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何提升學生學練武術的興趣

2020-04-01 15:18陳衛東掌慶為
中國學校體育 2020年1期
關鍵詞:學練精氣神武術

陳衛東 掌慶為

傳統武術教學較為枯燥,學生學習興趣不高。在武術教學中通過創新器材,創設武林情境,將單個技術進行組合,形成結構化的知識與技能,用對練的形式讓學生了解攻防含義,運用游戲和競賽的方式組織教學,從而激發學生的興趣,讓學生在快樂的氛圍中學會武術,愛上武術。

立德樹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務,體育作為人類社會的一種文化形態,具有重要的立德樹人功能。中國武術是中華民族的國粹,傳承至今已有五千多年的歷史。在學校體育教學中,武術對學生運動能力、健康行為和體育品德的提升都大有裨益。

然而,傳統的武術教學較為枯燥,拘泥于武術動作規格及套路的細節,忽略了學生對武術學習興趣的培養,武術單元在中小學體育教學中的權重不大,甚至因為缺少師資而形同虛設。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只有學生對武術感興趣了,才會去鉆研學練,效果才會事半功倍,同時為學生終身體育學習奠定良好的基礎。如何培養學生對武術學練的興趣成了體育教師共同面對的一大難題。

一、提升學生武術學練興趣的實踐探索

在2019年11月份的一次江蘇省武術研討活動中,展示了很多優秀課,授課教師們創新器材、創設運用情境、運用游戲和競賽的方式組織教學,讓人耳目一新。下面筆者從《劍術——刺、劈、截》這一堂課談談對提升學生學練武術興趣的思考與實踐。

(一)用自制器材激發學生的學練興趣

體育創新性器材是在原有的器材上改進和自制器材,以更符合小學生的生理和心理特點,同時需要使用安全可靠,學生有極大的興趣。在武術教學方面,也可以通過創新將一些學生平時難以接觸到的器械融入到課堂中去,圓學生的“武俠 夢”。

劍,古代兵器之一,屬于“短兵”,被稱為“百兵之君”,談到兵器,劍必首先被想到。如何能將劍引入課堂,并讓學生們學習劍術,一直是武術教師們思考的問題。學校每次開學初都會將廢舊的米尺淘汰掉,而將廢舊米尺鋸成合適的長度,正好可以廢物利用做成“劍”??紤]到米尺太硬有危險,所以在米尺外圍包上紙殼,特別是“劍尖”位置只有紙殼,最后再貼上一層彩紙,美化一下劍柄,加個劍穗,一把“劍”就做好了。通過實踐,學生一接觸到劍就會“哈,哈”地自己練起來,大大提升了學生學習武術的興趣。

(二)用游戲組合和對練形式來激趣導學。傳統的武術教學方式是單調的,單個武術技術的學練極其枯燥,這就需要教師將武術知識技能進行組合,成為結構化的內容,再運用游戲和競賽的形式開展教學,這樣才能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學練的興趣,讓學生學會武術的同時還能愛上武術。本課的設計就很好地貫徹了這樣的思路。

1.熱身部分:結合游戲“慢跑照鏡子”,滲透技術。在熱身活動中將基本步型、手型滲透在游戲“慢跑照鏡子”中,學生能在最短的時間內集中注意力,并為下面的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該游戲要求學生一路縱隊跟著教師慢跑,當聽到哨音時迅速停下,面朝教師并模仿教師的動作。在“照鏡子”時,教師會做出弓步刺劍、并步劈劍、弓步截劍等與本課相關的動作,學生通過模仿能初步了解本節課所學的動作,為后面的整體學習奠定良好的基 礎。

2.基本部分:運用游戲與比賽,巧練“刺、劈、截”及攻防組合。教學中所安排的游戲要為本節課的重點、難點服務,通過游戲的方式巧練技術,在愉悅安全的氛圍中尋找學習的樂趣,真正寓教于樂。

執教者通過“一劍穿心”“開天辟地”“聲東擊西”三個游戲,組織學生兩人一組進行練習,將“刺”“辟”“截”的動作學習以游戲的形式呈現?!耙粍Υ┬摹庇梢蝗顺止Ψ驂|,一人以正確的動作刺功夫墊的中心。通過這種方法既能練習刺的動作,同時還能檢驗刺的準度。然后從原地練習進階到持墊者進行轉圈換方向,刺劍者跟著轉圈來練習行進間的刺準,進一步鞏固動作;“開天辟地”一人在練劈的動作時,一人在正前方一步的位置架劍格擋。通過這種一攻一防來練習劈劍,不僅能練習動作,還能在實戰中進行鞏固。然后進階到行進間的練習,一攻一防盡顯武術的魅力;“聲東擊西”一人持劍練習上截劍、下截劍,另一人則根據持劍者的動作進行相對應的防守練習,進行躲避。這三個技術動作都以游戲比賽的形式,讓學生在游戲中玩,游戲中練,并且在練完以后兩人互相評分,比比誰的得分更多。

本課通過這樣的游戲對練形式,大大增加了練習的趣味性,同時提升了練習的效果。把“刺、劈、截”三個動作巧妙地設計成攻防對練的形式,圍繞本課重點學練的同時,突破了學生學練武術的精氣神這一難點。

