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微信群服務平臺”使課堂更加精彩

2020-04-01 15:18吳萍趙翹楚
中國學校體育 2020年1期
關鍵詞:案例動作微信

吳萍 趙翹楚

一、案例背景

網絡覆蓋的發展不僅影響著日常生活和交流,在教育教學領域也是一個很大的沖擊。我校近幾年也將網絡覆蓋于校園的每一個角落,體育學科作為教育教學的一個重要領域,也要跟上時代的節奏,因此,我在體育課中嘗試將體育館的WiFi覆蓋為網絡基礎,以微信群服務平臺為媒體橋梁,以無線網絡終端為傳遞設備,使學生們在多媒體的輔助下更好地掌握技術技能,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1.本節課基本情況

教學目標:學生能夠說出跳上成蹲撐的動作技術要點;能夠完成跳上成跪撐的技術動作,80%以上的學生能正確掌握跳上成蹲撐的技術動作,發展學生彈跳、協調和支撐能力,提高保護與幫助的意識,練后學生能夠出汗;主動思考,善于分析問題,增強自信和合作意識,在體驗成功中既克服了畏懼心理,又培養了良好的體操規范意識。

教學內容:橫箱屈腿騰越——跳上成蹲撐向前跳下展體。

重點:提臀、收腹,吸腿、膝關節貼胸。

難點:能夠形成正確的蹲撐技術動作。

課的類型:新授課。

年級:七年級。

課次:8-2。

學情分析:七年級的學生活潑好動,有較強的理解和模仿能力,容易接受新鮮事物,有良好的參與意識和求知欲。七年級的學生對橫箱屈腿騰越運動項目比較感興趣,但部分學生也有些畏懼。從信息技術角度來說,大部分的中學生對現代的無線網絡較熟悉,無論是對電腦、iPad還是一些其他的網絡電子設備都有一定的了解和運用。

2.微信群服務平臺運用的原理與過程

(1)學生與教師微信群的無線傳遞

教師通過建立執教班級學生的微信群,在網絡的環境下進行資源共享。

(2)教師與多媒體設備的同步映射

教師在多媒體設備中安裝電腦版微信軟件,再通過iPad進行掃描,同步于多媒體屏幕。課中,安排學生利用iPad拍攝照片或錄制視頻發送到群里,在多媒體設備中同步映射。通過播放,學生們可以清楚地看到自己同伴的動作,再通過學生們之間的互評和教師的點撥,使學生更好地掌握技術動作。

二、案例過程(片段摘錄)

本節課的教材是人教版(2011年)七年級橫箱屈腿騰越的第二次課,是一節有挑戰性要克服心理障礙的體育課。在主教材的授課中學生們認真傾聽,仔細觀察教師示范,個別學生遇到不懂的問題能夠主動提出問題。

學生1:老師,您的動作有些快,我剛才沒有看到手的動作,能給我們再做一遍嗎?

學生2:老師,您的示范動作非常漂亮,能給我們再做一遍嗎?

教師:好!那么老師就給同學們再做一遍,大家要仔細看哦!

根據大家的意向教師又做了一遍,但是教師聽到了底下有竊竊私語。

學生:看著我就害怕;我也是;我有點兒不太敢做……

教師:一會兒我們大家練習要勇敢地去嘗試,負責拍攝的同學們要保證錄制的角度和清晰度哦!好了,同學們,我們分組進行練習吧。

隨著教師的一聲令下,學生們有組織有紀律地進行了練習。

可是在練習中有相當一部分學生的動作不標準,甚至連第一騰空的勇氣都沒有,特別是女生,我也沒有想到情況很不樂觀。

在每人體驗了兩次之后,教師讓錄制小組長把剛才錄制的片段上傳,同時把大家召集在大屏幕前進行觀看。

教師:同學們,下面我們依次看看你們剛才的練習片段,好與不好大家都要踴躍地說出來,好不好?

