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學術講座對園藝專業學生創新思維提升的研究

2020-03-18 01:17吳強盛
現代園藝·綜合版 2020年2期
關鍵詞:園藝創新能力

摘 ? ?要:在“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時代背景下,大學生是推動創新的主力軍,培養大學生的創新思維顯得尤為重要。分析了長江大學園藝園林學院利用學術講座提升園藝大學生的一些做法,發現學術講座能拓展大學生專業知識的深度和廣度,提升大學生創新意識和創新思維,滿足求知欲,提高見識,增強自信等。因此,學術講座是提升大學生創新思維的一種手段。

關鍵詞:學術講座;園藝;創新能力

學術講座是指由教師向學生講授與學科有關的趣事和新的發展,以拓展學生知識的一種教學方式;或者由教師通過某一定向主題展開,由淺入深,向學生講解該主題的一些研究動態。長江大學園藝專業入選了湖北省荊楚卓越農林人才協同育人計劃項目以及教育部農業部國家林業局卓越農林人才教育培養計劃改革試點項目,這些項目的一個重點就是培養創新人才。有研究表明,學術講座有助于提升大學生科學文化素養,培養學生創新思維[1]??梢钥闯?,學術講座是培養創新人才的一個重要途徑。簡要概述長江大學園藝專業通過學術講座培養園藝專業大學生創新思維的一些做法。

1 ? 創新思維的理解

1.1 ?創新思維的含義

創新亦作“剏新”,出自《南史·后妃傳上·宋世祖殷淑儀》,一指創立或創新,二指首先。古人提出,要發展進步就得創新,在創新思維的推動下,改變原有的狀態、思維、意識、技能等,形成全新的生產、生活方式。創新就是摒棄固步自封的思想或做法,以提高生活、工作中的效率,更新和擴大產品,改善人們的生活水平和質量。

1.2 ? 創新思維的作用

從古至今,經濟、政治、社會的發展離不開創新,特別是創新思維作為高級意識形態,是個人能力提升、社會進步、國家發展、民族興盛的不竭動力[2]。要想發展進步,必須高度重視創新的影響力。創新思維和創新意識對人的全面發展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創新思維能夠改變人們傳統的思想,并用新穎的方法解決問題的思維過程,以突破常規思維的界限,提出與眾不同的解決方案,從而產生新穎的、獨到的、有社會意義的思維成果。

為了增強大學生自身科學文化修養與內涵,拓展大學生知識的深度和廣度,提升大學生的精神境界,提高他們的創新思維能力,培養創新性人才,利用學術講座提高大學生的創新思維是一種潛在的途徑[3]。

2 ? 長江大學園藝專業相關學術講座的分析

園藝專業在長江大學西校區,在學術講座來源上,除了園藝園林學院舉辦外,還有農學院和生命科學學院。簡要統計一年來(2018年5月~2019年5月)的學術講座,可以看出,全年內,園藝大學生可以聆聽到53場各式各樣的學術講座,其中園藝園林學院20場、農學院19場、生命科學學院14場(表1)。從報告內容可以看出,學術講座主要涉及到分子、生理、生態、景觀設計、職業規劃和食品安全6大類(表1)。通過分析學術講座,可以看出農學院十分注重學生的生理和生態知識的發展,生命科學學院注重學生的分子和生理知識的發展,園藝園林學院注重學生的分子前沿知識的儲備和了解。園藝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知識水平以及職業規劃、興趣愛好,有選擇性地聽取相關學術報告,從而提高創新思維能力。

在一年的學術講座中,分子相關的學術講座占比最高,達到34%,其次是生理>生態>職業規劃>食品安全>景觀設計(圖1)。從這2組數據來看,長江大學西校區在一年內開展的學術講座主要以分子和生理的主題展開,也兼顧其他的方向,能夠幫助學生開拓眼界,了解先進的科學研究成果,開拓他們的思維,從而不斷增強學生創新意識,幫助學生拓展眼界和發散思維,這對拓展園藝專業學生的思維有極大幫助。

3 ? 學術講座對園藝專業大學生的影響

通過分析參與聆聽學術講座的學生群體,發現學術講座能夠改善求學者的思維空間,拓展大學生專業知識的深度和廣度,提升大學生創新意識和創新思維,滿足求知欲,提高見識,增強自信等。具體影響如圖2所示。

3.1 ? 提升創新意識和創新思維

學術講座內容多為專業前沿的學術報告,在學術講座上,大學生有機會面對面地與專家交流、溝通,能了解到最新的學術科研成果,學習到課堂上接觸不到的知識點,更能發散學生的思維,讓學生進行主動性的思考[4]。學術講座創造出的濃厚思想氛圍,無疑對大學生,尤其是研究生的創新思維具有啟發性的作用,學術報告講座更能夠拓展大學生專業知識的深度和廣度,對大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新思維,發揮著不可取代的作用。