3.素質游戲“點到為止”,利用武術特有的點穴游戲進行練習,兩人一組半蹲間隔一米,雙手成劍指,雙方同時進行,誰先點到對方的大腿外側即為獲勝,輸了的同學即為“被點穴”,需原地深蹲5次并且成馬步靜止,等待其他挑戰者來解穴,贏的同學需原地歡呼跳躍5次,然后去找被點穴的同學進行解穴,兩人繼續游戲。通過“點到為止”的游戲,既有武林的氛圍,同時學生還能在愉快、興奮的情緒中鍛煉身體素質。

通過幾種游戲的練習,不僅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還能讓學生在不知不覺中學會基礎技術練習,并為下面的組合攻防練習打下良好的基礎,盡顯武術課的魅力。

(三)用武林情境激發學生心中夢想

每個人都有個武俠夢,并且對自己的武俠夢都擁有濃厚的興趣,而每個夢都有一些特定的情境,在課堂上如何能創設出好的情境,讓學生以最快的速度融入課堂就顯得至關重要。

在本節課中就創設門派,讓學生華山論劍,巔峰對決。將學生們以自然分組的形式分成“峨眉派、武當派、昆侖派、少林派、華山派、逍遙派、空洞派和丐幫”八大門派,用故事創設情境,從學生已知的生活情境出發,讓學生知道各門派之間的特點,如武當劍術的以柔克剛,少年劍術刺劈一線等,將武術文化融于技能學練當中,并通過華山論劍的形式,有效抓住學生的興趣,提升學習的效果。如在練習組合動作后各門派進行展示,運用故事創設情境,能使學生很快進入生活情境中去,在有趣的故事中學習時所獲得的知識印象更加深刻。

二、幾點思考

1.傳承與創新并舉。武術需要傳承,更需要創新。如在上課前向學生講解武術文化,觀看武術視頻,練習技能通過師徒傳承,使學生對武術產生濃厚的興趣,為武術的傳承奠定基礎。此外,小學生也喜歡直觀的感知,創新“教具”幫助其感知。特別是學習一些特定的內容時,更需要一些自制的輔助器材來感知。再如梅花樁練習,可以用鼠標墊設樁,用木墩為樁,還可以用瑜伽磚代替梅花樁等,以此來激發學生的學練興趣。

2.需要組合與拓展。武術練習方法不僅要多樣,還要將單個技術組合起來進行拓展。如在學習弓步沖拳、弓步推掌時,如果將大量的時間用在沖拳和推掌上,學生提不起多少興趣。因此,在教學中要根據學生學練的情況,創設或改變不同形式的游戲,通過練習環境和任務的變化,比如,原地沖拳、推掌時可以改成學生相互“比試”,讓學生從中能感受沖拳、推掌的力度,再通過你攻我守、一進一退的形式進行拓展,來提升學生的練習效果,提高學生對武術的認知。

3.要從立德樹人的角度出發進行武德教育。崇武尚德,發揚自強不息、厚德載物的民族精神是武術教材的重要內容。在教學中要通過多種形式的游戲來滲透武術的禮儀及武德的教育。如練習組合拳時,在練習前進行抱拳禮,練習中行注目禮,攻防時點到為止,練習后再行抱拳禮。始于禮,終于禮,將武德在潛移默化中融入到知識技能的學練中去。還要從強身健體、懲惡揚善、保家衛國的高度出發,把武德教育和愛國精神有機地結合在一起。

4.要巧用音樂渲染氛圍。在課中引入音樂,創設情境,合理運用音樂能夠調動學生積極的情緒,培養學生美好的情操,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根據教學內容合理運用音樂創設情境,在音樂情境中使學生獲得知識。例如在教學武術套路時,可以運用節奏感較強的音樂創設學習情境,如《中國功夫》《笑傲江湖》,或播放武俠片《黃飛鴻》主題曲等。通過歌曲節奏刺激學生學習心理,調動學生武術運動細胞,使學生產生想學的心理沖動,同時也能培養學生的審美情趣。

5.要把內在的精氣神與外部的形體動作緊密結合。武術運動是“內外合一,形神兼備”的,一靜一動都需有精氣神。比如在示范武術操《旭日東升》時,一節踢腿運動弓步擊爪—推手蹬腳—跪步雙推—并步抱拳,就要做到動作與眼法的配合,形神兼備,充分顯示武術人的精氣神。同時,還要“心動形隨,形斷意連,勢斷氣連”,以“手眼身法步,精氣神力功”的變化來鍛煉心身。精神飽滿,體現武術的精氣神;注意呼吸和動作的配合,氣要下沉,以氣合力。通過長期這樣的練習,精氣神自然隨之而來。

猜你喜歡
學練精氣神武術
校園武術“學、練、賽”一體化實踐探索
永葆黨員領導干部的精氣神
我愛傳統文化
爹味發言等
中國功夫成青少年新寵
“學練標準”:課堂學與練更有效
網絡綱環境下作文綱目評價的使用效應
50米快速跑學練組織的策略研究
對高校武術教學中武術文化教育的思考
高??鞓敷w育教學探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