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探討中等職業學校企業工作背景新教師的職業適應

2020-03-22 19:09葉麗珠張陽張小青
時代汽車 2020年19期
關鍵詞:中職校

葉麗珠 張陽 張小青

摘 要:文章旨在探討中等職業學校企業工作背景新教師的職業適應化問題。以福建省中職校汽修專業具有企業工作背景新教師作為研究對象,采用文獻資料法、訪談法和問卷調查法等研究方法,對中職校企業工作背景新教師職業適應過程遇到的問題進行了分析,研究發現:汽修專業企業工作背景新教師在教學方面存在許多的壓力和困惑;教師職業中的人際適應問題會引發企業工作背景新教師的職業倦怠感;學校制度層面上的環境差異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企業工作背景新教師的專業化發展;新教師在價值觀、職業認同、職業滿意度、角色轉換等適應方面存在較大問題。并從自身層面、學校層面、政策層面、社會層面等提出對策,以期服務實踐。

關鍵詞:中職校 企業工作背景新教師 職業適應

Discussion on the Occupational Adaptation of New Teachers with Enterprise Work Background in 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

——Based on the Research of the Professional Teachers of Automobile Operation and Maintenance

Ye Lizhu,Zhang Yang,Zhang Xiaoqing

Abstract:The purpose of this article is to discuss the professional adaptation of new teachers with business background in 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s. Taking the new teachers with enterprise background in the auto repair major of vocational school in Fujian Province as the research object, using the method of literature data, interview and questionnaire survey, the paper solves the problems encountered in the process of occupational adaptation of the new teachers with enterprise background in vocational school. After analysis, the study found that: new teachers working in auto repair professional enterprises have a lot of pressure and confusion in teaching; interpersonal adaptation problems in the teaching profession will cause job burnout of new teachers in the enterprise work background; the environment at the school system level, to a certain extent, affects the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of new teachers with corporate working background; new teachers have big problems in adapting to values, professional identity, professional satisfaction, and role conversion. And finally the paper puts forward countermeasures from its own level, school level, policy level, social level, etc., in order to serve practice.

Key words: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 new teachers with enterprise work background, professional adaptation

2019年1月,國務院《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職教20條)提出要多措并舉打造“雙師型”教師隊伍[1]。近年來,職業院校相關專業教師原則上從具有3年以上企業工作經歷并具有高職以上學歷的人員中公開招聘,并于2020 年起基本不再從應屆畢業生中招聘。中職校企業工作背景新教師是指具有3年以上企業管理或技術實踐經驗,在中職學校從事專業教學未滿3年的正式在崗教師。企業工作背景新教師具有豐富的企業實踐知識和技能,深知企業對人才的實際需要,在教育實踐中能夠按照企業要求的標準來培養人才。但由于企業工作背景新教師長期在企業工作,形成了企業效益和效率的價值觀,缺乏教師專業化的訓練。有關職業適應的概念,學者們認為是指人和職業相互作用的過程,達到協調、和諧的狀態就是對職業的適應[2],本文所指的職業適應是具有企業工作經歷的專業技術人員對轉型到教師崗位后1-3年內的適應情況。因此具有企業工作背景教師作為新教師的職業適應化問題成為中職校企業工作背景新教師引進中特別需要重視和研究的問題?;诖?,本文擬以汽車運用與維修專業企業工作背景新教師為例,探討中等職業學校企業工作背景新教師的職業適應,望能為相關問題研究提供理論參考。

1 中職校企業工作背景新教師職業適應的內容維度

中職校在從企業引進技術人才時,重點考察的是他們的實踐經驗,往往對他們是否接受過教育教學方面的專業訓練,是否具備成為一名專業教師的資格沒有相應的認定[3]。這種具有實踐經驗的行業、企業技術或管理人員(以下稱企業工作背景教師)來到學校擔任教師,能否真正適應教師崗位的工作特點呢。在研究學界中學者們將新教師的職業適應劃分為教學業務適應、學校環境適應、人際關系適應和職業心理適應四個內容維度[4,5]。

