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談國際法與中國特色的大國外交

2020-03-24 12:23馬夢哥沈陽工業大學
僑園 2020年12期
關鍵詞:國際法大國共同體

馬夢哥(沈陽工業大學)

當前,我國在開拓中國特色大國外交新局面的過程中,牢牢把控重要定位,以此作為基礎來推動國際法的共同制定和共同遵守。國際法具有為實現國家利益,鞏固外交成果,消除前進障礙等功能。中國的外交也應在動態中將中國方案與國際法密切結合起來,為中國發揮特色的外交作用提供有力保障。

長期以來,作為負責任的大國,中國始終高舉國際法的旗幟,履行國際義務,維護國際秩序,從而為推動國際關系的法冶化做出了貢獻。與此同時,在國際法規的基礎上,為中國的和平發展創造出相對穩定的外部環境。但是,當前國際形勢發生了極為復雜且深刻的變化。實踐證明,中國外交在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開拓新型國際關系方面,離不開國際法的保駕護航。

一、國際法服務中國特色大國外交的功能屬性

國際法的制度化和有序化,以及可預期性為中國外交打下了良好基礎。為了國家利益能發揮巨大的作用,并能有效服務中國特色的大國外交來統籌國內和國外兩部分,從而堅定捍衛國家的核心利益。

(一)保衛國家利益

國際法是國際社會結構性體系的規范基礎。雖然國際法依靠國家的橫向約束,缺乏國家之間的強制力,但是國際法是人類社會在發展過程中摸索出來的,保持各國存續、共同應對國際風險的最佳路徑是實現共同利益的最佳方案。從歷史發展的角度看,國際法都得到了遵守。在維護和平安全,促進經濟發展,助力人類社會前進等方面,發揮了極其重要的作用。各國也逐步形成了依靠國際法,借助國際法維護自身利益,通過國際法解決爭端達成共識的基本運作流程。當前,各國之間的關系高度依存,以經濟交往為主,避免武裝沖突的理念深入人心,這在很大程度上使得大國之間減少發生戰爭。國際法也成為國家間處理關系、和平共處的大法,也是保護國家利益的有效工具。

(二)鞏固外交成果

國際法可以鞏固外交成果,使其保持長期的穩定性。

第一,國際法可以發揮鞏固外交成果的作用,通過政治協商、利益交換等多種方式迅速收到成果。但是,外交成果往往面臨不穩定性的風險。當前,各國關系處在動態變化中,政權的頻繁交替使政策發生變化,這給國家的政治經濟利益不斷帶來新挑戰。因此,通過國際法的約束力,可以最大限度穩定一個國家的政局。第二,國際法的影響力和功效經過無數次實踐,已被國際社會所認可,我國的外交成果也得到鞏固。事實證明,雖然國際法的強制力受到約束,但如果違背國際法的原則,就會受到國際社會的譴責和制裁。

(三)消除前進障礙

中國遵照國際法的實踐經歷受到全世界的認可和肯定。但中國的發展也受到個別西方國家的猜忌和中傷。而事實上,中國主張國家之間要平等、和平相處,不可以對另一個國家實行霸凌和強權。中國經濟雖然躍居世界第二,但我們一直秉持和平發展的原則,在互惠互利的基礎上與其它國家和平共處。西方個別國家炒作和吹鼓中國威脅論,為中國的和平發展設置了阻礙。但我們堅信,國際法是公平正義的,通過利用國際法的基本條款,輔以友好談判協商的方式,更重要的是,我國幾十年的發展事實,可以最大限度消除周邊一些國家對我們的戒備之心,從而認同我們的發展是互惠互利、對世界有益的。與此同時又可以團結廣大發展中國家應對霸權國家的無理挑釁。因此,為在國際化當中融入解決全球問題的中國方案,應進一步提升中國對于國際法的應用能力,體現出中國的大國擔當,加強以國際法為基礎的合作,這樣才能使中國獲得更多國家和組織的認同與支持,從而為中國的外交營造良好環境。

