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脊柱行動

2020-03-13 08:10吳東
現代養生·上半月 2020年3期
關鍵詞:功法練功意念

吳東

練功夫,首先要講筑基,這是古人留下來的寶貴經驗。練氣功,首先要求得氣,這是練功的關鍵。練功不得氣只能算是做運動,而且會消耗身體的內氣,如果癌癥病人每天長時間練習,對身體只能是損害,所以練功不得氣的亞健康人或者是癌癥病人就會越練越虛弱,本來想通過練功去病的,結果病情還發展了,適得其反。

建房有筑基的過程,沒有堅實的房基,硬是要加磚添瓦,也壘不起高樓大廈。學氣功也是這樣:練功不筑好基,不能盡快得到“氣”和它的良好作用,不僅不能收到預期效果,還可能出現不良反應,也就是“出偏”。

中國傳統氣功流派很多,功法相異,但各有所長,學練的人均想有所收獲,但結果不盡然。究其原因,大多是急于求成,忽略了筑基功夫,在起步伊始就犯了關鍵性的錯誤。錯誤定型后,糾正起來,煞費力氣。由古至今,眾多師輩強調筑基,如“百日筑基”等等,理由就在這里。有些朋友學練功,連基本的正身四綱都不懂,我看了一些初學氣功的人練功的視頻,身體氣脈都壓迫住了,這樣練功越練越累。

“一寸光陰一寸金”?!肮怅帯?,在這里說的是筑基過程或功夫;“金”,喻作成效即得氣。就是說,花費時日和氣力,扎扎實實打好基礎,是必須的。這種“花費時間”正是“積累的過程”;有了積累,爾后練功就一勞永逸。反之,好高騖遠,草率從事,或單從姿勢和動作方面考究,不能體用氣及其效應,走彎路、出偏差,因而不得不半途而廢,望功興嘆了,這是個教訓。

創編脊柱行功的靈感

一、佛家的禪密筑基功

禪密功的筑基功有起勢、蛹動、擺動、扭動、蠕動和收功六個部分組成。它的運動核心主要是活動脊骨,脊骨本身是不能動的,但是脊骨周圍有一種肉,這種肉叫肌腱。我們通過肌腱的運動以后就能牽動脊骨里面的脊髓,脊髓活躍了就可以增強人的造血功能,人的造血功能增強了,免疫功能上去了,抵抗能力就會自然而然地增強。

禪密功的筑基功的核心就是脊動,對提高練功得氣十分重要。脊柱是我們身體的支柱,位于背部正中,上端承托頭顱,下端達尾骨尖,統領全身四肢。脊柱按段可分為頸、胸、腰、骶及尾五個部分。上部長,能活動,好似支架,懸掛著胸壁和腹壁;下部短,相對固定。脊柱由脊椎骨及椎間盤構成,相鄰兩椎骨運動范圍很小,但多塊椎骨間的運動功能累積在一起就形成了一個相當柔軟又有一定活動度的結構。我們這里所說的脊動是指脊柱在意念的引導下,局部(即若干塊脊椎骨、椎間盤組成的部分)或整體在生理活動度范圍內進行有效地運動。脊柱被古人稱為“龍骨”,俗語“脊不活,人不靈”。脊動之技在外形上不顯露而很難對其進行觀察。過去也常常作為秘傳內容,往往只提概念,而不教具體的動法和用意,而且不去親手觸摸也不易得其要領。

人體的脊柱從側面看有兩個彎曲,整體呈現為拉長一些的“S”狀??蓜拥姆懂?,頭項下的頸椎可以向兩側約有90度轉動范圍,即我們通常的轉頭動作;如果頸椎帶動胸椎、腰椎一起轉動,頭可有180度左右的轉動范圍;整體脊柱還可側向彎曲,向前彎曲幅度更大,如彎腰動作;還能扭腰、擺臀等,如跳肚皮舞動作等??傊?,在日常生活及運動中人體脊動方式多種多樣,脊動的能力體現了一個人的健康水平。

人體運動目的不同,脊動的功能自然也不同。如舞蹈演員的脊動追求的是人形體之美;肩扛重物之前,脊動調整到位并由“動”變為不動,才能持重,目的是肩上承重力不能作偏而使椎間盤受損。脊柱同身體其他部位的配合、協調、一致動作,使人體運動功能會更強大。脊動能促進全身柔化。脊動又是從哪里開始呢,功夫上身的老師道出了尾閭動是脊動初始動意的著落點。尾閭啟動練習就要求意念集中于尾閭處,其它身體部位不允許絲毫拙力上身。講究的是全身沉貫于腳下,身上關節均為松柔狀態。全身一旦松柔到位,有助于潛心尋找事半功倍的辦法,局部動能解決的就不需要全身而動,以節省體耗;有助于建立周身氣沖經絡快速傳導機制,有助于體內動能匯集于上肢,使手上的肌肉有效動作、血流充盈、筋腱及骨質狀態最佳,實現“氣貫四梢”。脊柱行功主要就是從尾閭開始動起來的。

