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創圖畫書編輯素養新論

2020-03-11 07:34郝韻
出版參考 2020年1期
關鍵詞:圖文圖畫書圖畫

郝韻

摘 要:圖畫書是少兒讀物中一種獨特的體裁。與文字兒童讀物相比,圖畫書的藝術手法與制作工藝更加復雜,對編輯的專業素養提出了更高、更多樣的要求。我國圖畫書正處于從引進到原創的轉型階段。本文認為,我國童書產業要穩定出版原創精品圖畫書,關鍵在于培育處于出版中心位置的編輯隊伍。作者從實際工作出發,結合圖畫書歷史、經典圖畫書案例、著名圖畫書編輯手記,提出編輯應深入了解圖畫書,遷移編輯能力,并總結了兒童圖畫書編輯提升專業素養的六個方面:站在圖畫書品類高度認識兒童圖畫書,領會圖畫書圖文合奏的藝術特性,了解圖畫書基本創作手法,把握兒童本位的具體內涵,了解并融入圖畫書的教育性,了解、跟進與探索印制技術。

在經歷了引進熱潮后,我國圖畫書產業正逐漸進入原創出版階段。出版原創圖畫書不僅是發展本土文化的需要,在圖畫書的語言特色和藝術特色的呈現上,原創圖畫書也具有引進圖畫書不可替代的地位。雖然近年來我國也出現一些精品圖畫書,但從整體上看,大多存在著形式、手法單薄等問題,尚處于對歐美圖畫書的模仿階段,編輯也在圖畫書出版活動中處于較被動地位。由于圖畫書的出版與文字書差別很大,且編輯在圖畫書出版過程中的“黏合劑”作用比文字書出版更為多元,因此,筆者認為,培養一批素養全面的圖畫書編輯才是我國原創圖畫書得以穩定、高質產出的關鍵。筆者從實際工作出發,結合圖畫書發展歷史、著名圖畫書創作背景和文本分析、著名兒童圖畫書編輯手記,總結了圖畫書編輯提升專業素養的六個方面。

一、站在圖畫書品類高度認識圖畫書

由于缺乏系統性的學習,圖畫書編輯新人很容易根據最常見的兒童圖畫書的形式來界定兒童圖畫書,從而陷入自我設限的陷阱當中,并對市面上繽紛錯雜的各類圖畫書感到迷茫。市面上常見的圖畫書通常面向兒童,32頁大開本,由大幅插圖和少量文字組成。實際上,圖畫書類型眾多,編輯應首先站在圖畫書品類的高度認識圖畫書,接觸多種多樣的圖畫書形式,尤其是享譽甚久、甚至具開創性的精品圖畫書,歸納各類型特點,并思考其形式如何為內容服務。

圖畫書有廣義與狹義之分。從狹義角度來說,人們通常所說的圖畫書,即圖畫相對文字占據主導地位,甚至完全沒有文字的書。從廣義角度來說,圖畫書除了上述所指外,還包括文字為主要部分的插畫書、介于圖畫書和小說之間的橋梁書、漫畫、立體書、認知書、活動書、玩具書等等,它們的共同特點是內文都含有圖畫。[1]從內容類型角度看,兒童圖畫書類型眾多,比如故事類、認知類、詩歌類、情緒管理類等,這些類型經常以混合交叉的面貌出現。從題材上看,圖畫書已從最初單純的童話故事延展到了宏觀、現實層面的國家、種族、歷史等主題。從讀者對象角度看,圖畫書大多明確以兒童為受眾群體(甚至準確到兒童的具體年齡),但也有少量明確以成年人為受眾群體的成人圖畫書,還有不明確設定讀者對象的圖畫書,比如標有“適合0~99歲讀者”標簽的圖畫書。

因此,上述任何一種分類都不是絕對的,而是模糊的、多元的。圖畫書這一內容與表現形式包容開放的性質也是其類型紛雜多變、表現潛力巨大的原因。圖畫書品類上的包容性和開放性還體現在圖畫書水平的差異:價格從低廉到昂貴,藝術性從低到高,工藝從簡單到復雜,不一而足。所以,如果僅僅是大量出版原創圖畫書,這一目標并不難實現;真正困難的,是出版一批高質量的、甚至具開創性的精品圖畫書。而要實現這一點,編輯首先要解放思想,打開思路,站在全品類和國際精品的高度認識圖畫書。

