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城市發展與濕地保護研究

2020-03-18 01:17周細萍
現代園藝·綜合版 2020年2期
關鍵詞:濕地保護生態修復

摘 ? ?要:城市濕地屬于城市生態環境的基礎性構成,是基于自然性景觀作主導的城市公共開放性空間。伴隨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以及城市化進程的加快,社會范圍內對于城市濕地的保護自主性較為缺失,這“助長”了一系列盲目性、有待商榷的利益化肆意開發行為,使得城市的濕地面積急劇縮減、自然生態污染加重,以及濕地生態功能退化等,因而,對城市濕地的保護與監管工作就顯得尤為重要。以城市濕地的簡要闡述為切入點,探究與分析了城市濕地當前階段的實際狀況,以及具體對城市濕地的保護以及修復措施,以期更好地為我國的城市發展以及濕地保護提供參考。

關鍵詞:城市濕地;濕地保護;生態修復;探究與分析

濕地的生態性功能較為多樣,具有調節氣候、涵養水源、蓄洪防旱、凈化水質的作用,還有保護生物多樣性、提供濕地產品等多種生態、經濟和社會效益,被譽為“地球之腎”。一般而言,我國的濕地主要包括河湖、沼澤與濱海濕地、人工濕地,濕地類型多樣,濕地資源豐富。其中,健全的濕地生態系統對我國的可持續性發展有積極作用。

城市化進程加快境況下城建拓展速率提升,基于民眾對濕地的生態性優勢知悉度較低,使得城市生態環境遭受到了較嚴峻的“利益性”破壞,對新時期下生態濕地環境的維護與修復工作帶來了更艱巨的挑戰。近些年來,我國的一線城市逐漸重視城市生態建設,也積極提升了城市濕地建構以及保護力度,相關實踐顯現出了維保成效,但整體而言,具體的系列保護措施等還亟待深化完備。

1 ? 城市濕地的簡要闡述

近些年來,伴隨民眾對生態環境況的關注日漸加深,濕地被數次提及。敘述相對較為完善以及知悉度較高的要義是:既定城市區域以內的河口以及海岸、相關水源保護區、淺水湖沼、河岸;天然與人工池塘;以及城市內的污水處理廠等具備水陸間過渡性的生態系統,即為城市濕地。

2 ? 城市濕地現狀分析

2.1 ? 濕地面積日漸縮減

2.1.1 ?城市化進程的加快。導致濕地干涸的導向性自然要素是自然氣溫的升高以及降水量的減少;而致使濕地面積急劇性縮減的人為性要素,即是經濟社會發展狀況下,城市化進程的加快。伴隨城市中心的不斷拓展,社會范圍內的基礎交通建設用地、城市建筑性占用地以及多樣性垃圾物理填埋場等需求用地日漸擴大,大部分的生態湖泊被人為性進行填埋改建成建設性用地等,使得多數濕地天然生態急劇碎片化,導致湖泊數量及水面面積銳減,整體上呈現出零星分布。

2.1.2 ?對濕地資源的開發缺乏理性。受建造防洪大堤、閘門、泵站等水利設施和其他人為活動的影響,江湖之間的天然連通性受到嚴重阻隔,其運作過程中對濕地生態產生的系列損壞具有毀滅性特征,導致濕地功能退化,生物多樣性衰退,難以進行系統化的生態修復。

2.2 ? 濕地水質污染狀況較嚴峻

我國相當一部分城市的下水道建設工程具有較強的滯后性,這使得大量的生活污水、工廠加工廢水以及自然降水等常未經有機過濾就直接泄入河道、自然湖泊等邊緣性濕地內,伴隨社會經濟的發展,生產及生活的水源污染對城市濕地的不良影響日漸加劇。此外,我國濕地穩定性相對較差,常難于消納多元污染物質,一般呈現出污染的負荷遠超出于濕地水體的生態自凈,極易出現嚴峻的水質污染情況。

2.3 ? 生態多樣性減少

一般而言,城市濕地更易于遭受外來物種的侵害。近些年來,為加強城市綠化,引進相關外來濕地植被,如大米草等,造成外來生物入侵,一定程度上占據了本土資源,對濕地的生物多樣性等產生不良影響。

