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歷史文化街區保護與更新

2020-03-18 01:17任豪郭放
現代園藝·綜合版 2020年2期
關鍵詞:城市更新

任豪 郭放

摘 ? ?要:城市更新的目的在于解決城市中存在的問題,為城市區域帶來經濟的提升,社會快速的發展以及環境的優化。對老街區更新的規劃設計更是一項綜合性、技術性很強的工程。對城市更新的規劃設計主要圍繞理念與技術等方面開展。通過對“多樣性是城市的天性、城市空間應當盡量滿足社會人性化需求”的思考,“多元、復合”理念、“嵌入”與“織補”策略等技術手段被引入歷史文化街區的保護與更新中。

關鍵詞:城市更新;鐘樓灣社區;社會人性化需求;多元復合

歷史文化街區是城市記憶與城市歷史最完整的物質體現。在我國快速城市化進程中,以老街區改造為核心內容的歷史文化名城更新面臨許多亟待解決的問題:特色歷史建筑消失、城市空間變異、城市肌理切斷、城市社會網絡瓦解等。在進行老街區改造時應更加慎重,采取合理方式進行。

歷史文化街區的更新是對城市物質空間和城市社會空間的更新,目前國內對城市老街區更新的研究總體上較分散,多數老街區的更新也只是在不斷嘗試中,當地文化特色與理論應該有效地結合。在研究方法上,通常通過分析單個案例來進行街區更新的解讀;在研究內容上,目前存在的文獻研究程度有待提高,對城市更新中的保護思維應該貫徹始終。

1 ? 鐘樓灣社區基本情況

鐘樓灣社區位于北京市東城區安定門街道西南部,東起寶鈔胡同,西至舊鼓樓大街(西城區),南起鼓樓東大街,北到王佐胡同??傉嫉孛娣e約20.9hm2。社區常住人口總戶數2698戶,常住總人口7162人,外地流動人口約700人(數據來源:東城分局安定門派出所,2012)。

社區內主要以典型的北京四合院為主。著名的文化旅游景點“鐘鼓樓”就坐落在本社區,社區內著名的小吃“餛飩侯”“炒肝”也吸引了大批游客。

由于原社區范圍較大,且地塊內有明顯的鐘鼓樓軸線,本次調研將其分區處理,以軸線為界將地塊分為東西2部分,選擇了其中的東部片區進行調研。

東部片區地塊占地面積約為12.8hm2,其南側為南鑼鼓巷,北側為保留胡同,西側為鐘鼓樓,東側有若干現代建筑。

2 ? 調研概況

調研時間選在2018年1月1日,從14:05開始,至16:07分結束。全程步行,并利用戶外助手軟件完成了對調研情況的記錄。

本次調研總用時122min,標記有效信息151個,其中地塊內135個。

3 ? 信息錄入

通過將上述坐標點導進Google Earth,并利用global mapper和ArcGIS進一步處理,繪制成鐘樓灣社區東部片區的平面圖(如圖8)。

4 ? 信息匯總分析

4.1 ? 建筑分析

4.1.1 ?住宅。社區內的住宅建筑多為一層磚瓦平房,部分民居為二層,且多為私自加蓋,有的做成小陽臺,有個做成簡易房,也有的搭建了鳥籠。通往二層的樓梯多暴露在街道上,影響街道美觀(圖9)。

4.1.2 ?商業。受到南鑼鼓巷的影響,社區內的商業多集中在南側和東側,以特色餐飲業為主。在社區內部還分布著一定規模的零售和餐飲,但反響一般。如地塊中心處就有一處與傳統風格相違背的現代咖啡館(圖10),調研當天門可羅雀。

4.1.3 ?文教娛樂。社區內文教娛樂設施只有4處,西南角有1所幼兒園和閱覽室,社區東部有1座二層棋牌室,在北側豆腐池胡同南側有一圍棋教室(圖11)。

4.1.4 ?文保單位。在社區內有楊昌濟故居和舊宅院2處文保單位,分別位于地塊西北角和東南角。其中楊昌濟故居(圖12)位于豆腐池胡同15號,民國時期建立,是民居建筑。楊昌濟被聘為北京大學教授后,遷居至此。

