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談小學數學課堂的預設與生成

2020-03-30 17:43孟慶娟
啟迪與智慧·上旬刊 2020年3期
關鍵詞:課堂生成新課標

孟慶娟

【摘要】課堂教學活動是面對著不同個性的生命體,它又是充滿活力的生成過程。教學活動正是“靜態預設”在課堂中“動態生成”的過程。教學預設就是教師的教學設計,反映教師的教。課堂生成是學生的感悟與收獲。本文闡述了小學數學課堂中預設與生成的兩種不同方式。

【關鍵詞】新課標;教學預設;課堂生成

課堂生成,是相對于預設來說的,是新課程倡導的一個重要教學理念。課堂教學是開放的,是在教師、學生等多元互動中展開的,在教師和學生彼此的相互碰撞中不斷生成。課堂生成,是教師在組織教學活動時,在預設教學設計基礎上,根據課堂教學過程的實際進展及時調整教學設計,并且引導學生創造的火花,噴射涌動的靈感。在這樣的課堂上沒有按部就班,死抱預設不放,只有心中有學生,目中有學情,關注學生在課堂上的生命成長,從而使課堂充滿奔涌的生命氣息。

一、預設性生成——締造真正的平等

精彩的生成源于精心的預設和民主平等的教育氛圍,只有相互平等地交流、對話,學生才會如沐春風,才能勇于直言、暢所欲言,這是課堂教學所期盼的一種境界。因此,教師面對生成順勢推進,是適應學生學習的內在需求,讓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

在教學《倍的認識》這一課時我是這樣設計的:(出示情境圖:8只小鴨子,2只小雞)

師:誰來說一說,小鴨子和小雞可能在討論一個什么數學話題呢?

生1:一共有幾只?

生2:比一比,誰多?

師:小鴨的只數與小雞的只數,可以怎么比?

生1:小鴨比小雞多6只。

生2:小雞比小鴨少6只,

師:小鴨的只數與小雞的只數,除了比多比少,還有一種比法,想知道嗎?

生3:老師,我知道小鴨的只數是小雞的4倍。

此語一出,班里一下變得特別安靜。這與事先我預設的——可能有學生知道有關“倍”的知識一致。何不讓這位學生分析一下他是如何理解的?于是,我馬上又把問題拋給了學生。

師:誰能聽懂他的意思?(眾生搖頭)

師:看來,我們先得認識一下“倍”這個新朋友。(板書:倍的認識)。

師:你知道關于“倍”的哪些知識?

生3:小鴨子的只數是小雞的4倍。把同樣多的圈起來就是4倍。

師:你能上來給大家講解一下嗎?

生3:(利用黑板邊上的有色磁鐵)可以這樣:2只小雞就是2個白圈,8只小鴨就是8個黑圈

小雞:○○

小鴨:●●●●●●●●

生4:有點兒懂了,就是小鴨的只數有4個小雞那么多,就說,小鴨的只數是小雞的4倍。

師:聽得真認真,哪位小朋友能把他的意思說得更明白?

生5:小雞是1個2只,小鴨是4個2只,就說小鴨子的只數是小雞的4倍。

此生的一席話,引起了不少學生的共鳴,聽到一些嘀咕聲:原來是這樣,我也懂了

師:小朋友們真能干,說得好,聽得更棒。我們一起把這位同學說的話說一說。

師:誰能把它移一移,讓大家一看就知道4倍。

一生上臺移。

小雞:○○

小鴨:●●? ●●? ●●? ●●

生6:老師,我發現每份分得一樣多。

師:不一樣多,行嗎?

生齊喊:不行,不行。

生7:每份一樣多,不公平就不能用“倍”啦。

生8:“倍”其實并不難,可以用除法做,8÷2=4

生:哇,真的……

師:現在,大家對“倍”這個新朋友了解了嗎?

生:紛紛點頭。

“倍”是一個抽象的概念。怎樣把它與學生們已有知識經驗有機地結合起來?課一開始,教師以“小動物郊游”引出8只小鴨和2只小雞。通過談話切入主題“小鴨和小雞可以怎么比?”根據已有基礎,學生自然地給它們比多比少,“那還有什么比法呢?”當一生說出“小鴨的只數是小雞的4倍”如平靜的水面泛起一陣漣漪。

這與備課時的預設之一——可能有學生已經了解一些關于“倍”的知識相吻合。接下來的教學,教師果斷地把學習的主動權拋給了學生。正是由于這一放,帶來了一系列的精彩:學生用自己的語言一步一步地分解“倍”的含義,把已有知識與“倍”有機地聯系起來。

二、非預設性生成——讓課堂更精彩

學生是教學資源的開發者,這種“開發”往往就是課堂上的隨機生成。作為教師要具備教學調控的能力,及時捕捉、整合有關生成的信息,使有關生成為新的教學資源,提高課堂教學效果。

在教學二年級“買鉛筆”一課時,我有這樣一個片段:讓學生先進行一分鐘計算練習。出示幾道計算題:15-8、16-7、12-6、13-9、15-7、14-5,學生很快算出了結果。緊接著,我讓學生匯報自己的算法。 “15-8,我先把15拆成10和5,10-8=2,2+5=7”“從15里連續減去8個1等于7”對于學生的解法,我一一的給予了肯定,學生們興致很高,紛紛舉手想表達自己的算法,我接著問:“還有不同的嗎?”有個學生站起來說:“老師,我是這樣算的,不知道行不行,比如,10-8這道題,15=10+5,我先算8-5=3,再算10-3=7?!痹拕傉f完,很多學生就嚷嚷開了:“老師,肯定不行!不能倒過來減的!”這時我針對這一課堂生成并沒有急于肯定或否定,相反又把問題拋給學生“他的方法對不對,你們不想自己弄明白嗎?”學生們都說想,“那好,我們用他的方法來驗證一下其他的題目就知道了?!边@引起了學生的極大好奇心,學生們都紛紛動起來了,把剩下的題目都用這種方法驗證了,結果用“倒著減”的方法,同樣可以算出正確答案。有些學生達成了共識:這種方法也是對的。這個小片段中,雖然課堂生成打亂了我原有的教學預設,但是我沒有武斷地予以否定,而是帶領學生經歷了一次思辨的過程。雖然耽誤了一些時間,甚至打亂了“常規”,但其意義卻遠遠大于算法本身。

結語:總之,作為一名數學教師,我們只有深諳教育之道,才能恰當地處理預設與生成的關系。在教學過程中,一個具有生命力的課堂總是在動態中生成,只有及時捕捉生成性的教學資源,才能讓課堂教學變得豐富而多彩。

參考文獻:

[1]莊銘煌.小學數學課堂的預設與生成《新課程·中旬》.2018年5期.

猜你喜歡
課堂生成新課標
體現新課標 用好新教材
基于新課標的歷史復習深度教學
融入情境 落實新課標 凸顯地理實踐力——以騎行青藏為例
基于新課標的歷史復習深度教學
捕捉課堂生成,引導深度探究
賞識,讓課堂生成更精彩
著眼課堂生成,提高思想品德課堂的有效性
談語文課堂的精彩誰做主
巧用課堂生成 推進語文實踐
智慧理答,破解課堂生成密碼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