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向協同要效率

2020-03-30 09:53|
銷售與市場(管理版) 2020年2期
關鍵詞:維基百科共生邏輯

文 | 王 玉

管理的目的之一是提升效率,這是德魯克和我們的共識。

作者:陳春花出版社:機械工業出版社

百 年管理理論一直在試圖回答“組織效率從哪里來”這個問題。無論以往的理論被證明如何有效,內外環境的變化總會對其提出新的挑戰。正如華為創始人任正非所言,在今天來講,方向大致正確,關鍵在于執行和效率。

那么,組織的效率從哪里來?管理的邏輯如何?這是我們今天遇到的問題。

互聯網技術背景下,因應動態的戰略,也必然需要轉變組織管理的邏輯,而這也是《協同》這本書要解決的最核心問題。

隨著萬物互聯的新時代到來,影響組織管理的因素變了,無論是分工、分權還是分利的組織邏輯,都無法回答組織今天所遇到的挑戰?;ヂ摼W時代給組織管理帶來改變的三個核心特征是:

第一,強個體的價值崛起。

未來組織的關鍵職能,就是讓一群Smart Creatives(數字營銷新型人才)聚在一起,快速地感知客戶需求,愉快地、充滿創造力地開發產品、提供服務。

第二,影響組織績效的因素由內部轉向外部。

比如環境的不確定性、合作伙伴、跨界的對手、全新的技術等,這些外部因素對于組織的影響已經遠遠大于組織內部的因素。今天讓很多管理者無所適從的是,即使組織內部已經做得非常好,甚至遠遠領先于同業,但是依然無法規避被淘汰的可能性。

第三,駕馭不確定性成為組織的核心挑戰。

今天管理者的核心工作是確保組織跟得上環境變化,讓組織具有駕馭不確定性的能力,要做到這一點,其核心是要關注組織成員的成長,并且確保成員能夠持續地進行價值創造。

基于這三個核心特征,在商業由“工業時代的發展”轉向“數字化時代的發展”的變革下,我們真切地感受到,無論一家企業在行業存在的歷史有多久,無論現有多少客戶,無論銷售和利潤有多高,都有可能被瞬間顛覆。而能夠讓企業發展好的關鍵在于:實現組織管理新舊邏輯之間的轉換,其具體內涵概括為四大基本觀點。

基本觀點之一:企業必須是個整體。

獲得績效的核心關鍵是,把企業看成一個“整體”,而非分割狀態。以德魯克為代表的經驗管理學的真諦在于,面對復雜的社會現實解決問題,其用到的范式就是“整體論”。

基本觀點之二:效率來源于協同而非分工。

互聯技術的出現,以及更加巨大的變革與沖突,導致不確定性增加,人們越來越覺得無法獲得“穩態”。因而要求組織具備一些新能力:“強鏈接”能力、構建柔性價值網以及形成共生邏輯。

基本觀點之三:共生是未來組織進化的基本邏輯。

“共生”選擇就是讓組織形成命運共同體,擁有集合智慧與資源的重要邏輯。

基本觀點之四:價值網絡成員彼此互為主體。

只有互為主體才能形成資源共通、價值共創、利潤共享的格局,并實現單個個體不能實現的協同價值創造。

企業必須是個整體,效率來源于協同而非分工,共生是未來組織進化的基本邏輯,價值網絡成員彼此互為主體,這四個基本觀點幫助我們確認本書的核心基本假設。

這四個基本觀點,具體用基本原理的方式來表達。

其一,組織內和組織間協同成為效率的重要來源,系統整合效率將更加依賴組織內和組織間的協同來實現。

其二,內外分享機制的確立是邊界重塑的保障。在跨界顛覆挑戰下,管理者要在確保邊界柔性、可滲透的前提下,憑借技術穿透構建企業內外部資源流動與分享的協同機制。

其三,企業要建立基于契約的信任體系。賦能組織成員的關鍵在于,通過結構設計和激勵體系相結合,在高度連接的網絡中建立基于契約的信任感。

其四,實現從“競爭邏輯”到“共生邏輯”的戰略認知轉變。企業通過挖掘自身價值貢獻的不可替代,構建或加入“合作主體的共生系統”,在“共生空間”中協同發展。

可以說,互聯網將管理效率的來源由內部轉移到外部,這將是一場管理思維上的大躍遷。

維基百科全書網站獲得的巨大成功所依靠的就是系統效率。維基百科的創始人吉米·威爾士(Jimmy Donal Wales)的初衷是:“想象一下這樣一個世界,這地球上的每個人都能免費得到人類的全部知識。那就是我們一直在做的事情?!?/p>

在1988 年創建Nupedia 初期,其允許任何人提交文章和內容,需要進行7 個步驟的評價和批準,但是一年花費12 萬美元,只發表了24 篇文章,于是創始人決定放棄。之后,創始人在雇員的推介下開始使用Wiki,允許任何喜歡參與的人加入,僅用一個月的時間,出版了200 篇文章,第一年文章數量即達到18000 篇。維基百科同時涵蓋了200 多種語言的400多篇文章,成為訪問數量最大的站點之一。這就是當組織進行轉變,向外尋求效率突破時,所帶來的巨大系統效率的躍遷。

再看小米公司,8 年前沒有人想到如今的小米會成為市值如此之高的企業。小米為什么可以創造奇跡?就是因為:小米的經營邏輯是“不控股”,作戰邏輯是“單品精準推送”,競爭邏輯是“共生”,商業模式是“設備互聯”,最終形成竹林共生的生態邏輯,與其他生態企業在共生中協同發展。

世界上只有兩種企業:一種是適應時代趨勢而長足發展的企業,另一種則是在時代洪流中被無情顛覆的企業。數字化時代最大的挑戰是,企業要具有與不確定性共舞的能力,這就需要企業抓住由“分”到“合”的價值創造轉換的本質規律,開放組織邊界從“競爭邏輯”向“共生邏輯”的轉換,既要確保自身能與其他利益相關者探尋到適當的“共生空間”,又要企業在其中具有不可替代性的能力。其根本的核心就是:真正具有“協同”能力的企業,才能獲得足夠的“系統效率”,才可以避免在新技術浪潮中被顛覆的命運。

猜你喜歡
維基百科共生邏輯
刑事印證證明準確達成的邏輯反思
邏輯
維基百科青年
創新的邏輯
人與熊貓 和諧共生
優生共生圈培養模式探索
優生共生圈培養模式探索
女人買買買的神邏輯
在體驗中走向共生
APP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