此外,站在圖畫書品類的高度認識圖畫書,還有助于編輯對自己負責的圖畫書進行更精準的品類定位,而這同時也是在對目標讀者群進行細分和定位,從而幫助作者使書更貼近讀者的特點、偏好與需求。

二、領會圖畫書圖文合奏的藝術特性

對于圖畫書中文字與圖畫的關系,人們主要持三種態度。第一種是將圖畫視為文字的輔助和吸引孩子閱讀的工具。對圖畫書不太了解的家長會下意識地抱持“書的價值在于文字”“信息是由文字傳遞”的傳統觀點,從而得出圖畫書只適合低幼兒童的結論,或對圖畫書的價值產生質疑。這種觀點受到圖畫書專家的批判,認為這低估了圖畫的意義和教育價值。第二種態度以日本圖畫書編輯家松居直為代表,認為圖畫書的文字與圖畫同等重要,并相輔相成。松居直用“圖文合奏”形容圖畫書的藝術特點,并形象生動地表達出優秀圖畫書應達到的藝術效果:“圖畫書不是‘文+圖,而是‘文×圖?!盵2]第三種態度則進一步肯定圖畫書的藝術價值,認為圖畫書不僅是一種視覺優先的圖書,而且圖畫在圖畫書中的地位是決定性的。他們重視書的物質性和繪圖材料、技法、風格的創新。持這一觀點的主要是藝術家出版人。

在兒童圖畫書的領域,筆者贊同松居直圖文同等重要、圖文合奏的觀點,因為它一方面將兒童成長需求納入考量(如語言和審美的培養),另一方面將兒童圖畫書與兒童文學、成人圖畫書以及藝術類圖書區分開來,為兒童提供了獨特的藝術形態。因此,兒童圖畫書編輯首先要能通過圖文合奏的藝術特點掌握圖畫書的鑒賞技巧。能否處理好圖文關系,使圖畫和文字不相互干擾、進而達到相輔相成的效果,是判斷圖畫書成功與否的標準之一。

從文字方面來說,雖然圖畫書的文字很少,但這反而向作者提出了更高的挑戰。文字作者必須保持克制,為圖畫的表現搭建空間,即在圖畫的制約下盡量精練、簡潔、生動地傳遞信息。正如意大利圖畫書大師李歐·李奧尼所說:“我充分意識到了圖畫書中文字的重要性。實際上,撰寫圖畫書文字的難度要大于畫插圖,因為需要盡量精簡,以最少的文字來表現內容?!盵3]對于低幼圖畫書,還要考慮文字的音律和句子長短。

從圖畫方面來說,圖畫書與插畫書最大的差異之一在于圖畫的功能。在普通的插畫書中,編輯的審圖工作只需考慮圖片反映文字的正確性,至多對圖畫的風格、美感提出建議。然而,在圖畫書創作中,編輯要向繪者說明并審讀畫稿的敘事方法、流暢性等。圖畫書中的圖畫的主要作用不是裝飾,也不應僅是文字信息的映照,而應起到獨特的敘事作用,并通過豐富的細節和表現力引導讀者進入情景。因此,雖然漂亮、可愛和藝術性在圖畫書消費中起到了奪人先聲的作用,但求真務實的圖畫書編輯必須知道,真正優秀的圖畫書不是展示藝術的畫廊,而是藝術性的表達。

要達到圖文合奏的藝術效果,編輯首先要積累文字作者和繪者這兩種作者資源,特別是繪者資源。在美國權威童書雜志主編安妮塔·西爾維的《給孩子100本最棒的書》中,其推薦的33本圖畫書中,有22本都是繪者兼文字作者,這是相當高的比例,說明了藝術家對圖畫書創作的重要性。①然而,我國原創圖畫書的情況與此相異,大多由文字作者與繪者分開創作,插畫師主導作用很弱,而圖畫書編輯與藝術家資源分離是一個很大的原因。在傳統出版模式的慣性下,許多童書編輯主要掌握的是文字作者資源;另一方面,藝術家則缺乏從藝術創作到文圖創作者的轉換的自覺性和渠道。編輯的缺位,導致藝術家缺乏圖畫書知識、缺乏圖畫書創作意識、文字功底和故事創作力較薄弱等弱點無法得到解決,也就阻礙了藝術家成為圖畫書創作主力軍的道路。因此,編輯在原創圖畫書領域中的資源聚合作用是極其重要的。