3.2 ? 滿足求知欲,提高見識

學術講座作為高校開展的一種新型教學模式,主要由院系舉辦,邀請的報告人多為該領域優秀的資深專家,對于相關學術研究具有相當高的見解和認識;所涉及的內容和探討的方向,很有建設性。這種學習氛圍極大地改善了園藝學生的求知空間,也為學生與知名專家提供了交流平臺,在某種程度上滿足學生的求知欲望,提高了學生的見識,更是極大開闊了學生的眼界和視野。

3.3 ? 增強自信,激發熱情

一場優秀的學術講座往往能夠激發大學生的熱情,增強他們的自信心,更能夠培養他們獨立思考和動手操作的能力,只有這樣才能更好地提高大學生的創新思維和創新意識。通過舉辦學術講座,加強老師與學生的溝通與交流,大學生能夠貼切的了解到他們學術生涯中平凡而又偉大的事跡。在學生的潛意識里,這種氛圍刺激學生積極進取,讓大學生們熱血沸騰,啟發他們探討人生哲理、開拓思路、積極規劃人生??傊?,大學生參加學術講座可以讓學生們熱血澎湃,激情勃發,對學生的影響是深遠的。

4 ? 結語

通過分析學生參與的學術講座,可以看出學術講座能明顯提高園藝專業大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而且能夠彌補課堂理論教學知識面的不足。此外,大學生是社會上具有創造、創新思維的人群,他們喜愛突破自我,勇于挑戰,敢于改變現狀,積極向上,因此,在學術的熏陶下,大學生的創新思維可得到進一步的拓展。校園開展的學術講座報告人往往是某一領域知名專家,在某一領域取得了出色的研究成果,能給大學生帶來全新的理論和觀點,令人耳目一新。大學生可通過各種學術講座,增加自身的學術涵養、實踐知識和提高身心素質,在濃厚的學術教學氛圍中,大學生的思維得到明顯提高,也擴大知識的視野,陶冶學術情操,改變學習態度,提高創新思維能力,對于提高學生的專業興趣度以及今后的學術研究也很有幫助。因此,大學校園內多開展學術講座對大學生的綜合素質提升有重要作用[5]。盡管如此,通過學術講座提高園藝專業大學生的創新思維的做法仍存在一些問題亟待解決:(1)提前預知和預習:大學生在聽取學術講座之前,可以提前了解一些報告人的簡介以及可能報告的內容,從而為后面的聆聽提供基礎,也為全面理解講座內容提供支撐;(2)講座內容多樣化、簡單化:一些講座內容的學術程度高,本科生因為缺乏相關基礎,而在聆聽過程中難以理解,除了提前預知和預習外,還需要報告人能夠針對講座內容進行通俗易懂的講授,且授課內容多樣化,做到學術內容通俗易懂,達到多樣化、簡單化的目的。(3)積極參與學術討論:總體上,本科生在學術講座過程中,參與學術討論的積極性不高,這與學生自身的知識面、內容的理解偏低以及主動性不高有很大關聯。因此,要調動大學生學術討論的積極性,從而在創新思維上得到全面提升。(收稿:2019-08-15)

參考文獻:

[1]柳翔.多視角下高校學術講座建設的路徑探析[J].淮海工學院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3,11(8):116-117.

[2]徐軍,陳蘭新,張俊顯,等.高校學術氛圍對學生創新能力發展的影響作用[J].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09(3):81-84.

[3]魏華,王海軍,楊建民.善用學術講座,提高科技創新意識[A].第三屆沈陽科學學術年會論文集[C].沈陽:沈陽工業大學,2006:38-40.

[4]趙文遠,張元福.大學生創新思維和創新能力培養的對策[J].鄭州航空工業管理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25(1):125-127.

[5]周曉霞,陳虹璇.校園講座與大學生創新思維培養的研究[J].科技信息,2012(30):434.

基金項目:湖北省高校省級教學改革研究項目(2018292)。

第一作者簡介:吳強盛(1978-),男,漢族,博士,教授,博士生導師,主要從事園藝高效栽培的教學與研究。

猜你喜歡
園藝創新能力
園藝數學家
高中數學課堂教學中創新能力的培養
歡迎訂閱2022年《北方園藝》
創新能力培養視角下的無機化學教學研究
園藝奇葩
園藝系
園藝
我和園藝村的約會
基于創新能力培養的高職音樂教育改革探討
通用電氣公司創新能力分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