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攻防意識的小學武術套路教學

2020-04-01 15:18劉培龍沈菁
中國學校體育 2020年1期
關鍵詞:弓步技擊學練

劉培龍 沈菁

武術,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瑰寶,一項強身健體又訓練意志的體育項目。習練武術,不僅可以豐富小學生的業余生活,強健身體,還可以培養學生的精、氣、神,增強意志力、自信心和獨立性。然而,武術在小學體育課堂教學中的現狀并不樂觀,課堂教學中學生的學練興趣不高,課外參與更是人數寥寥無幾。究其緣由,武術等同于套路演練的粗淺認識,以及固化的教與學方法是主要原因。武術不是花拳繡腿的模仿,不是一味的動作規格和套路演練,更重要的是攻防?;诖?,在江蘇省小學武術教學研討展示活動中,水平三(五年級)武術《少年拳》一課的教學,教師組織學生借助長度為0.5m的海綿棒模擬實戰,嘗試使學生在攻防實戰中,在知曉動作攻防含義及方法技巧的前提下學練武術,提升教學效果。

一、基于攻防意識的小學武術套路教學案例設計

《少年拳》選自人民教育出版社水平三《體育與健康》教材。其是由震腳架打、蹬踢架打等8個動作,按照一定規律連接而成的套路動作。旨在水平二武術基本功和簡單組合動作的基礎上,進一步引導學生學習連續動作和功防技擊、順達用力的方法,以此體驗和表現武術精氣神的運動風格。

案例片段1:“弓步架打”的攻防學練

描述:在“弓步架打”的攻防學練中,教師手持海綿棒突然由上而下攻擊學生頭部,學生本能揮手臂保護頭部,這就形成了簡單的實戰攻防體驗。學生多次“實戰”后,教師引導從不同方向進行攻擊,學生做出相應的防守。了解學生完成快速反應的防守與進攻后,改變攻擊力量逼迫學生對應形成有效的防守。屆時教師利用身體的感知和攻防有效性體驗總結出進攻的突然性和防守的時機、位置和角度,探究適合自身的單個武術攻防動作。

意圖:本片段教學著重解決帶著“假想敵”進行套路演練。要求學生帶著“假想敵”,在攻防情境中進行套路演練,提升演練水平。

案例片段2:“墊步彈踢”的攻防學練

描述:學生熟練掌握單個攻防動作后,為形成有效進攻,進行彈踢腿攻擊實戰,防守人會本能反應快速撤步后退防守,為達到擊中的目的,右腳落地墊步繼續彈踢??偨Y講解墊步是為了縮小攻擊距離,銜接攻擊動作,其距離和時機是根據實戰情況而定的。個別學生生成連續交叉墊步的方法,嘗試各種連續進攻的動作,基于攻防理解武術動作的技擊性特點,以及套路的來源。

意圖:本片段教學著重解決“架拳”問題和“墊步”問題。主要借助海綿棒的“進攻”,讓學生在體驗中明白架在什么位置是合理的“防守”動作,讓學生不自覺地就做出了墊步彈踢動作。通過“實戰進攻”的演練去理解“架拳”和“墊步”的意義,進而形成“架拳”的動作規范和墊步距離大小調整的方法。

案例片段3:“震腳架打”的攻防教學

描述:教師實戰演練,突然震腳發聲“哈”,完成弓步架沖拳(海綿棒)的防守攻擊,學生反應頓挫,被進攻擊中……讓學生多次嘗試同樣進攻,不斷加大力度。教師講解武術震腳作用:聲助拳威,強化力量的心理活動變化,還有武術的健身功能,震腳也是無器械訓練方式之一,目的是增強腿部爆發力、強度和攻擊力。

意圖:本片段教學著重解決“震腳”問題。實戰演練中的“聲助拳威”,幫助學生明確“震腳”的含義。

案例片段4:少年拳1~4套路完整練習

描述:基于攻防實戰的體驗,設置假想敵,將單個動作進行有效的銜接,演示少年拳套路攻防含義套路形成過程。讓學生觀察演示,理解連續攻防形成套路的過程,進入情境后組織學生少年拳1~4套路完整練習,明確動作合理的連接和節奏、理解動作蘊含攻防意義。

意圖:本片段教學著重解決帶著“假想敵”進行套路演練。要求學生帶著“假想敵”,在攻防情境中進行套路演練,提升演練水平。

二、基于攻防意識的小學武術套路教學案例分析

1.基于攻防,領悟武術真諦。武術是以技擊動作為主要內容,以套路和格斗為運動形式,注重內外兼修的中國傳統體育項目。武術之所以是武術,而不是“舞術”,最本質的原因還在于武術的技擊性。撇開技擊性來談武術的美、套路演練等都是舍本求末的表現。本課教學中,基于小學生的年齡特征,通過設置“海綿棒”進行安全的攻防對抗,讓學生釋放天性的同時,身臨其境地感受實戰中武術套路的緊張,在每一個環節都讓學生體驗進攻和防守的實戰情境,用對抗和“假想敵”的方法探究動作本身的內涵和攻防的技巧,引導學生追本溯源,領悟武術真諦。

