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住院重點統計指標數據規范化研究與實現

2020-03-30 08:24林德南湯學民朱歲松吳曉云郭志武陳永超胡進輝黃武洲魏沛群周小明蔣必旋廖潔容吳清平
中國醫院統計 2020年1期
關鍵詞:總費用床位出院

林德南 湯學民 朱歲松 吳曉云 郭志武 陳永超 陳 妍 胡進輝黃武洲 魏沛群 周小明 蔣必旋 楊 艷 廖潔容 吳清平

1 深圳市醫學信息中心,518000 廣東 深圳; 2 深圳市人民醫院,518001 廣東 深圳;3 深圳市南山區人民醫院,518052 廣東 深圳; 4 深圳市中醫院,518033 廣東 深圳;5 深圳市松崗人民醫院,518105 廣東 深圳; 6 環亞數據技術(深圳)有限公司,518000 廣東 深圳; 7 深圳市聯影醫療數據服務有限公司,518000 廣東 深圳;8 深圳市第二人民醫院,518035 廣東 深圳

“健康”的數據是大數據融合共享的基礎,是分析利用的關鍵。醫療統計數據質量一般從真實性、準確性、完整性和及時性4個方面的特性進行評價[1-4]。計算機網絡化模式取代手工操作模式獲取信息資料,數據資源實現共享,統計數據的質量會得到極大的提高[5-7]。而數據規范化是解決數據質量問題的重要環節[8]。此外,通過專業的數據監控及系統評估,及時糾正存在問題,可以逐步改善數據質量[9]。所以,深圳市區域醫療衛生統計指標數據規范始終遵循著這4個原則,規范住院重點醫療衛生統計指標的數據源頭和采集流程,實現指標數據的信息化采集,加強數據質量監管,提高衛生統計質量和效率,并通過對數據地深度挖掘與利用,為醫療、科研、決策提供數據支持。本文將從30項住院重點統計指標數據的規范進行介紹。

1 資料與方法

1.1 資料來源

深圳市遵循《國家衛生和計劃生育統計調查制度》[10],同時結合《廣東省醫療機構統計報表制度》和《深圳市衛生資源與醫療服務統計調查制度》,對住院30項重點醫療衛生統計指標的含義、統計口徑、統計算法與運算腳本等進行規范化研究。住院重點統計指標可劃分為四大類:床位占用相關指標,出院人數與住院手術人次相關指標,住院費用指標,檢驗、檢查、用藥與治療相關指標。指標名稱見表1。

表1 住院重點醫療衛生統計指標

1.2 研究方法

采用系統論和控制論的方法對住院重點醫療衛生統計指標的數據源頭、采集流程進行規范化研究,在項目實施過程中不斷對控制目標進行調整和優化,最終實現住院重點統計指標數據采集的規范化和信息化,提升數據質量。

2 結果

2.1 床位占用相關指標的規范

床位占用相關指標主要包括了實有床位、實際開放床位、實際開放總床日數、實際占用總床日數、病床使用率、出院者占用總床日數、出院者平均住院日。

2.1.1指標1:實有床位

(1)指標含義及說明

指期末固定實有床位數,包括正規床、簡易床、監護床、超過半年加床、正在消毒和修理床位、因擴建或大修而暫停使用床位。

(2)統計口徑

A.建立床位信息表,至少包括以下幾個字段:統計日期、床位編號ID、收費價格、使用科室、床位狀態、住院號。字段約束條件為:

* 床位編號ID須具有唯一性。

* 床位狀態:“正?!薄皶和J褂谩薄俺蜂N”?!俺蜂N”必須有院辦公會議紀要明確說明相關床位進行撤銷。床位因大修而“暫停使用”,必須附裝修合同復印件。

* 住院號:填寫占用床位的住院號(同病案號),如未占用則為空。

B.實有床位數=床位信息表中有收費標準的床位數-有收費標準的撤銷床位數。

C.實有床位數與《廣東省醫療機構病案統計管理系統》里面的“住院科室字典庫”中的“病床數”對接。

D.床位信息表每天上傳至信息中心,要求傳輸所有住院床位信息,包括所有收費床位和不收費床位。

(3)統計算法

從床位信息表統計每天有收費標準的床位總數1,同時統計有收費標準的撤銷床位總數2,然后將總數1減去總數2。

(4)注意事項

* 院內系統在0點自動生成床位信息。

* 必須在早上7點前,把床位信息數據推送到前置中間庫中。

(5)參考腳本(平臺端)請掃描本文首頁二維碼

第一步,統計有收費標準的床位總數CNT1。

第二步,統計有收費標準的撤銷床位總數CNT2。

第三步,實有床位=CNT1-CNT2。

2.1.2指標2:實際開放床位

(1)指標含義及說明

指期末可供使用的固定實有床位數,包括消毒和小修理的病床,超過半年的加床。不包括因病房擴建或大修而暫停使用的病床及臨時增設病床(半年以內)。

(2)統計口徑

A.實際開放床位數=實有床位數-有收費標準的暫停使用床位數。

B.實際開放床位數與《廣東省醫療機構病案統計管理系統》里面的“病房工作動態日志”中的“床位數”對接。

(3)統計算法

從床位信息表根據指標1的算法統計實有床位總數1,然后統計有收費標準的暫停使用的床位總數2,然后將總數1減去總數2。

(4)注意事項

* 院內系統在0點自動生成床位信息。

* 必須在早上7點前,把床位信息數據推送到前置中間庫中。

(5)參考腳本(平臺端)請掃描本文首頁二維碼

第一步,根據指標1的腳本算出實有床位總數CNT1。

第二步,統計有收費標準的暫停使用床位總數CNT2。

第三步,實際開放床位數=CNT1-CNT2。

2.1.3指標3:實際開放總床日數

(1)指標含義及說明

指報告期內,醫院每日夜晚12點的實際開放床位數的累計總和。

(2)統計口徑

實際開放床位數的統計口徑參照指標實際開放床位。

(3)統計算法

實際開放床位數的統計算法參照指標實際開放床位。

(4)參考腳本(平臺端)請掃描本文首頁二維碼

指標名稱:實際開放總床日數 ZY008。

2.1.4指標4:實際占用總床日數

(1)指標含義及說明

指報告期內醫院每日夜晚12點實際占用病床數(即每日夜晚12點在院人數)總和。

(2)統計口徑

包括實際占用的臨時加床在內,不包括家庭病床占用床日數。病人入院后于當晚12點前死亡或因故出院的病人(出院日期-入院日期=0), 按實際占用床位1天進行統計,同時統計“出院者占用總床日數”1天,入院及出院人數各1人。計算公式為:

實際占用總床日數=每日夜晚12點在院人數+入院后于當晚12點前死亡或出院的病人數。

(3)統計算法

第一步,統計同一天入院出院的病人總數CNT1。

從入院登記表,按入院日期查詢入院列表,排除產科等不納入出院統計的數據,然后從出院登記表,按出院日期查詢出院列表,排除產科新生兒等不納入出院統計的數據,然后把這2個列表進行內關聯,用出院日期等于入院日期進行過濾,得出同一天入院出院的病人總數CNT1。

第二步,統計當晚12點在院病人總數CNT2。

從機構床位表內關聯到住院登記表,根據機構床位表的最后更新時間和床位狀態為占用的情況進行統計,排除產科新生兒和不納入出院統計的數據,得到CNT2。

第三步,實際占用總床日數=CNT1+CNT2。

(4)參考腳本(平臺端)請掃描本文首頁二維碼

第一步,統計同一天入院出院的病人總數CNT1。

第二步,統計當晚12點在院病人總數CNT2。

第三步,實際占用總床日數=CNT1+CNT2。

2.1.5指標5:病床使用率

(1)指標含義及說明

指報告期內,實際占用總床日數占實際開放總床日數的百分比。

(2)統計口徑

病床使用率=實際占用總床日數/實際開放總床日數×100%。

(3)統計算法(略)

(4)參考腳本(平臺端)

第一步,統計實際占用總床日數CNT1。

第二步,統計實際開放總床日數CNT2。

第三步,病床使用率=CNT1/CNT2×100%。

2.1.6指標6:出院者占用總床日數

(1)指標含義及說明

即出院者住院天數總和,指報告期內所有出院者實際住院的床日數總和。包括正常分娩、未產出院、住院經檢查無病出院、未治出院及健康人進行人工流產或絕育手術后正常出院者的住院床日數。

(2)統計口徑

每個出院者的占用床日數=該患者的出院日期-入院日期。入院時間與出院時間在同一天內的只計1天。入院時間以辦理入院手續后病房護士分配住院床位的時間為準;出院時間以醫生開具出院醫囑后護士辦理出院的時間為準,無論是否完成費用結算。死亡患者的出院時間以醫生填寫的死亡時間為準,須精確到分。病人入院后于當晚12點前死亡或出院的病人,“出院者占用總床日數”計為1天。

(3)統計算法

從入院登記表關聯到出院登記表,用入院日期-出院日期得出住院天數來判斷患者真實的住院天數,且要排除產科新生兒以及其他不納入出院統計的數據,查詢出列表后,再進行住院天數合計,最終得出出院者占用總床日數。

(4)參考腳本(平臺端)請掃描本文首頁二維碼

指標名稱:出院者占用總床日數 ZY011。

2.1.7指標7:出院者平均住院日

(1)指標含義及說明

指報告期內所有出院患者的平均住院天數。

(2)統計口徑

出院者平均住院日=出院者占用總床日數/出院人數。

(3)統計算法(略)

(4)參考腳本(平臺端)

第一步,統計出院者占用總床日數CNT1。

第二步,統計出院人數CNT2。

第三步,出院者平均住院日=CNT1/CNT2。

2.2 出院人數與住院手術人次相關指標的規范

住院手術人次相關指標包括了住院患者手術人次數、住院患者手術室手術人次數、住院患者科室內手術人次數、住院患者介入手術人次數。

2.2.1指標8:出院人數

(1)指標含義及說明

指報告期內所有住院后出院的人數。包括醫囑離院、醫囑轉其他醫療機構、非醫囑離院、死亡及其他人數,不含家庭病床撤床人數?!八劳觥卑ㄒ艳k住院手續后死亡、未辦理住院手續而實際上已收容入院的死亡者?!捌渌敝刚7置浜臀串a出院、未治和住院經檢查無病出院、無并發癥的人工流產或者絕育手術出院者。

(2)統計口徑

按實際出院的人數統計,出院時間取醫生開具出院醫囑后,護士辦理出院的時間,無論是否完成費用結算。死亡患者的出院時間與醫生填寫的死亡時間一致。排除退院/注銷/取消入院,出院人數與住院病歷數一致。按照是否完成費用結算,出院人數包括已結算的出院人數和未結算的出院人數。

計算公式為:

出院人數=已結算的出院人數+未結算的出院人數。

(3)統計算法

第一步,先算出當天出院,當天結算的出院人數。

從出院登記表關聯到收費結算表,按出院日期和收費日期作為條件進行查詢統計,需要排除失效的記錄和取消結算的記錄,還要排除產科新生兒等不納入出院統計的數據,得到ZY003A。