教學業務適應方面:在中職校,專業教師除了要勝任多種形式的教學工作,還需要承擔班主任工作,因此中職校新教師的教學業務適應,是指新教師的教育教學技能(包括教學設計、教學組織和實施、教學評價反饋能力等)和管理技能(包括班級管理、學生管理等)兩大方面的適應。學校環境適應方面:對新教師來說,學校環境有物質層面(包括工資收入、福利待遇、學校位置、設施配備等)、精神層面(即學校的文化環境)、制度層面(包括對新教師的管理、任用、指導培養、評價機制等)。企業工作背景教師,經歷了從學?!髽I——學校的兩次社會化過程,環境適應對他們來說,是指對學校環境的認同度,經歷了從學生的角色轉變為教師,從企業員工轉變為教師,在新的校園工作環境中,能否在情感上認可并接納任職學校的環境,具備在任職學校環境中的自我調適能力[6]。人際關系適應方面:主要是指新教師到任職學校工作以后,能否正確處理好自身與學生、學生家長、學校領導、同事及家人和朋友的關系,使自己身心愉悅地投入教學工作。心理適應方面:指新教師在入職初期,能否結合學校環境,進行正確的自我定位并確立教師專業化發展目標,對工作有清晰的認知度,能積極地調整、反思與實踐,主要體現在職業態度、職業信念、價值觀、自我效能感、壓力處理水平、職業期待、角色適應、職業認同等方面的適應。

2 企業工作背景新教師職業適應過程遇到的問題

筆者通過對福建省中職校有企業工作背景教師進行訪談、發放調查問卷等,發現省會城市、經濟特區中職校中企業工作背景教師引進較多,地市級、縣級地方中職校較少,而且專業對應性非常明顯,加工制造類、汽修、電氣等工科類引進較多,經貿類、外語類等文史類專業企業人才引進較少,因此本研究以汽修專業23位企業工作背景教師作為個案取樣分析,形成分析報表如下。

通過統計分析結果,由表1可以發現,新教師入職初期在教學業務適應、人際關系適應、學校環境適應、職業心理適應四個方面適應狀況處于一般水平,在適應過程中存在不同程度的問題和困難,得分最低的是職業心理適應,平均得分為3.43。

2.1 職業技能適應問題

研究過程發現,汽修專業企業工作背景新教師中,由于技能特長及學歷限制,有80%以上服務于實訓或理實一體化教學一線,他們的教學經驗來源于他們學生時代的學校教育,對于教學重難點的把握、規范性教學文件的編寫、教學方法的選擇、課堂教學的管理組織實施、信息化教學手段的應用等顯得陌生,面對信息化教學時代的到來,如何有效利用學校資源,信息化平臺,上好每一節課,擔當好班主任工作,收集數據,做好評價反饋,有效管理班級、學生,他們存在許多的壓力和困惑。

2.2 職業人際適應問題

不同專業企業背景新教師在來學校之前,特別是技術類人員,很多面對的是機器的維修工作,以汽修專業為例,他們在企業中做的是對汽車的維修,只要技術好,與車子不需要溝通與交流。而到學校之后,他們的工作對象主體是學生、學生家長,而且工作過程中很多的教研教改任務必須正確處理與同事、領導之間的關系,要求動嘴多了,動手少了,要講究溝通的技巧,談話的藝術,引經據典、舉一反三的本領,除了教學的專業本領要過硬、新穎,社會關注面還必須不斷與時俱進,否則吸引不了學生,工作成效差等等,這些教師職業中的人際適應問題會引發新教師的職業倦怠感。

2.3 學校環境適應問題(制度適應問題)

由于長期以來的政策導向和歷史軌跡,中職校雖然大量引進了企業工作背景新教師,但學術性的思維慣性仍然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教學管理者和實施者的辦學思路?!半p師型”教師隊伍建設口號的提出由來己久,但 “重學歷、輕能力”的教育理念和人才培養理念仍普遍存在,企業引進師資學歷層次普遍較低,很多都在大專及以下學歷,學校給他們的定位是實習指導教師,在課酬計算方面也有所差異,晉升困難,這些制度層面上的環境差異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他們的專業化發展,也是他們對體制適應存在問題的根本所在。

