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PEC農業可持續發展與中國行動

2020-03-23 05:59李蕊
安徽農學通報 2020年4期
關鍵詞:農業可持續發展

李蕊

摘 要:1997年,加拿大APEC可持續發展會議提出建立“糧食、能源、環保、經濟發展與人口工作小組”的跨領域倡議,從此“農業可持續發展”成為了APEC論壇的重要議題。中國作為APEC活躍的成員體,在農業可持續發展領域占有重要的地位,并擁有一定的話語權。該文介紹了APEC各主要成員體的農業可持續發展歷程,分析了中國參與APEC農業領域合作的行動和主要成就,并提出了未來APEC農業可持續發展的對策建議。

關鍵詞:APEC;農業可持續發展;農業創新

中圖分類號 F114文獻標識碼 A文章編號 1007-7731(2020)04-0001-03

亞太經濟合作組織APEC,簡稱“亞太經合組織”,是亞太地區最為重要的區域經濟合作組織,旨為促進亞太國家和地區的經濟合作,促進共同發展。1997年,加拿大APEC可持續發展會議提出建立“糧食、能源、環保、經濟發展與人口工作小組”的跨領域倡議,從此“農業可持續發展”成為了APEC論壇的重要議題。由于APEC各成員體農業可持續發展程度仍存在較大的差異,故本文對其主要成員體的農業可持續發展歷程進行了分析研究,并提出了未來APEC農業可持續發展的對策建議。

1 APEC成員國的農業可持續發展情況

1.1 北美洲

1.1.1 美國 自20世紀60年代,美國基本實現了常規現代化農業,其特征為機械化、化學化、水利化、良種化。但與此同時,也引起了一系列的問題,如過高的農業成本和政府補貼,農業生產導致資源消耗和環境破壞等。為解決以上問題,美國開展了“生態農業”,并提出了“有機農業”發展概念,提倡綠肥秸稈生態化肥的使用,提倡輪作方式,少耕和免耕,皆在保護自然環境。目前,美國可持續農業的主要措施為:作物輪作、休閑輪種、作物殘茬覆蓋少免耕法、覆蓋作物扦入輪作、作物病蟲害綜合防治、農牧結合等。

1.1.2 加拿大 加拿大為促進農業可持續發展采取了一系列的綜合措施,以協調社會效益、經濟效益和環境效益。例如,推行少耕、免耕、輪作的農作制度及配套機械為主的保護性耕作;進行水資源管理;規劃土地資源,采用分區管理和多樣利用,對草場和牧場采用社區管理和劃區域輪牧;保護野生動物棲息地,減少溫室氣體排放等。在“聯邦可持續發展戰略2013—2016”中,著重強調改善氣候變化與空氣質量,維護水質和可用性,有效利用生態資源,并通過科學知識來解決加拿大農業,農業和農產品行業新興科學的需求。加拿大將可持續農業發展作為一項系統工程,以人為本不斷提高農業經濟效益,協調保護生態環境,提升農業可持續發展能力。

1.1.3 墨西哥 自2000年以來,墨西哥政府加強了對聯邦區農業的支持,主要目標是保護郊區和城郊地區為城市提供的生態系統服務,并確保當地的食品供應。2007年,創建了農村發展與社區公平秘書處(SEDEREC),關鍵環節為帶動城市促進無農藥生產和完全有機的農業。通過聯邦區生態管理總規劃界定保護區的范圍,禁止在保護區內使用農用化學品和合成肥料,促進有機農業系統的發展。同時,墨西哥城大都會區環境事務秘書處建立了墨西哥首個生態有機認證體系,被稱為“綠色印章”,并在保護區制定了有機農業標準,促進了當地玉米、蔬菜、水果等產業以及小規模農業生產的發展。

