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兒夜驚怎么處理

2020-03-13 08:08湯興莉
特別健康·下半月 2020年2期
關鍵詞:小兒情況家長

湯興莉

【中圖分類號】R816.9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6851(2020)02-032-01

夜驚主要指的就是小兒在睡眠過程中突然出現雙眼直視、心率增快、表情緊張、出汗并伴有大喊大叫等癥狀。每次出現夜驚的時間約為1-10分鐘左右,發作后可以入睡,但次日睡醒后不能對前夜發生的事情進行回憶,經常發生夜驚問題會對孩子的睡眠質量造成影響,因此如果夜驚頻繁,家長一定要引起重視,從而制定相關解決手段。

小兒夜驚多發生在5-7歲孩子身上,并且男孩發生率更高。小兒對于驚恐緊張等情緒的耐受力遠不如成年人,因此在成年人身上很小的問題,都可能給小兒帶來緊張或是壓力,這也是引發夜驚的主要問題。此外,家長或是教師的錯誤教育方式也是一項重要的誘發因素,比如經常打罵或是體罰孩子,給孩子造成了較為負面的心理陰影,也會造成夜驚的反復發作[1]。

輕微夜驚問題在兒童群體中十分常見,一般情況下無需進行特殊干預。部分小兒在夜驚發作頻繁的時候,如每晚超過三次夜驚,就需要引起注意,大多數情況下小兒癥狀可自行消失。當出現小兒夜驚的時候,可以與相關因素進行排查。

其一,判斷小兒是否受到過驚嚇。比如小兒睡覺前聽到恐怖的故事或是看恐怖電影,父母打罵、白天看到可怕的事情,都可能會在夜間入睡時引發夜驚。針對這種情況,為避免孩子入睡后發生夜驚問題,應該對兒童潛在的焦慮情緒進行了解,并且對其進行支持,避免用恐嚇或是懲罰的方式進行教育。在日常教育過程中父母也要注重對自身教育方式的調整,增加親子間互動和交流。晚上睡覺的時候可以在孩子的床頭點一盞不影響睡眠的小夜燈,或是將房門打開,降低孩子對睡眠產生的恐懼[2]。

其二,白天過度疲勞,睡眠時間不規律也會引發夜驚問題。一道節假日,孩子不用起早上學,家長就會對孩子放松約束,認為假期就應該好好享受,玩玩游戲、看看電視,很多時候不知不覺就到了深夜,這種情況嚴重影響了睡眠節奏,孩子由于睡覺前興奮過度,晚上入睡后很容易出現驚叫或是下地走動的問題。針對這類情況,家長要引起格外注意,無論是平時還是假期都應該幫助孩子構建起良好的睡眠習慣,固定一個睡眠時間,將變動范圍進行最大化縮小,并且睡覺前盡可能沖一個熱水澡,不要在睡前吃太多的食物,讓孩子在睡覺前穩定情緒,安靜的待一會之后再睡覺。

其三,睡前攝入過多食物。主要表現在于孩子半夜經常會哭鬧,只有父母抱著才能舒緩情緒,喜歡俯臥,情緒煩躁,大便干燥,對于這類孩子而言父母要考慮是否在睡前經常食用過量食物。在對這類問題進行解決的時候應該積極調整飲食習慣,適當補充水分即可,減少睡前對甜食的攝入。

其四,維生素D缺乏佝僂病。維生素D缺乏佝僂病最初的表現就是夜驚、情緒急躁等精神狀態,孩子如果平時出汗量就比較多或是頭發容易打結等情況就要也格外引起關注,并及時帶孩子到醫院進行專業的身體檢查,詳細了解孩子營養情況。對于這類問題除了要在醫生專業指導下進行鈣質的補充,還要多曬太陽,保證孩子每天能進行兩個小時以上的戶外活動,但是要盡可能避免上午10:00到下午4:00的陽光直射[3]。