三、了解圖畫書基本創作手法

在英美等圖畫書產業發達的國家,成熟的圖畫書出版社設有專職的美術編輯,負責選擇繪者、與繪者溝通調整圖畫、藝術設計等。不過,在我國,由非藝術專業的文字編輯全程負責的情況也不少見。文字編輯和繪者相比,對藝術的了解有限,在審讀稿件時容易陷入被動。所以,如果文字編輯熟知圖畫書常見的創作手法,便能對稿件提出更加切實有效的建議。

圖畫書的創作手法有很多方面,包括文圖關系、圖畫的敘事手法、版式設計、藝術元素、藝術媒材,等等。筆者認為,雖然多多益善,但在時間和精力有限的條件下,編輯不必面面俱到,可以從圖畫書最核心的圖文敘事關系和圖畫敘事手法開始。

馬圖卡將圖文敘事關系簡潔地分為對稱、互補和矛盾三種關系。[4]在圖文對稱關系中,圖文關系平等,圖畫基本沒有補充或脫離文本的內容描述,圖畫是文字內容的詳細呈現,對文字起到增強表現力的作用,范例作品有《下雪天》。在圖文互補關系中,圖畫提供了文字未傳遞的重要信息,對文字起重要補充作用,范例作品有《阿羅有支彩色筆》。在圖文矛盾關系中,圖畫和文字通常提供兩種不同的視角,導致圖畫表現的含義與文字的意義相背離,形成了雙線敘事,給讀者一種細細玩味的樂趣。該類型的典型作品為《母雞蘿絲去散步》。除了上述三種常見的圖文敘事關系,筆者認為還存在第四種關系:圖文互動關系。在這種類型中,文字不僅是內容的敘述者,還是內容本身的一部分;圖畫對文字做出反應,呈現一種趣味性的互動。以英國Childs Play出版社的《小老鼠、紅草莓和大餓熊》為例,在第三張跨頁上,文字寫著:“但是,小老鼠,你是不是從沒聽說過大餓熊呀?”與之對應的圖畫,則是小老鼠在梯子上摘草莓前聽到這句話時驚訝害怕的表情。②這種圖文互動的敘事方式給讀者很強的參與感和代入感。

除了圖文敘事關系,編輯還應了解常見的圖畫敘事的表現手法,比如,異時同圖法、正面疊加、空間暗示、視角切換、留白,等等。靈活使用表現手法能使圖畫敘事豐富有趣,調控讀者的閱讀節奏,為故事增添戲劇效果和表現力。正如松居直所言:“圖畫書的插圖最重要的不是色彩的豐富,而是有沒有充分表達故事內容的表現力?!盵5]非常優秀的圖畫書很少是對前人的作品的模仿,而是圍繞一種核心理念,靈活使用各種手法進行最恰當的表達。無論文字還是圖畫,這種“最恰當的表達”都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多次探索和嘗試后的選擇。以《晚安,月亮》這本薄薄的經典圖畫書為例,瑪格麗特·懷茲·布朗寫初稿只花了20分鐘,但從初稿到最終定稿,卻花了兩年之久。[6]

優秀的圖畫書作者對文圖表現手法的探索是細致入微的,從插畫的裝飾手法到對字體藝術、圖框使用等。責任編輯雖不是專業的設計人員,但可以通過以下三種渠道提升圖畫書藝術鑒賞能力,從而給出有效的建議。第一,多讀精品圖畫書。松居直說,所謂辨別圖畫書優劣的“感覺”,實際上是“看了很多好的東西之后,眼力得到提高而逐漸培養出來的”。[7]因此,圖畫書編輯應多讀精品圖畫書,并不斷分析總結。第二,閱讀圖畫書理論書籍,建立起圖畫書知識儲備,開闊視野。第三,在編輯實踐中嘗試運用所學理論,多與作者溝通,提出建議,而不是被動地接受。

四、把握兒童本位的具體內涵

圖畫書最初并主要是為無識字能力的小讀者設計的,但圖畫書并不是兒童的專利。一些為兒童設計的圖畫書也適用于成人。比如,柳田邦男就提出了“正是大人才應該讀圖畫書”的論點,認為成年人不僅能被書中溫暖的圖畫和文字治愈,而且能從兒童圖畫書中重返赤子之心,獲得新的人生體悟。[8]另一些圖畫書雖然具有與兒童圖畫書相同的明麗色彩,但作者在創作之初就明確將讀者對象設定為成人,比如風靡一時的幾米的作品。不過,也有些作者在創作時并沒有將作為讀者的成人與兒童區分得非常明確,而編輯從形式上將這些以作者為中心的圖畫書劃分為童書,但由于表達方式、主旨等偏成人化,造成形式與內容的錯位,使得一些所謂的兒童圖畫書并不太受兒童歡迎。

