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職業本科商務英語專業建設研究

2020-03-16 13:41杜艷紅
廣西教育學院學報 2020年5期
關鍵詞:校企實訓職業

杜艷紅

(廣州科技職業技術大學,廣東 廣州 510850)

隨著粵港澳大灣區戰略規劃建設的持續推進,既懂英語又具備國際貿易和商務知識的高素質職業技能型人才越來越受到用人單位的青睞。提升應用型本科高校服務地方經濟發展的能力和水平, 最適合從專業建設切入。[1]在國家大力推進粵港澳大灣區發展經濟戰略的背景下,我校根據職業本科教育的要求,從推進專業內涵建設轉型升級入手,將人才培養與大灣區的發展相結合,以職業需求為導向,以創新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為切入點,以專業課程群建設為核心,以培養學生的職業能力和綜合素質為主線,以高水平師資隊伍建設和職業素質教育為保障,探索 “產學研用” 相結合的教學改革之路,切實提高商務英語職業本科人才的培養質量,為粵港澳大灣區的發展提供高素質職業技能型人才支撐。

一、商務英語職業本科專業建設的實施

1.進一步明確專業定位

商務英語職業本科專業定位于培養具有良好的綜合素質,扎實的英語語言知識和熟練的英語聽、說、讀、寫、譯等應用技能的發展型、復合型和創新型高級應用人才;掌握國際商務管理、國際貿易實務、國際物流管理和跨境電子商務基本理論和專業知識以及實務操作技能;具有較寬廣的國際視野和較強的跨文化交際能力,符合“一帶一路” 國際合作戰略、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發展對人才的需求;能夠熟練運用英語從事商務翻譯、商務談判、涉外企業行政與人力資源管理等國際商務活動;能勝任國際貿易與國際結算、報關與國際貨運等國際物流管理與服務、跨境電子商務運營等行業的各類崗位工作。

2.創新人才培養模式

以培養學生的綜合職業能力和就業競爭能力為目標,校企雙方共同制定人才培養方案、共同構建課程體系、共同編寫實訓教材、共同承擔實踐課程教學和學生的畢業設計指導、共同監控人才培養質量等。以英語為本,商貿為翼,校企深度合作,構建 “英語+國際商務/貿易/物流/跨境電商” 人才培養模式,培養符合地方經濟社會發展需求、具備較強的英語應用能力和商貿實操能力的高素質職業技能型人才。

3.構建強化能力培養的課程體系

(1) 構建以能力為本位、以項目課程為主體的模塊式課程體系

課程是專業的基石,是商務英語專業實現復合型、應用型外語人才培養的根本途徑。[2]

我們與企業、行業專家共同研討,按照“定位專業崗位群→分析崗位工作任務→分析課程結構→編制課程標準→設計學習項目” 的程序,將崗位工作任務轉化為課程的 “學習項目”,突出“英語+國際商務+跨境電子商務” 三位一體的復合型職業技能人才培養特色;開發對應項目課程的教學資源,編寫基于工作過程的,配有“項目考核表” 的配套教材;在課程項目化的基礎上,設立“一帶一路”、“粵港澳大灣區”、“企業全球化”、“企業智能化” 項目班,更新相應課程體系、教學內容、評價體系等,培養滿足行業發展需要的創新創業型人才;同時注重課程間、單元模塊間能力的銜接和貫穿,包括 “硬技能”(Hard Skills)—運用知識和技術解決問題的專業能力,和 “軟技能”(Soft Skills)—完成工作任務具有的交流溝通、團隊合作、自我管理、計劃組織、自主學習、創新與應用等綜合能力。[3]

(2) 不斷加大實踐課程的力度

不斷增加實踐課程的比重,達總課時的60%以上;增加實踐課堂教學內容,以國際商務工作過程為導向,將實訓環節課程化、實訓課程項目化,通過商務英語聽、說、讀、寫、譯的強化訓練和國際商務活動的仿真模擬實訓,凸顯“動口能力+動手能力” 的有機結合,培養學生的實際操作和處理問題的綜合能力。

