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關于高校馬克思主義意識形態建設的研究

2020-03-30 20:28劉姣
青年生活 2020年7期
關鍵詞:意識形態高校學生馬克思主義

摘要:經濟全球化和社會信息化帶來的多元文化的碰撞,各種社會思潮大量涌入,在不同層面沖擊著高校學生的意識形態領域。高校學生是否有樹立了堅定馬克思主義意識形態,不僅關系到個人的成才、發展及三觀的養成,還關系到國家意識形態領域的安全,甚至是黨和國家的前途命運、興衰成敗。習總書記在十九屆四中全會鮮明指出,要堅持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指導地位的根本制度,加強和改進學校思想政治教育,建立全員、全程、全方位育人體制機制。所以提出鞏固提高高校馬克思主義意識形態的建設的有效措施顯得尤為重要。

關鍵詞:馬克思主義;意識形態;高校學生

一、高校馬克思主義意識形態建設的必要性

馬克思主義的科學性和實踐性,使我國實現了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當前我國處于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和“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關鍵時期,更應該加強高校馬克思主義意識形態的建設。

(一)客觀需要

第一,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需要。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涵蓋國家、社會、個人三個層面,概括了新時代國家建設目標、社會道德規范和個人行為準則,與馬克思主義關于人的全面發展理論是一脈相承的。馬克思指出,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建設目標是把我國建設成為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國家,離不開人民群眾的共同奮斗。因此,馬克思主義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思想基礎,實現人的全面發展是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終極目標。

第二、培養社會主義接班人和建設者的需要。高等教育要把“培養什么樣的人、如何培養人、為誰培養人”這一時代課題與國家民族的命運緊密聯系在一起。我國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為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培養又紅又專、德才兼備、全面發展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合格建設者和可靠加班人”服務。培養國家未來的建設者和接班人,要給廣大青年大學生灌輸馬克思主義,使其樹立正確的三觀,明白馬克思主義是立黨之基、立國之本。

第三、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需要。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青年興則國家興,青年強則國家強。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領、有擔當,國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备咝W生要認識到自己的社會責任和歷史使命,了解社會主義中國發展壯大的艱辛歷程,珍惜來之不易的偉大成就,堅持鮮明的政治立場,以實現“中國夢”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為學習動力,彰顯馬克思主義真理的力量。

(二)主觀需要

第一、全面掌握和理解馬克思主義和社會主義的需要。理論來源于實踐,實踐豐富理論。高校學生的馬克思主義理論教育絕大部分來源于課堂,同時,對于理論知識的學習和感悟也離不開實踐對其的豐富和發展。理論和實踐的雙效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夯實了學生的馬克思理論基礎。

第二、樹立自身正確三觀的需要。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不僅是一種世界觀,而且是一種方法論。馬克思主義包含十分豐富的內容,用馬克思主義理論武裝頭腦是促進青年學生成人、成長、成才的內在需要,為其確立正確的人生觀、科學的人生目標有著重要的意義。

第三、指導自身實踐的需要。馬克思主義基本理論最鮮明的品格就是實踐性。青年學生應該以馬克思主義理論作為指導自己學習、工作和生活的思想武器,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解放思想,在實踐中檢驗和發展真理。在學術上堅持真理和創新,在生活中堅持正確的處事原則。肩負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使命,做一名合格的社會主義接班人和建設者!

二、高校馬克思主義意識形態建設的影響因素

(一)多元文化的社會環境

隨著社會的快速發展,高校處于多元思想文化交流的前沿。社會多元文化模式的形成和發展,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有利有弊。一方面,矛盾是事物發展的根本動力,多元文化的存在有利于吸收各種意識形態,不斷學習先進文化,鞏固我國主流意識形態,促進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的建設以及建設一個強大的文化國家;另一方面,多元文化格局必然導致文化領域的激烈斗爭,削弱我國的主導地位。多元文化對高校師生思想觀念產生了強烈的影響,極大地影響了師生的價值選擇,使高校馬克思主義意識形態的建設面臨巨大的挑戰。

(二)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和教師隊伍

辦好思想政治理論課的關鍵在教師。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要堅定不移地維護和傳播馬克思主義,鉆研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中的精髓,并應用于教學和科研工作。這不僅要考察其學術水平和業務能力,還要對其思想和心理動態把好關,使其真正使其成為大學生成長道路上的引路人。要根據大學生的學習特點,探索新型教學方式,引進新媒體教學手段,打造精品網絡課程。要把科技創新成果和時代楷模新風尚引入馬克思主義意識形態的建設中,使課堂教學生動化、通俗化,教會學生掌握辨證思維、戰略思維、創新思維和歷史思維,重塑馬克思注意在大學生精神世界的主導地位,實現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

