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實踐中求真知”

2020-03-27 12:08顧艷紅
讀與寫·教育教學版 2020年3期
關鍵詞:實踐美術小學

顧艷紅

摘 ?要:美術教育是培養學生認識美,感受美鑒賞美,創造美的能力的一種教育。通過美術教育,我們著力培養學生對美的事物的觀察力、提高學生的形象思維能力和基本的審美能力,全面提高學生的美術綜合素養,從而達到學為所用,將美術知識運用到實際生活中。本文分析了地區鄉村學校的現狀,闡述了如何培養小學生美術實踐能力。

關鍵詞:小學 ?美術 ?課堂 ?實踐 ?能力 ?培養

中圖分類號:G622 ? ? ? ? 文獻標識碼:C ? ? ? ? ? ?文章編號:1672-1578(2020)03-0184-01

“教學做合一”,中心是個“做”,思想和實踐產生新的價值。偉大的教育學家陶行知給“做”下過一個定義:“做是發明,是創造,是實驗,是建設,是生產,是破壞,是尋求出路?!彼f道:“是活人必定做”。以此引申到美術教育上就是學生要會“做”,學會實踐,學會運用,對于學生美術的教育要重視對學生實踐創造能力的培養。學生平時應注重生活中的美術積累,在課堂上吸收知識,將生活學習中的所積累的創作素材,運用相關知識的轉化為藝術作品,反過來改善生活使生活。

1 ? 培養學生實踐能力的必要性

小學時期是學生美術情趣最濃郁、可塑性最強的階段。因此,作為美術教師對培養學生的美術實踐能力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如何合理巧妙的運用有限的美術課堂教學、課外活動時間培養實踐能力,是一個極為重要的課題。

2 ? 多方面出發培養學生美術的實踐能力

2.1 激發學生的好奇心

好奇心是孩子學習生活的開始。有了好奇心學生會主動開始學習創造活動。記得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李政道說過:“好奇心很重要,好奇才能提問”。美術教育也是一樣,只有激發了學生的好奇心,他們才會是有興趣學習,有興趣實踐。在小學四年級上冊《筆的世界》一課中,教師展示設計師設計的各種外形的筆,學生觀察,想想看自己所擁有的筆,“你們想要什么樣的筆?需要哪些功能?”同學們在興趣激發下,產生了好奇心,觀察自己身邊的筆,學習了解筆的基本構造,設計造型新穎,奇思妙想的筆促進的課堂學習效率,結合生活經驗,動手改善生活。

2.2 結合優秀傳統文化

美術實踐活動區別于單純勞動的一個重要標志就是美術教育承載著文化的傳承與交流。美術是人類文化最早的載體之一,運用美術傳遞情感和思想是人們廣泛運用于生活中。積極參與人文精神和文化的傳承,吸收人類社會各個時期的文化資源,做好文化知識的輸入,才能更好的做到在實踐活動中的輸出。

2.3 讓學生獲得實踐創造的成就感

合理控制美術作業的難易程度,以讓學生獲得作品完成的成就感。在學習過程中,通過努力完成作品,會產生成就感。在學習實踐的過程中,教師要合理的制定難度,分步設置恰當的小障礙,引導學生逐步擊破,適當給予幫助和鼓勵。學生完成作品時,及時給予表揚獎勵,使每個學生都能體驗到自己動手實踐創造的樂趣,成功的喜悅。

3 ? 學生美術實踐能力的培養措施

3.1 結合生活,創設培養實踐能力的情境

在我們小時候多少有個夢,曾經憧憬過長大后成為一位偉大的如愛因斯坦一樣的發明家,給人類以“光明”,造福世界,而我們卻止步于此,又有多少人真正的成為了發明家?我們只是想過,夢過,卻沒有真正的實踐過。作為教育者應多給學生提供這種實踐的機會,培養他們的實踐能力,為其創造不斷的探索的機會。

3.1.1 在寫生課中學會觀察生活

生活是學生創作的源泉,多觀察生活才能實踐創作。在四年級《自行車局部寫生》一課中,學生寫生自行車。有的學生結合了每天的上下學騎自行車的經驗,了解了自行車的個別組成畫出的自己行車結構準確,比例精準,有的學生通過觀察,畫出了自己的風格,簡潔明朗。

3.1.2 培養生活培養學生的創新實踐能力

在評判學生的作業時,很多時候依據特定的評價標準,“畫面整潔”、“用色和諧”、“構圖得當”條條框框的標準限制學生的創造能力,遏制了學生想法的實踐能力。鼓勵實踐活動,給予學生適當的激勵,利于學生積極性的保持。

3.2 因地制宜,發揮地區課程優勢

浙江省基礎教育《地方課程(通用內容)標準》中指出“地方課程是各個不同地方對國家課程的必要補充。地方課程可以針對不同地方、社區學生發展水平的差異及時做出調整,切實照顧學生的興趣、愛好和特長,從而極大地豐富、拓展教育內容,保證國家教育目標的實現,有效地促進學生自主全面的發展?!?結合地區特征,優秀文化,合理制定教學活動,有利于學生更好的結合實際生活,創造實踐條件。具體從以下幾方面實施:

(1)在教學知識時,繪畫課可以結合一些生活實例,(如利用昆山周莊的傳統服裝——藍印花布的顏色進行冷色知識的學習。學生加深對《生活中的冷色》實踐運用)。

(2)工藝課的實踐更方便操作,用家里的生活日用品進行聯想,創作各種有趣的藝術作品。(四年級《生活日用品的聯想》)讓學生體驗生活用品給予的樂趣,生活的魅力。

(3)欣賞課可以走出教室一起領略當地的特色自然景色,人文環境,藝術作品。如蘇州的桃花塢年畫,昆山的并蒂蓮。

美術教育者不再“教”教材,而是要“用”教材,解讀教材,因地制宜,了解地區特色文化,就以蓬朗小學為例,本校擁有特色的祖沖之天文臺進行天文教育活動,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在美術教學方面,學校經常舉辦天文創作主題的展覽。同時重視隱型教育在潛移默化中對學生的影響,少先隊刊,隊報的編寫、展示墻,宣傳柜設計讓學生參與其中;走廊,教室前面上張貼的知識普及,名人名言的版面設計;活動室及教師里懸掛著裝飾畫創作;校訓、標語的字體設計……這都給學生創造了實踐的機會,改善了學習環境。

教育是一種藝術,就如同“斷臂的維納斯”有缺憾的美。每一次的課后,都能發現或多或少的問題,讓人遺憾,讓人反思,但是幸運的是至少我們發現它,了解它,努力的改善它解決它。遺憾亦是一種美。只有不斷地在遺憾的嘆息中我們才能成長,學生才能成長,美術教育才能成長。我們不斷地摸索,不斷地前進,努力為學生創造學習情境,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創造能力,將美術課堂所學應用到省或中去,真正做到“藝術源于生活,高于生活?!?/p>

參考文獻:

[1] 美術新課程標準[S].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2.5.

猜你喜歡
實踐美術小學
創意美術
創意美術
創意美術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