1.2 亞洲

1.2.1 日本 2015年12月,世界糧農組織指定的4個“全球重要農業遺產系統”中有3個位于日本。(1)長野河系的Ayu系統:長野河是日本最干凈的河流之一,孕育了許多生態系統,當地社區生活在相互聯系的生態系統中,發展了他們的經濟鏈和文化習俗。(2)Minabe-Tanabe Ume系統:該系統允許在營養不良的斜坡上生產高品質的Ume(日本杏)和各種水果,當地社區通過維護上部庇護林,防止水土流失和維護水源,通過蜜蜂授粉創造了蓬勃發展的水果生產環境。(3)高千穗山-石山山區農林業系統:其位于陡峭的山區,平坦的土地極為稀缺,在嚴峻的環境下,當地人民建立了獨特而可持續的農業和林業制度,平衡了木材生產與各種農業活動。

1.2.2 韓國 有機農業,又稱為親環境農業,于20世紀70年代早期在韓國出現。從20世紀80年代中期開始,韓國政府實施各種計劃促進農業發展,如“農村和農村結構改善計劃”,“農村綜合發展規劃綱要”,“結構調整計劃”和“農業和農村社區綜合計劃”。1994年,韓國農業倡導有機農業和可持續發展,強調使用有機材料并阻止使用農藥以保護作物。至1997年,韓國推出了“環境友好型農業推進法案”,于2001年修正為“環境友好型中長期計劃”,其目的在于推廣環境友好型農業概念、明確發展方向及應履行的相應責任。

2 中國農業可持續發展行動

中國是一個農業大國,農業在國民經濟發展中占據著基礎地位。作為APEC最大的經濟體之一,中國農業的可持續發展最早始于20世紀80年代由學者提出的“生態農業”理念,1994年頒布的《中國21世紀議程》確立了農業和農村可持續發展的戰略目標和行動方案,并于1997年成立了中國可持續農業協會。中國農業可持續發展行動主要體現在以下2個方面:

2.1 政府行動 2015年,我國政府制定了《全國農業可持續發展規劃(2015—2030年)》。以3個“可持續發展”為目標:實現糧食安全可持續,提升農業綜合生產能力和抵御風險能力;實現農民增收可持續,確保實現農業農村經濟發展;實現資源環境可持續??沙掷m利用資源環境,就是要高效利用資源,維持生態系統穩定。為解決農業發展過程中的問題,我國政府提出了樹立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尤其是創新在農業發展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未來5年,中國將加快農業科技創新,健全現代農業科技創新推廣體系,推進農業信息化,提高主要農作物的全程機械化水平,大規模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深入實施新型職業農民培育工程,推動農業發展轉向主要依靠科技進步和提高勞動者素質的軌道。

2.2 多邊合作 自1991年加入APEC以來,我國政府越來越重視與其他經濟體在農業相關領域的合作,以農業技術合作小組為平臺,在此基礎上開展了一系列的交流、合作活動。為加強農業可持續發展經驗與信息的共享,我國建立了很多農業試驗基地以推廣新技術和經驗;為提高公眾的農業可持續發展的意識及交流成功的技術和經驗,定期舉辦農業科技研討會和培訓班,以提高公眾的農業可持續發展意識。我國參與的APEC農業領域合作具體的行動包括:與意大利斥資171萬歐元共同資助,旨在加強中國農業可持續發展能力的合作項目;中日可持續發展項目主要開展作物基因資源生產力和適應性的評估,開發了作物多樣性的快速選擇技術;中國農業部、美國IMC公司及加拿大CIDA共同投資140萬美元資助新技術示范聯合項目,選取新技術(如新作物多樣性技術)應用示范基地,根據應用情況進行技術推廣。

3 APEC農業可持續發展的對策建議

目前,中國正在努力尋求與區域各成員體開展全方位、多領域、深層次合作的途徑和方式,促進APEC農業可持續發展。為實現以上目標,本文提出APEC農業可持續發展的對策建議。