第二步,算出當天出院,但未進行結算的出院人數。

從出院登記表,按出院日期統計出當天的出院人數,然后排除當天已結算的病人,還要排除失效和產科新生兒等不納入出院統計的數據,得到ZY003B。

第三步,出院人數=ZY003A+ZY003B。

(4)參考腳本(平臺端)請掃描本文首頁二維碼

指標名稱:已結算出院人數 ZY003A。

指標名稱:未結算出院人數 ZY003B。

指標名稱:出院人數 ZY003C。

出院人數=已結算的出院人數+未結算的出院人數。

計算公式: ZY003C= ZY003A+ ZY003B。

2.2.2指標9:住院患者手術人次數

(1)指標含義及說明

指報告期內住院患者在住院期間施行各類手術的人次數,含在中心手術室、各科室內設手術室及介入手術室施行的各類手術操作,每次手術必須要有手術申請單。

(2)統計口徑

啟用2016版數據上報標準規范中住院手術表中預留字段RESERVE1,用于存放“手術地點”。手術統計應具有以下字段:手術編號、住院流水號、病案號、住院次數、患者姓名、入院時間、手術地點(中心手術室、科內手術室、介入手術室)、手術科室、手術開始時間、手術結束時間、手術名稱。

注:

中心手術室:指醫院中心手術室,是為全院各科患者提供手術及搶救的場所,通常設于醫院內安靜、清潔的區域。中心手術室對布局、設備、人員等要求很高,有嚴格的規章制度和無菌操作規范,與醫院的麻醉科緊密配合,甚至共同管理。

科內手術室:指設置在科室內部的手術室,主要為設置科室的患者提供手術操作,其難度相對較低,對無菌及麻醉的要求也相對較低,科內手術室相應的布局設備等也相對較簡單。

介入手術室:指專門用于介入手術的手術室。因為介入手術是在數字減影血管造影機的引導下進行,因此介入手術室除了要符合手術室的無菌要求外,還要有適合X線機工作的環境。

(3)統計算法

從住院手術表,按手術結束時間進行統計,除排掉失效記錄,即cancel_flag=0。

(4)參考腳本(平臺端)請掃描本文首頁二維碼

指標名稱:住院患者手術人次數 ZY004。

2.2.3指標10:住院患者手術室手術人次數

(1)指標含義及說明

指報告期內住院患者在中心手術室施行手術的人次數,不含各科室內設手術室的手術操作、介入手術室手術。須有手術申請單。

(2)統計口徑

手術統計字段中手術地點為“中心手術室”。

(3)統計算法

從住院手術表,按手術結束時間和手術地點的條件進行統計,排除掉失效記錄,即cancel_flag=0。

(4)參考腳本(平臺端)請掃描本文首頁二維碼

指標名稱:住院患者手術室手術人次數 ZY005。

2.2.4指標11:住院患者科室內手術人次數

(1)指標含義及說明

指報告期內住院患者在非中心手術室施行的手術人次數,如科室內設手術室,包括有創診療操作,不包括介入手術。須有手術申請單。

(2)統計口徑

手術統計字段中手術地點為“科內手術室”。

(3)統計算法

從住院手術表,按手術結束時間和手術地點的條件進行統計,排除掉失效記錄,即cancel_flag=0。

(4)參考腳本(平臺端)請掃描本文首頁二維碼

指標名稱:住院患者科室內手術人次數 ZY006。

2.2.5指標12:住院患者介入手術人次數。

(1)指標含義及說明

指報告期內住院患者在介入手術室施行的手術人次數,包括不同科室的介入手術室、DSA室。須有手術申請單。

(2)統計口徑

手術統計字段中手術地點為“介入手術室”。

(3)統計算法

從住院手術表,按手術結束時間和手術地點的條件進行統計,排除掉失效記錄,即cancel_flag=0。

(4)參考腳本(平臺端)請掃描本文首頁二維碼

指標名稱:住院患者介入手術人次數 ZY007。

2.3 住院費用指標的規范

住院費用指標主要包括出院者醫療總費用、出院者次均費用。

2.3.1指標13:出院者醫療總費用

(1)指標含義及說明

指報告期內的出院患者實際發生的住院醫療總費用(不包括社保補貼的住院診查費)。無論費用是否已經結算。

(2)統計口徑

出院患者的口徑參考指標出院人數。住院醫療費用對應每個出院患者在住院期間實際發生的所有費用,不論醫保支付還是自費支付、記賬還是現金支付,都應納入統計。按照費用是否已經結算,出院者醫療總費用包括已結算的出院者醫療總費用和未結算的出院者醫療總費用。已結算的出院者醫療總費用按照結算日期采集,未結算的出院者醫療總費用按照計費日期采集。計算公式為:

出院者醫療總費用=已結算的出院者醫療總費用+未結算的出院者醫療總費用。

(3)統計算法

第一步,計算出當天出院,當天結算的患者醫療總費用ZY013A。

從出院登記表關聯到出院結算表,用出院日期和收費日期為條件進行統計,同時要排除產科新生兒以及不納入出院統計的數據,最終得出ZY013A。

第二步,計算出當天出院,但未結算的患者醫療總費用ZY013B。

從出院登記表,按出院日期進行查詢,同時要排除當天出院當天結算的病人,同時要排除產科新生兒以及不納入出院統計的數據,最終得出ZY013B。

第三步,出院者醫療總費用=ZY013A+ZY013B。

(4)參考腳本(平臺端)請掃描本文首頁二維碼

指標名稱:已結算出院者醫療總費用 ZY013A。

指標名稱:未結算出院者醫療總費用 ZY013B。

指標名稱:出院者醫療總費用 ZY013C。

出院者醫療總費用=已結算的出院者醫療總費用+未結算的出院者醫療總費用。

計算公式:ZY013C= ZY013A+ ZY013B。

2.3.2指標14:出院者次均費用

(1)指標含義及說明

指報告期內平均每出院患者實際發生的住院醫療費用(不包括社保補貼的住院診查費)。無論費用是否已經結算。

(2)統計口徑

已結算的出院者次均費用=已結算的出院者醫療總費用/已結算的出院人數;