學生:好!哈哈,×××的手掌沒有全部撐箱,而且看著她就害怕;×××的腳尖沒有勾起,所以他只能完成跪撐;看,××的臀沒有高于肩部,所以腳都沒有上去;×××的保護真到位、真及時,下次我也這樣……

瞬間學生們好像已經發現了他們自己存在的問題,并也找到了根源。

教師:同學們,你們說得很對,在一些關鍵的技術上老師還要再做一下具體的講解。

學生們在有了新的認識的基礎上,按照教師提出的要求,再一次進行了練習。這次練習中真是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學生們的動作質量有了很大的提高。在結束環節中我看著學生們喜悅的表情,看著他們臉上的汗珠,能真實地感受到他們的成功與收獲,我欣慰地笑了。

課后記載:1.練習中學生表現出積極參與的態度,大膽嘗試,用心體會,積極交流,課堂氣氛較好。

2.練習密度和強度符合課程標準,練習后大部分學生有出汗現象。

3.信息技術整合的運用輔助了課堂教學內容的完成,學生們在大屏幕上看到自己和同伴練習的場景很興奮,通過教師引導學會了自評與互評,看到了不足之處,明確了改進的方向。

三、反思與評價

1.預期較好地完成了教學目標,學生們較好地掌握了動作技術。

2.利用信息技術確實能較好地為體育課堂技術教學進行服務。

3.課堂氛圍活躍,學生們積極性很高,伙伴合作很到位,團隊意識較強。

傳統的教學制約著教師教與學生學的固有模式,信息技術課堂融入了新的生機,使學生能夠成為真正的學習者,使學生對動作技術掌握更加清晰與透徹,學練氛圍更加活躍,課堂更加精彩。

作者參與體會

用“心”溫暖課堂,我是這樣做的

得知自己的參評案例《“微信群服務平臺”使我的課堂更加精彩》獲得了全國案例一等獎,內心有說不出的激動,滿滿的都是喜悅。當再次被通知自己的案例已被欄目組選中,準備列入《中國學校體育》雜志“一線話題”欄目“案例專集”的發表計劃中時,更是喜出望外,想到能和大家分享我的作品,頓感曾經多少個日日夜夜的忙碌、反反復復的實踐和字字句句的修改顯得那么微不足道,心里有一種說不出的感激與感恩。

自2004年畢業后參加工作至今已有15個春秋,從剛工作連教案都不太會寫,到現在能和全國各地的朋友們分享自己的經驗,15年的點點滴滴讓我真實地體會到了,課堂必須用“心”去溫暖,事業必須用“心”去澆灌。

說到我的這篇案例,那還要追溯到2015年第一屆“一師一優課,一課一名師”全國曬課的那段日子。那時,全國各地掀起了曬課的高潮,對于曬課規定中的要求,有一項指標是要將信息技術與課堂進行整合。對我們體育課來說,無異于增加了比其他學科更難解決的種種因素。我既興奮又很困惑,興奮的是我對多媒體、信息技術還算是比較感興趣的,困惑的是怎樣才能將信息技術很好地運用到體育教學中來呢?教學過程中的步驟必須要精益求精,信息技術也要巧妙地運用其中,既要很好地發揮它的作用,又不能給教師、學生及課堂結構增加任何的負擔,當時這個問題困擾了我很久。

對于課堂教學過程來說,信息技術的介入不單純只是常規的音樂和講解圖,要有更高層次解決實際問題的辦法,同時還能讓課堂變得更加生動和精彩。對于學生來說,看到的也不單純是靜止或動態的原始技術動作再現,更重要的是能夠幫助他們更好地學習技術技能的一種輔助手段。我不能為了曬課而錄課,更不能為了錄課而做沒有意義的媒體信息介入。我和教研員進行意見的交流,和體育組的兄弟姐妹們進行教法的研究,和徒弟進行錄制的實踐,和電教教師進行技術的探討,和總務主任進行設備的選擇,和班主任進行班級管理模式的了解,以及對學生們進行現有信息技術水平的調查等,這些前期所有的工作都是為了能夠讓信息技術為課堂教學質量服務。