3.1 加強研發合作,提升農業可持續發展能力和水平 農業始終是亞太地區的合作中心和活躍領域,APEC成員體農村人口眾多、農業資源豐富,充滿了挑戰與機遇。支持APEC地區農業生產技術研發、創新及交流與合作,支持制定政策并鼓勵生產和研發投資;加強成員體研究人員的能力建設;支持創新,以加快糧食和畜牧生產以及水產養殖的新技術、新品種、新方法的研發速度;支持農業創新技術的采納、應用、推廣和轉移,加強農村勞動力;支持互聯網+等信息技術在加快農業產業轉型升級、促進農業可持續發展中的作用;支持通過創新促進小農發展農業生產,農村合作社帶動小農生產,以減少農村貧困和饑餓。

3.2 落實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應對農業諸多挑戰 2015年9月,聯合國發展峰會通過了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為未來15年各國發展和國際發展合作指明了方向,成為全球發展進程中的里程碑事件。當前,世界經濟復蘇乏力,南北發展差距大,國際合作動力不足,氣候變化等困擾國際社會。只有秉承和平發展、合作共贏、全面協調、包容開放、自主自愿、“共同但有區別的責任”的原則,才能實現“消除饑餓,實現糧食安全,改善營養狀況和促進可持續農業”,完成既定目標。中國是一個負責任的發展中大國,在堅持自身發展的同時,積極參與全球范圍的農業廣泛發展合作,并推動APEC經濟發展合作,做好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的落實工作。

3.3 推進現代“智慧農業”發展,加強農業信息化建設 “智慧農業”是指集成計算機與網絡技術,實現農業綜合信息化管理。智慧農業是農業生產的高級階段,能為農業生產提供精準化種植、可視化管理、智能化決策、災難預警。推動互聯網技術在農業貿易中的應用,促進農業商業運營模式的創新,使信息流、資金流、物流在農民、消費者、企業之間有效運轉,提升各方收益與效益。APEC各成員體既要加大投入,推動農業的產業升級與現代化進程,又要在農業增產、動植物疫病防控、農產品質量安全等方面進行深入合作,發揮智慧農業的優勢與作用,尋求快速發展。各成員體間要加強物聯網、云計算、“3S”技術、大數據方面的農業合作研究,推動APEC“智慧農業”的發展。

參考文獻

[1]Open Working Group on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 Outcome Document:Proposal of Open Working Group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EB/OL].2014(07):19. http://sustainabledevelopment. un. org/focussdgs. html.

[2]Sun Xinzhang.Review and Prospect of the UN Efforts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J].Chinese Journal of Population,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2012,10(2):31-38.

[3]Division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UNECOSOC.Prototype Global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Report[R].2014.

[4]UNECOSOC.Options for the Scope and Methodology for a Global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Report[R].2014.

[5]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fice Environment Canada.Planning for a Sustainable Future:A Federal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Strategy for Canada[Online],2013.

[6]宮占奎,黃春媛.APEC進程25年:回顧與展望[J].亞太經濟,2014(2):3-9.

[7]何英彬.APEC區域糧食安全新動向及對策研究[M].北京:中國農業科學技術出版社,2014.

[8]中國APEC研究院.亞太經濟發展報告[M].天津:南開大學出版社,2009:174-182.

[9]南開大學APEC研究中心.中國—APEC:合作·發展·共創未來[M].北京:五洲傳播出版社,2010.

[10]王勉.高效設施農業發展現狀及趨勢分析[J].經濟論壇,2012(02):108-111.

[11]夏益國,宮春生.糧食安全視閾下農業適度規模經營與新型職業農民——耦合機制、國際經驗與啟示[J].農業經濟問題,2015,36(05):56-64,111.

[12]聯合國可持續發展大會中國籌委會.中華人民共和國可持續發展國家報告[R].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責編:張宏民)

猜你喜歡
農業可持續發展
農業可持續發展財政政策研究
提高農業機械化水平 促進農業可持續發展
誰來種地?
基于層次分析法的山東省農業可持續發展水平評價
先進國家綠色生態農業給我們的啟示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