未結算的出院者次均費用=未結算的出院者醫療總費用/未結算的出院人數;

出院者次均費用=出院者醫療總費用/出院人數,即:

出院者次均費用=(已結算的出院者醫療總費用+未結算的出院者醫療總費用)/(已結算的出院人數+未結算的出院人數)。

(3)統計算法

統計算法可參考指標出院人數和指標出院者醫療總費用。

(4)參考腳本(平臺端)

指標名稱:已結算出院者次均費用 ZY014A= ZY013A/ZY003A。

指標名稱:未結算出院者次均費用 ZY014B= ZY013B/ZY003B。

指標名稱:出院者次均費用 ZY014C= ZY013C/ZY003C。

2.4 檢驗、檢查、用藥與治療相關指標的規范

出院者檢驗、檢查、用藥與治療相關指標主要包括出院者檢驗情況、出院者治療情況、出院者用藥情況、出院者中用藥患者用藥情況、抗菌藥物使用情況、出院者檢查情況、出院者中檢查患者檢查情況,具體情況如下:

(1)出院者檢驗情況相關指標主要包括出院者檢驗總費用、出院者次均檢驗費;

(2)出院者治療情況相關指標主要包括出院者治療總費用、出院者次均治療費;

(3)出院者用藥情況相關指標主要包括出院者藥品總費用、出院者次均藥費、出院者藥占比;

(4)出院者中用藥患者用藥情況相關指標主要包括出院者用藥人次數、出院者中用藥患者次均藥費;

(5)抗菌藥物使用情況相關指標主要包括出院者使用抗菌藥物人次、出院者使用抗菌藥物總費用、出院者中使用抗菌藥物患者次均抗菌藥物費;

(6)出院者檢查情況相關指標主要包括出院者檢查總費用、出院者次均檢查費;

(7)出院者中檢查患者檢查情況相關指標主要包括出院者檢查人次、出院者中檢查患者次均檢查費。

2.4.1指標15:出院者檢驗總費用

(1)指標含義及說明

指報告期內的出院患者實際發生的住院檢驗總費用。

(2)統計口徑

費用歸并為檢驗費。參見指標出院者醫療總費用。按照費用是否已經結算,出院者檢驗總費用包括已結算的出院者檢驗總費用和未結算的出院者檢驗總費用。已結算的出院者檢驗總費用按照結算日期采集,未結算的出院者檢驗總費用按照計費日期采集。計算公式為:

出院者檢驗總費用=已結算的出院者檢驗總費用+未結算的出院者檢驗總費用。

(3)統計算法

第一步,計算出當天出院,當天結算的患者住院檢驗費用ZY019A。

從出院登記表關聯到費用結算表,查詢出當天出院當天結算的病人列表,要排除產科新生兒以及不納入出院統計的數據,然后再關聯到費用明細表和字典對照表,用字典名稱=‘檢驗費’統計住院檢查費用,最終得出ZY019A。

第二步,計算出當天出院,但未結算的患者的住院檢驗費用ZY019B。

從出院登記表,按出院日期進行查詢,排除當天出院當天結算的病人,得出當天出院未結算的病人列表,然后關聯到費用明細表和字典對照表,用字典名稱=‘檢驗費’為條件統計住院檢驗費用,最終得出ZY019B。

第三步,出院者檢驗總費用=ZY019A+ZY019B。

(4)參考腳本(平臺端)請掃描本文首頁二維碼

指標名稱:已結算出院者檢驗總費用 ZY019A。

指標名稱:未結算出院者檢驗總費用 ZY019B。

指標名稱:出院者檢驗總費用 ZY019C。

出院者檢驗總費用=已結算的出院者檢驗總費用+未結算的出院者檢驗總費用。

計算公式:ZY019C= ZY019A+ ZY019B。

2.4.2指標16:出院者次均檢驗費

(1)指標含義及說明

指報告期內平均每出院患者的住院檢驗費用。費用歸并為檢驗費。

(2)統計口徑

已結算的出院者次均檢驗費=已結算的出院者檢驗總費用/已結算的出院人數;

未結算的出院者次均檢驗費=未結算的出院者檢驗總費用/未結算的出院人數;

出院者次均檢驗費=出院者檢驗總費用/出院人數,即:

出院者次均檢驗費=(已結算的出院者檢驗總費用+未結算的出院者檢驗總費用)/(已結算的出院人數+未結算的出院人數)。

(3)統計算法

統計算法參考指標出院者檢驗總費用和指標出院人數。

(4)參考腳本(平臺端)

指標名稱:已結算出院者次均檢驗費 ZY020A= ZY019A/ZY003A。

指標名稱:未結算出院者次均檢驗費 ZY020B= ZY019B/ZY003B。

指標名稱:出院者次均檢驗費 ZY020C= ZY019C/ZY003C。

2.4.3指標17:出院者治療總費用

(1)指標含義及說明

指報告期內的出院患者實際發生的住院治療總費用。

(2)統計口徑

費用歸并為治療費。參見指標出院者醫療總費用。按照費用是否已經結算,出院者治療總費用包括已結算的出院者治療總費用和未結算的出院者治療總費用。已結算的出院者治療總費用按照結算日期采集,未結算的出院者治療總費用按照計費日期采集。計算公式為:

出院者治療總費用=已結算的出院者治療總費用+未結算的出院者治療總費用。

(3)統計算法

第一步,計算出當天出院,當天結算的患者住院治療費用ZY021A。

從出院登記表關聯到費用結算表,查詢出當天出院當天結算的病人列表,要排除產科新生兒以及不納入出院統計的數據,然后再關聯到費用明細表和字典對照表,用字典名稱=‘治療費’統計住院治療費用,最終得出ZY021A。

