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水利工程中水土流失防止對策

2020-03-18 01:17孟江陶
現代園藝·綜合版 2020年2期
關鍵詞:水土流失水利工程

孟江陶

摘 ? ?要:近幾年,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發展,民眾生活質量的提高,水利工程項目建設也逐漸增多,隨之而來的水土流失問題愈發嚴重,對周圍環境造成了嚴重破壞?;诖?,分析水利工程中水土流失因素,如氣候地形、破壞地表植物、施工占地等,并以此為基礎,探究防止水土流失的措施,旨在保證當地生態環境,確保水利工程能夠安全運行。

關鍵詞:水利工程;水土流失;防止對策

河南三門峽屬于地級市,處于豫晉陜三省交界部位,地貌以黃土塬、丘陵、山地為主,由于長期毀林開荒,隨著人口的不斷增長,黃土地貌地理自然條件特殊,導致三門峽地區水土流失嚴重,生態環境逐步惡化。近年來,城市發展加快,大量水利工程建設擾動了地層、地貌、水系、植被等環境,加劇了水土流失問題,制約三門峽市經濟的發展。

1 ? 水利工程中水土流失因素

1.1 ? 氣候地形

由于夏季自然降水量較大,雨水匯集過快,很容易造成水土流失。若是水利工程建設在陡坡區域,在遇水沖刷下將會加劇水土流失,這種地形土質也較為疏松,雨量過多、雨水浸泡時間過長,則會導致水土流失嚴重。

1.2 ? 破壞地表植物

建設水利工程時,其影響范圍包含移民安置區域、建設區域、淹沒區域等,且為了保證施工順利,通常會平整土地、清除雜草及樹木,導致地面裸露面積增加,破壞了原有地形植物[1]。同時,建設水利工程將會使用眾多大型設備,為了安置設備會砍伐項目所在地的樹木,并開辟足夠設備進入的寬敞道路,以便后續施工,對于三門峽市土地不可避免地會造成破壞。

1.3 ? 施工占地

通常水利工程施工周期較長,為了保證施工穩固性,提高施工質量,會在附近搭建施工人員生活休息的地方,且臨時工程建設隨著工程進度的變化會不斷發生改變。完成此階段工程后,會將階段性建設的設施拆除,對周圍環境造成影響。另外,臨時設施需要反復填土,若不采取措施,區域性土層堅固性會持續減弱,開挖土地會使其抗強風與強降水能力降低,水土流失嚴重,造成惡性循環。

2 ? 水利工程中水土流失防止措施

2.1 ? 防止要點

(1)取料場會破壞原有地表植被,大面積形成裸露地面,甚至出現滑坡或坍塌情況。因此,施工中需要種植植被,采用護坡、排水等措施,主動治理水土流失。棄渣場場地應選擇與水庫大壩相距較遠的位置,并使用攔擋措施,以免棄渣被沖進河道中,污染周圍環境。

(2)對于施工便道的修建,以便設備運轉與車輛通行,無論是臨時的,還是永久性的道路維修,擾動面積較大,對周圍植被破壞性較大。因此,施工單位應遵循因地制宜原則,結束工程建設后妥善處理施工便道,最大程度降低對周圍環境的影響。

(3)選擇合適的防止措施。在以往水利工程建設中,通常采用支護或砌筑的形式作為防治水土流失的方法,隨著科技的發展,水利工程設備、工藝等不斷發生變化,水土流失類型也逐漸增多,簡單的防護已經不能達到現有防治的需求。因此,應選擇新型防護技術,如三維植被網護坡、土工合成材料等,充分將新型防治技術優勢發揮出來,可有效提高防治效果。

2.2 ? 防止措施

2.2.1 ?增強行政管理。主管水土保持部門應當起到帶頭作用,嚴格執行水土保持相關法律法規,在執行“三同時”制度中,工程項目水土保持應與主體工程同時設計、施工、竣工驗收,將保持水土看做水利工程項目中的基本組成部分,而未完成防治水土流失工作的項目則禁止辦理竣工驗收。

2.2.2 ?合理設計規劃。在水利工程設計規劃中,無論是線型工程,還是點型工程,都應當初步對可能產生的水土流失問題制定解決問題的計劃。首先,初步設計水利工程后,分類完善水土保持應用設施,分析認為擾動地表的情況,合理制定規劃。與當地占用耕地、挖填方區情況相結合,深入施工現場勘察,詳細了解周邊環境與地質結構,選擇綠色施工材料,避免對周圍環境造成損壞,提高前期水利工程設計質量,減輕工程建設中水土流失程度。