2.4 ?相關管理制度構建及資源配置滯后,亟待健全

經由實地調研與分析了解到,在當前社會發展狀況下,致使濕地保護狀況頻發的原因,是我國關于該方面的相應法律法規不健全和滯后。如若缺失相關法律條例的規范與限定,相應的行政部門就很難發揮自身積極作用。此外,對濕地的管理與保護工作涉及面較廣、實際情況較為復雜等,因而,目前仍未構建起較為完備的管理機制體系。

3 ? 城市濕地保護以及修復

3.1 ? 有機的生態化監測

具體濕地模型是基于濕地內部生物地球化學進程下構建起來的,其對實際濕地管理有關鍵性的作用。當前的濕地模型類別較為多樣,包括生態系統、化學以及形態變動模型。傳統意義上的濕地模型更多限定于數字類型的探究,是基于濕地內的水文特征,側重模擬限定性較強的人工或者半人工濕地。

伴隨社會經濟以及科技創新發展,實際可運用的濕地模型類別更為多樣化,而不僅僅限定于對純粹濕地生態系統的探究與研習,并且要考量城市區域環境相關限定、多元融入各項專業技術等,將具體的濕地模型探究有機聯動區域城市生態發展規劃的形式,已日漸成為濕地探究的趨勢。

3.2 ? 城市濕地修復

3.2.1 ?具體基質的修復。一般而言,對濕地基質的有機清除,更利于既定生態區域水環境的能動恢復,在當前社會發展狀況下,適用性較強的基質能動恢復技術較為多元,有地形改造、清淤等成熟技術。比如,可運用客觀化、精確性較強的環保性薄層清淤技術,對我國的滇池生態入湖河道施行表體淤泥的有機清除,獲得較良好的治理效果。

3.2.2 ?細化水文工程的修復。該細化環節常含括多元化的具體項目,如溝渠與水道、水流與水位控制設施等。比如,為了更高效防止生態草場退化,以及有機創設更優質的土壤與水環境,可對黃河上游濕地的排水溝,運用麻袋筑壩的方法來施行分段式填堵,將集聚的水資源帶動至就近的草場區。

3.2.3 ?水環境的修復。一般而言,差異化的濕地修復技術其適用的水域也不盡相同,在實踐運用進程中的效果也存在一定的差異性。該項水環境的有機修復內容較為豐富,如有植物、微生物、水生動物,以及人工濕地凈化等技術。

3.2.4 ?濕地生物及生境恢復。該兩大類別的內容都較為豐富,主要采取保護與修復相結合的原則。濕地生物恢復常包括物種的引進及保護、種群的行為控制與動態調控、物種的選育及培植等;生境恢復常包括對濕地的基質恢復、河岸帶以及水文等的恢復。

3.3 ? 相關的政策性保障

我國的濕地保護是始于20世紀70年代末,最初的基礎性立意是積極規劃與建構相關的濕地自然保護區,具體的政策性保護是自1992年加入《濕地公約》組織以后產生的,而實際濕地立法保護的有機完善,是在2000年以后。相應的濕地保護法,是實踐開展與推進各項濕地保護項目工作的有機準則與保障,后續仍須自國家到地方性城市的各細化層級的濕地保護法律法規的限定,以更好地將生態濕地的保護轉變為社會主體,人人都應當參與的項目。

4 ? 結語

綜合各方面的措施來維系對濕地生態環境的有效監管與保護,以更好促進我國城市濕地資源可持續性發展。(收稿:2019-08-21)

參考文獻:

[1]李陽,陳超慧,倪兢兢,等.城市濕地公園保護與建設研究——以南昌市濕地公園為例[J].現代園藝,2017(15):99-100.

作者簡介:周細萍(1970-),女,漢,湖北咸寧人,大學,林業工程師,從從事野生動植物和濕地保護工作。

猜你喜歡
濕地保護生態修復
遼河生態廊道景觀恢復之路
景觀都市主義思想下的“廢棄景觀”修復研究
對張掖濕地科普教育工作的思考
濱水駁岸景觀生態修復及空間藝術設計策略
遼寧省濕地保護存在的主要問題及解決措施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