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鉆孔引流術治療慢性硬膜下血腫臨床效果分析

2020-03-13 08:08鄂春旭
特別健康·下半月 2020年2期
關鍵詞:血腫

鄂春旭

【摘要】目的:探討鉆孔引流治療慢性硬膜下血腫的臨床效果。方法 :回顧性分析60例慢性硬膜下血腫手術病例的臨床資料。結果 血腫大部分引流58例,23例發生并發癥,無死亡病例。結論: 鉆孔引流術是治療慢性硬膜下血腫簡單有效的方法,但必須重視其并發癥,積極做好防治工作,最大限度提高治愈率。

【關鍵詞】慢性硬膜下血腫;鉆孔引流術;血腫

【中圖分類號】R840.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6851(2020)02-139-01

慢性硬膜下血腫(CSDH)是指頭部受到外傷超過3周后,在蛛網膜與硬腦膜之間形成的血腫,是神經外科的多發病和常見病,約占顱內血腫的10%,以老年患者居多[1]。目前首選的治療方法為顱骨鉆孔引流術[2]。其簡單、安全、療效可靠。但是術后的一些并發癥直接影響了治療效果,所以必須引起我們重視。筆者對60例慢性硬膜下血腫患者行顱骨鉆孔引流術治療?,F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資料?我院選擇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間進行診治的60例慢性硬膜下血腫患者,其中男38例,女22例,年齡62歲-92歲,平均69.2歲,有明確外傷史38例。本組病例有頭暈、頭痛者42例,有一側肢體麻木或偏癱22例,出現反應遲鈍、記憶力障礙、智力障礙和精神行為異常15例?;颊呔涱^部CT或MRI檢查證實。單側血腫52例,雙側血腫8例。全部病例均作CT或MRI檢查,表現為顱骨內板下方新月形影,有占位效應,側腦室受壓變形,中線結構向對側移位,血腫多位于額顳部及額顳頂部。

1.2?手術方法?手術根據患者一般情況、疼痛耐受能力采用局麻或全麻。鉆孔的位置一般在血腫最厚的平面,做一個長約3cm切口,全層切開頭皮及皮下組織,用乳突撐開器牽開頭皮及皮下組織,顱骨鉆孔,骨蠟涂抹于骨緣止血,十字切開硬腦膜并電凝硬腦膜??梢姲导t色液體流出,將血腫緩慢放出,待壓力顯著下降后,置管于血腫腔中,用生理鹽水反復沖洗血腫腔并更換不同方向,直到沖洗的液體基本清亮為止。檢查無活動出血后,將前端剪有2個側孔的8號硅膠引流管放入血腫腔,硅膠管末端在頭皮下潛行2-3cm另口出頭皮,將骨孔置于最高位。用適量生理鹽水填充血腫腔,無氣體溢出后縫合切口。術后置頭低腳高位,不使用脫水劑,多飲水,每天輸液量2000ml以上,使腦組織復張。引流管放置2-3天后拔除,術后1-2天行顱腦CT檢查,術后4-6天復查顱腦CT。

2?結果

本組分別有58例患者在局部麻醉下,2例患者在全身麻醉下行鉆孔引流術。2例患者術中見血腫機化無法引流,拒絕行骨瓣開顱血腫清除治療。術后并發癥主要表現:繼發性顱內積氣16例,硬膜下積液11例,血腫復發2例,腦脊液漏1例,術后癲癇1例,術后引流不暢3例。

3?討論

對于慢性硬膜下血腫的治療意見已基本一致,一旦出現顱內壓增高癥狀,即應施行手術治療[3]。而且首選的方法是鉆孔引流[2]。雖然鉆孔引流具有創傷小、操作簡單、治愈率高等優點,但也存在一定的并發癥。以下是筆者在該組病例并發癥預防和治療方面的一些體會。

3.1?繼發性顱內積氣?顱內積氣是慢性硬膜下血腫鉆孔引流術最常見的并發癥,如積氣量少,多在2周內自行吸收,無需特殊處理[4]。如積氣量多,使局部出現明顯腦受壓,引起顱內壓增高,則形成張力性氣顱[5]。本組16例均為少量積氣,未形成張力性氣顱,2周后復查CT積氣均已吸收。預防的方法:鉆孔處置于血腫腔最上端, 用生理鹽水注滿血腫腔,排出部分或全部空氣,用明膠海綿填塞骨孔,嚴密縫合頭皮各層, 將引流管在頭皮下潛行2-3cm另口出頭皮,術后更換引流袋時,操作過程中應先夾閉引流管,以防空氣進入血腫腔。