2.基于攻防,激發學練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傳統武術教學中的模仿學練,直接影響學生習練興趣的持久。尤其表現為武術教學中“教師完整示范—分解示范講解—學生單個模仿學練—套路反復演練”的固化的教與學方法,一定程度上導致了課堂氣氛沉悶。本課教學中,一改以往的教與學方法,創設攻防情境,角色扮演,模擬實戰,使上課氛圍既寬松又緊張。打打鬧鬧是水平三五年級孩子的天性,孩子們拿到“海綿棒”,本能的反應就是擊打同伴,而同伴下意識地自我保護就是用手臂來架擋,繼而進行反擊。你來我往之間,就是攻與防的不斷轉換。本課教學,正是抓住了學生的特性,激發學練興趣,服務于課堂教學。無論是“弓步架打”還是“墊步彈踢”的教學,都從學生的興趣出發,在攻與防中明確動作要求,掌握動作。

3.基于攻防,提升動作規格。武術套路是人們為了便于練習、記憶和傳授攻防格斗的方法,把許多攻防動作按起勢、發展、收勢編排成有規律、協調、嚴謹的攻防組合動作。武術套路是由許多單個動作組成的,因此,武術套路教學中,單個動作的反復學練是必不可少的。但武術套路教學不是為了學習套路而強化模仿練習套路中的單個動作,而應遵循單個動作的攻防到組合動作的攻防再到連續進攻和防守的動作組合這一形成過程,是“手眼身法步”和“精神氣力功”的完整和統一,更是攻防意識的最好體現。

更重要的是,針對小學生,有些動作規格很難講清楚。在片段一“弓步架打”環節中,針對架拳,架在什么位置是合理的“防守”動作,很難講清楚。本課教學中,借助海綿棒的“進攻”,通過“實戰進攻”的演練過程去理解“架拳”的含義,在一攻一防中掌握“架拳”的合理位置,形成動作規格。在片段二“墊步彈踢”環節中,一般是教師完整示范再讓學生模仿,教師會強調彈踢腿的腳面要繃直,很容易忽視墊步的重要性。本課在處理這一環節時,借助海綿棒讓學生兩人一組進行實戰,為了有效連續進攻,學生不光明白了墊步的作用和含義,也掌握了對抗中的安全距離。同樣的情況,在片段三“震腳架打”環節中同樣存在。為什么要震腳,還要配合發聲,學生不能理解。通過攻防的體驗,學生明白了用腳大力跺地面,根本沒有攻防技擊性蘊含在其中,而是為了“聲助拳威”,從心理上給對手震撼。課堂中,震腳也就越來越大力,發聲也越來越響亮。

另外,武術學練中,弓步、馬步等下盤動作往往是學生不喜歡練,又做不到位的。學生通過攻防實戰,會自然理解步不穩則拳亂,步不快則拳慢,懂得了下盤穩固, 腳下有根的重要性。為了連續進攻,學生會自覺地將下盤動作做得扎實、穩固。

4.基于攻防,“超越”套路。武術運動在小學的開展,大多以套路的形式存在,但套路不是武術的全部,將學生限定在規定套路的反復學練上,一定程度上扼殺了學生的能動性,也不利于武術這一優秀傳統文化的繼承與發揚。武術套路并非一成不變的固定動作,而是模仿實戰中的有效進攻和防守,圍繞“進攻與防守”的位置與時機、攻防關系的變化與互換,學生將“思”與“練”有效結合,通過“思”來揣摩動作的精妙之處,形成武術套路的理解,悟出攻防技法的訣竅。此時,學生將能夠“超越”套路,創編屬于自己的套路。而此時的武術,套路只是外在的表現形式,攻防、技擊才是核心。此時的武術教學,才是授之以“漁”而不是授之以“魚”;此時的武術課堂,才有生命 力。

需要注意的是,隨著攻防意識的引入,武術教學中,武德教育必不可少,教師要通過正確的引導,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習武觀,極力避免人為的傷害事故。

參考文獻:

[1]黎晗.武術運動美的本質[J].體育博覽,2011(7);216.

[2]李遠華.論練習武術對大學生身心健康的影響[J].搏擊:武術科學.2008,5(1):62-63.

猜你喜歡
弓步技擊學練
“學練標準”:課堂學與練更有效
網絡綱環境下作文綱目評價的使用效應
50米快速跑學練組織的策略研究
強迫癥
高??鞓敷w育教學探析
少林拳實戰技擊精粹(上)
南派洪家拳之技擊基礎
金剛霸王肘
古傳潭腿(上)
羅漢拳秘傳技擊法(八)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