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護理人員針刺傷的危險因素及防護對策探討

2020-03-13 08:08姚淑君
特別健康·下半月 2020年2期
關鍵詞:預防對策危險因素護理人員

姚淑君

【摘要】目的:探討護理人員針刺傷的危險因素及防護對策。方法:選擇我院2017年6月-2019年3月針刺傷的護理人員90例作為對象探討護理人員針刺傷發生的危險因素以及相應的防護措施,收集針刺傷護理人員的臨床資料進行統計學分析,比較兩組護理人員臨床資料特征,多元化logistic回歸模型結果分析。結果:本研究中,單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結果表明,護理人員發生針刺傷的危險因素與年齡,性別以及所在科室無統計學意義(P>0.05),護理人員發生針刺傷的危險因素與工作時長,學歷,心理精神狀態以及工作環境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對護理人員針刺傷的危險因素以及預防措施是臨床醫學上的一個重要課題,護理人員發生真自身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包括護理人員自身知識儲備不足以及心理狀態的,還包括工作環境的影響。因此提高護理人員的知識儲備,使其提升自我防范意識對于建立醫護人員發生針刺傷具有非常積極的意義。

【關鍵詞】護理人員;針刺傷;危險因素;預防對策;探討

【中圖分類號】R543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2095-6851(2020)02-210-02

在臨床上針刺傷屬于一種由于操作各種的穿刺針,注射針以及縫針引發的意外針尖刺傷,會導致受害者出現皮膚的深部損傷[1]。該種傷害在護理工作中具有較高的發生率,對于護理人員來說是一種職業性的傷害。近幾年來,隨著全球范圍內艾滋病,乙型肝炎等傳病發病率的不斷上升,職業性的針刺傷傳播率也越來越受到臨床上的關注。因此對于護理人員來說,加強防范意識,提升專業知識儲備量對于降低護理人員發生針刺傷有著積極的意義[2]。因此,本文采用隨機對照方法進行研究,探討護理人員針刺傷的危險因素及防護對策探討,為此做了如下報告。

1?資料與方法

1.1?臨床資料

選擇我院2017年6月-2019年3月針刺傷的護理人員90例作為對象探討護理人員針刺傷發生的危險因素以及相應的防護措施。

1.2?方法

采用回顧性調查的方法,對本研究的90例護理人員發生針刺傷的學歷,年齡,性別以及科室,工作時長,心理精神狀態,工作環境情況進行調查并統計分析。

1.3?觀察指標

(1)兩組護理人員臨床特征。收集兩組護理人員的臨床資料,包括患者的年齡,性別以及所在科室的情況;(2)多元化logistic回歸模型結果分析。分別從四個方面進行分析,包括工作時長,心理精神狀態,工作環境以及學歷。

1.4?統計分析

采用SPSS18.0軟件處理,計數資料行χ2檢驗,采用n(%)表示,計量資料行t檢驗,采用(x±s)表示,P<0.0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護理人員發生針刺傷單因素分析

單因素結果表明:護理人員發生針刺傷的危險因素與年齡,性別以及所在科室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護理人員發生針刺傷發生率多因素logistic分析

多元化logistic回歸模型結果表明:護理人員發生針刺傷的危險因素與工作時長,學歷,心理精神狀態以及工作環境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3?討論

伴隨著近幾年來輸液,抽血以及注射的治療工作在臨床護理中的大量應用,針刺傷害對于護理人員的身心健康帶來了很大的影響,也在臨床工作中受到了重視[3]。雖然各管理部門近幾年來加強了對醫護人員職業培訓,但是培訓的效果不是很顯著。

針刺傷在臨床上是一種最常見的職業性傷害,同時也是一種職業疾病發生最常見的感染途徑。醫護人員發生針刺傷的原因有很多,包括主觀因素和客觀因素,主觀因素主要包括護理人員對于專業知識技能的掌握不全面,缺乏實際的技能鍛煉,且心理素質具有不穩定性:客觀方面的因素主要包括醫院的排班制度不合理,導致護理人員在長時間的工作下沒有良好的精神狀態,此外,操作環境的規范度和整潔度同樣也是導致針刺傷發生的主要原因。因此在實際的工作中,需要進行以下防護措施;(1)整改制度。管理部門應該在以后的招聘中以專業技能考核作為首要標準,不斷引進高素質的護理人員。(2)成立培訓小組。組建專業的培訓小組對護理人員對安全防護知識以及技能進行培訓,并進行定期考核。(3)心理疏導。選取專業的心理咨詢師與每一位護理人員進行心理交流并進行調查后,管理部門落實職責解決相應的問題,合理安排工作時間。(4)保持醫療操作環境的整潔。保持護理人員工作環境的整潔度,使其在工作過程中保持良好的心態,減少失誤,并在工作室張貼一些針刺傷相關知識的海報,使護理人員在潛移默化中熟練掌握相關技能[4-5]。本研究中,單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結果表明,護理人員發生針刺傷的危險因素與年齡,性別以及所在科室無統計學意義(P>0.05),與工作時長,學歷,心理精神狀態以及工作環境有統計學意義(P<0.05)。說明護理人員熟練掌握相關專業知識以及規范化技能可以有效降低針刺傷的發生。

綜上所述,護理人員發生針刺傷的危險因素有很多,包括個人因素和環境因素。護理人員應該不斷提升自己的工作經驗以及熟練程度,保證良好的精神狀態和睡眠質量。管理部門應該加強對護理人員的職業教育和對工作技能的培訓,同時合理的安排護理人員的工作時間。通過多方面的努力進一步降低針刺傷害的發生率。

參考文獻:

[1]?花靜,李家斌,王進,等.某三級甲等綜合性醫院醫務人員血源性職業暴露現狀調查分析及干預措施評價[J].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17,27(18):4286-4289.

[2]?張浩軍,張肖紅,張映華,等.不同地區醫療機構醫務人員安全注射現狀調查研究[J].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17,27(8):1909-1912.

[3]?陳建偉,陳曉琳,孫吉花,等.醫療失效模式與效應分析在防范護理人員針刺傷中的應用效果[J].中華現代護理雜志,2018,24(9):1096-1099.

[4]?楊冰,張敏,李文捷,等.2000-2016年護士銳器傷發生率及防控措施落實情況匯總分析[J].中國護理管理,2018,18(4):476-482.

[5]?邸紅軍,施月仙,臧紅新,等.醫務人員針刺傷預防策略的最佳證據總結[J].中華護理雜志,2017,52(1):93-98.

猜你喜歡
預防對策危險因素護理人員
當代護理人員的人文關懷品質影響因素研究
婦產科護理糾紛原因及對策
護理人員獎500被批“寒酸”
探析感染科護理人員焦慮狀況調查與對策
私設“小金庫”引發的職務犯罪預防對策研究
骨瓜提取物的不良反應分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