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談精益生產在岸橋起重機進度管控方面的應用

2020-03-27 12:07王天鵬
中國設備工程 2020年3期
關鍵詞:起重機精益工序

王天鵬

(上海振華重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上海 201913)

精益生產是指運用多種現代管理方法和手段,以充分發揮人的作用為根據,有效配置和合理使用企業資源,最大限度地為企業謀取經濟效益的一種新型生產方式。精益生產的核心和重心是生產;岸橋起重機是綜合性的系統工程,主要包括前后大梁、門框結構、拉桿系統、行走系統、小車系統、機房總成等;生產環節錯綜復雜,精益生產管理理論引入生產中,使得工序得到優化,計劃執行更加具體,進度管控方面也有較大提升,節省成本的同時更加體現高效性。

1 生產計劃的管控

1.1 通過精益生產管理來制定切實可行的生產計劃

岸橋起重機每臺生產周期因結構形式的不同而存在差異,一般項目生產中周期通常在220 天左右,主要分為:(1)生產準備及車間進料階段;(2)結構件制作階段;(3)結構件外場拼裝及沖砂階段;(4)油漆及部總裝階段;(5)各機構精排裝及電裝施工階段;(6)調試及交機階段;每個階段的施工特點差異較大,精益生產方式認為超額完成生產計劃和沒有完成生產計劃都是生產管理的失??;如果未完成生產計劃,意味著需要投入更多的資源;如果超額完成生產計劃,意味著增加庫存,占用資金。通過精益生產理論結合生產中五大要素“人、機、料、法、環”制定合理的生產計劃是關鍵,生產計劃控制得合理與否,直接關系到客戶的滿意程度和企業績效的高低,只有符合企業實際,才是有效的生產計劃。

計劃一般通過Project 軟件、網絡圖、節點表等表述出,公司內部常用Project 軟件編制計劃(圖1),project 計劃使得生產工序銜接更加緊密??焖?、準確地創建項目計劃,可以幫助項目經理實現項目進度、成本的控制、分析和預測;可產生關鍵路徑日程表,關鍵鏈以甘特圖形象化,更加直觀。

1.2 生產計劃的逐級落實

通過計劃分級制逐級進行細化,實行計劃的三級制管理。一級計劃是基準,是項目交機期的重要支撐;二級計劃是對一級計劃的分解,是生產中的具體方向;三級計劃是車間班組對二級計劃的分解,是生產的具體執行單位;實行計劃的三級管理制度,有利于對計劃的全面跟蹤。并過月計劃、周計劃、日計劃的收集、匯總、統計來分析差異;進行計劃的滾動制定和糾偏。

圖1 岸橋起重機生產計劃—Project 版

2 生產進度的管控

2.1 加強工藝管理

公司推行精益生產的主旨是工藝先行;優化工藝路線和工藝布局,嚴格按照工藝要求組織生產,使生產處于受控狀態,確保產品質量和產品進度。從精益生產的角度引用ECRS 原則,即取消(Eliminate)、合并(Combine)、重排(Rearrange)、簡化(Simplify),對生產工序進行優化,可以減少不必要的工序,達到更高的生產效率。(1)取消:取消是四個原則中最高的原則,在進行工序分析時,首先考慮所研究的工序是否有取消的可能性,在不影響品質的條件下,取消對流程改善的效果最佳,最省錢。例如,通過準確控制岸橋起重機門框結構件的制造精度,直接取消海陸側門框預拼裝這道工序,極大地節省該工序產生的人工、設備、場地占用、材料等費用;(2)合并:不能取消且非常必要的工序,盡管是必要的,卻存在不合理之處,譬如,工序之間產能不均衡、相同的工作分散在多個部門、多人在不同地點施工等情況。例如,將岸橋起重機鋼結構上的小件實行分類集中制作,有效消除關鍵制造階段的瓶頸工序,實現作業平衡;如推行誰焊接誰打磨,誰焊接誰負責,將原本由多工種完成的工作合并成由單工種完成,兩道工序合并成一道,不僅能提高焊縫質量,同時節省人工,消除工序間的等待浪費。合并的原則包括合并動作、合并工具、合并控制、動作連貫,最能生動體現這一原則的實例便是一人多機,如通過改進機加工設備、合理的布局設計或引進加工中心,實現由一人完成多道機加工工序。(3)重排:如果經過上述步驟分析后,這些工序既無法取消又無法合并,那么就要考慮對該道工序進行重排。重排就是通過改變工作程序,使工序的先后順序重新組合,使作業有序而流暢,包括前后工序的對換、設備位置的調整、均衡雙手的工作負荷等。例如,岸橋總裝抬高工位通過設置岸橋軌跡線及物料定置區,減少胎架轉運次數,降低鏟車等設備的使用頻率,有效提高生產效率;如將立柱內直梯安裝工序從鋼結構制作階段調整至構件沖砂后,避免重復拆裝直梯及沖砂前包扎保護等材料、人工等的浪費。(4)簡化:生產工序經過取消、合并、重組后,再對這些工序作進一步更加深入的分析研究,考慮能否采用最簡單的方法及設備,最大限度地縮短作業時間、提高工作效率,包括減少動作距離、簡化動作復雜程度、借助物品慣性、開發輔助工裝等。例如,制作使用拉桿偏心套螺母裝配鉗,解決裝配空間狹小、裝配施工難度大的現象;如利用前后大梁斜腹板一側拼接余量取代引熄弧板,節省引熄弧板裝拆過程。值得注意的是,簡化是一種工序細節的改善,是工序局部范圍的省略,如果整個工序省略,就變成了第一步的取消原則。