第二步,計算出當天出院,但未結算的患者的住院治療費用ZY021B。

從出院登記表,按出院日期進行查詢,排除當天出院當天結算的病人,得出當天出院未結算的病人列表,然后關聯到費用明細表和字典對照表,用字典名稱=‘治療費’為條件統計住院治療費用,最終得出ZY021B。

第三步,出院者治療總費用=ZY021A+ZY021B。

(4)參考腳本(平臺端)請掃描本文首頁二維碼

指標名稱:已結算出院者治療總費用 ZY021A。

指標名稱:未結算出院者治療總費用 ZY021B。

指標名稱:出院者治療總費用 ZY021C。

出院者治療總費用=已結算的出院者治療總費用+未結算的出院者治療總費用。

計算公式:ZY021C= ZY021A+ ZY021B。

2.4.4指標18:出院者次均治療費

(1)指標含義及說明

指報告期內平均每出院患者的住院治療費用。費用歸并為治療費。

(2)統計口徑

已結算的出院者次均治療費=已結算的出院者治療總費用/已結算的出院人數;

未結算的出院者次均治療費=未結算的出院者治療總費用/未結算的出院人數;

出院者次均治療費=出院者治療總費用/出院人數,即:

出院者次均治療費=(已結算的出院者治療總費用+未結算的出院者治療總費用)/(已結算的出院人數+未結算的出院人數)。

(3)統計算法

統計算法參考指標出院者治療總費用和指標出院人數。

(4)參考腳本(平臺端)

指標名稱:已結算出院者次均治療費 ZY022A= ZY021A/ZY003A。

指標名稱:未結算出院者次均治療費 ZY022B= ZY021B/ZY003B。

指標名稱:出院者次均治療費 ZY022C= ZY021C/ZY003C。

2.4.5指標19:出院者藥品總費用

(1)指標含義及說明

指報告期內的出院患者實際發生的住院藥品總費用。

(2)統計口徑

藥品包括西藥、中成藥、中草藥。按照費用是否已經結算,出院者藥品總費用包括已結算的出院者藥品總費用和未結算的出院者藥品總費用。已結算的出院者藥品總費用按照結算日期采集,未結算的出院者藥品總費用按照計費日期采集。計算公式為:

出院者藥品總費用=已結算的出院者藥品總費用+未結算的出院者藥品總費用。

(3)統計算法

第一步,計算出當天出院,當天結算的患者藥品總費用ZY015A。

從出院登記表關聯到費用結算表,查詢出當天出院當天結算的病人列表,要排除產科新生兒以及不納入出院統計的數據,然后再關聯到費用明細表,用項目類別為條件統計住院藥品費用,最終得出ZY015A。

第二步,計算出當天出院,但未結算的患者的藥品總費用ZY015B。

從出院登記表,按出院日期進行查詢,排除當天出院當天結算的病人,得出當天出院未結算的病人列表,然后關聯到費用明細表,用項目類別(ITEM_TYPE=1)為條件統計住院藥品費用,最終得出ZY015B。

第三步,出院者藥品總費用=ZY015A+ZY015B。

(4)參考腳本(平臺端)請掃描本文首頁二維碼

指標名稱:已結算出院者藥品總費用 ZY015A。

指標名稱:未結算出院者藥品總費用 ZY015B。

指標名稱:出院者藥品總費用 ZY015C。

出院者藥品總費用=已結算的出院者藥品總費用+未結算的出院者藥品總費用。

計算公式:ZY015C= ZY015A+ ZY015B

2.4.6指標20:出院者次均藥費

(1)指標含義及說明

指報告期內平均每出院患者的住院藥品費用。

(2)統計口徑

已結算的出院者次均藥費=已結算的出院者藥品總費用/已結算的出院人數;

未結算的出院者次均藥費=未結算的出院者藥品總費用/未結算的出院人數;

出院者次均藥費=出院者藥品總費用/出院人數,即:

出院者次均藥費=(已結算的出院者藥品總費用+未結算的出院者藥品總費用)/(已結算的出院人數+未結算的出院人數)。

(3)統計算法

統計算法參考指標出院者藥品總費用和指標出院人數。

(4)參考腳本(平臺端)

指標名稱:已結算出院者次均藥費 ZY016A= ZY015A/ZY003A。

指標名稱:未結算出院者次均藥費 ZY016B= ZY015B/ZY003B。

指標名稱:出院者次均藥費 ZY016C= ZY015C/ZY003C。

2.4.7指標21:出院者藥占比

(1)指標含義及說明

指報告期內出院患者的住院藥品費用占住院醫療費用的比例。

(2)統計口徑

已結算出院者藥占比=已結算出院者藥品總費用/已結算同期出院者醫療總費用×100%;

未結算出院者藥占比=未結算出院者藥品總費用/未結算同期出院者醫療總費用×100%;

出院者藥占比=出院者藥品總費用/同期出院者醫療總費用×100%,即:

出院者藥占比=(已結算出院者藥品總費用+未結算出院者藥品總費用)/(已結算同期出院者醫療總費用+未結算同期出院者醫療總費用)×100%。

(3)統計算法

統計算法請參考指標出院者醫療總費用和出院者藥品總費用。

(4)參考腳本(平臺端)

指標名稱:已結算出院者藥占比 ZY028A= ZY015A/ZY013A。

指標名稱:未結算出院者藥占比 ZY028B= ZY015B/ZY013B。

指標名稱:出院者藥占比 ZY028C= ZY015C/ZY013C。

2.4.8指標22:出院者用藥人次數

(1)指標含義及說明

指報告期內出院患者中使用藥物的人次數。

(2)統計口徑

出院患者西藥費、中成藥費、中草藥費任何1項大于0,計為1個用藥人次。按照費用是否已經結算,出院者用藥人次數包括已結算的出院者用藥人次數和未結算的出院者用藥人次數2個部分。計算公式為:

出院者用藥人次數=已結算的出院者用藥人次數+未結算的出院者用藥人次數。

(3)統計算法

第一步,計算出當天出院,當天結算的用藥人次數ZY023A。

從出院登記表關聯到費用結算表,查詢出當天出院當天結算的病人列表,要排除產科新生兒以及不納入出院統計的數據,然后再關聯到費用明細表,用項目類別=藥品為條件統計患者的住院藥品費用金額,把金額大于0的患者統計出來,最終得出ZY023A。

第二步,計算出當天出院,但未結算的患者的用藥人次數ZY023B。

從出院登記表,按出院日期進行查詢,排除當天出院當天結算的病人,得出當天出院未結算的病人列表,然后關聯到費用明細表,用項目類別(ITEM_TYPE=1)為條件統計出患者的住院藥品費用,然后把金額大于0的患者統計出來,最終得出ZY023B。

第三步,出院者用藥人次數=ZY023A+ZY023B。

(4)參考腳本(平臺端)請掃描本文首頁二維碼

指標名稱:已結算出院者用藥人次數 ZY023A。

指標名稱:未結算出院者用藥人次數 ZY023B。

指標名稱:出院者用藥人次數 ZY023C。

出院者用藥人次數=已結算的出院者用藥人次數+未結算的出院者用藥人次數。

計算公式:ZY023C= ZY023A+ ZY023B。

2.4.9指標23:出院者中用藥患者次均藥費

(1)指標含義及說明

指報告期內平均每出院用藥患者的藥品費用。

(2)統計口徑

已結算的出院者中用藥患者次均藥費=已結算的出院者藥品總費用/已結算的出院者用藥人次數;

未結算的出院者中用藥患者次均藥費=未結算的出院者藥品總費用/未結算的出院者用藥人次數;

出院者中用藥患者次均藥費=出院者藥品總費用/出院者用藥人次數,即:

出院者中用藥患者次均藥費=(已結算的出院者藥品總費用+未結算的出院者藥品總費用)/(已結算的出院者用藥人次數+未結算的出院者用藥人次數)。

(3)統計算法

統計算法請參考指標出院者藥品總費用和指標出院者用藥人次數。

(4)參考腳本(平臺端)

指標名稱:已結算出院者中用藥患者次均藥費 ZY024A= ZY015A/ZY023A。

指標名稱:未結算出院者中用藥患者次均藥費 ZY024B= ZY015B/ZY023B。

指標名稱:出院者中用藥患者次均藥費 ZY024C= ZY015C/ZY023C。

2.4.10指標24:出院者使用抗菌藥物人次

(1)指標含義及說明

指報告期內出院患者中使用《抗菌藥物臨床應用分級管理目錄(試行)》中抗菌藥物的人次。

(2)統計口徑

住院患者的醫囑中有抗菌藥物,且有收費記錄的作為1個抗菌藥物用藥人次。按照費用是否已經結算,出院者使用抗菌藥物人次包括已結算的出院者使用抗菌藥物人次和未結算的出院者使用抗菌藥物人次兩個部分。計算公式為:

出院者使用抗菌藥物人次=已結算的出院者使用抗菌藥物人次+未結算的出院者使用抗菌藥物人次。

(3)統計算法

第一步,計算出當天出院,當天結算的抗菌用藥人次數ZY025A。

從出院登記表關聯到費用結算表,查詢出當天出院當天結算的病人列表,要排除產科新生兒以及不納入出院統計的數據,然后再關聯到費用明細表和藥品字典表,用是否抗菌藥為條件統計患者的住院抗菌藥品費用金額,把金額大于0的患者統計出來,最終得出ZY025A。

第二步,計算出當天出院,但未結算的患者的抗菌用藥人次數ZY025B。

從出院登記表,按出院日期進行查詢,排除當天出院當天結算的病人,得出當天出院未結算的病人列表,然后關聯到費用明細表和藥品字典表,用是否抗菌藥為條件統計患者的住院抗菌藥品費用金額,然后把金額大于0的患者統計出來,最終得出ZY025B。

第三步,出院者使用抗菌藥物人次=ZY025A+ZY025B。

(4)參考腳本(平臺端)請掃描本文首頁二維碼

指標名稱:已結算出院者使用抗菌藥物人次 ZY025A。

指標名稱:未結算出院者使用抗菌藥物人次 ZY025B。

指標名稱:出院者使用抗菌藥物人次 ZY025C。

出院者使用抗菌藥物人次=已結算的出院者使用抗菌藥物人次+未結算的出院者使用抗菌藥物人次。

計算公式:ZY025C= ZY025A+ ZY025B。

2.4.11指標25:出院者使用抗菌藥物總費用

(1)指標含義及說明

指報告期內使用抗菌藥物患者實際發生的抗菌藥物總費用。

(2)統計口徑

對應報告期內每個出院患者,住院期間使用的、藥物屬性標記為抗菌藥物的藥物費用總計。出院患者統計口徑參見指標出院人數。按照費用是否已經結算,出院者使用抗菌藥物總費用包括已結算的出院者使用抗菌藥物總費用和未結算的出院者使用抗菌藥物總費用。已結算的出院者使用抗菌藥物總費用按照結算日期采集,未結算的出院者使用抗菌藥物總費用按照計費日期采集。計算公式為:

出院者使用抗菌藥物總費用=已結算的出院者使用抗菌藥物總費用+未結算的出院者使用抗菌藥物總費用。

(3)統計算法

第一步,計算出當天出院,當天結算的患者的抗菌用藥總費用ZY026A。

從出院登記表關聯到費用結算表,查詢出當天出院當天結算的病人列表,要排除產科新生兒以及不納入出院統計的數據,然后再關聯到費用明細表和藥品字典表,用是否抗菌藥為條件統計患者的住院抗菌藥品費用金額,把金額大于0的患者統計出來,最終得出ZY026A。