因此,兒童文學(包含圖畫書)的專家學者曾一再呼吁“兒童本位”的立場。具體來說,是“盡可能貼近兒童的生活和心理,反映兒童的現實世界和想象世界,表達兒童的情感和愿望”;[9]就圖畫書領域來說,則是使主旨深度、知識基礎、角色設置、文圖表現方式等各個方面都貼近兒童的心理和認知水平。這一觀點已得到童書出版者們較為廣泛的支持。

然而,如何判斷自己的觀點是兒童本位,而不是成人自以為是的兒童視角呢?實際上,在兒童文化產品中,存在著許多成年人加之兒童的偏見。比如,松居直提出,曾經被認為是標準的天真可愛的兒童造型并不一定就是兒童喜歡的。[10]在劉曉曄和孫璐合著的論文中,松居直的質疑得到了支持:連續占據2013-2015年當當網圖畫書暢銷榜前三名的《大衛,不可以》主人公大衛的畫風拙稚,許多家長認為這種風格缺乏美感,然而在與孩子的共同閱讀中,卻發現很受孩子歡迎。[11]再比如,人們通常認為兒童必定偏愛色彩鮮艷的圖畫書,然而事實證明,一些顏色淡雅、甚至黑白雙色的圖畫書也頗受兒童青睞。曾獲凱迪克銀獎的著名圖畫書《瑪德琳》的稿件曾被多家出版社拒絕,因為“他們覺得這本書對孩子來說過于高雅了”。[12]然而,這本圖畫書卻吸引了不計其數的小讀者。

要盡量避免這種先入為主的偏見,編輯就要實事求是地了解兒童,將兒童作為擁有獨特文化和獨立精神的客體進行研究。這有兩種途徑。一是多與兒童接觸,在第一手反饋中不斷修正自己的觀點,形成結論。許多優秀的圖畫書,都是在兒童的反復閱讀和反饋后誕生的,比如《邁克·馬力甘和他的蒸汽挖土機》。如果缺少與兒童直接交流的機會,多與家長和老師交談也是有效的方法。第二種途徑是閱讀有關兒童心理的學術性理論書籍,了解不同年齡段兒童的心理特點和認知水平。

要出版真正受兒童歡迎的精品圖畫書,對兒童心理細致入微的體察是不可缺少的。比如,松居直認為,兒童在傾聽成人朗讀圖畫書的時候,內心所感受到的故事世界是有動感的,與獨自閱讀的感受是不同的。松居直在創作圖畫書時,會在寫好故事后進行朗讀并錄下來,邊聽邊確認會產生什么意象,場景劃分完成后再交給繪者。正是這種對兒童閱讀體驗的細膩把握和工匠精神,才能做出真正受兒童喜愛的作品。

五、了解并融入圖畫書的教育性

圖畫書作為一種藝術形式,不一定要具備教育性。然而,對于兒童圖畫書,筆者主張編輯和創作者有意識地發揮圖畫書的教育功能。這一主張基于三點理由:一是有助于作為讀者的兒童的成長,二是有助于鼓勵家長作為主要消費群體的消費行為,三是優秀的圖畫書本身即具有教育價值。

筆者認為,圖畫書的教育性可分為三個維度。第一個維度是圖畫書具體的教育主題。這種顯性的教育功能只是借用圖畫書的形式進行教育,與圖畫書的特性無關。需要特別說明的是,先進或獨特的教育理念是使一本圖畫書在眾多同主題的圖畫書中脫穎而出的關鍵。創作者獨特的教育理念能為圖畫書的表現形式賦予個性。比如,《晚安,月亮》的作者瑪格麗特·懷茲·布朗在這本書中運用了露西·斯普拉格·米切爾革命性的教育理念:將重點放在反映兒童真實存在的背景和故事上,即“此時此地 (here-and-now) ”。米切爾和布朗認為兒童在低幼階段不需要幻想,因為對幼兒來說,真實的日常生活本身已足夠新鮮刺激,值得探索。[13]在《晚安,月亮》中,布朗通過對兒童臥室事物富有韻律感的敘述,為兒童營造了一個富有安全感和趣味性的睡前環境,即是這一新型教育理念的直接運用。