還有一些孩子沒有原因,經常出現反復啼哭的問題,針對這種情況可以考慮對孩子進行中醫西醫的結合治療。出現夜驚問題的主要因素在于脾寒、心熱,所以在治療過程中應以安神止啼為基本原則。孩子在夜晚經常不明原因的出現啼哭。但是這一階段的哭聲相對低弱,面色蒼白,所以為有效解決孩子出現的這一問題,可以適當進行小兒推拿,推拿得當完全可以獲取良好的治療效果,主要方法為:分陰陽、運八卦是按摩治療的主要方法,通過對孩子的實際情況對比后可進行辯證加減,舌紅、小便黃可以增加清心經的按摩,手心熱可以清肺經等等。但是在這一過程中需要注意的問題是,對于孩子出現的一些器質性病變,比如癲癇、中樞神經系統感染等情況也會出現夜驚問題,所以,基于臨床表現復雜患兒火石覺醒頻繁患兒建議到醫院進行進一步檢查,從而更有效的進行疾病診斷,在發展問題的同時及早進行治療,避免出現誤診、漏診的情況。

專家指出,小兒夜驚的原因往往存在較大的復雜性,因此在對癥治療前應該對其發生原因進行辨別,分析其是否具有驚嚇史,如果受到驚嚇或是屬于易受驚嚇體質要在平時生活中注意保護。夜驚的出現還可能和小兒自身臟腑功能失調相關,中醫可以開具一些調理肝膽的湯藥進行治療。還有一些孩子心思較重,小小年紀總是過于成熟,思慮過度,這也會對脾胃健康造成影響。在家庭教育工作中家長對孩子應該始終保持一個良好的態度,避免出現粗暴教育的情況,隨意打罵孩子不僅會造成孩子性格懦弱,同時還會在一定程度上加重夜驚癥狀。

此外,在對生理和身體健康因素進行排出后,家長還要盡可能在生活中避免引起孩子夜驚的情況。比如晚上睡覺前不要觀看恐怖電視或是講述刺激的事情,更不要用威脅的方式哄孩子睡覺。要保證孩子在睡覺前做到身心放松,當孩子白天遇到事情之后,晚上可以對孩子進行針對性的心理幫助或是輔導,這種情況不僅能幫助孩子減輕壓力,同時對于睡眠質量的提升也有著顯著的積極影響。

相關研究表明,當前夜驚問題在兒童群體中發生率在百分之三左右,在青春期前發生率較高,隨著年齡的增長將逐漸消失。夜驚一般發生在入睡后半小時到兩小時內,也就是正處于淺眠期。當前認為夜驚、夢游是孩子發育階段一些因素造成的影響,主要發生原因集中在不良家庭教育方式、家庭環境和母親孕期身體狀況對孩子大腦皮層造成的發育遲緩影響,這些問題都會對正常的睡眠節奏造成影響,甚至會出現電生理改變,出現孩子腦電異常的情況,但是在年齡的不斷增長和大腦發育逐漸完善過程中,這些癥狀都會逐漸消失,不會對孩子的健康造成負面影響。

參考文獻:

[1]?段招弟.小兒發生熱性驚厥,家庭處理很重要[J].家庭醫學,2018,47(3):62.

[2]?韓詠霞.嬰兒夜啼也要警惕陣發性腹痛[J].家庭醫學,2017,17(9):14-15.

[3]?薛蓉,楊福收,孫偉毅等.夜驚癥患兒39例臨床發作與視頻腦電圖的關系[J].中華實用兒科臨床雜志,2013,28(11):877-878.

猜你喜歡
小兒情況家長
我覺得自己在三種情況下最有陽剛之氣
脫發 養“老金”
家長錯了
一周融資融劵情況
小兒難養
家長請吃藥Ⅱ
犯錯誤找家長
我們歡迎你!
小兒驚厥緊急處理
容易混淆的兩種小兒紫癜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