(3) 增加職業資質技能課程內容

基于 “課證崗賽” 深度融合的專業建設理念,以社會需求及認可為導向,結合學生的知識和能力水平,將專業技能課程引入相關職業資格標準,將課程教學內容與行業資格考試深度融合,學歷證書與職業資格證書相對接,如在課堂教學中增加 “國際商務單證”、“劍橋商務英語”、“跨境電子商務師” 等職業資格考證內容教學,幫助學生獲得相關職業知識和技能,達到學以致用的目的。

(4) 繼續加強優秀和特色教材的建設

組織骨干教師開展教材調研和自編基于課程項目的系列教材;進一步完善教材質量評價指標,選用高質量的本科教材、特色教材和雙語教材,確保教材的實用性、時效性和職業性;組織教師編寫體現經典性、科學性和先進性的雙語商務實訓教材,校企雙方共同編寫體現工學結合、基于課程項目的系列專業教材;同時加強教學資源庫建設,建成外語教學軟件庫、外語影視資料庫等媒體資源庫。

4. 持續推進教學研究與改革

(1) 優化課堂教學內容

以工作任務和能力本位為中心,按照實踐和理論并重,技能和知識并重的原則,校企雙方共同制定課程標準、共同商討教學過程,共同組織、優化和整合課程教學內容;同時強調課堂教學的職場化,體現教學內容的開放性、職業性和實踐性,強化學生語言交際能力和商務實戰能力的提升,突出職業性與應用性,注重知識性與技能性,實現課程與崗位能力,教學與工作過程的良好對接。[4]

(2) 創新教學模式和方法

打破傳統理論或理論+模擬實踐的教學模式和方法,以真實項目任務為載體,將典型工作過程和工作任務引入課堂教學,充分利用多媒體網絡、英語語言教學平臺、國際商務平臺進行教學,開展情景教學、仿真教學和雙語教學,采取“討論式”、“項目式”、“任務型”、“頭腦風暴式” 等 “以學生為中心” 的教學方法,融課程內容與項目任務相結合,課程學習與工作實戰相融合,讓學生在項目實施的過程中提高職業素養和能力。

(3) 改革考核評價方法

建立學校、行業和企業相結合的多元考核評價體系??己藘热菀詫嵺`能力為主,鼓勵教師采用至少2種方式進行考核,如:筆試、口試、現場實操、業績考核、企業評價、調研報告、分析報告等;將知識考核與職業技能考核相結合,階段性考核和終結性考相結合,將校內理論課、實訓課、校外頂崗實習、畢業論文設計、企業滿意度等納入學生的綜合考核評價體系,全面考核學生的職業知識和技能。

(4) 開展雙語教學

部分課程實行雙語教學,選擇高質量英文版專業教材;由英語應用能力較強,且具有多年商務實戰經驗的教師擔任雙語課程教學,通過教研活動、集體備課、教學比賽等方式,打造一批教學理念先進、教學方法合理、教學水平高的雙語師資隊伍;將雙語教學課件進行網上資源共享,促進學生課后學習。

5.打造素質優良、專兼結合的“雙師型” 教師隊伍

(1) 提升教師的教學能力

通過“培養” 和“引進” 的方式,打造一支年齡、學歷、職稱、知識結構合理、專兼結合、素質優良、德優業精的高水平師資隊伍。專由教學經驗豐富、擁有教授職稱的教師擔任專業帶頭人,骨干教師由擁有3年以上企業實踐工作的教師擔任;定期選派教師到高校進修、培訓和學習,定期邀請校外專家來校開展培訓和講座,不斷提高教師的綜合業務素質;加大雙語教師繼續教育和校本培訓的力度,切實提升教師的雙語教學能力;定期開展教研活動,組織教師集體備課,進行教學研討和教學經驗交流,定期開展教學競賽等活動,如教學設計大賽、講課比賽、說課比賽等,促進教師教學能力的全面提升。

(2) 提升教師的科研能力

定期選派教師參加學術交流和會議,了解本學科的發展動態;定期組織教師到國內高校和科研機構進行合作研究,交流教學體會,促進教師教學、科研水平的提高;定期邀請國內外著名專家開展科研講座;鼓勵教師積極開展學術研究,申報各級各類課題;鼓勵教師撰寫高水平論文和編寫教材,使科研和教學緊密結合,“以研促教”,推動教學質量的提高。

