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瀕危樹種廟臺槭的繁育與栽培技術

2020-03-18 01:17郭如剛周曉剛
現代園藝·綜合版 2020年2期
關鍵詞:繁育栽培

郭如剛 周曉剛

摘 ? 要:根據廟臺槭的生物學特性和生態學特征,總結了廟臺槭的繁殖技術以及應用價值,以期在今后在廟臺槭的栽培實踐技術方面提供借鑒。

關鍵詞:廟臺槭;繁育;栽培

廟臺槭(Acer miaotaiense P.C.Tsoong)為槭樹科(Aceraceae)落葉喬木,又名留壩槭,是我國獨有樹種,天然分布于陜西省西南部和甘肅東南部小隴山林區的闊葉林中,是我國三級保護植物,屬于瀕危樹種。廟臺槭全身是寶,它的樹皮和果實可作為栲膠的原料,種子榨油能作為工業用油,它的木材質白堅韌,可作為建筑用材和家具用材[1],具有重要的經濟利用價值;葉形大而獨特、果型奇異極具觀賞價值。

近年來,由于人為活動,氣候變暖,病蟲害及其自身生理狀況等因素的影響,加上廟臺槭分布較為分散稀疏,對其個體的保護較少,其生存狀況不容樂觀[2]。因此,開展研究廟臺槭的繁育與栽培技術,對保存種質資源和研究槭屬的演化具有極其重要的科學研究價值。

1 ? 生物學特性

廟臺槭為高大落葉喬木,樹高最高能長至18m左右。樹皮表面呈深灰色,縱裂或片狀剝落。老枝具木栓層而深縱裂。葉輪廓卵狀三角形,通常5淺裂,下面1對裂片很小,葉長6.5~11cm,寬6~10cm,先端鈍圓或短漸尖,基部心形,邊緣波狀或具波狀鈍齒,上面暗綠色,脈上被短柔毛,下部綠黃色,被褐色短柔毛,有時脈腋有簇毛,葉脈清晰;幼葉葉柄長2cm左右,老葉在10cm左右,密被短柔毛。傘房花序。小堅果扁平,長與寬均約8mm,被很密的黃色絨毛;翅長圓形,寬8~9mm?;ㄆ谠?~5月,果期在9~10月[3]。

2 ? 生態學特征

廟臺槭對環境的適應性較強,能耐0℃以下嚴寒,在年均溫13℃左右生長良好,喜濕,主要生于海拔1300~1800m的陽坡夏綠闊葉林或灌叢中[4],土壤類型為黃土、黃泥巴土和山地棕壤。

3 ? 繁育技術

廟臺槭有多種繁育方式,包括組培、種子繁殖和插條繁殖,組培成本過高,所以一般采用插條繁育和種子繁殖相結合的方法。

3.1 ? 播種繁育

3.1.1 ?采種。廟臺槭采種時應嚴格挑選母樹及其果實的完整度,采種母樹應選擇生長良好、無病蟲害、結實較多的植株,尤其是種子采集應保證種子大部分飽滿且無蟲蛀和受潮發霉。種子采集后薄攤曝曬去翅,精選過篩去除秕種,選取飽滿無病蟲害的種子置于陰涼干燥處。貯存時種子含水量應保持10%左右,防止過干或過濕。

3.1.2 ?種子貯藏及播種。種子貯藏方法為低溫貯藏,每年11月份左右應將種子與含水量為60%~70%的濕沙以1∶3的體積比混合,貯藏坑選背風向陽、地勢高燥處挖深度為80~100cm,坑長度視種子量多少而定??拥卒仢裆?0cm 左右,置入種子與濕沙的混合物至距地面10~20cm,每隔10~15d翻動檢查1次,嚴防坑內沙過干、過濕或種子霉變。綜合考慮氣溫及種子的裂開情況,有超過40%的種子裂口露白即可播種。需要注意的是,播種前如果種子大部分為未萌發,應按上法在背風向陽處挖淺坑(30cm)層積,上覆蓋塑料薄膜,或置于室內(20~30℃)催芽。

于每年3月中旬左右播種,床面應選擇高床面以防積水,播種時在床面上按行距20cm用播種耙開2cm淺溝,然后用0.3%高錳酸鉀溶液與3%甲拌磷顆粒劑噴灑于溝內進行消毒和殺蟲處理,用塑料薄膜覆蓋燜曬7d,再將混合均勻的沙種均勻撒播于播種溝內,播后覆土1~1.5cm,撒種時應注意避免種芽受損傷。

