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關于水稻,中央在下一盤大棋!

2020-03-23 06:07
文萃報·周五版 2020年10期
關鍵詞:年產量播種面積常務會議

水稻,已引起最高層重視!國務院總理李克強2月18日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部署不誤農時切實抓好春季農業生產??偫韽娬{:今年稻谷最低收購價保持穩定,視情可適當提高。同時鼓勵有條件的地區恢復雙季稻。

政策當然不會無緣無故鼓勵恢復雙季稻的,這要從兩個危險的數據說起。

歷史上,南方大多數地方是種雙季稻的,個別地方甚至三季。上世紀90年代后,雙季稻開始逐步減少,只種一季稻。當只種一季稻的時候,農民基本上是種中稻或晚稻,極少是早稻。因為早稻畝產低,價格低。因此,減少雙季稻實際上就是減少早稻。換言之,鼓勵恢復雙季稻,也就是鼓勵恢復早稻。早稻在巔峰的時候,全國一年產量有5300多萬噸(1984年),2019年產量為2627萬噸,已經不足這個數字的一半。

早秈稻的播種面積和產量在逐年減少,且減幅擴大。還是國家統計局的數據,2019年早稻播種面積445萬公頃(6675萬畝),比2018年減少34.13萬公頃(512.0萬畝),下降7.1%。全國早稻總產量2627萬噸(525億斤),自2004年以來首次跌破3000萬噸,比2018年減少232.5萬噸(46.5億斤),下降8.1%。

因為在投入差不多的情況下,早稻的收入最低。中晚稻(包括粳稻)實際上播種面積和產量均是增長的。從需求方面看,由于早稻口感不及中晚秈稻,用途較為局限,近年來早稻谷多入庫作為儲備糧或者工業用糧。在這種背景下,早稻種植面積有所調減,產量也會繼續下調,這無疑給國家糧食安全敲響了警鐘!

今年“中央一號文件”明確要調整完善稻谷、小麥最低收購價政策,穩定農民基本收益,這次國務院常務會議也在釋放或穩或漲的信號。在這個春回大地南方春耕之際,這無疑是提振糧農恢復雙季稻的好消息。

(據糧油市場報網)

猜你喜歡
年產量播種面積常務會議
我國糧食生產喜獲“十七連豐”
數字綠色
英國農業部:2017年小麥播種面積減少2.5%
小麥栽培技術
我國糧食播種面積的動態演變:1985—2013
化學問答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