(四)落實遠大目標

中國特色大國外交是以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和新型國際關系為目標,國際法的原則和該目標具有一致性,國際法的實踐經驗可以進一步幫助細化和落實,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提供幫助。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我們將和平發展道路與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作為主要目標。因為切實維護國家的主權安全和發展利益是國際法的核心,并用經濟推動對外開放,消除貿易壁壘,從而促進人類社會的健康發展。

無數事實證明,只要各國以國際法為準繩,就能建立新型的國際關系。在尊重各國主權的前提下,通過和平談判的方式解決爭端,以維護公平正義,比如中國與東盟國家建立的南海行為準則就是范例。再比如,中國依據聯合國憲章賦予的相互尊重公平正義、合作共贏的要求,緩和了朝鮮半島局勢。這一系列做法,無不展示了中國特色大國外交的風范。

二、發揮國際法保障作用的思路

新時代中國特色大國外交,堅持以維護世界和平為己任,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堅持共商共建共享為基本原則,深化外交布局,打造全球伙伴關系,堅持公平正

( )( )義作為引領,在這個過程中,國際法能夠起到助推作用。

(一)利用國際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和新型國際關系

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和新型國際關系需要國際法,一方面應維護以聯合國憲章宗旨為核心原則的國際秩序和國際體系。支持開放世界經濟和多邊貿易體制。毋庸置疑,國際法在全球治理中發揮著極為重要的作用,但還需進一步完善國際法的體系,堅定維護多邊主義,并以現行的國際秩序為前提。另一方面,應當深化外交布局,堅持以國家核心利益為底線,運用國際法等法律武器,對任何損害國家主權安全和利益的行為進行堅決斗爭。以中國特色和國際法準則協調周邊國家的關系,進一步推動中國的外交布局,以及國際關系的合理化和制度化。

(二)依據國際法參與全球治理體系改革

全球治理實際上是國際合作,國際合作也是合作機制的重要保障,本質上講共商共建共享的過程和公平正義是統一體。要實現這一目標,唯有借助國際法。通過國際法的平等主權原則進一步落實和保障全球的共同治理。國家無論大小、貧弱,一律平等共商,充分尊重各國的合法權利,形成主權平等的國際大環境,以謀求發展,落實和保障全球治理體系,構建公平正義的理念。

筆者以為,依托國際法來提升發展中國家在國際社會的話語權。全球治理體系的變革離不開以國際法為代表的治理原則,現行的秩序也應當以國際法為基礎。由國際法來對國際社會的權利和義務進行科學配置。為了進一步發展,發展中國家必須借助國際法來進一步擴大自身的話語權,通過參加雙邊區域乃至多邊的規則建設,努力提升自身的制度建設能力,進而推進全球治理體系的改革。

(三)重視國際法的潛力釋放和能力建設

我們面對新的國際形勢要重視國際法。更要深刻理解和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講話精神,充分發揮中國在全球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加強國際法的創新也是一項重要的改革內容。國際法側重于自我約束機制的合理性,結果導致在執行國際法時,存在明顯強制力不足等問題。

新時代中國特色大國外交政策蘊含了戰略思維和創新精神。為進一步釋放國際法的潛在能力,充分發揮國際法的功能,提供了必要機遇。在今后的發展中,還應完善國際法的能力建設,使其成為各國健康發展的“法寶”。

猜你喜歡
國際法大國共同體
《覺醒》與《大地》中的共同體觀照
價值共識、國際法與“一帶一路”倡議的推進方略
愛的共同體
空間技術應對氣候變化之國際法路徑探析
海洋法中“一般國際法”含義探析
多想記住你的臉
論《飛越大西洋》中的共同體書寫
新形勢下對推動我國走向國際法強國的途徑探索
令人驚嘆的發明大國
大國氣象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