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遼寧省新型城鎮化發展與產業結構耦合的實證分析

2020-03-12 18:11李曉云陳樹良
廣西質量監督導報 2020年12期
關鍵詞:耦合度產業結構遼寧省

李曉云 陳樹良

(遼寧工業大學 遼寧 錦州 121001)

在經濟發展過程中,工業發展是城鎮發展的源動力;城鎮發展是工業發展的基本土壤。兩者相互依存、相互促進。目前,傳統工業化和城鎮化各有弊病,兩者沒能實現同步協調發展。中共十八大的報告中指出應將中國的新型城鎮化確定為中國現代化的兩個主要引擎支柱之一,實現社會生產力的跨越式發展。產業結構的優化升級,打破傳統產業模式束縛,為國家經濟健康發展建立安全壁壘,以期達到經濟效益持續良性增長。與此同時,產業結構的宏觀調控,為經濟增長方式的轉變提供了更多可能性。

一、序言

城市化發展歷程在大數據、信息化模式下產生了諸多問題,城鄉之間經濟發展差距難以消除,區域發展不平衡。目前中國正處于經濟發展的新常態階段,新型城鎮化的發展會有效推動區域經濟結構的改革,促進地方區域產業結構不斷升級,進而引導居民從農村到城市的流動,帶動區域經濟的合理化發展,推進新型城鎮化的建設。

二、基本概念

新型城鎮化。與初級城鎮化不同,新型城鎮化不再追求土地擴張與人口增長,而是在國家科學規劃、科學發展戰略指導下有序進行,并保障人口的綜合權益及提升人口綜合素質。

產業結構。產業結構是各個產業在國民經濟總量的占比,是我國社會發展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隨著農村人口向城市的遷徙以及科技、經濟等迅猛發展,農業在我國經濟發展中所占的比重逐年下降,與此同時,工業、服務業等在我國經濟體系中所扮演的角色越來越不容忽視。此時,新型城鎮化的核心將發生變化,集中到農民本身,覆蓋整個農村,實現基礎設施城鄉融合,平等享受公共服務,從而實現城鄉共同繁榮的目標。

耦合協調度?!榜詈稀狈椒ㄊ侵竷蓚€或兩個以上體系之間相互作用從而產生聯合現象的一種動態現象?!榜詈隙取狈椒ㄊ怯脕矶攘績蓚€或兩個以上具有耦合關系的體系間相互作用、相互制約與共同成長?!榜詈蠀f調度”指將耦合理論與協調理論相結合,再對耦合度這一概念加以優化融合,是在耦合度的計算基礎上得出的結果。

三、遼寧省新型城鎮化發展與產業結構的評價指標體系

(一)新型城鎮化發展指標體系

包括人口城鎮化、經濟城鎮化、社會城鎮化、生態城鎮化和城鄉一體化。

(二)產業結構指標體系

產業結構演進指數由產業結構質量和數量組成。結構質量包括第一、第二、第三產業產值比重,結構數量包括第一、第二、第三產業人口比重。

四、遼寧省新型城鎮化發展與產業結構的實證分析

(一)實證分析模型

1、熵值法

原始指標數據矩陣是由具體指標和時間所構成,本文選取2008年至2018年的相關數據進行研究。在同度化之前將逆向指標和適度指標正向化,再經過相關計算得到如下結果。

(1)新型城鎮化水平

在新型城鎮化發展指標體系中,各項指標數據如下:

人口城鎮化(0.0461)的城鎮人口比重、二三產業從業人口比重、單位建成區面積吸納的城鎮人口數量的權重及指標類型分別為0.1428、0.4286、0.4286,類型均為正向。經濟城鎮化(0.234)的人均GDP、第二產業增加值占GDP比重、第三產業增加值GDP比重、單位建成區面積實現GDP(億元/平方公里)的權重及指標類型分別為0.4163、0.1416、0.1717、0.2704,類型均為正向。社會城鎮化(0.1456)的人均財政科技支出(元)、人均財政教育支出(元)、每萬人擁有公共圖書館藏書量(本)、每萬人擁有醫療機構床位數(張)、每萬人口高等學校平均在校生數(人)、每萬人擁有公共廁所數(座)、人均城市道路面積(平方米)的權重及指標類型分別為0.3071、0.2476、0.0825、0.1075、0.0038、0.1939、0.0576,類型均為正向。生態城鎮化(0.5542)的人均公園綠地面積(平方米/人)、建成區綠化覆蓋率、城鎮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城市污水日處理能力(萬立方米)的權重及指標類型分別為0.0783、0.0121、0.3494、0.5602,類型均為正向。城鄉一體化(0.02)的IU比、NU比、城鄉經濟二元對比系數、城鄉收入二元反差指數的權重及指標類型分別為0.007、0.0211、0.4789、0.493,類型均為適度。

