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內源性“調節器”腸促胰素可降低糖尿病低血糖風險

2020-03-13 12:47
自我保健 2020年1期
關鍵詞:內源性體重增加調節器

治療糖尿病的藥物眾多,每種藥物都有其特別的作用機制、特點、強度和副作用,例如:二甲雙胍是2型糖尿病的一線用藥,但會引起胃腸道反應,如惡心、腹瀉等;磺脲類藥物降糖作用強,但容易引起低血糖和體重增加;格列奈類藥物也會引起低血糖和體重增加;噻唑烷二酮類藥物會引起體重增加和水腫等;糖苷酶抑制劑類會引起腹脹、排氣等胃腸道反應;胰島素可能導致低血糖、體重增加、注射部位過敏反應等。

針對目前治療糖尿病藥物的副作用,治療藥物腸促胰素便應運而生。腸促胰素是人體在進食后,腸道細胞分泌的一些多肽類激素,其作用主要是增加餐后胰島素的分泌,以維持血糖正常。研究表明,進餐后,人體產生的胰島素中60%源于腸促胰素的效應。腸促胰素就好比血糖的內源性“調節器”,只有在血糖升高的時候,才會刺激胰島素分泌,這樣就避免了低血糖的發生。另外,腸促胰素還能抑制肝臟糖原分解和糖異生,有助于降低血糖;還能抑制大腦食欲,減少糖攝入、減輕體重。

對于糖尿病患者而言,一方面,除了要有效控糖,最大程度地避免累及心血管和腎臟等臟器的慢性并發癥的發生、發展,給心血管和腎臟盡可能多的保護;另一方面,由于許多降糖藥物從腎臟排泄,所以已經出現腎臟病變的糖尿病患者在選擇降糖藥時要注意其特殊性。同時兼顧降糖療效與安全性兩個要素,這樣的降糖藥物才能讓患者真正獲益。

猜你喜歡
內源性體重增加調節器
戒煙后體重增加問題新機制
芝麻種子中內源性蛋白酶的熱穩定性及其運用
內源性空間線索有效性對視聽覺整合的影響*
家屬參與健康教育對血液透析間期體重增加的影響
社會版(十一)
從教育的“內源性”探討教育的本真
內源性12—HETE參與缺氧對Kv通道抑制作用機制的研究
電廠自動控制系統調節器應用概述
女性體重致癌?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