二、脊柱行功借鑒的第二功法是禪宗“陀羅尼”

西藏密宗有一種武功名字叫做金剛拳,又叫“陀羅尼”,就是把活動脊柱的方法綜合起來,擺、晃、扭、蛹動、轉動,這也就是西藏的太極拳,都是為了使脊柱腔里干癟了的腺體激活起來。這些動作,可以分開來練,比如平時坐在凳子上,腰要拔直,先扭腰,要慢,叫“晃?!?,是晃海底輪,治病效果好。要晃,必須把腰椎拔直頸椎拉直收下頜。治三焦的病,下焦治病要晃得大,中焦治病晃得中等,上焦治病晃得小。不管怎么晃,都不能往后靠,一往后,氣就散了,都是要平直地晃。沒事坐著就晃,怎么坐都行,總之,拉直,不能駝背。也可以外表不晃,里面在劃圈圈,里面在晃?;蔚哪康氖腔螝?,要晃著晃著晃出氣來,最后成自動地晃了。

現在重點來講一下禪密功的筑基功。因為脊柱行功主要借用了禪密筑基功的蛹動和擺動。

禪密功的筑基功是一套完整的體系,層次分明,有一整套得氣方法。健康人欲治病于未然,可以練習筑基功。有些人因為自身“不宜入靜”和“活動受限”,只能練禪密功的筑基功。實踐證明,這些人由原來的以醫藥為主、臥床療養,到后來身體康復,這都在說明禪密功筑基功是行之有效的功法,它有其獨到之處。

現在講講起勢:起勢講究三七勢,也就是腳掌承當三成,腳跟七成。手指腳趾自然散開,兩腋虛空,頭頸虛頂,密處松,體重落于踵。具體方法是頭頂——會陰——腳踵為三點一線,兩只手向前向后大約45度擺動。

現在就講第一個蛹動動作:這個動作主要是要求身體做一個S形狀,第一是人要蹬下去,屁股翹起來,接著屁股要往前挺,屁股往前挺以后,胸部就必然要往前俯,如果不往前俯,身體就要往后倒,前后蛹動的動作始終都是利用一個正的S形狀,一個反的S形狀來完成。筑基功的動作和意念始終都是放在脊椎骨上。意念方法是從尾脊、腰脊、胸脊到頸脊,一節一節地往上動,等動作到了頸脊以后,再一節一節地往下動,一直動到尾脊。其他地方不叫你動,但是也不會叫你不要動,因為他的意念始終都放在脊椎骨上。這是很主要的一關,這一關沒有過好,你就永遠都掌握不了筑基的精。

第二個動作是擺動,擺動的方法也是用兩只腳去調整。首先是慢慢地彎曲右腿,左腿伸直,接著慢慢地把右腿伸直,左腿彎曲,肩同時慢慢地往左邊壓,連貫起來以后就成了兩個S形狀,其意念方法也是從尾椎、腰椎、胸椎到頸椎,一節一節地往上動,等動作到了頸椎以后,再一節一節地往下動,一直動到尾椎。

第三個動作是扭動:扭動的動作首先是右腳往前彎,同時左腳再往后彎,身上從腰椎、胸椎、頸椎部的脊柱骨慢慢地跟著扭動,在扭動的同時肩膀也稍稍用點力壓一點,這樣可以帶動肋骨運動,兩只腳底板要一點不動地死死站在地板上。其意念方法也是從尾椎、腰椎、胸椎到頸椎,一節一節地往上動,等動作到了頸椎以后,再一節一節地往下動,一直動到尾椎。

第四個動作是蠕動:也就是把前面的蛹動、擺動和扭動綜合起來運動,達到拉開脊骨與脊骨之間的空隙,其操作方法就像毛毛蟲走路一樣慢慢地蠕動,兩手指和兩腳趾盡量往外伸,伸的越長越好,放的越松越好,蠕動功夫練到一定的程度后,連身上的血液都感覺到會像波浪一樣地動。這個功法練好了,骨節全部放松了,整個人都要長高幾公分。筑基功只要堅持一天練兩次,就可以一輩子少跟醫院打交道了。

收功:在運動到一定程度時,意念就要慢慢地守著小腹,兩只手輕輕地抱上頭頂,周圍的氣意想象壓縮成一團,經頭頂慢慢地往下運行,一直運行到小腹腔中心內,待全身都感到沒有氣,唯有小腹腔有氣時,才算圓滿收功。

