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術患者醫院感染與手術室護理管理的相關性分析

2020-04-05 21:42潘曉敏羅欽
健康必讀(上旬刊) 2020年2期
關鍵詞:手術室護理醫院感染相關性

潘曉敏 羅欽

【摘?要】目的:本文主要針對手術患者醫院感染以及手術室護理管理的相關性進行分析。方法:選取2018年1月到2019年1月于我院就診的手術患者200例,隨機分為觀察組(n=100)和對照組(n=100)。觀察組患者使用手術室流程護理方法,對照組采取常規手術室護理的辦法,對比兩組患者出現感染以及消毒隔離等衛生情況。結果:觀察組沒有發生手術相關感染,對照組有3例患者發生感染,感染率為3%,其中,手術時間超過兩小時的患者出現感染的有2例,發生率為2%。手術時間小于兩小時的患者出現感染的有1例,發生率為1%,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圍術期采取手術室流程護理可以降低手術相關感染的發生率,提高患者臨床療效。

【關鍵詞】醫院感染;手術室護理;相關性

【中圖分類號】R615???【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2-3783(2020)02-0222-01

醫院感染是患者在醫院接受治療期間出現的感染以及患者在醫院內獲得出院后發生的感染??刂漆t院感染的重點位置就是手術室,手術室是最容易發生感染的區域之一。手術是一種有創性操作,由于患者的內部器官、組織等長時間暴露在空氣中,加上醫務人員沒有進行嚴格的手衛生,手術室環境等多種因素,患者很容易發生感染[1],會對疾病的治療效果產生明顯的不良影響。手術完成以后,患者的恢復情況與手術室護理有著非常緊密的聯系,如果手術的切口出現感染,出現并發癥,會延長患者的住院時間,甚至會對其生命安全產生一定的影響[2]。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8年1月到2019年1月前來我院就診的手術患者200例,隨機分為觀察組(n=100)和對照組(n=100)。觀察組女性患者51例,男性患者49例,其中20例為闌尾手術,21例為婦科手術,24例為膽囊手術,20例為剖宮產手術,15例骨科手術,年齡為22~61歲,平均年齡(42.3±17.3)歲。對照組女性患者54例,男性患者46例,其中15例為闌尾手術,24例為婦科手術,28例為膽囊手術,22例為剖宮產手術,11例骨科手術,年齡為20~63歲,平均年齡(39.3±16.5)歲。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沒有明顯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方法

對照組的患者使用常規的手術室管理辦法;觀察組的患者使用手術室流程護理方法進行護理,具體方法如下:第一,手術室的布置:為了保證手術的安全性,需要對手術室進行科學合理的區分,醫護人員對手術室內的各種器械擺放進行嚴格的規定,區分手術區域,將感染手術和未感染手術進行區分。第二,手術室環境:手術室使用層流凈化的方式進行消毒使用,這樣的方式需要控制好氣流的方向,同時通過氣流還能帶走細菌等微生物,保證手術期間的干凈無菌。第三,環境護理:為了防止手術室內出現交叉感染,需要合理劃分清潔區和感染區,對于已經出現后感染的患者在手術后進行嚴格消毒,才能開展下一臺手術,防止手術期間發生交叉感染。如果上一臺為感染性手術,在開始下一胎手術之前,需要進行嚴格的消毒滅菌才能夠進行。第四,嚴格消毒管理:要求相關工作人員在每天結束工作以后,對手術室內的空氣進行完全消毒,保證每天消毒兩次。第五,對術后感染指標進行監控:為了保證消毒的徹底性,需要對室內不符合要求的物品以及一次性用品進行清理,對于需要重復使用的器械進行高溫滅菌操作。第六,術后廢棄物處理:醫院需要安排相關人員進行嚴格的醫療器械、垃圾分類,分清楚以后進行下一步的操作,根據醫院的管理規定對手術室產生的醫療垃圾進行收集,由專門的人員進行統一消毒銷毀。

1.3?統計學方法

本研究使用統計學SPSS19.0軟件進行數據處理,計數資料X2檢驗;計量資料t檢驗,以P<0.05具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觀察組沒有發生手術相關感染,對照組有3例患者發生感染,感染率為3%,其中,手術時間超過兩小時的患者出現感染的有2例,發生率為2%。手術時間小于兩小時的患者出現感染的有1例,發生率為1%,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3?討論

發生醫院感染和手術時護理管理具有非常緊密的聯系[3],對醫療質量和安全有著非常大的影響。隨著外科技術水平的快速發展,手術數量明顯增加,發生醫院感染的人數隨之增多,常見的醫院感染,例如手術[4]、穿刺、各種器械等等,包括內源性感染和外源性感染,內源性感染主要是由于抵抗力下降或者濫用抗生素,外源性感染主要是由于醫務人員患者與環境進行接觸而發生的。與手術相關最常見的感染因素,是在手術過程中醫護人員是否嚴格按照無菌操作、手術方式、手術室環境以及手術時機等。傳統的護理人員只注重護理任務,而忽視了醫院感染,在日常工作中對于隔離的認識不夠深刻,存在很大的安全隱患[5]。

據相關研究表示,要想有效降低醫院感染的發生概率,就必須做好預防措施,加強對這方面知識的學習,提高醫護人員對于醫院感染的重視程度,加強手部技能培訓,提高醫護人員的無菌操作觀念,及時清理手術的垃圾,保證手術時環境整潔,為患者提供安全的治療環境,確保手術室的溫度和濕度,盡量減少人員的頻繁流動。

總之,圍術期采用手術室流程護理管理的方法,能夠有效降低感染的發生率,提高患者的治療效果,值得臨床推廣使用。

參考文獻

[1] 帥晶,葉祥燕.手術患者醫院感染與手術室護理管理的相關性分析[J].現代醫學與健康研究電子雜志,2018,2(03):126.

[2] 程麗秀.手術患者醫院感染與手術室護理管理的相關性分析[J].中國衛生產業,2017,14(36):16-17.

[3] 項娟.手術患者醫院感染與手術室護理管理的相關性分析[J].臨床醫藥文獻電子雜志,2017,4(64):12662.

[4] 劉秀艷.手術切口感染與手術室護理管理存在的相關性分析[J].中國醫藥指南,2017,15(11):?261-262.

[5] 陸霞,周小萍.探討手術患者醫院感染與手術室護理管理的相關性[J].實用臨床護理學電子雜志,2017,2(15):150+153.

猜你喜歡
手術室護理醫院感染相關性
重癥監護病房感染危險程度分析與護理措施
基于Kronecker信道的MIMO系統通信性能分析
重癥醫學科醫院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藥分析
小兒支氣管哮喘與小兒肺炎支原體感染相關性分析
腦梗死與高同型半胱氨酸的相關性研究(2)
腦梗死與高同型半胱氨酸的相關性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