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供電所管理中有效降低線損的方法分析

2020-03-08 08:29文濤
裝備維修技術 2020年19期
關鍵詞:線損

文濤

摘要:電力供應在能源產業鏈上占據重要位置,對電能進行傳輸的過程中,有功、無功電能、電壓的損失都屬于線損。供電所線損管理中存在一定的問題和缺陷,需要探討有效策略,降低供電所管理中線損情況,提升電能利用率,保證供電質量和效率。

關鍵詞:供電所管理;線損;降低策略

線損能夠對供電所運行狀態進行有效衡量,是一種重要的綜合性技術經濟指標,因此,如今在供電所管理工作中線損屬于重要部分。本文主要對供電所管理中有效降低線損的方法進行分析,希望能夠提升電能利用效率,為電力企業創造更多的經濟效益。

1、線損概述

1.1 定義

電力系統中對傳輸和分配電能的過程中,系統中包含的各個元件和設備以及相關線路出現一定的電能消耗,將這些相關的損耗統稱為線損。企業經營管理的實際效益和生產水平采用線損率的重要指標進行評價。電力系統創建和管理的過程中,需要最大限度的采用有效策略降低系統中的線損,當中供電所管理的重點工作,有利于提升電網運行的經濟效益。

1.2 分類

我們依據線損自身的特點對其進行分類,主要有固定損耗包含電力系統中各個元件、設備和線路等出現和負荷沒有關系的電能損耗,受到產品自身質量和設備容量以及外加電壓等相關因素的影響,管理人員降低固定線損需要建立健全電網建設方案,保證電力系統的完善構建,按照電力供應需求進行科學合理制定。設施線圈、絕緣子、變壓器和電纜等損耗是常見的固定損耗,變壓器中出現渦流損耗,就會出現線損問題??勺兙€損主要是指設備、線路和元件中出現和負荷有關的電能損耗,在負荷電流文化下發生一定的轉變,包含變壓器銅損、設施線圈銅損等,這類損害大小主要是由線路和設備中的電流進行決定[1]。管理人員對于線損類別進行明確之后,進行重點管理,提升系統管理能力水平。

2、供電所線損管理中存在問題

2.1 缺乏完善的線損管理制度

許多供電所在信息化線損管理制度的建立中存在較多不足之處,在線損管理中進行設備安裝、拆卸和移動工作缺乏統一完善的制定,對線損管理工作崗位職責不清晰,分工不明確,造成線損管理工作效率較低,同時對于管理工作的監督力度不夠。低壓供電區域內,對于配電變壓器中的電量計量裝置進行管理的制度缺乏一定的科學規范性,無法對電能表接線形式和計量結果的精準性進行全面核實,造成供電所線損點計量結果和實際情況存在較大的誤差,大大降低了線損管理的實效性。

2.2 缺乏先進的線損管理技術

電網結構的構建存在一定的不合性,就會造成嚴重的線損,同時對于電源和配電網之間缺乏協調發展,就會造成線損率持續性的上升。另外,部分供電所的相關設備管理中存在較多問題,對于高損耗、落后的設備沒有進行及時更新,增加了線損問題。同時缺乏無功補償,用戶對于設備的電容器使用不足就會對功率損耗的調節能力產生嚴重影響,造成嚴重的損耗。

2.3 線路規劃設計缺乏合理性

我國地域比較遼闊,具有較大面積的電力配網,同時線路的空間距離比較長,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電網承擔的負荷,具有較高的技術線損。部分地區電網線路較長并且曲折,更加凸顯出了電網線路的不完善,布局不合理的問題,對供電過程中產生嚴重的電能損耗。因此,技術人員需要保證線路規劃布局的科學合理性,保持適當的電線路距離,減少線路阻抗值,降低線路損耗[2]。

3、供電所管理有效降低線損策略

3.1 建立健全線損管理制度

線損管理工作開展的過程中需要建立健全線損管理制度,對每個相關管理部門都設定相關線損管理任務,同時指派專門的監督人員對相關管理機制的落實執行情況進行全過程的嚴格監督管理。管理人員可以采用集中和隨機補償的手段對線損管理制度的落實進行有效協調。完善科學的指標體系,對動態監控指標進行不斷的強化,保證相關工作人員都能夠將相關指標進行完成,同時在實踐工作中按照相關規范和要求有效的統一損失計量和統計方法,對獲得相關信息數據的科學合理性進行保障。