3.2?硬膜下積液?多由腦萎縮,腦組織長時間受壓后,術后腦組織膨起困難,腦灌注壓不足、術中損傷蛛網膜等多種原因造成。另外顱腦創傷后破壞了血腦屏障,毛細血管通透性增強,血漿成分大量滲出,形成積液聚集于硬膜下腔。本組11例出現硬膜下積液。對于硬膜下積液的預防,只有盡快使腦膨脹。術中置管時動作輕柔,避免損傷蛛網膜,沖洗時水壓不宜過大。術后患者取頭低足高位,頭偏向患側,術后盡量不用脫水劑,加強補液,多補充生理鹽水,每日2000 ml以上,促使腦膨起,閉合血腫腔。

3.3?血腫復發?可能有效的手術預防措施:切開硬膜后及時用腦棉片堵孔,緩慢釋放積血,擴大骨孔,硬腦膜徹底止血,懸吊硬腦膜,徹底沖洗和持續通暢引流,促進腦復張。復發性血腫可原孔或重新鉆孔沖洗引流。對血腫腔內有凝血塊者、血腫包膜較厚者,可行骨瓣開顱,清除血腫和切除血腫包膜。本組出現2例,經再次鉆孔手術后恢復良好。

3.4?腦脊液漏?本組發生1例,原因可能為沖洗時或置引流管損傷蛛網膜使之與血腫腔相通。預防與治療:(1)預防措施主要是術中置管方向應盡量平行腦表面,動作輕柔,不宜過深 遇有阻力時更不能再深入,并且沖洗時動作也應輕柔,以免損傷蛛網膜。(2)如術后發現引流液較清且每日> 200ml,應考慮為腦脊液漏,可將引流袋提升至高于腦室平面10-15cm,待引流液顏色明顯變清時盡早拔除引流管。

3.5?癲癇發作?引起術后癲癇的主要原因是繼發性顱內出血或引流管刺激皮層所致。預防方法:防止術后再出血,術中鉆孔位置盡量避開皮層運動中樞,引流管不能過硬,過粗,置管時需輕柔,置管不能太深,以免插破包膜插入腦內。一旦出現癲癇發作,應積極抗癲癇病治療,同時頭顱CT檢查以排除繼發性顱內血腫。本組發生術后癲癇共1例,經抗癲癇治療短期內恢復正常。

鉆孔引流術是目前公認治療慢性硬膜下血腫最好的方法,具有創傷小、安全、治療率高的特點,但我們也應該注意其并發癥防治,以最大限度提高治愈率。

參考文獻:

[1]?曾德兵, 陳飛, 王小龍等.單孔鉆顱沖洗并外引流術治療慢性硬膜下血腫31例臨床分析.安徽醫學, 2010, 31 ( 4) :360-361。

[2]?黃勇,江普查,馬超等.慢性硬腦膜下血腫的診斷與治療體會[J].中國臨床神經外科雜志,2011,16(6):370-371。

[3]?易聲禹,只達石. 顱腦損傷診治[M].第1版. 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 2000.?44~45。

[4]?王忠誠,,主編. 神經外科學[M].第1版.武漢:湖北科學技術出版社,1998:371-372。

[5]?莊義杰. 慢性硬膜下血腫鉆孔引流術后并發癥防治分析[J].華夏醫學, 2007, 18 ( 6) : 554-555。

猜你喜歡
血腫
小骨窗開顱血腫清除術應用于高血壓腦出血治療中的療效
硬腦膜外和硬腦膜下血腫相關知識,你應了解嗎?
護理多發性顱內血腫患者時需要注意哪些情況
如何護理多發性顱內血腫患者
高血壓腦出血患者微創顱內血腫清除引流術后再出血有哪些危險因素
心肌血腫的診斷治療概念
腦出血患者急性期血腫擴大的危險因素臨床分析
外傷性遲發腦內血腫的CT表現及分析
硬膜外血腫“T”管引流效果臨床觀察
錐顱溶栓術治療硬膜血腫療效觀察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