2.4 職業心理適應問題

從以上統計表中的數據可以看到,新教師在價值觀(包含職業道德、職業情操、職業信念和職業精神)、職業認同、職業滿意度、角色轉換等適應方面存在較大問題。職業認同是一個心理學概念,是指一個人對自己所從事的職業在內心里認為它有價值、有意義,是個體對于所從事職業的肯定性評價。當職業認同感存在問題,也就意味著自己的職業信念不堅定、職業精神不積極、職業情操不夠純粹、職業道德將會有所缺失等等,體現在工作中就表現得沒有工作熱情和積極性,職業滿意度低,遇到困難缺乏迎難而上的勇氣,職業適應進步緩慢等。究其根本原因在于很多中職校新入職企業工作背景新教師在入職動機上,更多的是把教師當作“職業”和“飯碗”,覺得企業工作節奏快、強度大、競爭壓力大,學校環境相對寬松,因此在職業的選擇上缺乏對教師職業特點深層次理解和熱愛,只是因為沒有更好的選擇了,才無奈選擇了“教師職業”。

研究表明無論是從學校剛畢業轉型的新教師還是企業到學校的新教師,都會存在角色轉換方面的適應問題,如:角色轉換遲滯、角色期待過高、角色定位模糊、角色轉化遲緩、角色焦慮感等等,各種現象時有發生,會給新老師帶來心理壓力,需通過各種方式自我調適。

3 對策分析

企業工作背景新教師能否盡快渡過職業適應期,盡快適應角色轉換,既取決于新教師自身的努力,也離不開學校和社會的支持與幫助。

3.1 自身層面

找差距,抓落實,制定職業生涯規劃,提升自身業務能力和綜合素質。一是認識自己,制定發展目標。企業工作背景新教師入職初期,應盡快熟悉學校的環境,充分評估自己,認識自己,給自己制定可行的專業化發展目標;二是虛心向學,教學相長。企業工作背景新教師應虛心與老教師或教研組長請教,熟悉規范性教學文件的編寫,多利用沒課的時間,走入老教師的課堂,學習他們豐富的課堂組織實施經驗,認真備課、備教材,在不斷地學習中總結與反思,促進自身教學業務能力的進步;三是發揚自身企業優勢,建立自信。企業工作背景新教師在工作中應充分展示自身的企業經歷優勢,如汽修企業背景教師可以通過自身的企業經歷來濃縮成一個個小故事,豐富自己的課堂或班級管理,縮短與學生的距離;在教學過程中充分發揚自身實踐動手強,建立企業引進人才的自信,在課堂的業務教學上游刃有余,提升職業自豪感;在與同事的交流學習過程中,利用自身的企業工作優勢,取他人所長,為他人補短,互相學習進步,促進與同事的和諧相處等。

3.2 學校層面

一是把好入職關,堅定每一位企業工作背景新教師都要有中職校教師的職業認同感。如前文所述,職業認同影響教師的職業信念、職業精神、職業情操、職業道德,影響工作熱情、積極性,職業滿意度等,因此學校在引進企業工作背景新教師的過程中,應把好入職關,讓熱愛職業教育的企業人進入校園,營造校園積極、樂觀、向上的教學工作氛圍。二是出臺學校相關政策,根據企業工作背景新教師的需求,有針對性地倡導實施校本研修,幫助每一位教師從新入職初始,養成終身學習的習慣。在我國,教師的繼續教育領域,教師學習方式經歷了“教師培訓”——“校本培訓”——“校本研修”三個階段的改變。校本研修指的是新教師在學校指定的帶教教師指導下(如有的學校就有教師能力提升工程之“青藍工程”),以老帶新,以強帶弱,通過教研活動、集體備課、聽課、協助帶班、參加主題班會及家長會、與優秀班主任交流、研讀經典教師教育書籍和資料,了解熟悉職業學校教學規范、要求和學生特點。校本研修是以基于學校,為了學校,在學校中的方式進行的繼續教育培訓,充分考慮學校和教師的實際需求,既讓學校成為教師工作的場合,又能讓學校成為教師接受繼續教育的場所。不僅節約資源,同時提高了培訓的實效,學習主體從被動變為主動,從接受變為探索,從執行者變為創造者。學校應積極出臺有針對性的培訓和研修計劃,在時間上進行傾斜,如新教師入職半年不參與教學,進行跟崗適應等,甚至可以拓展校本研修的領域,建立校校之間,校企之間的研修平臺,助力新教師地成長與適應。三是建立科學的評價機制,促進企業工作背景新教師的成長。學校新教師通常有師范類應屆、非師范類應屆、企業工作背景新教師三大類,學校應根據不同類型新教師的特點進行發展性評價,如對教學知識、教學技能、科研能力、工作態度、師德師風等進行分項評價,各有側重點,一方面要肯定他們的成績,另一方面要多幫助他們找出自身存在的問題和差距,在成績和適當的壓力之下,逐步提升。