第二個維度是圖畫書的語言學習功能。具體來說,圖畫書通過以下四個方面對幼兒的語言學習起作用。第一,兒童識字率低,以文字為主的圖書會對兒童造成閱讀障礙,而圖畫書則能直觀地呈現敘述內容。第二,與文字相比,圖畫具有鮮活生動、直觀、使人愉悅的特點,更能吸引兒童閱讀。第三,圖畫書能幫助兒童學習認識物體和文化符號,并在客體和語言之間架起橋梁。第四,圖畫書能幫助兒童提升聽力、認讀、理解等語言能力。兒童心理學家吳念陽認為,重復閱讀圖畫書是幼兒最輕松的識字方法。[14]不過,可以看到,以上四點效用并不對圖畫書文字和圖畫的質量和品位做特別要求。

第三個維度是對兒童閱讀力、審美力、想象力、觀察力和視覺素養的培養。這是只有優秀的圖畫書才具備的更高級的教育價值,要求圖畫書具有一定藝術性、圖文組合得當、敘事連貫、細節充分、文字簡潔優美等優良特質。粗糙的圖畫書不僅不能發揮上述教育功能,反而甚至起到消極作用。正如一些教育工作者對一些圖畫書的批評:圖畫書的圖畫對兒童閱讀起到了干擾和限制作用,使兒童對文字的閱讀被打斷;圖畫對文字的展現妨礙了兒童借由文字自行展開想象力的思維活動;等等。[15]然而,這些問題在優秀圖畫書中轉劣為優。以審美力為例,做工粗糙的圖畫書通常色彩艷俗,形象呆板,版面設計單一;而優秀的圖畫書則色彩微妙,配色和諧,形象生動鮮活,刻畫細膩,值得細細玩味。與前者相比,后者對兒童人生起點的藝術熏陶才是有教育價值的,生命力也是更長久的。

優秀的圖畫書編輯應從以下三方面發力,才能將教育性恰當地融入圖畫書。首先,了解教育的發展狀況和時代特征,這樣才能敏銳地捕捉到某些圖畫書獨特的教育理念。在《晚安,月亮》的案例中,布朗在完成文字手稿后就給美國傳奇童書編輯厄休拉·諾德斯特羅姆打電話,將手稿讀給她聽,而諾德斯特羅姆在聽完之后馬上決定出版。也就是說,當初吸引諾德斯特羅姆的不是我們今天看到的風格鮮明、令人印象深刻的圖畫,而是布朗的文稿和思想,這體現了諾德斯特羅姆作為童書編輯的敏銳性和教育理念的開明。其次,由于教育與藝術和文學專業領域差別較大,兼具跨學科知識和能力的作者十分有限。一些擅長文學、藝術的圖畫書作者可能缺乏將教育性融入作品的意識和相關知識,而教育背景的作者可能在藝術方面相對薄弱,作為編輯,應盡量運用自己的綜合知識,活化與整合作者資源,幫助作者縮小專業間的鴻溝。最后,只有有趣的圖畫書才會使兒童自發地一讀再讀,也才能使該書的教育價值得到最大發揮,因此,探索如何平衡童書“有用”和“有趣”的關系問題,也是兒童圖畫書編輯的重要課題。

六、了解、跟進與探索印制技術

印制技術是我國編輯素養中重視程度較低的一項。筆者認為,圖畫書編輯應比其他出版物編輯更重視對出版技術的了解與學習。理由有三:第一,出版技術直接影響圖畫書的最終效果。在實踐中,很多時候繪者的原稿顏色在最終印刷出來的圖畫書中會變暗。了解印刷工藝不僅可以減少或者避免圖畫作品在離開繪者之后的流程中出現不可預料的問題和失誤(比如請繪者在前期適當調整色彩),而且有助于作者和編輯對成品抱有合理的期待。第二,編輯作為出版流程的中心,是創作者的第一接洽人。了解包括印制環節在內的圖畫書制作的每個階段,有助于促進作者、編輯和印務之間的良好溝通和互動。正如松居直所說:“把這種綜合藝術的圖畫書搬上舞臺的是編輯。(編輯)在具有編輯能力的同時,還要具有工藝家的能力,這是對圖畫書編輯的嚴格要求?!盵16]第三,技術創新是圖畫書出現和發展的物質基礎,對新興出版技術的了解與探索有益于推動圖畫書表現力的發展。從圖畫書歷史角度看,從凸版印刷術、凹版印刷術、平版印刷術、照相制版技術,到現代的數字印刷技術,每一次印制技術的革新都使圖畫書向前邁進一步。比如,法國傳奇出版人皮埃爾·馬爾尚(Pierre Marchand)在圖畫印刷工藝的革新(如使用襯格紙、區分上墨質地等),改變了圖畫在書中的地位。[17]

