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二聚體與凝血指標應用于妊娠期高血壓患者的臨床檢驗分析

2020-04-05 11:30周律佳
健康必讀(上旬刊) 2020年2期
關鍵詞:臨床檢驗妊娠期高血壓二聚體

周律佳

【摘?要】目的:探討D-二聚體與凝血指標用于檢驗妊娠期高血壓的臨床價值。方法?本次研究對象來源于2018年5月~2019年5月于我社區中心產科門診接受孕常規檢查的產婦86例,其中妊娠期高血壓產婦40例,健康孕婦46例,檢測并比較D-二聚體與凝血指標。結果?妊娠期高血壓組D-二聚體水平為(865.7±52.3)ng/ml,明顯高于健康組,比較有顯著性差異(P<0.05);妊娠期高血壓組APTT、PT均短于健康組,PLT水平低于健康組,而FIB水平高于健康組,比較有顯著性差異(P<0.05)。結論?D-二聚體與凝血指標用于檢驗妊娠期高血壓臨床價值較高,值得推廣。

【關鍵詞】D-二聚體;凝血指標;妊娠期高血壓;臨床檢驗

【中圖分類號】R714???【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2-3783(2020)02-0092-02

妊娠期高血壓(HDCP)為妊娠期常見并發癥,資料稱[1]其發生率約為10%,主要特征為蛋白尿、高血壓及水腫等,可導致孕產婦及圍產兒死亡。當前臨床尚未完全明確HDCP發生機制,多認為關聯于妊娠時間逐漸延長后小動脈痙攣縮小血管直徑,將血管外周阻力增加后將凝血機制激活,血液高凝后削弱纖溶系統功能,致使組織血管內有血栓形成,一旦病情進展還會向HELLP綜合征及彌漫性血管內凝血(DIC)發展,對母嬰健康危害極大[2]。D-二聚體為臨床常用于監測纖溶酶活性的指標,大量研究證實其可靠性高。該指標為活化因子XIII交聯纖維蛋白單體后纖溶酶水解形成的特異性降解產物,亦可用于反映凝血功能、血管內皮損傷情況。為探討凝血指標與D-二聚體檢驗診斷妊娠期高血壓的臨床價值,現選取產婦86例,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本次研究對象來源于2018年5月~2019年5月于我社區中心產科門診接受孕常規檢查的產婦86例,其中妊娠期高血壓產婦40例,健康孕婦46例。妊娠期高血壓組年齡為21~40歲,平均年齡為(29.4±5.7)歲;初產婦29例,經產婦11例;輕度16例,中度14例,重度10例。所有產婦孕前均無高血脂、心腦血管疾病及糖尿病等病史,單胎妊娠,與臨床HDCP診斷標準相符,且自愿參與本研究,簽署知情同意書。健康組年齡為20~39歲,平均年齡為(28.2±4.5)歲;初產婦31例,經產婦15例。兩組產婦基礎資料比較無顯著性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1.2?一般方法

抽取兩組早晨空腹狀態下3~5ml肘靜脈血,并在1:9的枸櫞酸鈉試管中放置,再于27.5°環境下以半徑12cm行離心處理,轉速為2500r/min,時間為10min,分離血清后檢測于60min內,免疫比濁法將D-二聚體檢測出來,凝固法對凝血酶原時間(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時間(APTT)予以檢測,并用Clauss法對纖維蛋白原(FIB)予以檢測,應用血液分析儀檢測血小板計數(PLT),嚴格按照相關步驟與規范開展上述操作。

1.4?統計學方法

應用軟件SPSS20.0統計學處理上述數據,用標準差()以及均數(±)表示計量資料,組間對比用t檢驗,對比以P<0.05代表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兩組凝血指標及D-二聚體檢測水平比較?見表1。

3?討論

妊娠期高血壓即妊娠期超過20周后出現的高血壓相關癥狀,主要表現為血壓異常、蛋白尿及水腫,病情嚴重者還會出現重度先兆子癇前期,誘發器官功能衰竭、抽搐及暈厥等癥狀,對母嬰健康產生嚴重影響。本病比較常見,近年來發生率有增長趨勢,是產婦死亡的主要因素之一。本病因血管痙攣致使血管處于狹窄狀態,增加血管阻力后將血管內皮細胞損傷,導致患者凝血與纖溶功能被嚴重削弱,部分患者除水腫與蛋白尿表現還會表現出上腹部疼痛、頭痛及視力模糊等,若未及時有效干預會誘發全身性痙攣。正常人纖溶系統與凝血系統處于動態平衡狀態,抑制血液凝固間物質存在相互作用,這是凝血自我調節的作用原理。妊娠女性激素水平異常,對肝臟合成與代謝功能存在影響,提高凝血因子含量,減少抗凝成分后降低纖溶活性,提高血液凝固性,表現為血液高凝狀態。

凝血因子中PT可將凝血因子水平反映出來,該水平縮短關聯于妊娠后組織因子與凝血因子VII增加;APTT縮短關聯于內源性凝血因子X、XII及VII增加[3]。本組妊娠期高血壓組PT、APTT均短于健康組,說明血液高凝,纖溶系統與凝血系統平衡失調,血栓更易發生。本組妊娠期高血壓組FIB也提高,提示血液高凝,因孕婦生理性合成增加,減少組織纖溶酶原激活劑含量,降低纖溶活性。高凝狀態可將靜脈竇與子宮動脈血栓清除,再生修復子宮后預防產后出血并對胎盤完整性予以維持。D-二聚體水平可將繼發性纖溶性程度反映出來,為機體纖溶性亢進與高凝狀態的一種分子標志,其水平提升說明機體有溶解發生與血栓形成。本組妊娠期高血壓組D-二聚體水平為(865.7±52.3)ng/ml,明顯高于健康組,與報道相近[4],說明妊娠期高血壓女性多伴隨胎盤缺血缺氧變化與血管內皮損傷,將機體纖溶系統激活后將該指標含量提升。

綜上所述,D-二聚體與凝血指標用于檢驗妊娠期高血壓臨床價值較高,同時可預測彌漫性血管內凝血并積極干預,值得推廣。

參考文獻

[1] 高鑫.妊娠期高血壓患者D-二聚體及凝血指標臨床檢驗分析[J].深圳中西醫結合雜志,2019,29(5):86-87.

[2] 于濱濱,呂國棟.妊娠期高血壓患者D-二聚體及凝血指標的臨床檢驗作用探討[J].中國醫藥指南,2019,17(6):53-54.

[3] 秦秀云,賈晶.妊娠期高血壓疾病患者凝血功能指標、血栓前狀態指標水平變化及意義[J].山東醫藥,2018,58(21):72-74.

[4] 趙繼棟.D-二聚體與妊娠期高血壓疾病患者病情及母嬰預后的相關性分析[J].中國婦幼保健,2017,32(20):4968-4970.

猜你喜歡
臨床檢驗妊娠期高血壓二聚體
觀察分析妊娠期高血壓患者D-二聚體及凝血指標的臨床檢驗價值
D-二聚體檢測的臨床意義解讀
血脂檢驗在糖尿病患者中的應用
婦科門診陰道分泌物的臨床檢驗及感染情況
臨床檢驗標本采集影響因素及應對策略分析
硫酸鎂聯合硝苯地平治療妊娠期高血壓療效分析
45例高齡產婦發生妊娠期高血壓的相關因素分析
血脂水平與妊娠期高血壓疾病的相關性研究
彩色多普勒超聲在妊娠期高血壓疾病患者胎兒宮內窘迫診斷中的應用價值分析
房顫患者血漿D-二聚體纖維蛋白原水平臨床分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