2.2 引入生產異常管理系統

引進成熟的信息化管理手段,為打造出的精益生產線能夠成功運行提供保障。在信息化管理平臺上信息共享,異常問題快速響應,杜絕等、靠、要、盼現象;確保準時制、確保生產連續、流動以及生產節拍;將現場問題前置,減少異常處理等待時間;問題解決實現追溯,進行大數據分析,根除20%異常并解決現場80%問題。生產異常管理系統,以服務生產管理為核心目標;日常生產作業過程中,出現異常情況,影響生產進度,生產管理員第一時間上報異常系統。異常信息根據后臺約束條件自動判定異常歸口處理部門,并通過手機短信形式,提醒歸口部門抓緊處理。系統內部建立了快速響應處理機制與異常層級支撐制度,將異常處理進度實時、逐級往上匯報,不需要人為干預,促使問題的快速解決。系統可以生成全局的統計分析圖表,提醒管理者哪類異常為多發性異常,應予以側重,避免異常問題的重復發生,提升管理水平,保障生產有序進行。

生產異常管理系統也是以車間整體工位制、節拍化生產線為基礎,對車間的物流進行全面策劃。建立物料按照不同種類配送的原則,建立不同種類物料配送的機制,實現試點車間所有物料分類、定容、定置、定量、準時、齊套配送。同時,運用信息化的技術手段,根據對試點車間從進貨到配送的整體物流策劃實施,深入調研形成可復制、可移植、可推廣涵蓋物料“物料缺件、工位制配送狀態信息化建設”的異常響應機制,保證產品施工進度正常運行。

2.3 完善的預警和獎罰機制

對生產進行有計劃的管理是企業實現內部科學、系統、有效管理最重要的環節,對降低制造成本起著重要作用,并且是企業實現精益生產的基礎。公司內部設置預警等級,分“紅牌”和“黃牌”預警;當前置任務對后續任務產生影響以及實際施工順序與計劃順序產生偏離時進行預警。通過對偏差的全面分析,將預警的主要問題下達到生產車間;要求生產車間針對偏差進行整改,將有效的糾偏措施進行反饋。主管部門對糾偏措施進行全面跟蹤,形成閉環,如偏差沒有得到改善,將預警等級提高。

另外,實行獎罰制度,制定獎罰原則:及時、公開、公正。把握的好,獎罰制度的作用將充分以積極的方式表現出來;獎罰要有依有據,要有功必獎、有過必罰。實施部門要做到事實清楚、證據確鑿,并報公司領導審核后以通報的形式進行獎懲。通過獎罰對施工人員的積極性起到極大的激發作用,也提升了榮譽心和責任感,在執行力方面也有很大提升,將高效的執行力真正落實到生產中。

2.4 自動化流水線的引入

因岸橋起重機構件大,需求的勞動力密集;每年人工成本的不斷攀升,用工荒凸顯,對施工進度方面的影響較大。公司急需由“人海戰術”向“無人技術”的轉型,減人增效迫在眉睫。岸橋主結構箱體結構較多,形式規整、內部空間大;機器人可達性強,能提高生產效率,加快產能提升。通過精益生產管理引入自動化流水線,給生產帶來重大的變革,從岸橋聯系橫梁的拼板單面雙面成型、T 型肋骨機器人焊接、三面柔性組對工裝、三面箱體內部機器人焊接、四面成型的翻身及自動化焊接生產線等方面全面展開,促進生產的高效性,對進度方面起了較大的推進作用,也將逐步解決用工荒的難題。

2.5 強化的配套件管理

岸橋起重機是多系統工程,配套物資多,有進口件和國產件之分,配套件的有序供應也成為影響進度的關鍵;配套件到貨過早對倉庫的存儲產生較大壓力,配套件到貨滯后對施工進度也有直接影響,所以配套件的到貨時間要根據工序的關系進行提前預判,與配套件廠家溝通,掌握信息的時效性、可靠性。另外,有效地進行配套物資管理,需將每個項目做成完整的臺賬,再通過ERP 管理系統對每種配套件進行全面跟蹤;ERP 管理系統中每個配套物資都有唯一的物料編碼,可及時掌握采購訂單訂購量、出貨量、未交量,可隨時掌控物資的采購到貨狀況等信息;在精益生產中將ERP 系統的接入對配套件管理方面得到很大改善,配套件的完整性、及時性為生產進度的提供了保障。

3 結語

本文闡述了公司引進精益生產理念后,岸橋起重機在生產進度管控方面有了很大進步,降低成本的同時也提高了生產效率,為公司從傳統化向精益化、智能化、一體化等戰略邁進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國內傳統制造企業還很多,轉型升級迫在眉睫,學習實施精益生產、持續改善的理論,可以逐步縮小與國際知名企業間的差距。

猜你喜歡
起重機精益工序
品種鋼的工序計劃優化模式分析
120t轉爐降低工序能耗生產實踐
核電廠起重機安全監控管理系統的應用
基于合同管理下的成本費用精益化管控
精益思想在海外工程項目中的應用
大理石大板生產修補工序詳解(二)
掌握核心技術 贏在精益制造
土建工程中關鍵工序的技術質量控制
象形起重機
精益生產VS精益研發:精益之辯正當時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