脊柱行功的功效

練習脊柱行功必須要進行氣功的三調,即調身、調息和調心;調息需要因人而異的修煉,亞健康的人或者重大疾病的人因為氣虛而需要特殊的調息,如自然呼吸效果不好的情況下可以使用佛家的安般法門的“升陽法”,陽性病的病人需要“降陰法”,健康的人自然呼吸即可。脊柱行功的調身需要按照“正身四綱”二十六要點的相關要求修煉就可以了,正身是修煉所有氣功(靜功和動功)必要的基礎,身正才能氣順,氣順才能意靜,意靜才能練出內氣。脊柱行功的調心需要使用佛家的內觀法,在修煉的過程中,要內觀脊柱一節節的拉開和蛹動。

修煉脊柱行功可以調理身體的大病,可以單獨作為一個獨立主要功法來練習,也可以作為練新氣功行功前的輔助功來練習,還可以作為日常健身保健來練習,如果早晚各練一次,一般沒有大病的。脊柱行功功法不難,只要認真學,兩三天就可以學會,就可以在練的過程中感受到脊柱腔產生的內氣,練會了脊柱行功,癌友們還可以更好地練新氣功的行功和定步功。

脊柱行功適合所有人群修煉,健康的人修煉可以預防疾病,特別是可以預防癌癥,能夠達到治未病的效果。重大疾病的人,特別是癌癥病人修煉,可以激發人體內氣,達到活血化瘀的效果,對早日康復能起到非常好的效果。

脊柱行功隨時隨地可以練習,只要是走路,都可以練習,如果專門安排時間練,一般一天早晚各一次,一次練習30~50分鐘效果最佳。在練習過程中,如果身體有地方會痛,一定要忍住,這就是氣沖病灶在治病,堅持往下練,速度放慢,不要快,調整步迅,慢慢走,病灶區域就會慢慢疏通,痛感也慢慢消失,后面就會不痛了,不痛了,也就意味著修復了一個人體經絡瘀堵的地方。人體有些經絡瘀堵的地方,正常行走時它會隱藏,如果在練功中刺激到了該病灶區域的經絡,它就會顯現出來,正確練習脊柱行功就可以找到一些出來并在練習的過程中及時疏通。這是脊柱行功的特點及功效。

脊柱行功特點

一、脊柱行功慢功特點

比較適合年紀大和氣虛的人練習,吸氧量多,可以單獨鍛煉左或右邊身體經絡。

二、脊柱自然行功特點

適合大多數人練習,活血化瘀效果明顯。

三、脊柱行功快功特點

得氣效果最快,活血化瘀效果明顯。

四、脊柱腎俞行功特點

補充腎氣效果好。

1.脊柱慢步行功練法

請參考前文禪密功筠基功“起勢”及“蛹動”部分。

脊柱慢步行功的擺動手形與脊柱自然行功和脊柱快功不一樣,要看練習的人群和練習方式不同而變化,可前后擺,可下丹田至身體兩側環跳擺動。

掌形一變氣的方向也就變了,能出能固,需要辨證施功。因時間關系,不細述了。

收功:

健康人:松沉站立,意念慢慢地守著下丹田,待全身都感到沒有氣,唯有小腹腔有氣時,才算圓滿收功!

癌癥患者按照新氣功的方法收功即可。

脊柱行功的練習體感分享

在這里為什么把禪密功的筑基功講得這樣細,因為脊柱行功就是充分運用了禪密筑基功的兩個動作——蛹動和擺動,禪密功的筑基功是在原地練習的一個功法,那么我們可不可以在平時行走或者散步的過程中對脊柱進行鍛煉呢,及于這種思考下,我大膽地把筑基功的蛹動和擺動運用到走路的過程中,每走出一步,鍛煉一次脊柱,三動合一,陰蹺動,百脈通。經過幾個月的練習觀察,發現在走動的時候踴動擺動脊柱得氣比較快,而且多,每次練完氣化時,內氣充盈,兩手鼓脹,飽滿,內氣一足,就會順經氣沖病灶,活血化瘀的功效就出來了。脊柱行功就這樣練出來了。

脊柱行功有幾種練法,分別是脊柱行功慢功、脊柱自然行功、脊柱行功快功和脊柱腎俞行功,四種練法適合不同的人群練習,氣力好的人可以練脊柱行功快功,氣力一般的人可以練脊柱自然行功和脊柱腎俞行功,氣虛的人可以練脊柱行功慢功,脊柱行功4種練法對脊柱進行不同方位和力度的鍛煉,現已有一些人在習練,效果不錯,有些癌癥患者第一天練習脊柱行功,就能夠得氣。

編輯:若愚 woxingzhai123@163.com

猜你喜歡
功法練功意念
菜市場離我只有一百步
意念修復功法
傳統養生功法,助你改善睡眠
太極拳推手練功“用意”淺悟
空勁氣功概況(一)
對健身氣功表演套路的探討
練功
寒假魔力卡
大成拳之秘站樁入門的核心意念
怎樣練氣功更見效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