2.2.3 ?結合工程防治與生物防治。建設水利工程時,水土流失不僅會對周邊環境造成影響,破壞綠化,還會威脅工程質量安全,應當采取相應的防治措施??山Y合工程防治與生物防治方法,解決水土流失問題。從施工開挖入手,土質松散且穩定性差的陡坡或邊坡采用漿砌片石、噴播植草的方式,上部植草、下部客土噴播植草,具有美化效果;邊坡頂部同時開設截流溝,以免徑流沖刷土體,開挖排水溝時,加固周圍的松散土體;破壁應當做好防護與平整工作,平整取土平臺,通過坡面治理設置漿砌石擋土墻,以免出現滑坡、泥石流等情況[2];回填區可種植草木整理坡型,改善風蝕雨蝕等問題;施工臨時占用的耕地或林地,當完成后進行補植;溝道中建設淤地或谷坊,與區域水文條件相結合,疏導工程施工,通過多方面強化措施,防止水土流失。

2.2.4 ?減少對周邊環境的擾動。施工準備階段需要“三通一平”,即施工現場應達到水通、電通、道路通和場地平整。較高的機械化水平加快了施工速度,尤其是采、填、挖、平、棄等工序通常集中在短時間中完成,擾動原有地貌強度大,破壞水土保持設施嚴重,短期將會嚴重增加水土流失強度。所以,需要注重此階段的防治流失工作,規劃工作范圍,對剝離表土集體堆放、排水等臨時進行防護。另外,水利工程建設中,對于壩肩等石質通常采取爆破技術,爆破中產生的巨大沖擊,將會對周圍區域造成破壞與擾動,松動巖體,且隨著時間推移,在風化與重力作用下易產生崩塌、滑坡的問題。所以,應當制定較為完善的爆破計劃與施工組織設計,優化施工工藝,可使用預裂爆破技術,降低爆破對周邊環境與巖體的擾動,及時保護處理開挖后所形成的裸露巖面。

2.2.5 ?做好植被恢復。施工單位對于植被種植在土壤中發揮的作用具有正確認識,提高施工人員植被保護意識,當完成水利工程建設后,組織施工人員恢復當地植被。與實際情況相結合,研究各種林木特點,選擇合適的植物,可適當種植果樹,不僅具有涵養土壤的作用,還能減輕水土流失程度,保護周圍環境。并且,加大防治水土流失的資金投入,建設水土涵養工程,以實際情況為依據進行建設。如陡坡地形中可設置階梯性谷坊,減緩流水速度,降低流水對土壤的沖刷力,并依據不同批復挖建涵水坑,提高土壤穩固性。

2.2.6 ?注重水土監測。建設水利工程時,需要構建相應的監測體系,對項目中水土保持情況實行動態監測,主要內容有:①項目水土流失因素:氣候類型、年均氣溫、地貌地形、河流流量、平均風速、水土流失面積、林草覆蓋率、土壤類型等。②水土流失危害:明確水土流失后對周圍居民生活生產、工程安全運行、水域污染淤積、生態功能破壞等方面的影響。③水體情況:如植被損壞面積、施工建設影響面積、開挖土石量與回填量、水土流失量、流失位置與面積、棄渣點位置、借方量等。④措施落實:擋土墻、整治土地面積、覆蓋沉沙措施、復耕土地面積、種草植樹面積、排水等。⑤落實措施效果:控制水土流失率、土壤侵蝕比、植被恢復系數、治理擾動土地率等。

3 ? 結語

綜上所述,主要以水土流失防治為切入點,從增強行政管理、合理設計規劃、結合工程防治與生物防治、減少對周邊環境的擾動、做好植被恢復、注重水土監測等方面出發,探究水利工程中防治水土流失的策略,以期為相關工作者提供參考。(收稿:2019-08-23)

參考文獻:

[1]凌素芬.水利工程中水土流失防治對策[J].現代物業(中旬刊),2018(12):254.

[2]陳滋濱.水利工程建設中的水土流失及其防治措施[J].現代物業(中旬刊),2018(08):266.

猜你喜歡
水土流失水利工程
重大水利工程復工風采
營改增對水利工程造價的影響
歡迎訂閱《ANSYS在水利工程中的應用》
古代水利工程尋訪小記
水土保持對防治水土流失的關鍵
水利工程應用BIM技術的思考
安徽小型水利工程改造提升創新實踐與思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