第二步,計算出當天出院,但未結算的患者的抗菌用藥總費用ZY026B。

從出院登記表,按出院日期進行查詢,排除當天出院當天結算的病人,得出當天出院未結算的病人列表,然后關聯到費用明細表和藥品字典表,用是否抗菌藥為條件統計患者的住院抗菌藥品費用金額,然后把金額大于0的患者統計出來,最終得出ZY026B。

第三步,出院者使用抗菌藥物總費用=ZY026A+ZY026B。

(4)參考腳本(平臺端)請掃描本文首頁二維碼

指標名稱:已結算出院者使用抗菌藥物總費用 ZY026A。

指標名稱:未結算出院者使用抗菌藥物總費用 ZY026B。

指標名稱:出院者使用抗菌藥物總費用 ZY026C。

出院者使用抗菌藥物總費用=已結算的出院者使用抗菌藥物總費用+未結算的出院者使用抗菌藥物總費用。

計算公式:ZY026C= ZY026A+ ZY026B。

2.4.12指標26:出院者中使用抗菌藥物患者次均抗菌藥物費

(1)指標含義及說明

指報告期內使用抗菌藥物的出院患者,平均每人次的抗菌藥物費用。

(2)統計口徑

已結算的出院者中使用抗菌藥物患者次均抗菌藥物費=已結算的出院者使用抗菌藥物總費用/已結算的出院者使用抗菌藥物人次;

未結算的出院者中使用抗菌藥物患者次均抗菌藥物費=未結算的出院者使用抗菌藥物總費用/未結算的出院者使用抗菌藥物人次;

出院者中使用抗菌藥物患者次均抗菌藥物費=出院者使用抗菌藥物總費用/出院者使用抗菌藥物人次,即:

出院者中使用抗菌藥物患者次均抗菌藥物費=(已結算的出院者使用抗菌藥物總費用+未結算的出院者使用抗菌藥物總費用)/(已結算的出院者使用抗菌藥物人次+未結算的出院者使用抗菌藥物人次)。

(3)統計算法

統計算法請參考指標出院者使用抗菌藥物人次和出院者使用抗菌藥物總費用。

(4)參考腳本(平臺端)

指標名稱:已結算出院者中使用抗菌藥物患者次均抗菌藥物費 ZY027A= ZY026A/ZY025A。

指標名稱:未結算出院者中使用抗菌藥物患者次均抗菌藥物費 ZY027B= ZY026B/ZY025B。

指標名稱:出院者中使用抗菌藥物患者次均抗菌藥物費 ZY027C= ZY026C/ZY025C。

2.4.13指標27:出院者檢查總費用

(1)指標含義及說明

指報告期內的出院患者實際發生的住院檢查總費用。

(2)統計口徑

費用歸并為檢查費。參見指標出院者醫療總費用。按照費用是否已經結算,出院者檢查總費用包括已結算的出院者檢查總費用和未結算的出院者檢查總費用。已結算的出院者檢查總費用按照結算日期采集,未結算的出院者檢查總費用按照計費日期采集。計算公式為:

出院者檢查總費用=已結算的出院者檢查總費用+未結算的出院者檢查總費用。

(3)統計算法

第一步,計算出當天出院,當天結算的患者住院檢查費用ZY017A。

從出院登記表關聯到費用結算表,查詢出當天出院當天結算的病人列表,要排除產科新生兒以及不納入出院統計的數據,然后再關聯到費用明細表和字典對照表,用字典名稱=‘檢查費’統計住院檢查費用,最終得出ZY017A。

第二步,計算出當天出院,但未結算的患者的住院檢查費用ZY017B。

從出院登記表,按出院日期進行查詢,排除當天出院當天結算的病人,得出當天出院未結算的病人列表,然后關聯到費用明細表和字典對照表,用字典名稱=‘檢查費’為條件統計住院檢查費用,最終得出ZY017B。

第三步,出院者檢查總費用=ZY017A+ZY017B。

(4)參考腳本(平臺端)請掃描本文首頁二維碼

指標名稱:已結算出院者檢查總費用 ZY017A。

指標名稱:未結算出院者檢查總費用 ZY017B。

指標名稱:出院者檢查總費用 ZY017C。

出院者檢查總費用=已結算的出院者檢查總費用+未結算的出院者檢查總費用。

計算公式:ZY017C= ZY017A+ ZY017B。

2.4.14指標28:出院者次均檢查費

(1)指標含義及說明

指報告期內平均每出院患者的住院檢查費用。費用歸并為檢查費。

(2)統計口徑

已結算的出院者次均檢查費=已結算的出院者檢查總費用/已結算的出院人數;

未結算的出院者次均檢查費=未結算的出院者檢查總費用/未結算的出院人數;

出院者次均檢查費=出院者檢查總費用/出院人數,即:

出院者次均檢查費=(已結算的出院者檢查總費用+未結算的出院者檢查總費用)/(已結算的出院人數+未結算的出院人數)。

(3)統計算法

統計算法參考指標出院者檢查總費用和指標出院人數。

(4)參考腳本(平臺端)

指標名稱:已結算出院者次均檢查費 ZY018A= ZY017A/ZY003A。

指標名稱:未結算出院者次均檢查費 ZY018B= ZY017B/ZY003B。

指標名稱:出院者次均檢查費 ZY018C= ZY017C/ZY003C。

2.4.15指標29:出院者檢查人次

(1)指標含義及說明

指報告期內出院的患者中,住院期間實施過檢查的人次。

(2)統計口徑

出院患者的醫囑中有檢查項目,且實際執行了醫囑的,計為1個檢查人次。按照是否完成費用結算,出院者檢查人次包括已結算的出院者檢查人次和未結算的出院者檢查人次2個部分。計算公式為:

出院者檢查人次=已結算的出院者檢查人次+未結算的出院者檢查人次。

(3)統計算法

第一步,計算出當天出院,當天結算的檢查人次數ZY029A。

從出院登記表關聯到費用結算表,查詢出當天出院當天結算的病人列表,要排除產科新生兒以及不納入出院統計的數據,然后再關聯到費用明細表和字典對照表,用字典名稱=‘檢查費’為條件查詢出有做檢查的患者列表,最終得出ZY029A。

第二步,計算出當天出院,但未結算的檢查人次數 ZY029B。

從出院登記表,按出院日期進行查詢,排除當天出院當天結算的病人,得出當天出院未結算的病人列表,然后再關聯到費用明細表和字典對照表,用字典名稱=‘檢查費’為條件查詢出有做檢查的患者列表,最終得出ZY029B。

第三步,出院者檢查人次=ZY029A+ZY029B。

(4)參考腳本(平臺端)請掃描本文首頁二維碼

指標名稱:已結算出院者檢查人次 ZY029A。

指標名稱:未結算出院者檢查人次 ZY029B。

指標名稱:出院者檢查人次 ZY029C。

出院者檢查人次=已結算的出院者檢查人次+未結算的出院者檢查人次。

計算公式:ZY029C= ZY029A+ ZY029B。

2.4.16指標30:出院者中檢查患者次均檢查費

(1)指標含義及說明

指報告期內出院的、住院期間實施過檢查的患者,平均每人次的檢查費用。

(2)統計口徑

已結算的出院者中檢查患者次均檢查費=已結算的出院者檢查總費用/已結算的出院者檢查人次;

未結算的出院者中檢查患者次均檢查費=未結算的出院者檢查總費用/未結算的出院者檢查人次;

出院者中檢查患者次均檢查費=出院者檢查總費用/出院者檢查人次,即:

出院者中檢查患者次均檢查費=(已結算的出院者檢查總費用+未結算的出院者檢查總費用)/(已結算的出院者檢查人次+未結算的出院者檢查人次)。

(3)統計算法

統計算法請參考指標出院者檢查人次和出院者檢查總費用。

(4)參考腳本(平臺端)

指標名稱:已結算出院者中檢查患者次均檢查費 ZY030A= ZY017A/ZY029A。

指標名稱:未結算出院者中檢查患者次均檢查費 ZY030B= ZY017B/ZY029B。

指標名稱:出院者中檢查患者次均檢查費 ZY030C= ZY017C/ZY029C。。

3 討論

住院重點統計指標數據的規范基本囊括了住院常用的、實用性強的統計指標,主要包括床位占用相關指標、出院人數與住院手術人次相關指標、住院費用指標和檢驗、檢查、用藥與治療相關指標四大方面。

床位相關指標對床位的定義進行了嚴格的界定,并建立床位信息表,對床位狀態進行設置:“正?!薄皶和J褂谩薄俺蜂N”,嚴格要求床位狀態變更須有文件材料證明,使醫院不能隨意更改床位指標數據。床位相關指標數據準確地反映了床位的周轉利用情況以及患者的住院床日情況。

住院患者手術人次數按照手術施行的地點(中心手術室、各科室內設手術室及介入手術室)劃分為3個指標進行統計,即住院患者手術室手術人次數、住院患者科室內手術人次數、住院患者介入手術人次數。住院患者手術人次數按照手術結束時間和手術地點的條件進行統計,排除掉失效記錄,所以要求每次手術必須要有手術申請單。

住院費用指標統計按照結算日期采集。針對出院日期和結算日期在同一天的患者約占70%,不在同一天的約占30%的情況,為提高其準確性,費用統計按是否完成結算分為兩部分進行統計,即已結算的費用和未結算的費用,兩部分費用合計即為總費用。相應的人次指標統計亦根據是否已完成結算拆分成兩部分進行統計。費用指標采用折衷的方式進行統計,或許每日的統計結果會跟實際情況存在少許誤差,但是按月、按季度、按年度的統計時,誤差會逐漸縮小,統計結果與實際情況相近,能夠真實地反映每個出院患者住院期間實際發生的費用。

住院檢驗、檢查、用藥與治療相關指標的規范,除了計算出院者次均檢驗費、檢查費、治療費和藥費外,還進一步統計了出院者中用藥患者、出院者中使用抗菌藥物患者、出院者中檢查患者的次均費用,以及出院者住院藥品費用的支出比例。關于出院者用藥人次數、出院者使用抗菌藥物人次、出院者檢查人次指標的統計,要注意排除產科新生兒以及不納入出院統計的數據,再進行表間關聯與運算。因此,住院檢驗、檢查、用藥與治療相關指標能夠全面、準確反映出院者檢驗情況、出院者治療情況、出院者用藥情況、出院者中用藥患者用藥情況,抗菌藥物使用情況、出院者檢查情況和出院者中檢查患者檢查情況。

綜上所述,手術人次數按地點進行統計,結果更加清晰準確;費用和相關人次指標分為已結算和未結算兩部分進行統計,統計結果更能夠真實地反映每個出院患者住院期間實際發生的費用。此住院重點醫療衛生統計指標規范工作成效表明,采用信息化采集與數據規范方法計算的結果比傳統指標統計方法計算的結果更及時、準確。

猜你喜歡
總費用床位出院
54例COVID-19患者出院1個月后復診結果分析
“健康中國2030”背景下京、津、滬、渝四直轄市衛生總費用的比較研究
上海市醫療機構床位分類研究:基于德爾菲專家咨詢法
快速出院回家對于符合醫保出院條件的全膝置換術后患者是安全的
區域養老床位預測方法探析
我國養老床位約有一半閑置
養老床位欠缺與閑置并存
第五回 痊愈出院
302例軍人傷病員出院跟蹤隨訪的報告
21世紀我國衛生總費用占GDP比例首次低于4%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