灾?,我們無法以開放和真實的樣貌與身邊的人相處,也難以與他人建立起相互信任、相互扶持的良好關系。

值得一提的是,與他人、與外界的聯結對我們來說是十分必要的。這是因為,正是這些與外界的聯系,讓我們能夠真切地感受到自己安穩地存在于當下。在這一前提下,我們能夠感到自己有所依托,獲得一種根本上的安全感和歸屬感。相反,當我們與他人、與外界都缺少這種必要的聯結,我們就會從根本上感到焦慮和缺乏安全感。此時,我們找不到自己在世界上的位置,感受不到自己的存在,也很難對自己的生活產生期待感和意義感。長此以往,我們的生活就會陷入孤獨、空虛之中。這樣的我們,看似非常獨立、強大,實則很虛弱。

這種“要強”也往往不是從內心的真實感受出發的,而只是基于他人的評判——做一個在別人眼中獨立、強大的人。我們可能總是想著:再一個人撐一撐,等自己變得更加強大,就能過上更好的生活了,卻忘記了在組成幸福生活的元素中,足夠好的關系與聯結是不可或缺的??梢哉f,當我們選擇獨自一人承受痛苦,離聯結越來越遠時,我們已經走上了一條與良好的生活環境漸行漸遠的道路。

三、獻給要強者的調整指南

那么,已經習慣了要強的人還有可能改變自己嗎?要怎樣放下這種心態?筆者為要強的你精心準備了以下這份自我調整指南。

1.意識到自己的要強可能是出于恐懼

想要消除恐懼,先要意識到它的存在。很多人都不明白,自己這種要強的心態,不是一種主動的選擇,而是因為不敢面對恐懼。你可以先從以下問題中,找到自己要強的實質:

你是否在明知求助或傾訴可以令事情更簡單的情況下,因為要強,而將自己置于一個不利的,甚至不公平的位置上?

要強是否常常讓你感到自己是世界上孤孤單單的一個人,感到孤立無援?

要強是否已經成為你和他人建立聯結、深化關系的阻礙?這是否也令你感到痛苦?

通過回答這些問題,我們就能夠看出,要強這件事給你帶來的,究竟是好處更多,還是痛苦更多。

2.擁抱脆弱,與家人朋友建立聯結

接下來,我們要接納自己身為個體能力有限、需要他人幫助這一事實。只有允許自己身上存在那些不夠強、不夠好的部分,我們才可能看到更真實和全面的自己,也才可能意識到自己真實的需求是什么,并建立起一種更加開放的心態。

下一次遇到困難時,試著從關系中尋求一些幫助、安撫或陪伴。你可以從身邊熟悉的、令你有安全感的人開始,比如父母、同班同學等,逐步鍛煉自己面對社交情景中各種反應的能力和勇氣。有時候,我們向對方直白地表達出需求即可。比如,“我現在有點難受,你可以陪陪我嗎?”“我不太舒服,你可以陪我一起去醫院嗎?”你要做的,只是允許自己在對方面前做個“小孩”,接受別人的好意。一開始,你可能會感到十分不適,但你要忍耐住這種感受,依然讓自己投入到關系中去。當你獲得足夠多的經歷,就會積累起更多的力量應對內心的恐懼。

當我們正視要強,我們會認識到自己有可能受到傷害。同時,我們也能夠意識到,自己有能力處理這些傷害帶來的痛苦。表達出對他人的需要,并不意味著我們不夠強、不夠好。相反,只有我們愿意直面恐懼,去嘗試與他人建立聯結,才有可能真正地強大起來。

愿我們都能成為一個有陪伴、有聯結,又足夠強大的人。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KnowYourself)

猜你喜歡
孤島外界恐懼
與內心的恐懼交朋友
想象中的恐懼
深山里的部落
被貧窮生活支配的恐懼
孤島(外一首)
孤島
人體對外界環境的感知
圖片新聞
表達恐懼之情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