經歷過種種的設想和多次的反復實踐,“微信群服務平臺”終于成功了,通過學生與教師微信群的無線傳遞,教師與多媒體設備的同步映射的原理,成功地將信息技術有效服務于體育課堂教學中。當大屏幕播放著剛才學生們練習的場景時,當學生們看到自己練習的過程時,當學生們能正確評價自己和別人的錯誤動作時,當我聽到他們說出改進的方向時,我看到的是學生們興奮的眼神和天真稚氣的笑臉,我聆聽到的是他們對知識技術技能掌握的理解和運用,我感受到的是信息技術給課堂帶來的實效與快樂。學生們那種掩飾不住自己內心喜悅的笑容,那真真實實的場面是一種特有的人生享受。

特邀浙江彭麗富老師評析

融合信息技術 優化體育課堂生態

——評案例《“微信群服務平臺”使我的課堂更加精彩》

拜讀了此案例,筆者真切地感受到了吳老師和趙老師那種用心工作、緊跟潮流、勇于創新、積極實踐的精神品質,值得我們廣大教師學習和借鑒。同時,為我們在深化新課程改革背景下如何將新課程理念轉化為操作行為、如何將信息技術引入體育課堂提高教學效率提供了研討的范例。此案例有效引入信息技術,給課堂教學帶來了意想不到的效果,讓課堂洋溢著生機,充滿了生命活力,彰顯了教師的智慧和教學的魅力。

一、融合信息資源,優化課堂生態

本案例中,教師通過更新教育教學理念,改變課堂教學行為,遵循學生的年齡特點,創造性地融合信息資源,構建了微信群服務平臺,優化教師、學生、教學內容、教學媒體這課堂生態的4個要素,營造了和諧寬松的課堂文化,實現了課堂教學中的雙向互動和即時反饋,提高了課堂教學的效率。

二、轉變學習方式,幫助學生學會學習

《義務教育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 (2011年版) 》中指出:“要以學生發展為中心,幫助學生學會體育與健康學習?!贝税咐?,教師精心設計,通過引入信息技術轉變教學方式,構建以學為中心的課堂,從而轉變了學生的學習方式。在主教材的教授中教師先通過示范,讓學生建立技術動作表象,然后讓學生分組自主嘗試,并安排小組長拍攝練習視頻,接著上傳并集中觀看錄制片段,引導學生互評,教師再點撥技術要領,最后學生再練習。整個課堂教學過程成為師生交往、共同發展的互動過程,成為師生心靈的對接、意見的交換、思想的碰撞、合作的探討、實現生命共同成長的過程,激活了學生的思維,促進了學生掌握體育與健康學習的方法,使體育學習真正發生。

三、關注學生情感體驗,踐行立德樹人

習近平總書記提出“幫助學生在體育鍛煉中享受樂趣、增強體質、健全人格、錘煉意志”。此案例中,教師積極踐行立德樹人理念,構建多元的評價機制,關注學生的生長發展需求和生命情感體驗,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不斷激發他們的參與熱情、表現和創造欲望,讓學生在享受樂趣、體驗成功中既克服了畏懼心理,又培養了主動思考、善于分析問題的能力,增強了自信和合作意識。

四、兩點思考

1.把握好適度和適時原則。體育與健康課程是一門以身體練習為主要手段,以增進中小學生健康為主要目的的課程,因此,我們在引入信息技術進課堂時要從實際出發,適度和適時地利用,讓信息技術真正為課堂服務。

2.處理好繼承和創新的關系。在體育教學中引入信息技術,筆者覺得要用辯證的思維方式來審視。一方面,信息技術的發展為教育發展帶來新的理念和動力,為教育教學提供了新的技術手段,拓展了教育資源,推動了教育方法和教育模式的變革。教師要緊跟時代潮流,創新教學方法。另一方面,要彰顯體育學科的特性,回歸體育教學本源,不能在課中出現無強度、不流汗的現象,因此我們要發揮信息技術與常規教學手段的各自優勢,相互促進、相輔相成,在繼承中發展,在發展中創新。

彭麗富(浙江省寧波國家高新區外國語學校,315040)

猜你喜歡
案例動作微信
下一個動作
樣板案例
NSE 9A-Module 4-Unit 2案例設計
微信
隨機變量分布及統計案例拔稿卷
微信
非同一般的吃飯動作
微信
難以一致的統計結果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