另外,計算人員的管理工作中需要建立完善的管理機制,激發工作人員的積極性,同時加強對電網線路和設備監控檢測工作力度,采用在線檢測等先進的管理技術,對供電過程進行實時監控,及時發現相關故障,保證供電的安全可靠性,防止出現斷電、跳閘等現象對線路運行安全質量產生影響,減少線損問題。

3.2 增強信息化建設,提升管理水平

供電所信息化線損管理工作需要引用先進的管理技術,充分利用信息化時代大數據的優勢,有效監控和分析四合一計量自動化系統的數據采集,保證線路日線損的精益分析,同時將具體分析結果在竊電查處和計量問題處理等多個領域進行充分應用[3]。增強信息化建設,對采用計量自動化終端對相關數據進行持續性收集,對線路運行的實際情況進行及時掌控,實現各部門之間的數據共享,建立線損和管理之間的聯動機制,提升線損管理的質量和效率。另外,工作人員要開展線損理論計算,配置無功補償,對漏電等現象進行精準判定,保證線損率在規定范圍內,降低輸電線路技術線損,提升電能傳輸效率,保證供電安全可靠性。

3.3 合理規劃設計線路

管理人員增強線損管理制度,需要對現有的電網線路進行科學合理的調整和配置,對于以往電能損耗較高的線路進行全部更換。另外,工作人員需要對電源點的選擇進行足夠重視,保證其科學合理性,盡可能的防止出現近電遠供或者迂回供電現象。另外,工作人員需要對電路相關設備和導線的安全質量進行保證,在質量保證的前提條件下選擇比較經濟、降低線損的線路,增強對線損的分析和總結,對每條線路和臺區以及不同等級電壓的電路進行全面分析,合理配置電網線路,降低線損問題。

3.4 強化維護檢修水平

維護與檢修對于線損管理屬于重要環節,通過全面維護能夠降低電力線路出現線損情況的可能性,還能幫助相關人員確定配電設施與電力線路的實際狀況,因此,必須分別強化供電所維護與檢修的實際水平。

一方面,供電所需要增加配電設施與電力線路的維護重視度,將維護工作融入到日常巡檢之中,這樣配電設施與電力線路就能得到實時維護,降低配電設施與電力線路出現線損問題或其他故障的幾率。此外,在維護過程中必須著重注意直流電源柜,確保直流電源柜時刻處于最佳狀態,這樣便可保證供電所穩定運行。

另一方面,一旦維護人員在日常巡檢中發現配電設施或電力線路已經存有故障隱患,必須立即與檢修人員進行聯絡,由檢修人員確定故障隱患的解決方案,在隱患演變為故障之前將其解決。此外,當檢修人員針對配電設施或電力線路展開檢修操作時,必須從根本解決現有問題或故障,確保一次處理后設施與線路不會再次出現相同問題,這樣配電設施與電力線路的應用年限就能得到一定保障,還能切實避免線損問題的實際危害。

結束語:供電所線損管理工作中需要工作人員對自身工作的重要性進行正確認知,增強計量設備的管理和線路檢修維護工作,同時建立完善的線損管理制度,加強信息化建設,提升工作人員綜合能力,對線路進行合理設計,降低供電線路電能損耗,保證供電系統安全穩定運行,提升電力企業經濟效益。

參考文獻:

[1]于孫言. 試析供電所管理中有效降低線損的方法[J]. 科技經濟導刊, 2019, v.27;No.678(16):101-101.

[2]王建榮. 鄉村供電所管理中有效降低線損的方法探析[J]. 卷宗, 2019, 009(021):356.

[3]馮方長. 關于供電所線損管理有效措施的探究[J]. 科學大眾, 2019, 000(012):P.221-222.

(國網重慶市電力公司市南供電分公司,重慶 萬州 404100)

猜你喜歡
線損
農網配電線損分析
配電線路線損管理系統的應用及功能探討
電能計量自動化在線損管理中的應用
配電網線損分析與降損措施探究
從電能營銷管理角度分析線損預控措施
城市電力配網降損策略
農村供電所線損管理分析
淺析農村電網線損管理存在的問題及降損建議
農網配電線路線損成因及降損措施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