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種多肉植物在新疆伊犁河谷的引種栽培與初步評價

2020-03-23 07:11王娟蔡翠萍駱靈靜
現代園藝·園林版 2020年1期
關鍵詞:引種適應性栽培

王娟 蔡翠萍 駱靈靜

摘? ?要:為篩選出適宜新疆伊犁河谷氣候條件的多肉植物品種資源,于2018~2019年在新疆伊寧市簡易大棚中進行了20 個多肉植物品種的抗逆性、適應性評價,并結合抗逆性和適應性進行了綜合評價。結果表明,20種多肉植物在伊寧市的簡易大棚中均具有較強的適應性,1年成活率為100%的有13種;筒葉花月、火祭、乙女心等17種多肉植物的綜合評價在Ⅲ級或以上,適宜在伊犁河谷地區栽培推廣。

關鍵詞:多肉植物;引種;栽培;適應性;評價

多肉植物概念最早由Jean Bauhin在1619年提出,而后得以衍生和發展[1]。絕大多數多肉植物具有體型較小、生長緩慢、體型奇特、花朵美麗、養殖簡單的特點,因此,多肉植物十分適合現代都市的居住條件和快節奏的生活方式[2~3]。

新疆伊犁河谷具有發展特色農業的水土光熱資源優勢,是世界薰衣草3大種植基地之一,而新疆伊犁州伊寧市地處伊犁河谷盆地中央,位于中國的西北邊陲,新疆西北部。四季分明,地跨溫帶大陸性氣候和高山氣候類型,氣候濕潤溫和,植物資源豐富,日照充足。年均氣溫10.5℃,年均降水量245.1mm,無霜期190d,年均日照3080.8h,與多肉植物生長條件較符合。經調研,在伊犁州多地山區發現野生多肉植物資源。野生多肉植物多數生長于海拔2000m以上的西天山山脈向陽面的巖石縫隙中,多為景天科長生草屬、八寶景天屬、瓦蓮屬、費菜屬,由此可見,此環境較適宜多肉植物生長。

目前新疆的多肉植物市場還未成熟,市場上零售的多肉植物普遍品種少、價格高、品質低、種植方法存在誤區。因此,選擇20種接受程度高、價格適中的多肉植物進行引種,尋找適合伊犁河谷種植的多肉植物品種。以期試驗成果能夠對多肉植物在伊犁河谷的引種種植產業有實踐指導作用。

1? ? ?材料與方法

1.1? ?試驗時間、地點

試驗于2018年3月~2019年5月在新疆伊犁職業技術學院東校區大棚內進行,試驗大棚為簡易大棚,有遮蔭、補光設施;無通風、增溫、降溫設施。苗床離地約1m高,平均日照時間為7~8h。

1.2? ?試驗材料

選取20種價格適中、生長健壯一致、無病蟲害的裸根植株開展試驗,試驗花盆為直徑、高度均為7cm 的方塑料杯,基質為進口泥炭土∶麥飯石=1∶1,基質在使用前用25%多菌靈800倍液消毒,3d后待植料略微潮濕時使用。每種植株試驗數量為15株。購買的多肉植物清除根部土壤,用清水清洗根部并置于陰涼通風處晾根2d,具體品種(見表1)。

1.3? ?試驗方法

1.3.1? ? 栽培。在塑料方杯中培養引種的裸根苗,7d后澆水,10d緩苗成功,植株恢復硬挺(玉露類這一階段需要30d)。氣溫35℃且直射溫度40℃以上,加蓋50%遮光率遮陽網,冬季-2℃以下移入有暖氣的室內,室溫22℃,加補光燈照射時間為8h/d。生長旺盛季節每周澆水1~2次,休眠期每半月澆水1次,觀察記錄其成活情況、休眠性、生長速度等。

1.3.2? ? 抗逆性與適應性評價。記錄耐旱程度、凍傷、曬傷以及病蟲害情況作為抗逆性分值。記錄株型、葉片形態以及有無休眠等情況參考唐文秀[5]、周群[6]、董艷芳[7]、等的標準,進行適應性評價(見表2)。

1.3.3? ? 綜合評價。結合抗逆性和適應性評價,綜合評價20種多肉植物(見表3)。

2? ? ?結果與分析

2.1? ?引種栽培結果

通過在伊寧市進行的對20種多肉植物的1年多引種栽培的觀察,20種多肉植物均未出現因環境不適應而大量死亡的現象,1年成活率在70%~100%。有13種多肉植物1年成活率為100%。

2.2? ?抗逆性與適應性評價

在1年的觀察試驗中,發現火祭、乙女心、紅色漿果等14種多肉植物生長速度快或很快,筒葉花月、姬玉露等生長速度為中等,只有黃金山地玫瑰生長速度為慢且只有其表現出了明顯的夏休眠特性。

