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精細化護理在老年急危重癥急救護理中的應用研究

2020-04-05 21:42魯玉萍
健康必讀(上旬刊) 2020年2期
關鍵詞:搶救效果急救護理精細化護理

魯玉萍

【摘?要】目的:探析老年急危重癥患者急救護理中實施精細化護理的臨床效果。方法:將我院2018年6月~2019年10月收治的68例老年急危重癥患者根據護理方式不同分為對照組與試驗組,各為34例。對照組實施常規護理,試驗組實施精細化護理,對兩組接診時間、急診室停留時間及搶救效果予以比較。結果:試驗組接診時間、急診室停留時間均短于對照組,差異顯著(P<0.05)。試驗組格拉斯哥昏迷指數(GCS)評分為(13.68±1.02)分,高于對照組的(11.13±1.11)分,組間差異顯著(P<0.05)。結論:老年急危重癥患者急救護理中實施精細化護理的效果十分顯著,有助于優化急救流程,值得臨床推廣借鑒。

【關鍵詞】急危重癥;急救護理;精細化護理;搶救效果

【中圖分類號】R473???【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2-3783(2020)02-0150-01

隨著社會老齡化趨勢的不斷加劇,各種老年性疾病頻發,不僅影響了老年患者的身心健康,也會影響社會經濟發展。有關文獻報道[1]表明,在生態環境與社會經濟不斷改變的形勢下,老年急危重癥發生風險不斷提升,加之老年群體抵抗力、免疫力降低,合并各種基礎性病變,導致自身健康狀況越來越差,為此,應給予合理、精細、有效的急救護理,以此提高搶救效果,確?;颊呱踩?。本文現將我院2018年6月~2019年10月收治的68例老年急危重癥患者選為研究對象,分析精細化護理實施效果。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將我院2018年6月~2019年10月收治的68例老年急危重癥患者根據護理方式不同分為對照組與試驗組,各為34例。對照組患者中,男性18例,女性16例;最小年齡62歲,最大年齡85歲,平均年齡(70.13±3.28)歲。試驗組患者中,男性19例,女性15例;最小年齡61歲,最大年齡85歲,平均年齡(70.38±3.41)歲。兩組一般資料無顯著性差異(P>0.05)。

1.2?方法

對照組實施常規護理,即患者入院之后,馬上實施搶救措施,并事先和院方聯系,打開綠色通道,做好心電監護、吸氧等工作,同時遵照醫囑進行相關檢查,建立靜脈通道,嚴密監測患者生命體征變化。試驗組實施精細化護理,內容如下:(1)更新護理理念:在急救護理中,應樹立“以患者為中心”的理念,充分了解患者情況,從而給予針對性護理,滿足患者各項需求。(2)優化護理流程:在急救護理中,密切觀察患者生命體征及病情變化,進而當病情改變時,適當調整護理計劃,為患者提供最為恰當的護理服務,提高護理質量。在急救過程中,事先做好搶救準備是確保急救效果的重要所在。所以,在急救過程中,必須時刻做好搶救準備,并根據患者病情變化,予以及時調整,確保護理規范、精細。(3)嚴格控制護理工作:在急救護理中,一旦發生差錯事件,就可能危及患者生命安全,所以,必須加強護理人員技能考核,確保護理質量達標,以此減少差錯事件。同時,加強相關管理制度的完善,強化護理質量監控,確保護理工作銜接良好,達到預期的護理目標。除此之外,根據患者實際情況,給予恰當的心理疏導,詳細說明患者病情、治療方案及相關注意事項,以此增強患者安全感。

1.3?觀察指標

對兩組接診時間、急診室停留時間及搶救效果予以比較。

搶救效果[2]:采用格拉斯哥昏迷指數(GCS)進行評估,指標包括睜眼反應、語言反應、肢體運動,分數在3~15分之間,3~8分為重度昏迷,9~12分為中度昏迷,13~15分為輕度昏迷。

1.4?統計學分析

利用SPSS?20.0軟件對本研究數據進行檢驗,計量資料用(均值±標準差)表示,計數資料用百分數表示,數據分別用t值與x?值檢驗,P<0.05說明數據差異顯著。

2?結果

2.1?對比兩組接診時間、急診室停留時間

試驗組接診時間、急診室停留時間均短于對照組,差異顯著(P<0.05)。

對比兩組接診時間、急診室停留時間(,min)分別對應如下:

試驗組(n=34):1.24±0.35和45.09±5.28;對照組(n=34):2.16±0.33和65.32±5.32;t:6.28和8.64;P:<0.05和<0.05

2.2?對比兩組搶救效果

試驗組GCS評分為(13.68±1.02)分,高于對照組的(11.13±1.11)分,差異顯著(t=5.81,P<0.05)。

3?討論

精細化護理作為一種新型護理方式,具有精細化、人性化、規范化特點能夠根據患者的實際需求,制定針對性護理計劃,以此優化護理流程,減少護理差錯,提高護理質量。在老年急危重癥患者精細化護理中,必須保證護理工作精益求精,并盡量細化護理過程,以此快速評估患者病情,明確患者護理需求,提供恰當的護理服務。

本研究結果顯示:試驗組接診時間、急診室停留時間均短于對照組,組間差異顯著(P<0.05);試驗組GCS評分高于對照組,組間差異顯著(P<0.05)。此結果與有關研究報道[3]基本一致,由此說明,通過精細化護理的實施,有助于提高急救效果,優化急救流程。在精細化護理中,不僅要確保護理操作專業、規范,還要強調護理人性化與個性化,以此不斷提高護理技能水平,減少護理差錯,最大限度的縮短急救時間,提高護理工作效率[4]。除此之外,通過精細化護理的實施,能夠為患者提供專業、全面、系統的護理服務,密切觀察患者病情變化,制定針對性護理計劃,為護理工作的有序、順利進行提供可靠保障,盡量減少護理差錯;同時,加強護理質量與績效考核的掛鉤,調動護理人員工作積極性,從而有效提高護理質量,進一步提高急救效果。

綜上所述,老年急危重癥患者急救護理中實施精細化護理的效果十分顯著,有助于優化急救流程,具有極高的臨床推廣價值。

參考文獻

[1] 嚴瑩.精細化護理在老年急危重癥急救護理中的臨床效果研究[J].母嬰世界,2019,(1):236.

[2] 陳文樣.精細化護理在老年急危重癥患者中的應用效果[J].中國當代醫藥,2019,26(21):234?-236.

[3] 宋銀玲.精細化護理在老年急危重癥急救護理中的應用[J].健康大視野,2019,(15):9.

[4] 王君,惠珂,劉凌華,?等.老年急危重癥急救護理中精細化護理的應用探究[J].特別健康,2019,(20):160-161.

猜你喜歡
搶救效果急救護理精細化護理
真菌性陰道炎護理中精細化護理干預實施的效果
輸尿管軟鏡下鈥激光碎石術治療腎結石的臨床護理體會
急診護理路徑對急性心肌梗死搶救效果的影響
綜合護理對老年股骨徑骨折合并冠心病患者術后并發癥的影響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實施急診全程優化護理的效果觀察
精細化護理在兒童預防接種中的臨床效果觀察
研究四肢骨干開放性骨折患者急救護理的臨床效果
急救護理路徑在搶救院前創傷性休克患者中的效果
急診冠脈介入術前優化急診護理流程對手術效果的影響
小兒熱性驚厥的急救與護理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