(2)產業結構演進水平

結構質量(0.0169)的第一、第二、第三產業產值比重的權重及指標類型分別為0.0135、0.4460、0.5405,前者為逆向、后兩項為正向。結構數量(0.9831)的第一、第二、第三產業從業人員比重的權重及指標類型分別為0.2250、0.0750、0.7000,類型同上。

2、耦合協調度模型

采用耦合模型理論,得到新型城鎮化與產業耦合間的耦合度計算公式:

耦合度C值的取值范圍大于0小于1:C值越小,表示兩者間耦合度越差;反之,C值越大,耦合度越好。

在測算二者耦合度的基礎上,采用耦合協調度D綜合評判二者間的協調發展狀況,其中T為新型城鎮化與產業結構綜合協調發展指數,公式如下:

D=(C*T)1/2

3、耦合協調發展等級

在實際工作中,可依據耦合協調度D值的大小,劃分二者之間的耦合協調狀態為:可接受區間(0.7以上)、過度區間(0.4以上)、不可接受區間(0.4以下)。

(二)新型城鎮化與產業結構耦合的實證分析

1、指數分析

根據2008-2018年指數計算結果:以2015年為界限,2015年之前(2008-2014年)綜合測度新型城鎮化水平指數相對好于產業結構演進指數;而在2015年之后(2015-2018)新型城鎮化水平綜合測度指數相對弱于產業結構演進指數,并且兩指數差值逐漸縮小。

2、耦合協調度分析

產城耦合協調度演進過程為:相對早些時候,耦合協調狀況有所好轉;2008-2014年遼寧省產業結構演進發展相對滯后;2015-2016年產業結構演進發展已優先于新型城鎮化發展水平。究其原因,遼寧省這一時期大量的勞動力集中在第一、二產業,第三產業發展嚴重滯后,城鄉二元經濟結構發展不協調,城鎮消費遠遠高于農村消費,加劇了產業結構和城鎮化的耦合失調。2016年以后,二者偏離程度較大但趨勢呈現為下降,表明這一時期遼寧省新型城鎮化與產業結構演進正逐漸趨向于耦合協調發展態勢。

3、耦合協調對經濟發展水平的促進效應

在柯布道格拉斯生產函數基礎上,引入產城耦合協調度這一解釋變量,構建出如下方程:

lnEC=-188.3611+17.49509lnL+0.055991lnK+0.254693lnD

擬合優度R2=0.9763,模型整體有效性F=96.04704,F0.05(3,6)=8.94,擬合效果好,同時,遼寧省勞動力和資本要素對其經濟發展水平作用顯著。

五、結論與建議

借助耦合協調機制,探討遼寧生新型城鎮化與產業節結構之間的耦合機理及對區域經濟的連鎖反應,根據實證分析,得出如下結論:

(一)結論

1、NU指數、IS指數同步上升,發展態勢相近

2008-2018年間,遼寧省的新型城鎮化與產業結構耦合協調度圍繞0.5水平呈現上下波動態勢,二者相互影響相互制約,但產業結構演進指數略好于新型城鎮化水平綜合測度指數。

2、產城耦合度和耦合協調度先增大后減小且未到達平衡點

由偏離系數大小關系得出,2008年至2016年新型城鎮化的耦合度及其耦合協調度呈階段式上升;從2016至2018年逐年降低。說明遼寧省產城耦合度及其協調度發展仍處于發展的中前期階段,剛步入可接受區間中等協調層次,未達到穩定發展的平衡點,仍有較大發展空間。