圖畫書編輯可從三方面提升對印制技術的了解與運用。首先,通過閱讀相關書籍、實地考察等方法了解出版工藝。其次,重視與印務人員的交流,并為繪者與印務人員的交流溝通搭建橋梁。最后,通過書展等活動積極了解新興出版技術,并與藝術家交流,探索新技術對藝術創作的可能影響,并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勇于嘗試,推動我國文化創新。以中國少兒出版社于2017年出版的原創圖畫書《檸檬蝶》(曹文軒文,羅杰·米羅繪)為例,這本書打破了傳統圖畫書的裝訂方式,采用拉頁設計,用專色油墨繪制,并在拉頁之間鏤出各種形狀的蝴蝶,打造出光影的詩意和美感,實現了形式上的創新,給讀者耳目一新的感覺,體現了我國出版人對書本物質性的認識、對書的組成元素的整體性關注。筆者認為,《檸檬蝶》是我國原創圖畫書在印制技術和文化創新方面十分有益的嘗試,值得仿效。

七、結語

編輯是出版工作的中心。這句話在圖畫書領域更為重要。圖畫書因其特殊的讀者對象、復雜的體裁特點和復雜的工藝,對編輯的專業素養和知識結構提出了更高、更多樣的要求。本文對圖畫書編輯的六點建議也反映了這一特殊體裁的主要特點。編輯只有在深入了解和把握圖畫書特點后,才能有效遷移編輯技能,發揮黏合繪者與文字作者、作者與小讀者、作者與印制人員等的中心作用,實現原創精品圖畫書的穩定產出。

注? ? 釋:

①其中《尼爾森老師不見了》實際上是由詹姆斯·馬歇爾一人創作的,但因哈利·阿拉德提供了若干創意,所以馬歇爾慷慨地給予了阿拉德文字作者的地位。這里筆者仍將這本書視為馬歇爾一人的作品。

②暫譯名,原書名為The Little Mouse, The Red Ripe Strawberry, and the Big Hungry Bear,作者是Don Wood,中文版尚未出版。

參考文獻:

[1][17]蘇菲·范德林登.一本書讀透圖畫書[M].陳維,袁陽,譯.西安:世界圖書出版西安有限公司,2018.

[2][3]松居直.如何給孩子讀繪本[M].林靜,譯.北京:北京聯合出版公司,2017.

[4]丹妮絲·I.馬圖卡.圖畫書寶典[M].王志庚,譯.北京:北京聯合出版公司,2018.

[5][7]松居直.我的圖畫書論[M]. 王林,選編.郭雯雯,徐小潔,譯. 烏魯木齊:新疆青少年出版社,2017.

[6][13] Hannah Keyser. 11 Fascinating facts about Goodnight Moon [EB/OL]. Mental Floss.(2015-05-18).http://mentalfloss.com/article/64005/11-fascinating-facts-about-goodnight-moon.

[8][16]河合隼雄,松居直,柳田邦男.繪本之力[M]. 朱自強,譯.貴陽:貴州人民出版社,2018.

[9]王林.兒童文學:小學語文教師專業閱讀的重要內容[J].教育研究與評論,2018(1):6.

[10]松居直.幸福的種子[M].劉滌昭,譯.南昌:二十一世紀出版社,2018.

[11]劉曉曄,孫璐.兒童繪本的暢銷因素分析:基于當當網客戶匿名評論的研究[J].出版廣角,2016(2):57-59.

[12]安妮塔·西爾維.給孩子100本最棒的書[M].王林,譯. 長沙:湖南少年兒童出版社,2010.

[14]吳念陽.繪本是最好的教科書[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5.

[15]佩里·諾德曼.說說圖畫:兒童圖畫書的敘事藝術[M].陳中美,譯.貴陽:貴州人民出版社,2018.

(作者單位系人民教育出版社)

猜你喜歡
圖文圖畫書圖畫
圖畫書
畫與理
低年級寫話,不妨從圖畫書入手
圖畫書里的格子象
花是一本圖畫書
圖畫捉迷藏
圖畫捉迷藏
圖畫捉迷藏
圖文配
圖文配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