3.3 政策層面

從2005年國務院發布了《國務院關于大力發展職業教育的決定》以來,2014年6月教育部等六部門又聯合印發了《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建設規劃(2014-2020)》,2019年1月國務院發布《職教20條》,對職業教育師資培養指明了方向,但是到各地方教育行政部門,雖然方向有了,但具體實施方案的制定仍應腳踏實地,結合地方職業教育的發展特點,因地制宜,根據新教師群體類型分類制定切實可行的實施方案,讓職教資源在全國流動起來,真正能使教師和學校乃至社會受益,加快企業工作背景新教師的職業適應,促進職業教育的發展。

3.4 社會層面

企業工作背景新教師在新入職階段,要投入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在班級管理,教學業務能力提升上,占用生活中的大部分時間和精力,做為家人和朋友應予以支持、理解和鼓勵,讓他們無后顧之憂,全心思的投入到工作中。

4 結語

中職校企業工作背景新教師具有豐富的企業實踐知識和技能,深知企業對人才的實際需要,在教育實踐中能夠按照企業要求的標準來培養人才。但由于其長期在企業工作,形成了企業效益和效率的價值觀,缺乏教師專業化的訓練,面臨職業適應化問題。本文在分析中職校企業工作背景新教師職業適應內容的基礎上,以福建省中職校汽修專業23位企業工作背景教師作為個案,采用訪談法和問卷調查法對中職校企業工作背景新教師職業適應過程遇到的問題進行了分析,研究發現:汽修專業企業工作背景新教師中,由于技能特長及學歷限制,有80%以上服務于實訓或理實一體化教學一線,他們的教學經驗來源于他們學生時代的學校教育,教學方面存在許多的壓力和困惑;由于汽修專業企業背景新教師在企業中做的是對汽車的維修,只要技術好,與車子不需要溝通與交流,因此到校后,其教師職業中的人際適應問題引發了新教師的職業倦怠感;由于長期以來的政策導向和歷史軌跡,中職校雖然大量引進了企業工作背景新教師,但學術性的思維慣性仍然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教學管理者和實施者的辦學思路,這些制度層面上的環境差異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企業工作背景新教師的專業化發展;從統計表中的數據可以看到,新教師在價值觀(包含職業道德、職業情操、職業信念和職業精神)、職業認同、職業滿意度、角色轉換等適應方面存在較大問題。

福建省教育科學“十三五”規劃2019年度課題。課題名稱:福建省中職校企業工作背景新教師社會化研究。立項批準號:FJJK19-946。

參考文獻:

[1]李丹.產教融合背最下“雙師型”師資隊伍建設研究[J].前沿.2018(5):39-45.

[2]闞慢玲,歐群慧.我國新教師入職適應研究述評.贛南師范大學學報[J].2019(4):71-76.

[3]由由.高校教師流動意向的實證研究:工作環境感知與工作滿意的視角[J].北京大學教育評論.2014(2).128-192.

[4]張勤,萬東升.新時代教師價值觀現狀及其相關影響因素實證研究[J].江蘇高教.2019(1):64-68.

[5]武正營.高職院校企業工作背景教師專業發展研究[J].職業教育研究.2018(11):70-75.

[6]莫煉.中等職業學校新教師校本研修分析[J].浙江工業大學.2017.

猜你喜歡
中職校
中職CAXA制造工程師課程有效教學探析
中職校機械制圖與CAD課程教學改革研究
對中職校心理健康教育課堂教學的思考
情境教學法在計算機應用基礎教學中的應用
微課在中職校英語教學過程中的作用分析
關于中等職業學校學生社團良性發展的幾點認識
新課改下中職校和諧教學課堂的構建
中職 《電機與拖動》 課程教學的改革與創新
中職計算機專業社團建設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探討
專業課校本教材對中職校的積極作用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