(三)社會政治環境和社會輿論環境

習近平在十九大上指出,要加強全面依法治國和全面從嚴治黨。建立健全的法治體系,建設法治社會、法治政府和法治國家。加強黨內的先進性和純潔性教育,積極開展批評與自我批評,糾正黨內的不正之風。近幾年,黨和國家不斷加大反腐力度,讓黨內不能腐、不敢腐和不想腐,“老虎”“蒼蠅”一起打,做到黨內的自我凈化和自我革新,全面開展掃黑除惡專項斗爭。從而百姓生活更加幸福、和諧。但存在一小部分黨員干部不作為的現象,利用職權謀求私利,不能將人民的根本利益作為自己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中國共產黨在人民心中的權威,因此不利于馬克思主義意識形態的建設。

(四)家庭教育環境

家庭教育是孩子理想信仰第一場所,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思政教育專業的學生一部分表示喜歡、選擇這個專業的原因是受家人的影響。大多青年學生的父輩經歷了新中國成立到改革開放,再到習近平新時代,見證了祖國從站起來到富起來,最后強起來的艱辛歷程,對中國共產黨有更深厚的情感,對社會主義有更深刻的認識,對馬克思主義和社會主義持肯定態度,他們的思想觀念會在潛移默化中對他們的子女造成影響,因此他們的子女大多認可、信仰社會主義和馬克思主義,這有力地說明家庭教育在大學生理想信仰形成中起著基礎性作用。

三、鞏固高校馬克思主義意識形態建設的途徑

(一)鞏固提高馬克思主義理論課的改革和教師隊伍的建設

學生的馬克思主義教育主要是通過在課堂上接受的,因此課堂上的馬克思主義教育即馬克思主義理論課不容忽視。隨著時代的發展和課改的不斷推進,馬克思主義理論課堂也應該跟上步伐,加強創新,以新的方式學習更豐富的內容。首先,豐富教學內容,拓寬學生的視野和格局,提升自身的理論修養,幫助其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其次,要不斷改進教學方式,改變傳統的“對象式”“灌輸式”,減少課堂內容的枯燥情緒,走出“應試教育”的困境,改變學生應付考試和學分的態度,使馬克思主義理論課“活”起來。其次,要積極開展實踐活動,強化社會實踐活動的作用。不能將馬克思主義理論只局限在課堂中,應通過實踐活動親身應運馬克思主義解決實際問題,從而提高其實效性。最后,要培養思想覺悟較高的師資隊伍,有堅定的馬克思主義信仰的老師才能培養出有堅定信仰的學生。往往有深厚理論功底、嚴謹科學的治學態度的教師往往受到同學們的普遍歡迎,并能從馬克思主義理論課中獲益匪淺。

(二)引導學生自我意識形態的建設

要使學生確立馬克思主義信仰,不能僅靠外在的教育引導,而是要不斷加強大學生內在的素質與修養。受社會生存壓力的影響,就業難導致實用主義、金錢萬能等社會思想的泛濫,加之部分學生的信仰基礎不夠牢固,容易受到外來思想的侵蝕。因此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要做到引導學生進行自我教育,使同學們能夠清楚的知道對馬克思主義的信奉和堅守,既不是出于樸素的感情,也不是盲目的崇拜,而使源于馬克思主義真理的力量。通過讓大學生全面系統地自覺學習馬克思主義的相關理論體系,從而對馬克思主義和社會主義有一個更加全面而客觀理性的認識,這樣就會大大加深對馬克思主義的理解,真正理解它的科學性和真理性,才能真切感悟它的博大精深,才會自覺地選擇馬克思主義作為自己的信仰。

(三)發揮學生黨員的積極作用

大學生黨員是大學生群體中的優秀學生骨干,也是黨組織未來的希望和接班人。發揮學生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是大學生黨員義不容辭的歷史使命,也是黨組織對其的基本要求。首先要加強鞏固大學生黨員自身的信仰認同,定期開展對馬克思主義理論和新思想的學習,并建立健全的考核制度,有效增強每位學生黨員的愛國精神和革命精神,明確自己所肩負的責任和使命,使他們樹立堅定的馬克思主義信仰。其次,學生黨員要在學習、工作和生活中都努力起到表率作用,在學生群體中樹立良好的黨員形象,才能在促進自身進步和發展的同時帶領廣大同學們共同進步,做出自己應有的貢獻。應運模范典型對廣大學生進行正面教育,引導他們向身邊的榜樣學習,從而使其樹立正確的三觀和堅定的信仰。

作者簡介:劉姣(1995-03)、女、漢、山西陽泉、碩士在讀、溫州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研一、研究方向: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

猜你喜歡
意識形態高校學生馬克思主義
應用型本科高校學生“學習百年黨史”學習滿意度與行為意向研究
教育部開通高校學生資助熱線
Chinese Attitudes towards the 1995—1996 Taiwan Strait Crisis
意識形態、文藝、宣傳與百姓生活
文化軟實力發展與我國意識形態安全
二胎題材電視劇的多維解讀
嚴懲誘騙高校學生參與傳銷的組織者
西方涉華紀錄片意識形態的建構與展現
基于三元交互理論的高校學生創業風險控制策略研究
論馬克思主義黨建學說與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內在聯系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