(3) 打造“雙師型” 教師隊伍

定期組織教師到企業進行掛職鍛煉,參與企業的生產、經營和管理等,以了解專業的前沿發展,切實提高實踐教學能力和水平;制定專職教師培訓方案,鼓勵教師圍繞自己的專業領域考取有含金量的職業資格證書,如劍橋商務英語等級證、報關員資格證、英語口譯資格證等;聘請行業有名望的人士擔任專業導師,既指導專業建設,也為專業與企業聯絡牽線搭橋;從生產、經營、管理一線引進具有一定理論基礎、實踐經驗豐富的行業能手,作為教學和實訓指導的兼職教師,并參與到專業人才培養方案的制定,課程體系的構建等。

6.繼續強化實踐能力的培養

(1) 進一步加強校內實訓基地建設

在獲得阿里巴巴 “跨境電商人才培育基地”掛牌的基礎上,逐步建成集先進性、綜合性和模擬性于一體的多功能商務專業實訓室,保證學生核心技能的培養和訓練;校企雙方按照實際工作流程和職場環境建設校內實訓基地。通過產教深度融合,把企業引入校園,產品引入實訓,工程師引入課程,搭建集項目實訓、技能培訓和社會服務于一體的校內職場化實訓基地。

(2) 建成大學生創新創業實踐基地

完成集模擬實習教學和職業技能考試與培訓為一體、同時兼具大學生創新創業孵化基地的商務英語國際貿易實訓平臺的建設;以“商務工作坊” 和“創業班” 的形式建設大學生創新創業實踐基地,使校企合作不僅限于企業提供實習崗位, 而是基于項目運營為學生提供實戰的機會。[5]創新創業實踐基地由 “雙師型” 教師具體實施,校企“雙導師” 帶領學生基于真實的B2B和B2C平臺進行創業實踐,讓學生在真實的外貿平臺運營中提高創新意識和創業實踐能力。

(3) 校企雙方共同組織實踐教學

校企雙方共同制定實踐課程標準,共同設計實踐教學內容,共同組織實踐教學過程的實施,共同進行實踐教學質量的監控;定期邀請企業技術人員為學生做實踐教學指導,引入企業的新知識和新技能,切實提高學生的職業知識、技能和商務實踐能力。

(4) 開展豐富多彩的實踐教學活動

定期組織學生參加各種校內實踐活動,如英語演講大賽、英語戲劇大賽、英語朗誦比賽等;定期舉辦國際商務談判、英語口譯、跨境電子商務等技能大賽;組織學生參加廣東省英語口譯大賽、英語翻譯大賽、全國跟單員比賽等,基于“課證崗賽” 的深度融合,切實提高學生的職業技能、團隊合作和創新能力,為將來的職業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5) 實行“1+X” 證書制度

基于職業崗位能力的要求,實行 “1+X” 證書制度,即 “學歷證書+若干職業技能等級證書” 相結合,鼓勵學生參加商務英語相關職業技能資格考試,獲得包括外貿、金融、財務、會計、人力資源管理、跨境電子商務等行業資格證書,鼓勵學生在校期間取得2-3種與本專業相關的職業資格證書,逐步實現“學歷證書和職業技能證書互通銜接”[6]。

7.產教融合,校企“雙元” 育人

(1) 不斷開發校外實習實訓基地

繼續保持與現有企業的聯系并不斷開發穩定的校外實習實訓基地,建成能夠滿足本專業學生進行實訓和頂崗實習的校外實踐教學場所,打造優秀品牌實習實訓基地;依托校外實習實訓基地,不斷創新校企合作長效運行機制,校企雙方在人員、技術和資金三方面達到深層次融合,形成 “方案共訂、課程共建、教師共聘、實訓共導、質量共控” 的人才培養特色;定期邀請企業管理者和專家進行專題講座,引進先進的企業文化和管理經驗。

