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服用抗高血壓藥物應注意什么?

2020-03-13 08:10馮澤喜
現代養生·上半月 2020年3期
關鍵詞:耐受性阻滯劑受體

馮澤喜

高血壓作為嚴重危害中老年群體健康的慢性疾病之一,發病率一直居高不下,在總人群中高達20%,主要癥狀表現為循環動脈壓增高。高血壓可能導致患者腎、心、腦等器官被損害,一旦救治不及時,則可能對生命造成威脅。隨著醫療水平進步,越來越多新穎的降壓方式層出不窮,但藥物不同,作用及適應癥也不同,這就導致患者在選用時易被迷惑,甚至有患者因沒有注意服藥禁忌而病情加重。為幫助病人及家屬細致了解,下面就為大家介紹一下服用抗高血壓藥物時的注意事項。

1 抗高血壓藥物分類

1.1 利尿型

利尿降壓藥適用于伴隨充血性心力衰竭、其他不明原因導致的腎功能不全或水腫的高血壓患者。

1.2 腎上腺素能受體阻斷劑

這種阻斷劑主要包括α、β、α與β聯合受體阻滯劑。其中,α受體阻滯劑比較適用于輕度或中度高血壓患者;β受體阻滯劑比較適用于伴隨快速心律失常、心肌梗死或勞力性心絞痛的輕中度高血壓患者;而α與β聯合受體阻滯劑相對更適用于多種種類的高血壓患者。

1.3 鈣離子拮抗劑

該藥物更適用于伴有合并心絞痛的輕中度高血壓患者。

1.4 血管緊張素轉化酶抑制劑

該藥物多用于伴有糖尿病、腎病、心肌梗死后、左室功能異常以及心力衰竭的多種程度高血壓疾病治療。

1.5 直接血管擴張劑

該藥物大多情況下和其他藥物合用,對于腎功能不全的中、重度高血壓患者來說,治療效果顯著。

1.6 中樞性

中樞性降壓藥對伴隨腎功能不全及血漿腎素活動增高的中、重度高血壓患者更加適用。

1.7 對腎上腺素能神經遞質產生影響的藥物

此類藥物在治療中、重度高血壓疾病時,效果更好。其中,降壓藥物包括:α受體阻滯劑、鈣通道拮抗劑、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β受體阻滯劑以及利尿劑等。

2 服用抗高血壓藥物時注意事項

2.1 遵循醫囑

服用藥物之前最重要的就是遵循醫囑,“是藥三分毒”,所以病人在服藥時,切記要根據醫囑進行。首先醫生要遵循“個體化治療”原則,根據患者病情開藥;其次患者要合理用藥、平穩降壓、循序漸進,切不可因心急降壓,而服藥過度,這樣很可能導致血壓不降反增;最后患者要持之以恒,不可在血壓稍顯平穩時就立即停藥,以免血壓反彈,產生不良反應。

2.2 耐受性

在用藥過程中,要考慮藥物的耐受情況。優降寧等藥物的耐受性較快,胍乙啶則較慢,利血平等少見耐受性,氫氯噻嗪則完全無耐受性,所以可交替使用,以便降低耐受性。

2.3 藥量不宜過多

病人一旦用藥過量,則可能導致血壓驟降。而動脈血壓是人體內血液向組織器官流動的重要動力,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人體內各組織器官的正常血流。一旦出現驟降的情況,則會引發組織器官供血不足,從而導致肝、腎、腦等器官因缺氧而產生機能障礙,最終引起不良后果。

2.4 突停用藥導致血壓反彈

對于長期服用抗高血壓藥物的患者來說,突然停藥,則會引起血壓反彈的情況,從而導致一系列危險。主要的表現為:由血壓升高引起的出汗、乏力、頭痛、頭暈等癥狀;甚至還有患者出現心肌梗死、心血管痙攣等腦血管意外,嚴重時危及生命。所以高血壓患者要注意不可突然停藥,而是應該以平衡為主,逐漸緩慢地減少藥量,保證聲明安全。

2.5 注意服藥時間

睡前服藥是很多高血壓病人的習慣,但其實這樣可能會導致患者在服藥后1~2小時內血壓濃度達到最高,而夜間血壓正在下降,服藥過后則會越發下降,進而導致腦血栓、心絞痛、心肌梗死或其他心腦血管疾病發生。對此,高血壓病人可根據自身疾病的晝夜規律進行24小時降壓,即選擇控制作用時間為一天一次的降壓藥物,使血壓保持平穩。

總而言之,高血壓疾病嚴重危害人的身體健康,病人及家屬應及時注意。服用降壓藥時也應了解清楚注意事項,遵循醫囑是重中之重,還要考慮藥物的耐受性、用藥量、服藥時間等問題,且不可肆意停藥。對這些有了基本了解后,相信病人可以早日恢復健康。編輯:遲昊? XuDaPing123@163.com

猜你喜歡
耐受性阻滯劑受體
毒蛙為什么不會毒到自己?
有些高血壓患者不適合使用β受體阻滯劑
黃鱔對常用消毒藥物的耐受性反應研究
護理干預對ICU患者腸內營養耐受性影響的探討
小兒胃鏡檢查時耐受性與安全性的臨床研究
中樞神經突觸長時程增強現象
β受體阻滯劑在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中的應用
β-受體過敏綜合征證治探討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