有5種植物出現了病害,主要為近根部枝枯和細菌引起的褐腐,其中桃之卵二者皆有。4種植物出現蟲害,都為蚧殼蟲。5種植物在直射溫度40℃以上時出現曬傷,多為水漬狀凹陷褐色斑塊,小面積曬傷不會引起植株死亡,曬傷的葉片會被消耗,對植株整體生長影響不大且預后良好。曬傷較嚴重的有白美人和桃之卵。5種植物在-2℃以下出現凍傷,凍傷后的葉片呈透明狀,嚴重的凍傷不可逆且會引起植株死亡,輕微的凍傷在冰點以上緩苗3~5d可恢復。凍傷較嚴重的有熊童子和月兔耳。

多肉植物越冬適應性總體比越夏適應性要好,除筒葉花月、桃之卵、熊童子和月兔耳越冬適應性為中,其他16種植物均為好或較好。而越夏適應性評價中發現,紅色漿果為差;黃金山地玫瑰為較差;桃之卵為中;筒葉花月、紫珍珠等4種為較好,其余13種為好。

2.3? ?綜合評價

結合抗逆性和適應性評價進行綜合評價。其中綜合評價等級為I的有火祭、乙女心等6種;等級為II的有筒葉花月、吉娃娃等5種;綜合評價為III的有紫珍珠、黑王子等6種;綜合評價為IV的有紅色漿果和黃金山地玫瑰;綜合評價為V的是桃之卵。

3? ? ?結語

開展試驗的是簡易大棚,沒有調節溫度、濕度和通風的條件,未施藥、施肥。夏季適當遮蔭,冬季需移入溫度適宜的室內。1年成活率在70%~100%,有13種多肉植物1年成活率為100%。表示選擇引種的20種多肉植物均具有較強的適應性。結合抗逆性和適應性評價進行綜合評價,篩選出綜合評價等級I-III的多肉植物共17種,分別為筒葉花月、火祭、乙女心、雪域、紫珍珠、黑王子、吉娃娃、艷日輝、草玉露、姬玉露、凌絹、蛛絲卷絹、白美人、冬美人、姬朧月、熊童子、月兔耳。

4? ? ?討論

①十二卷屬的2種玉露都有很長的服盆期,約1個月才能萌出新根植株恢復硬挺,但表現出很強的適應性,可耐半陰、耐干旱且未發生任何病蟲害??蛇M一步延長其生長試驗,觀察其病蟲害情況。

②長生草屬具有很強的耐低溫特性,或可在伊寧市室外過冬,如若室外過冬成活率較高,可考慮使用長生草屬作為冬季園藝觀賞植物、裝飾屋頂等。

③曬傷、凍傷多見于生長環境的突然改變,如室內移至室外。因此,當需要改變生長環境時,需給予一定的適應期,斷水遮蔭1周可更好地適應環境改變。并且發現長期野外訓練的植株抗逆性較強,可通過鍛煉減少曬傷和凍傷,獲得更好地適應性。出現凍傷和曬傷品種沒有重復,銀波錦屬葉被絨毛非常耐強日照,但易凍傷??偟膩碇v,厚葉容易曬傷,薄葉容易凍傷,但筒葉花月是例外,極易凍傷。

④試驗周期為1年,受時間限制只能觀察1次度夏1次越冬,受經費限制樣本較少數據不夠詳實,且越冬越夏評價和綜合評價時,雖盡可能地考慮到各種因素,但也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受研究人員的主觀印象影響較大。

參考文獻

[1]Rowley G D.A history of Succulent Plants[M].Moreton in Marsh:Strawberry Press,1997

[2]魏頂峰.多功能多肉植物的概述[J].南方園藝,2015(2)

[3]胡瑩冰,沈守云.多肉植物的景觀應用及發展趨勢[J].廣東農業科學,2013(12)

[4]郭毓平.打造中國的多肉植物種植產業[J].中國花卉盆景,2004(6)

[5]唐文秀,黃仕訓,盤波,等.桂林植物園多肉植物的引種栽培試驗研究[J].北方園藝,2009(1)

[6]周群,王成聰.廈門植物園多肉植物資源及應用評價[J].亞熱帶植物科學,2003(3)

[7]董艷芳,周媛,童俊,等.多肉植物在武漢地區的引種栽培與初步評價[J].中國農學通報,2017(13)

(責任編輯? ?張芝)

猜你喜歡
引種適應性栽培
國內外適應性學習的研究熱點、演進路徑與發展建議
草莓的立體栽培
針對數字化變電站繼電保護適應性的相關探究
不同培養料栽培金福菇對比試驗
雞腿菇高產栽培技術
從《孫子兵法》中的“奇正相生”聯想到雕塑與環境的適應性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