3.1.3 ?田間管理。播種后采用均勻噴灑的方式澆水,土壤濕度保持在50%~60%,每隔3d進行觀察,土壤表面泛白時應及時澆水。播種后10d左右種芽出土,在此期間應及時澆水并清除雜草。當苗木長到5cm左右開始間苗,株距5cm左右。在苗高達到10cm左右時應及時施肥,由于北方土壤偏堿性,施偏堿性的肥料,如草木灰、鈣鎂磷肥、石灰氮等,同時應噴施硫酸亞鐵粉劑22~30g/m2,提高土壤酸度補充有效鐵素的供應。尿素施肥量為6.6kg/667m2。8月下旬以后,為保證不被凍傷,提高苗木木質化程度,應多施磷肥和鉀肥,施肥標準為過磷酸鈣施肥量為35.5kg/667m2,氯化鉀8kg/667m2。當苗高達80cm左右時,于翌年春季進行移栽。

3.2 ? 扦插繁殖

扦插一般選取1年生枝條作為穗,由于廟臺槭節間較長,每條插穗保證2~3個節,節上保證有2~3個側芽,選取好插穗后進行捆綁,以15~20個枝條為1捆,將其基部插入IBA100mg/mL溶液中24h,取出插穗晾干待插。扦插時間一般在土壤解凍后進行,提前進行整地做床,整地一般選擇在3月中旬,凍土解凍后,溫度大于10℃時進行。將苗床深翻30cm,達到土層松細,將床中表層土鏟起成堆,運出一部分下層土壤,將表層土與腐殖質土混合后填回原床,保持床面平整。苗床在扦插前2d噴灑0.3%高錳酸鉀溶液消毒,于扦插前1d再適當補水,使床體濕潤。栽植后要壓實保墑,有條件的地方鋪塑料薄膜,成活率可達到60%以上。

廟臺槭在扦插時,扦插密度一般為 20cm×10cm,手持插穗,將插條以80°的傾斜角插入床面深8~10cm,插后覆虛土,并澆透定根水,澆水后封土。插后采用小拱棚塑料膜覆蓋,棚體上打一些小孔,保證空氣流通,同時加蓋遮蔭棚,透光度20%左右;每隔1周進行觀察,發現土壤表面干燥時,及時澆水。溫度條件控制在10℃以上,空氣濕度保持在60%~70%,廟臺槭生根時間較長,先利用自身生理條件幼芽萌發成葉,生根一般在15d左右。待苗木生根后,通過土壤分析儀測定土壤中速效氮和鉀的含量,如果過低需及時補充基肥。

4 ? 結論與討論

廟臺槭的繁育是一項復雜的工程,主要是由于廟臺槭資源量少,結果率低,尤其是在扦插階段對外部環境的要求較高,幼苗階段更要注意加強病蟲害管理和濕度、溫度的管理。因此,需進一步研究廟臺槭的繁育技術,擴大種群數量。

(收稿:2019-08-31)

參考文獻:

[1]周廷蘭,姚德生.珍貴樹種———廟臺槭[J].甘肅林業,2003(3):41.

[2]李翔,侯璐,李雙喜,等.瀕危樹種廟臺槭種群數量特征及動態分析[J].植物科學學報,2018,36(4):524-533.

[3]趙建林.秦嶺西段廟臺槭的保護生物學研究[D].陜西楊凌,2007.

[4]廟臺槭Acer miaotaiens.中國植物物種信息數據庫,2013-12-01.

作者簡介:郭如剛(1973-),男,漢族,大學學歷,工程師,主要研究造林、森林經營、苗木培育等。

通信作者:周曉剛(1971-),男,漢族,大學學歷,工程師,主要研究造林、森林經營、苗木培育等。

猜你喜歡
繁育栽培
蘋果樹栽培及凍害預防技術
圣女果高產栽培六步曲
自然栽培的味道
蕙蘭的繁育保護與開發利用價值
種豬繁育及健康養殖關鍵技術探討
夏季苦瓜栽培
大豆要高產,該如何栽培?
三七栽培研究進展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