3、產業結構與資源稟賦和地理條件尚不充分

產城耦合協調度對地方經濟發展有顯著統計意義的正向作用。一方面由于遼寧省地方對于城鎮化的建設不夠寬泛,具有片面性,未能良好控制地方人口以及規模的宏觀愿景;另一方面,產業結構的亂序性為其他產業的健康發展帶來一定的沖擊與壓力,造成地方產業效率低下,無法發揮區域經濟特色,帶動周邊經濟發展;傳統的勞動力及資本要素在經濟增長中仍具有較大作用。

(二)建議

1、按照五位一體模式,實現新型城鎮化高質量發展

鑒于未能實現城鄉一體協調化發展,故而在“人口城鎮化”的基本理念與相關政策基礎上,建立以產業、人口、土地、社會及農村為主體的五位一體發展模式,促進城鄉加速融合,推進小城鎮的建設。在基于小城鎮的特色優勢和品牌效的基礎上,加強對“小城鎮”建設經濟方面的支持力度。

2、重視耦合協調實質,實現耦合協調新的發展平衡點

政府應站在宏觀角度,合理布局生產要素,實現產業結構的優化。首先應大力發展以現代服務業或生產性服務業為龍頭的第三產業,提高服務業從業人口占比、就業占比、經濟產出占比,孵化并大力提倡高新技術企業發展,淘汰高耗能重工業、高耗資的僵尸企業,加大鄉村企業的扶持力度,發布相關政策,以激勵農業經濟發展。其次,在國家脫貧攻堅政策下,鼓勵農民進行生產生活投資,建立農村信息資源合作社,提升農業整體經濟水平及效率。最后,建立“城鎮反哺農村”的機制,發揮城鎮的綜合服務及輻射的帶動能力,從而達到提高農村生活質量的目的,促進產城耦合協調達到平衡點。

3、因地制宜發展,塑造支柱型產業

二者的耦合協調發展具有積極的空間溢出效應。由于地理位置等因素有明顯差異,也存在“虹吸效應”。有諸多原因導致遼寧省“東高西低”的發展格局,在短時間內不能有效的消除,因此應根據各地市的優勢與問題采取因地制宜的發展戰略,協整配合區域間的發展方向。遼寧省各地區因地制宜發展支柱型產業,精準定位優勢產業進行突圍,整合產業鏈。首先,遼寧省東部地區由于地方政策支持力度較大,推進了新型城鎮化和產業結構的發展,同時具備較高水平,因此應該對新型城鎮化質量進行著重提升。其次,遼寧中西部地區產業結構發展還不夠完善,金融產業結構單一、效率較低,不能夠適應經濟發展的需要,應該借助相關政策重點推動金融產業發展。遼寧省中西部地區還缺乏支柱型產業,因此要充分利用國家地方政策環境,采取有力措施對交通設施和電力水利等方面進行改善,打造當地的特色產業,在避免同質化競爭的同時吸引外商,使外商在投資時擁有一個功能比較完善的投資環境??偟膩碚f,遼寧東部地區處于高發展水平,要發揮示范作用,遼寧中西部地區做好相關產業以及高新技術的轉移承接。

4、增加對遼寧高等教育投入,綜合提高遼寧科技水平

經濟的健康綠色與可持續性發展,需增加對高等教育的人力、物力、財力的投入;同時加強大力引進專業性強、素質高的高水平人才,為高新技術產業輸入新鮮血液夯實基礎,并為高端服務業提供優秀人才支撐與儲備。但遼寧地區教育資源比較稀缺,特別是遼寧省西部地區因地理位置等因素致使人才稀缺,而引發對人才的搶奪,限制了地區間經濟的發展。增加高等教育的投入資本刻不容緩,以此為遼寧省的現實及未來經濟發展儲備人才。

猜你喜歡
耦合度產業結構遼寧省
雙速感應電機繞組耦合度研究
遼寧省經濟與生態環境耦合協調性分析
整車、動力電池產業結構將調整
遼寧省各級工會收看十九大開幕會
遼寧省環境保護廳與遼寧省氣象局進一步深化合作
遼寧省推廣“煤改氣”供暖執行居民氣價
遼寧省建環保舉報獎勵制度
建筑業產業結構研究綜述
知識產權的創造能力與保護能力的耦合評價
農業技術進步與要素稟賦的耦合協調度測算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