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兒童合理用藥的特點及注意事項

2020-03-13 08:08王麗瓊
特別健康·下半月 2020年2期
關鍵詞:劑量抗生素成人

王麗瓊

【中圖分類號】R816.9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6851(2020)02-056-01

據國家統計數據(2015年)顯示,我國兒童(0至14歲)數量約為2.42億。藥物治療是兒童疾病治療的重要手段之一,由于兒童自身生理特點特殊,在藥物的使用過程中,要更重視藥物的安全性。在我國每年有逾7000名兒童死于用藥不當、有30000名兒童引發藥物性耳聾。兒童藥物不良反應帶來的傷害不僅僅是孩子,同時也產生了諸多不幸的家庭,給社會帶來了沉重負擔。兒童用藥,需要結合兒童生理特征制定合理、科學的用藥方案達到安全、有效的治療效果。

1?兒童生理特點

兒童是特殊群體,是迅速發育時期,各個系統、器官未成熟,兒童新陳代謝十分旺盛,水鹽轉化率較成人快,一般藥物排泄較快,但兒童對水及電解質調節功能較成人差,應注意預防產生電解質紊亂,應用酸堿類藥或利尿劑藥物時需要控制劑量,不宜過多,以防出現低鉀、低鈉現象。兒童中樞神經系統發育較遲,對作用于中樞神經系統藥物反應較成人敏感,應用鎮靜催眠藥、抗精神病藥等中樞抑制藥時,需注意藥物對兒童學習和記憶功能的影響,不建議長期應用。兒童身體總水量、細胞內液量、脂肪含量與成人差異較大,對藥物的吸收、分布、代謝和排泄也不同,所以成人使用的藥物,減量后供兒童使用,并不一定能收到滿意療效。

2?兒童用藥特點

兒童特殊的生理特征決定了用藥特殊化,要慎重考慮選方用藥、藥物劑量、注意事項等,但目前存在一種誤解,認為兒童就是“小大人”,兒童用藥就是成人藥量減量,因為兒童生長生育規律和生理特點,兒童疾病的病理特點亦不同于成人,即使與成人所患疾病相同、癥狀相似,發展規律也不相同,兒童用藥成人化,并不可行。

3?兒童用藥注意事項

3.1?給藥途徑的選擇

針對兒童用藥,一般情況下,經胃給藥的方式較為安全,采取口服用藥效果更佳,臨床提倡根據患兒病情選擇給藥途徑,針對病情采用合適的給藥途徑,輕癥盡量采用口服給藥,急癥、重癥患兒采用靜脈滴注給藥。靜脈給藥注意滴速,在無特殊要求情況下,不可過急過快。

3.2?準確的給藥劑量

兒童處于發育成長時期,年齡增長,不同年齡段的兒童用藥有不同特點,藥物劑量隨兒童成熟程度及病情情況不同應予以調整。針對兒童用藥需嚴格掌握用藥劑量,常用的有按年齡折算,按體重計算,按體表面積計算等方法,其中按體表面積計算更科學,醫生、家長用藥需有依據,切不可自主增加、減少劑量。兒童腎功能發育不成熟,藥物排泄慢,病情好轉即可停藥,不宜長期用藥。兒童給藥還需注意間隔時間,不可出現給藥次數過頻、過多,應通過監測患兒血藥濃度進行間隔時間與藥劑量調整。

3.3?明確診斷,慎重選藥,防止藥物濫用

針對兒童用藥需要明確診斷,根據病情決定用藥,嚴格掌握適應癥,慎重選藥,注意藥物禁忌,同時避免藥物濫用。針對兒童濫用抗生素藥物是臨床普遍現象,甚至有些家長習慣性要求醫生對兒童采用抗生素治療,有報道顯示,目前住院患兒抗生素使用率高達80%,兒童濫用抗生素后果較成人更為嚴重,由于兒童體內器官發育不成熟,抗生素容易殘害或潛在殘害兒童的身體器官,尤其是肝腎功能損害,還會導致兒童抵抗力下降,增加藥物過敏反應等。

3.4?控制聯合用藥

針對兒童用藥,尤其是新生兒,能只用一種藥物治療疾病,盡量避免聯合用藥,如必需聯合用藥,需注意藥物之間的物理化學反應,避免不良反應。

3.5?嚴密觀察用藥反應,防止不良事件

兒童對藥物敏感性較高,應急能力差,易發生不良反應,在服藥期間醫生、家長需密切觀察患兒用藥后的變化,如果出現寒顫、頭暈、惡心、嘔吐、皮疹等身體不適,應立即停藥,進行相應處理,避免由于藥物不良反應造成的嚴重后果。

兒童用藥治療過程中,因充分結合兒童自身特點,了解藥動學、藥效學特點,嚴格掌握藥物適應癥、毒性反應、禁忌、不良反應等,以獲得最佳臨床治療效果,最低藥物不良反應為原則,合理用藥。

猜你喜歡
劑量抗生素成人
不同劑量孕激素治療無排卵型月經不調的臨床療效對比
全自動單劑量分包機應用于中心擺藥的效果評價
養大成人
用藥劑量:老年人≠成年人
抗生素
多服藥VS少服藥
神奇的太陽
抗生素的使用寶典
The Doll’s House——成人世界的縮微模型
抗生素不是壞同志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