4.2 ? 交通分析

通過對社區的道路系統進行分析不難發現,該社區斷頭路現象較為嚴重,僅12hm2、3個胡同就出現了6條斷頭路。嚴重割裂了社區的整體性,也影響了游客的觀賞感受。此外,社區內只有1處集中停車場,位于醫院南門,其余均為路邊停車,這也使得本來就十分狹窄的道路,通行性更差。

4.3 ? 基礎設施分析

在基礎設施方面,在調研過程中對衛生間和垃圾站的分布及使用情況進行了統計,在社區中共有衛生間12處,垃圾回收站15個(有誤差)。且兩者大都合并布置,使用情況較好。

5 ? 更新模式探究

在后期的資料收集中得知,社區內的胡同始建于明清時期,自那以來,道路和街坊的形式基本沒有改變。但其中的建筑大都經歷過翻修和重建,保留下來的古建所剩無幾。從2001、2017年的谷歌衛星圖可以看出,近15年間不論是建筑形式還是道路肌理都未發生較大變化,社區格局日趨穩定。

6 ?發展建議

①對當地社區建筑年代、建筑現狀、建筑使用情況進行分析,確定是應該保留、修繕或重建。②對增建、擴建民房等現象進行管制,并排查安全隱患,對于嚴重影響街道美觀的應勒令拆除。③與社區整體風貌完全不相協調的建筑,應加以管理和修改。④對社區內堆放的公共自行車進行整治和管理。⑤在社區周邊增設一定數量的地面或地下停車場,限制機動車在社區內部的停放和穿行。

7 ? 結論

像鐘樓灣社區長期建筑形式和道路肌理都未發生較大變化的社區,應該更加注重社區內公共以及市政服務設施的建設,讓曾經原有的空間格局能更好滿足現代快速發展的社會需求。

老街區改造建設中保護現有文化、地區特色應該放在第一位考慮,同時做到技術理念與權力協調的統一。樹立好保護意識,老街區的更新改造其實就是文化的再生過程,每個街區有其不同的地理位置、建設年代和文化的特殊性,保留原有特色,著重強調致力于文化價值的發掘。做好城市文化的保護、保存和修復。讓街區在新的時代發展中獲得新生,讓文化特色延續傳承。強調公眾參與,通過在街區生活的原住民的反饋來梳理改善意見,不單單局限于政府和專家意見。

歷史街區的保護與更新中,首先要保護好當地街區居民的原有生活方式,堅決不破壞現有的生活形態。在老街區的城市肌理改造中,保留老街區的街巷系統,在遇到具有歷史價值意義的建筑選擇保留,并在歷史街區和周圍街區的交界處,做到適當過渡,填補一些具有原地區傳統建筑特點又和周邊街區有結合的建筑變體來梳理城市肌理。保障歷史街區在現有環境中歷史、人文情懷上的保留。(收稿:2019-08-27)

參考文獻:

[1]吳良鏞.北京舊城保護研究[J].北京規劃建設,2005,1:20-25.

[2]陳舒.歷史街區有機更新模式研究--從利益相關者角度出發[J].特區經濟,2013,4:3-5.

[3]于今.城市更新:城市發展中的新里程[M].北京:國家行政學院出版社,2011.

[4]陳麗玲.漳州市舊城更新中歷史街區的保護和發展研宄[J]福州福建師范大學,2009

[5]李穎伯.北京歷史文化街區現狀及發展研宄[J].當代中國史研究,2004

[6]北京市規劃委員會.北京歷史文化名城北京皇城保護規劃[M].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04.

[7]阮儀二,顧曉偉.對于我國歷史街區保護實踐模式的剖析[J].同濟大學學報,2004

[8]中國城市規劃學會.名城保護與城市更新[M].中國建筑工業山版社,2003:25-27

[9]劉婧.歷史文化遺產保護中的公眾參與[D].重慶大學,2007

猜你喜歡
城市更新
防止大拆大建!廣州正式發布城市更新5個指引
重磅!住建部通知,21地開展城市更新試點!
定調!廣州城市更新由國企主導!
城市更新,讓生活更美好
關于在實施城市更新行動中防止大拆大建問題的通知
城市更新,時空“生長”
TOD/城市更新
廣州“三舊”改造政策反思與城市更新方向探索
城市更新與城市特色空間塑造——以包頭北梁老城區城市更新為例
文化創意產業在城市更新中的進一步思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