(2) 與企業共建“廠中?!?/p>

在與廣州新思路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等企業深度合作的基礎上,校企雙方搭建真實業務技能訓練平臺,共建布局合理、功能先進、設備完善的校外實踐教學基地。通過校企深度合作,讓教師進入工廠,學生進入工段,教學進入現場,建成集實訓教學、頂崗實習、就業對接于一體的校外課堂化實踐教學基地。

(3) 積極探索,逐步建立職業本科現代學徒制

同與我校緊密合作的企業中選擇實習強、資源豐富且熱衷于教育事業的企業逐步建立職業本科現代學徒制,成立由企業人員和專業教師組成的專兼結合“雙導師” 教師團隊,負責人才培養方案的制定、課程體系的構建,教學方法的創新,學生的考核評價等;企業安排優秀的技術骨干擔任學生的師傅(導師),直接參加面試,擇優錄取學生;學生在教師和師傅的聯合傳授下,通過” 師帶徒,徒拜師” 手把手傳授技能的方式,在工學結合、半工半讀中習得相關職業知識和技能;校企雙方建立聯合培養、一體化育人的長效機制,探索實現課堂與崗位、學生與員工、教師與師傅緊密對接的育人模式,為粵港澳大灣區的發展培養所需的技術技能型人才。

(4) 不斷健全校外頂崗實習管理制度

進一步完善頂崗實習制度體系,加強校外實習基地的管理,及時了解基地運行狀態,并進行常規安全巡查;充分發揮行業對學生實習就業的指導作用,校企以“雙導師” 形式擔任實習指導老師,校方派出經驗豐富的專業教師,企業方由專門技術人員擔任,共同指導學生的生產實踐,并對其校外實習成績進行有效考核。

8.以提高綜合素質為導向,穩步推進學生的國際化培養

充分發揮我校國際交流中心的作用,緊緊圍繞培養適應現代產業發展要求、具有國際競爭力的高端技能型人才的主線,積極開辟渠道,與國外高?;驒C構建立實質性的師生交流合作關系;以能力為本位,與國外高校實施專業共建、課程共建和學生互換;與國外高校共同開發本碩直通車聯合培養項目,與國外高?;蚱髽I開展海外游學、夏令營、冬令營、實習、參觀等項目;建立一支長短期外籍專家教師隊伍,同時邀請高水平外籍教師作為“模塊化” 專家或兼職講座教授來校,學院配備青年骨干教師跟堂學習。前者在相對集中的時間段內(如每年4周) 以模塊形式完成一門課程的教學,后者則以廣州市高?;蛲馄蟾咚酵饧畬<覟橹饕刚垖ο?,每年不定期到學院進行講座,此舉有利于學院引到外籍高水平學者并獲得新的教學理念、教學方法和科研手段,促進學院高端引智的常態化。

9.高度重視畢業設計工作

加強畢業論文(設計) 的信息化和過程化管理,畢業論文(設計) 指導教師全部具有中級以上職稱,且具有較豐富的科研經驗;指導教師根據學校畢業設計進度安排,認真指導學生做好選題、調研、收集資料、中期檢查、初稿審查和畢業答辯等工作,定期檢查畢業論文(設計) 工作進展情況,并給出合理意見,同時注重培養學生的獨立工作能力、分析解決問題能力和創新能力。

二、結語

作為新型職業本科院校,我校在人才培養模式改革、課程體系建設、課程教學改革、實習實訓基地建設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并在實踐中不斷進行改革和完善,以培養適應廣東新產業、新業態、新商業需求的高素質高層次職業技能型人才,但同時也面臨著巨大的挑戰。如何更好地實現專業培養與行業資源更緊密地對接,專業與產業鏈更好地融合,[7]調動企業參與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獲得更多的制度保障和政策支持,以更好地服務粵港澳大灣區的發展需進一步持續地探索和研究。

猜你喜歡
校企實訓職業
守護的心,衍生新職業
基于CDIO理念的數控實訓教學改革與實踐
深化校企合作促進應用型人才培養實現校企生三方共贏
職業寫作
虛擬情景實訓環境三維模擬
電工電子實訓教學改革與創新
我愛的職業
校企合作運行機制初探
微課在數控實訓課中的應用探析
機械制造專業校企聯合培養機制的探討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